進價幾十元賣幾百元 消費者抱怨眼鏡高利潤卻別無選擇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幾十元拿貨,幾百元賣給顧客;大品牌限定最低售價

  一些消費者抱怨眼鏡高利潤卻別無選擇

  6月6日第23個「全國愛眼日」即將到來。近些年,眼鏡價格持續上漲,有關眼鏡行業暴利的話題再次引發關注。《工人日報》記者近日在走訪中發現,很多消費者認為眼鏡行業是高利潤行業,但沒有辦法,只能接受現狀。

  5月20日至27日,記者先後來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一些眼鏡店,發現鏡架價格和鏡片價格不等,便宜的幾百元,貴的則要幾千元,會員顧客一般都能打折。

  鏡框的形狀、顏色、輕重、質量,鏡片的薄厚、耐磨度、防輻射等保護功效都是眼鏡購買者綜合考慮的因素。而隨著功能的增多,價格也上去了。但對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只能靠一段時間的佩戴體驗來判斷是否物有所值。「我並不知道每項功能應該貴多少。眼鏡於我而言是必需品,不能不換。總想著一分價錢一分貨,就當買個心理安慰。」北京一位消費者說。

  位於北京市潘家園附近的眼鏡市場以平價著稱,不少眼鏡店都從這裡拿貨。「他們賣給顧客一二百元的眼鏡,我們批量拿的話,幾十元可以到手。到店再賣時,還會加價一倍以上。」河北一家經營多年的眼鏡店店主白先生表示,品牌店、連鎖店都是直接從工廠進貨。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省去了中間商環節。從眼鏡出廠到最後的零售,利潤確實比較大。

  對於售價高的問題,天津市北辰區一家眼鏡店的店主告訴記者,很多大品牌都會給零售參考價,店裡能打的折扣也是固定的。

  實際上,2014年,國家發改委對依視路等鏡片企業壟斷開出千萬元罰單,但到目前為止,品牌眼鏡仍對鏡片最低售價進行限定。

  上述眼鏡店店主表示,這幾年眼鏡質量提高、款式增多,進貨成本、經營成本都在漲,這些都要考慮。「房租這兩年翻了兩番,能佔到我全年營業額的一半。」

  白先生也表示,購買機器、配備技術性從業人員、售後服務等費用都應該計算到成本中去。

  不過,很多消費者對眼鏡行業的暴利一直頗有微詞。「不知道眼鏡的定價標準是什麼,貴和便宜的差別全靠商家的一張嘴。」在北京市海澱區某高校就讀的小於說。

  對此,不少消費者表示沒有辦法。一位消費者表示,全行業都是這樣,除了接受商家的定價,別無選擇。(記者郝赫)

相關焦點

  • 進價幾十元賣幾百元 消費者抱怨眼鏡高利潤卻無選擇
    來源:工人日報原標題:幾十元拿貨,幾百元賣給顧客;大品牌限定最低售價一些消費者抱怨眼鏡高利潤卻別無選擇6月6日第近些年,眼鏡價格持續上漲,有關眼鏡行業暴利的話題再次引發關注。《工人日報》記者近日在走訪中發現,很多消費者認為眼鏡行業是高利潤行業,但沒有辦法,只能接受現狀。5月20日至27日,記者先後來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一些眼鏡店,發現鏡架價格和鏡片價格不等,便宜的幾百元,貴的則要幾千元,會員顧客一般都能打折。
  • 眼鏡價格持續上漲利潤多高?進價幾十元賣幾百元
    近些年,眼鏡價格持續上漲,有關眼鏡行業暴利的話題再次引發關注。記者近日在走訪中發現,很多消費者認為眼鏡行業是高利潤行業,但沒有辦法,只能接受現狀。5月20日至27日,記者先後來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一些眼鏡店,發現鏡架價格和鏡片價格不等,便宜的幾百元,貴的則要幾千元,會員顧客一般都能打折。
  • 200元的烤瓷牙進價僅幾十元
    200元的烤瓷牙進價僅幾十元
  • 媒體解密眼鏡店暴利:進價十幾元鏡框標價千元
    昨日,潘家園眼鏡城內,顧客在挑選眼鏡,新京報記者在該商城調查發現,少數商家對鏡架、鏡片的標價幾百甚至上千,而進貨成本不過幾元至幾十元。   眼鏡,如今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多顧客發現,近年來,眼鏡的售價逐漸上漲,居高不下;鏡架、鏡片的名稱和功能逐漸在增加,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   近日,新京報記者以導購員、學徒工身份,應聘北京多家眼鏡店、加工車間,發現其中暴利與貓膩:在生產地批發價幾元至幾十元的鏡架、鏡片,在商店櫃檯上,身價翻了幾十番。個別商家對消費者,有一整套的推銷貓膩。
  • 揭眼鏡暴利:進價十幾元標價千元 打三折仍賺翻
    昨日,潘家園眼鏡城內,顧客在挑選眼鏡,新京報記者在該商城調查發現,少數商家對鏡架、鏡片的標價幾百甚至上千,而進貨成本不過幾元至幾十元。眼鏡,如今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很多顧客發現,近年來,眼鏡的售價逐漸上漲,居高不下;鏡架、鏡片的名稱和功能逐漸在增加,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近日,新京報記者以導購員、學徒工身份,應聘北京多家眼鏡店、加工車間,發現其中暴利與貓膩:在生產地批發價幾元至幾十元的鏡架、鏡片,在商店櫃檯上,身價翻了幾十番。個別商家對消費者,有一整套的推銷貓膩。
  • 進價僅幾十元的眼鏡竟可以賣到上千元?消費者喊貴 商家卻在哭窮...
    從2017年開始,吳譚的店鋪從傳統的線下配鏡轉型為O2O配鏡和線下配鏡同時存在的模式,在這樣的調整下,店內眼鏡產品也發生了改變,首當其衝的就是陳列的眼鏡款式變少了,隨之改變的是店面面積縮小,這樣的變化讓吳譚的開銷節省了不少。「眼鏡的配貨由總部完成,所用的鏡材大多來自台州,因為採用O2O配鏡,所以客源相當部分來自網際網路,因此門面的成本就減少了,這也讓我們的眼鏡可以賣得比其他店家更便宜一些。
  • 進價幾元賣到上千!眼鏡行業是真暴利?業內人士現身說法
    文/林回聲「我在老家的眼鏡店配一副眼鏡要400元-500元,但是我買一雙還不錯的鞋子才幾十塊。 」 家在河南信陽某縣城、患有輕度近視的小李抱怨道。網上也有一句順口溜如此形容: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
  • 一眼鏡店老闆自曝價格內幕 20元眼鏡層層加碼賣400
    同品牌同款式鏡架,這裡售價600元,那裡售價1200元;「活動期」打八折,「找找關係」變對摺。亂鬨鬨的價格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一副眼鏡的真實價格到底是多少?有十多年從業經歷的眼鏡店吳老闆一語道破天機:「從出廠到上櫃檯,價格至少翻了20倍!」
  • 媒體揭眼鏡店暴利:進價十幾元鏡框標價千元
    「國際名牌」的文字遊戲  在西單一家連鎖眼鏡店內,有不少「國際名牌」的身影,如「阿瑪尼」、「h&m」、「法拉利」等,這些「名牌」通常在600元到2000元之間,售價均比一般眼鏡架高。  【說法】  「北京眼鏡抽檢合格率較高」  昨日,北京眼鏡協會秘書長劉多寧稱,全國眼鏡行業少數商家銷售的產品的確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暴利等亂象,但不是行業的主流。就北京而言,在全國眼鏡市場存在的問題並不多,「每年北京市技術監督局都對眼鏡市場抽檢,抽檢合格率較高。」
  • 媒體揭眼鏡市場暴利:進價十幾元鏡框標價千元(圖)【2】
    「標價1620元,300多就能出手」   北京潘家園眼鏡城位於潘家園橋北約1000米處,匯集數百家眼鏡店,是我國北方地區最大的眼鏡市場之一,每天都有大批批發商或散客前來。   4月7日9時,記者應聘成為眼鏡城四樓一家店的導購員。
  • 千元眼鏡進價不到百元?揭秘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去眼鏡店配過眼鏡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一副眼鏡配下來,幾百塊是常事,上千塊也不在少數,但是從上市眼鏡公司博士眼鏡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博士眼鏡的鏡架平均成本89元左右,鏡片29元左右,隱形眼鏡49元左右,「成本價」均在百元之內,看似銷售利潤高的驚人,然而近幾年很多眼鏡店都在關店。
  • 200元眼鏡賣2萬 記者探訪武漢眼鏡行業暴利
    荊楚網(見習記者 顧雪存)一副眼鏡,從代理商到零售商,層層被抬價,從生產廠家到江城商場價格緣何瞬時「變臉」,從200元一變,成了20000多元,漲價百倍。眼鏡行業水到底有多深?消費者如何做到「慧眼識金」?記者近日多方探訪為網友揭秘。
  • 博士眼鏡上市引行業暴利之爭:30元鏡片賣240元但淨利不足10%
    10%】很多人眼裡,眼鏡是十大暴利行業之一,幾十元的鏡片價格能賣到幾百元,甚至更高。有「A股眼鏡零售第一股」之稱的博士眼鏡(300622,SZ)於3月15日正式上市交易,其單只鏡片的平均採購成本在30元左右,平均售價則達到240餘元,因此公司近三年主營業務毛利率都超過了70%。(每日經濟新聞)   在很多人眼裡,眼鏡是十大暴利行業之一,幾十元的鏡片價格能賣到幾百元,甚至更高。
  • 4人推銷偽劣保健品牟利310餘萬 幾十元進貨賣幾百元
    摘要:網上購買幾十元的假貨,一番「包裝」後,搖身變為「正牌」保健品,通過電話推銷然後郵寄賣出,牟利310餘萬元。經查,2016年12月,楊春超註冊了武漢超然盛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業務即通過電話銷售保健品,但其公司根本沒有保健食品經營許可證。
  • 明月眼鏡鏡片成本僅6元,為何我去買眼鏡卻要花幾百塊錢?
    因為眼鏡的需求是剛需,只要你有需要就得去買,去換,對那些眼鏡店來說,賣出去一副眼鏡可以有好多利潤,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01、明月眼鏡成本價僅要6元?02、為何去買眼鏡卻要數百乃至上千元?在一些眼鏡製造完之後,賣出來的價格常常是數百元乃至上千元,為什麼?
  • 西安眼鏡市場有的9元有的10萬 鏡片價格咋差這麼多
    昨日,配鏡的工作人員向顧客介紹鏡片的材質 華商報記者 湯繼穎 攝  昨日,華商報報導了長安醫院一副鏡片進價7.5元,賣149元一事,引發廣泛關注。那麼,眼鏡行業到底是咋算帳的?  昨日,華商報記者走訪了西安市7家眼鏡店發現,從幾元、幾十元、幾百元、幾千元、幾萬元甚至到十多萬元的鏡片都有,價格跨度非常之大。其中電子正街一家眼鏡店的一副鏡片只賣9元,鏡架1元,一副眼鏡配下來只需10元;而在粉巷一家眼鏡店,僅一副鏡片就需要10萬多元。  「折射率越大,鏡片越薄、越美觀,價格就越貴!」
  • 進價145元售價916元:博士眼鏡「暴利」玄機待解
    (原標題:進價145元售價916元: 博士眼鏡「暴利」玄機待解)
  • 海口:進價七八百叫賣好幾千 眼鏡利潤有多高?
    日前,有國內媒體記者以導購員、學徒工身份,應聘北京多家眼鏡店、加工車間,發現其中暴利與貓膩:在生產地批發價幾元至幾十元的鏡架、鏡片,在商店櫃檯上,身價翻了幾十番。17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對海口多家眼鏡店進行了走訪,發現缺乏政府部門對價格的監管,遵循市場自主定價規律的眼鏡店,雖然向消費者宣稱「明碼」標價,但海口一眼鏡店工作人員一句:「這個鏡片售價2630元,1580元即可賣給你」,讓人們不得不去質疑:眼鏡的利潤空間到底有多大?
  • 幾十元與幾百元美縫劑的差別?看了一定有幫助
    99%的人看完下面有了收穫,美縫劑幾十元、幾百元一支差別到底是什麼?在美縫劑品牌中魚目混雜,層次讓消費者迷茫分不清,雙組美縫劑從幾十至幾百均不等,當然現在市場上一些常規品牌也是為了謀取利潤、低成本、高賣價的也很多,那這些產品區別在哪裡?如何辨別美縫劑的優劣呢?
  • 為什麼眼鏡店平時一個顧客都沒有?進來告訴你
    我來說說眼鏡暴力的事情 ,我店在西北的一個小縣城 ,先說說我開店成本,房租20萬,轉讓費15萬,設備10萬,裝修15萬,進貨20萬,縣城消費不高。我店裡平均眼鏡銷售價格在300元到400元左右,利潤在200到260元左右,太陽鏡是百分三十的利潤,品牌太陽鏡的壓貨還多其實還沒有百分之三十,隱形眼鏡百分之五十,至於換框子基本不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