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鄒璐徽1
近期,隨著國內頭部加密貨幣交易所OKex深陷平臺資金安全風波,國內加密貨幣交易所同樣風聲鶴唳。
11月2日晚間,Whale Alert 顯示,頭部加密貨幣交易所火幣在半個小時內流出近1.1 億美元價值的穩定數字貨幣,加密貨幣的大額流出,引發市場對其生變的猜測,有傳言稱,火幣高管被警方帶走。
受該消息影響,該交易所平臺幣應聲下跌, 24小時跌幅達13%。
對此,火幣迅速回應稱,目前一切正常,大額流出系正常USDT多鏈流動性調倉。 火幣相關人士表示:「平時也有在操作,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無需恐慌,可通過歷史鏈上記錄查看,真偽一看便知。」
今年10月16日,與火幣同為頭部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的OKex發布的一則公告,在加密貨幣圈掀起風暴。該平臺在當天公告稱,由於私鑰負責人失聯,平臺決定暫停用戶提幣,引起平臺用戶恐慌,OKex平臺幣OKB迅速下挫,短線跌破5USDT關口,24小時跌幅一度超過17%。
更壞的消息是,該失聯的私鑰負責人被證明是其創始人徐明星。
10月18日,港股上市公司歐科雲鏈——徐明星的另一實控公司發布公告證實了該消息。公告稱,徐明星目前正接受中國公安機關調查,其控股股東、非執行董事徐明星正在接受警方調查,目前已經處於失聯狀態。
據了解,OKEx的錢包中涵蓋大量投資者所儲存的OKB、比特幣、以太坊等各種數字貨幣資產。德國數據公司10月16日表示,OKEx交易所的錢包中僅比特幣數量就達20萬個,約150億人民幣。
OKex的一紙暫停提幣公告,不僅將波及該平臺上的數百億資金及其持幣者,更嚴重的問題是,該公告將中心化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的資金安全問題推向風口浪尖,幣民們對平臺的信任遭遇重創。
此前,OKex曾對外公開比特幣冷錢包技術方案。該方案為多重籤名方案,即所有冷錢包比特幣分散在多個私鑰存儲,且每個私鑰的使用需要兩個人雙重授權才能打開。該方案的優勢之一,便是即使掌握人被綁架,也無法被迫獲取比特幣。
但其實控人徐明星失聯帶來的資金凍結,顯然推翻了這一方案的可信度。在加密貨幣社區的公開討論群裡,有投資者質問,如若創始人遭遇不幸,是否意味著平臺中的資產將被永遠凍結。
對此,為自證清白,已有不少加密貨幣交易所強調其多籤方案的真實性。同為頭部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火幣集團創始人李林近期在公開場合表示:「火幣目前不存在任何安全問題,我們可以保證所有用戶的資產都是安全的。火幣目前一共有15位私鑰掌控者,採用多籤機制,不會因為一人或數人的問題而影響平臺資金安全。」
但截止目前,消磨用戶耐心的是,OKex提幣功能仍然遭受凍結,其創始人徐明星的「失聯」也遲遲未迎來進展。
此前,就有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預測,OKex的危機也許會連累其他交易所,或將加速中心加密貨幣交易所資金的流出。
如今這一預測已有徵兆。目前,據北京鏈安Chainsmap監測系統數據,本次事件對三大所的影響是整體性的,幣安交易所比特幣流入較前一周下降15%,火幣交易所比特幣流入微降4.35%。
與此同時,界面新聞注意到,在OKex提幣風波之後,一些中小加密貨幣交易所也因此短暫停止提幣,其中,有名為RomanEX、DragonEx、Coinex的交易所均陸續發布公告暫時停止提幣。
其中一家老牌交易所就在公告中聲稱:因受OKEX事件影響,大量用戶對中心化交易所出現信任危機引發擠兌,平臺備付水平迅速惡化。團隊做出決定,暫停平臺所有幣種的充值和提現服務。公告稱,若2020年11月2日 (暫定) 前重組成功,平臺將逐步恢復充提。如重組失敗,平臺將啟動善後方案並進行清退工作。
也有不同的聲音。有幣圈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也並不排除有些交易所想藉此機會「跑路」的可能性。
但最大的受害者很明顯是這些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用戶們。事實上,早在2017年9月中國全面叫停ICO(虛擬代幣發行),定性ICO為非法融資行為之後,眾多數字資產交易平臺選擇將伺服器設在海外。
如今,這些平臺在面臨危機或者更為嚴厲監管的同時,投資者難免陷入維權兩難的窘境。
鏈法律師團隊負責人郭亞濤向界面新聞稱,「目前所謂交易所的交易行為域外性,交易所本身主體不明確,國家目前對於數字貨幣和交易所監管或者打擊的不明確,都是投資人維權所面臨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