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新任國際奧委會委員張虹:學好英語,儘快找準工作方向

2021-01-10 紅星新聞

在平昌冬奧會的賽場上,中國速滑名將張虹在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決賽中以1分15秒67的成績排名第11位,無緣衛冕,另在500米比賽中位列第15名。但在2月25日的上午,張虹通過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提名,成功當選為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任期8年,同時張虹也成為了新任國際奧委會委員,正式接班楊揚。

3月1日晌午,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經贏德體育聯絡,聯繫上了剛從韓國回到北京的張虹。就自己新任國際奧委會委員一事,張虹接受了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的專訪,袒露了自己的全新體會和對四年後北京冬奧會的迫切期待。

新身份

「學習國際奧委會的做事方式,儘快找準工作方向」

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由15名委員組成,任期8年,除了投票選舉外,國際奧委會主席推薦也是產生委員的方式之一。在22日公布的運動員選舉結果中,張虹得到787票排名第4,遺憾錯失運動員選舉的提名資格。按照國際奧委會的競選規則,參加平昌冬奧會的所有2930名運動員都有資格參加投票,每名投票者必須選擇來自兩個不同項目的運動員,最後的投票率高達83.86%。不過,在最後的國際奧委會全會上,張虹得到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的提名,成功成為了其中一員。

在張虹成功當選的同時,國際奧委會委員楊揚也正式宣布卸任。巴赫主席對楊揚8年來的工作表示了感謝並作出了高度的評價,自2010年當選委員以來,楊揚深度參與了國際奧委會的各方面工作,還曾作為國際奧委會道德委員會的委員參與有關俄羅斯興奮劑事件的調查。

張虹向接受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表示:「當宣布候選人的當天,有兩位投票的委員並沒有投給我們,所以還是有些失落。」但當張虹最終得知巴赫主席提名她時,「我非常激動!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的申奧大使,在馬來西亞和巴赫主席一起見證,翻開了北京那一霎。當時,我也是非常激動,非常為祖國而自豪,這次也是。」張虹感嘆道。

目前,在100名國際奧委會委員中,有36名委員有過奧運會的參賽經歷,其中28位是奧運會獎牌獲得者,這其中就包括張虹,以及現任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運動員的身份能夠讓張虹更好地去了解賽事運作,為運動員去爭取應有的權益。在當選後,張虹用「新的起點,繼續努力」八個字總結了自己未來的方向。張虹向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說道,「這次主席能提名我,也是因為我們祖國的強大,因為我們申辦了2022年冬奧會」。

據有馬體育報導,國際奧委會中的另一位委員李玲蔚曾說過,要獲得話語權,像一個項目發展一樣,不是一代人就能起來的,是需要長時間沉澱積累的。

在跟記者聊起自己的新身份時,張虹坦言,「其實我的壓力還是蠻大的。因為這是第一次進入國際組織,這跟以前當運動員的時候肯定會有很大的區別」。現在的張虹希望儘快地去把自己做好,然後能儘快地融入到國際組織裡,「學習國際奧委會裡的做事方式,儘快地能找準自己的工作方向。緊接著,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也會給每個人分配相應的工作」。

初入國際奧委會的張虹似乎還需要一些適應過程,現在她正積極地準備著。她向記者透露道,「剛進來的委員在短期內會有一個委員培訓,具體我的工作是什麼,還要等到組織的安排。現在我只需學好英語,等待通知即可」。

新期待

「如果我不能以運動員身份出現在北京冬奧會上,也會以其他形式參與」

這次出戰平昌冬奧會,張虹帶傷堅持走上賽場,獲得了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第11名和500米比賽的第15名。雖然,成績和上一屆相比相去甚遠,但是這位29歲老將頑強拼搏的精神感染了賽場內外的無數冰雪愛好者,正如張虹自己所言,能夠參加冬奧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平昌冬奧已成這位老將的「告別演出」,賽後的張虹在社交媒體上發聲: 不想說但還是要說「再見」。再見最愛的速度滑冰,最愛的冰場,最愛的隊友、對手們; 22年來的一切都要告一段落了,但也許,也許我們還會再見。

據新民晚報消息,近四年來,張虹其實一直飽受著膝傷的困擾。醫生曾建議她臥床靜養,讓膝蓋不要承擔太大的重量,這樣可以用三個月的時間康復。但張虹並沒有選擇靜養,「想要在速滑的比賽上贏得勝利,你在訓練的時候就要非常拼命。所以這兩年,我的訓練量應該比之前都要大不少」。

當張虹受困膝傷無法保持好狀態時,很多人問她,你拿過冠軍了,為什麼還要忍受這麼多的疼痛?張虹回應道,「速度滑冰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為了從小到現在的努力,值得我再拼一回。無論結果怎樣,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雖然張虹並未在平昌冬奧會上拿到前八名,但她對自己的成績依舊感到滿意。她對此表示,「我今天能站在這裡經歷了太多東西,能夠戰勝傷病、戰勝自己,我已經是最棒的!」

在比賽結束當晚,回到宿舍的張虹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上向支持她的人表達了歉意。有人發問,這是否是她最後一屆冬奧會,她這樣回道,「如果我真的狀態不好,不能以運動員的身份出現在北京冬奧會上,我也會以其他形式參與」。

現在的張虹真是應了自己的話,她正將以一個全新的身份參與奧運。我們有無數個理由相信,四年後的北京冬奧會我們將看到她為祖國繼續貢獻力量的另外一種表達方式。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張涵

編輯 敬玲燕

相關焦點

  • 國際奧委會委員、奧運冠軍張虹訪問崑崙鴻星
    9月11日,國際奧委會委員、索契冬奧會速滑冠軍張虹來到深圳崑崙鴻星國家冰球俱樂部訓練基地,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張合運局長的陪同下,張虹參觀訪問了俱樂部訓練館、在建氣膜館、運動員公寓等地。
  • 苦學英語讀書深造 張虹:轉型IOC委員盼為運動員服務
    騰訊體育6月6日(文/徐思佳)穿著一身深藍色的職業套裝,佩戴著五環徽章,索契冬奧會速滑冠軍張虹出現在了國際奧委會平昌總結會的現場。這一次,她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這也是她在平昌冬奧會閉幕當天當選後,首次參加IOC的大會。
  • 張虹談新工作:學英語壓力大 經常夢到重回賽場
    北京時間5月31日,短道速滑國家集訓隊在首都體育館開展入隊教育活動和入隊宣誓儀式,包括張虹、姚明、夏雨、李琰等16人當選首批冰雪推廣大使。會後,張虹也針對推廣大使、跨項選拔、個人工作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對於推廣大使的角色,張虹表示並不陌生。
  • 張虹談新工作:學英語壓力大 經常夢到重回賽場|冰雪運動|速度滑冰|...
    對於推廣大使的角色,張虹表示並不陌生。「從七歲開始從事冰雪運動到現在已經有23年多的時間,我除了運動成績之外,一直在做著推廣冰雪運動的工作。三個月之前,我被巴赫主席提名為奧委會委員,現在也在家鄉做一些冰雪運動進校園的事情。」張虹說,「無論是作為運動員還是冰雪運動的從事者,我都有責任讓全世界的青少年了解我們的項目,只有了解才會重視,才會培養更多的頂尖運動員。」
  •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張虹:感到很榮幸 會不斷突破自己
    2018年退役後,張虹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中國奧委會執委等職務。得知獲獎後,張虹說自己很高興,更感到非常榮幸,在疫情期間,這份榮譽更加珍貴。「獲得這份榮譽會更加激勵我不斷學習和努力工作,也堅定了我為冰雪運動、奧林匹克事業奮鬥的信念。」
  • 速滑美女張虹宣布暫別冰場:22年告一段落,但也許還會再見
    在那條狀態裡,張虹寫道,「奧運聖火已經點燃」。遺憾的是,在平昌奧運的冰道上,張虹並沒有像視頻中的煙花和聖火一樣成為所有人的焦點。在2月18日晚上的速度滑冰女子500米比賽中,張虹以38秒39,位列第15名;而稍早之前的1000米比賽中,作為衛冕冠軍的張虹也僅僅以1分15秒67僅排名第11位。
  • 「英語勵志哥」王彥章當選亞帕運委會運動員委員
    「英語勵志哥」王彥章當選亞帕運委會運動員委員 近日,中國田徑運動員、倫敦帕運會冠軍、TutorABC終身學員王彥章當選為亞洲殘疾人奧委會運動員委員
  • 武大靖祝賀中國女排首勝 苦練英語向前輩張虹看齊
    談到索契冬奧會大道速滑冠軍張虹作為奧委會委員受邀前往雅加達現場,並承擔起一系列奧委會任務,大靖說:「我知道啊!我覺得特別好!」問起他的長遠規劃,有沒有想過像前輩大楊揚和張虹一樣退役後繼續為冬季項目的推廣工作,這個實在的小夥子憨笑著表示那是再好不過,只是目前英語還不大行,以後還需要好好練英語。
  • 索契冬奧會速滑冠軍張虹進入WADA理事會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記者馬向菲 周欣)新年伊始,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在其理事會名單中加入了索契冬奧會速度滑冰冠軍張虹的名字。張虹在索契冬奧會奪得中國首枚速滑金牌,退役後擔任國際奧委會(IOC)運動員委員會委員,現以IOC代表身份加入WADA理事會。
  • 轉發這些英語錦鯉,四六級必過!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結合運動成績、影響力、英語水平等要素,蘇炳添是參與此次論壇的不二人選。   張虹   張虹,中國速度滑冰唯一一塊奧運金牌獲得者,以運動員的身份轉身,現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全新的身份帶給「冰美人」張虹的壓力之一便是英語。
  • 8年禁賽被撤銷發回重審,冬奧冠軍張虹加入WADA
    不過,孫楊近期也迎來不少好消息,先是禁賽被發回重審,隨後又有速滑冬奧會冠軍張虹加入到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董事會。據報導,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在其理事會名單中,又多了一位中國冬奧會冠軍的身影,她就是2014年索契冬奧會速度滑冰冠軍張虹。張虹退役之後,擔任國際奧委會(IOC)運動員委員會委員。這一次,她又以IOC代表身份加入到了WADA理事會。
  •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國際奧委會,IOC)
    當然,國際奧委會需要依據《奧林匹克憲章》來行使自己的權力。    國際奧委會於1894年6月23日成立時的名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國際委員會",當時的主要任務是保證奧運會的正常進行,這體現在國際奧委會給自己確定的3項任務中:①確保奧運會的定期舉行;②使奧運會保持崇高的目標③引導競技運動向正確的方向發展。1897年一家法文報紙首次稱之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1901年正式改用現名。
  • TutorABC學員王彥章當選亞帕運委會運動員委員
    王彥章表示,成為運動員委員是他多年來的夢想,他將努力做好運動員與亞帕運委會之間的「橋梁」,代表中國殘疾人運動員在國際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王彥章的成功與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密不可分。然而他沒有向不幸的命運低頭,在看到殘疾運動員們訓練的場景後,他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成為一名優秀的殘疾人運動員。
  • 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委員吳經國講述「臺灣運動員重返國際賽場始末」
    回想上世紀70年代,臺灣體育運動員因參賽名稱問題沒有解決,曾長期缺席國際賽事。1981年以來,在國際奧委會協調下,臺灣運動員才以「Chinese Taipei」的名義重新加入國際體壇大家庭。《環球時報》近日採訪了來自臺灣的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吳經國,傾聽他所知道的臺灣運動員重返國際賽場的過程。
  • 國際奧委會委員:決定是否如期舉辦東京奧運會的窗口期只剩三個月
    77歲的國際奧委會資深委員、前國際奧委會執行副主席、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主席迪克·龐德估計,決決定是否如期舉辦東京奧運會的窗口期只剩三個月,日本正在蔓延的新冠肺炎病毒正威脅著東京奧運會,人們正在考慮是否取消、推遲、延期或遷址舉辦東京奧運會。在接受美聯社的獨家採訪時,龐德並不是在危言聳聽。
  • 國際奧委會:2018冬奧正在推進 仍有工作待完成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體育專電 據外電報導,國際奧委會官員16日透露,2018平昌冬奧會準備工作正在朝正確方向推進,但還有許多工作有待完成。  2011年,國際奧委會投票選定韓國平昌為2018年冬奧會的舉辦城市。
  • 中國速滑奧運冠軍進軍WADA,國際體壇又添一位得力幹將
    1月2日,元旦假期第二天中國體壇就傳來了好消息,根據體育報導得知我國速滑奧運冠軍名將張虹已經正式進軍WADA理事了,她要和另一位冠軍名將楊揚一樣成為反興奮劑組織的一員了,因此這對於中國體壇來說可謂是一大喜訊呢,這也表明中國日後在國際體壇上更具有話語權了,真的是又多了一位得力幹將呢!
  • 安踏成為國際奧委會官方體育服裝供應商
    新華社瑞士洛桑10月29日電(記者劉曲)國際奧委會29日在瑞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舉行儀式,正式宣布中國體育品牌安踏成為國際奧委會官方體育服裝供應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和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丁世忠在現場籤署合約。
  • 冬奧會剛結束就遇難題,奧委會焦慮,韓國回應:申辦2021亞冬會!
    江陵冰上競技場為了處理這三個場館,平昌奧委會苦苦尋找解決方案,甚至一度打算「荒廢了之」,然而這卻是國際奧委會所不願意看到的。雅典奧運會足球場現狀正是由於這種「歡呼背後的落寞」,使得國際奧組委下決心實行「節儉辦奧運」的新政。
  • 國際奧委會公布《評估報告》:北京辦賽能力強
    原標題:國際奧委會公布《評估報告》:北京辦賽能力強  國際奧委會公布《評估報告》:北京辦賽能力強、中國冬季運動前景廣   新華網北京6月1日電(記者汪湧、高鵬、林德韌、張榮鋒)國際奧委會北京時間6月1日下午,公布了2022年冬奧會評估委員會對候選城市的《評估報告》,充分肯定了北京攜手張家口的申辦條件和辦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