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發文 國家多舉措防止耕地「非糧化」 穩定糧食生產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11月18日訊 針對我國部分地區耕地「非糧化」趨勢的問題,昨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通過保障主糧生產面積、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落實獎勵政策等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

近日有媒體報導,部分地區佔耕地卻補林地,立著「新增耕地」的石碑,種的卻是林業作物油茶。「非糧化」趨勢明顯,長此以往將影響糧食安全。

對此,《意見》強調,要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緊迫性。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切實把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堅持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主產區要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保持應有的自給率。

明確糧食種植面積底線 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

《意見》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傾向。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一般耕地應主要用於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監管,把糧食生產功能區落實到地塊,引導種植目標作物,保障糧食種植面積。穩定非主產區糧食種植面積,產銷平衡區要著力建成一批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口糧田,保證糧食基本自給,主銷區要明確糧食種植面積底線,穩定和提高糧食自給率。

有序引導工商資本下鄉,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從事良種繁育、糧食加工流通和糧食生產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等,對工商資本違反相關產業發展規劃大規模流轉耕地不種糧的「非糧化」行為,一經發現要堅決予以糾正,並立即停止其享受相關扶持政策。嚴格規範永久基本農田上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禁止佔用永久基本農田從事林果業以及挖塘養魚、非法取土等破壞耕作層的行為,禁止閒置、荒蕪永久基本農田。

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 建立耕地「非糧化」情況通報機制

《意見》要求,要強化激勵約束,落實糧食生產責任。嚴格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要將防止耕地「非糧化」作為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重要內容,嚴格考核並強化結果運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切實承擔起保障本地區糧食安全的主體責任,穩定糧食種植面積,將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分解到市縣。堅決遏制住耕地「非糧化」增量,同時對存量問題摸清情況,分類穩妥處置。

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落實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加大糧食生產功能區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對種糧主體的政策激勵,著力保護和調動地方各級政府重農抓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加強耕地種糧情況監測,每半年開展一次全國耕地種糧情況監測評價,建立耕地「非糧化」情況通報機制。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國務院重磅文件: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
    11月17日,國務院發布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通知。以下為全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 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國辦發〔2020〕4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近年來,我國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區域布局趨於合理,糧食生產連年豐收,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為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堅實支撐
  • 國辦發布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意見
    原標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 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 摘要 【國辦發布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
    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國辦發文防止耕地「非糧化」 嚴格規範永久基本農田生產經營活動
    中國發展網訊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採取有力舉措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意見》強調,要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緊迫性。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切實把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堅持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主產區要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保持應有的自給率。
  • 新華時評:耕地主要是種糧食的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1月19日電題:耕地主要是種糧食的新華社記者王立彬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要求採取有力舉措防止耕地「非糧化」,切實穩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 農業農村部:堅決糾正耕地 「非糧化」行為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日電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就《意見》出臺的背景、有關要求、如何貫徹落實等問題,接受記者專訪。
  • 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就《意見》出臺的背景、有關要求、如何貫徹落實等問題,接受記者專訪。必須堅持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以穩定國內糧食生產來應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將有限的耕地資源優先用於糧食生產,採取有力措施防止耕地「非糧化」,著力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提出明確要求。
  • 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生命線(政策解讀)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根基。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就《意見》出臺背景、要求和如何落實等問題進行了解讀。  穩面積、穩產量,把糧食安全抓在手裡  近年來,我國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區域布局趨於合理,糧食生產連年豐收。
  • 「十七連豐」書寫糧食安全「加速跑」
    2020年,各地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層層壓實糧食生產責任,積極落實各項補貼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糧食播種面積止跌回升。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比2019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  糧食安全事關國家安全,要發揮糧食在穩定國計民生的壓艙石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 農業農村部:不能單純以經濟效益決定耕地用途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題: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生命線——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新華社記者 於文靜國務院辦公廳近期印發了《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針對如何落實文件要求等問題,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1日進行了解答。
  • 農業農村部:糧食生產功能區將保我國95%的口糧需求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12月1日,農業農村部就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答記者問。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各地已劃定9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據測算,糧食生產功能區建成後,可以保障我國95%的口糧和90%以上的穀物需求。
  • ...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
    國務院辦公廳: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和用途管制,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永久基本農田是依法劃定的優質耕地,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監管。各地區要把糧食生產功能區落實到地塊,引導種植目標作物,保障糧食種植面積。
  • 解決中國農業種子問題,到底有多重要?
    「中國有很多種源還被『卡脖子』,要加大種業技術的研發和重大產品的研發,培育高產、優質、抗病蟲、耐鹽鹼、適應性強的重大動植物新品種,提升糧食生產能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對記者表示,「畢竟糧食安全是我國重大戰略需求,也是國家安全穩定的基石。」
  • 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 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
    《通知》提出,為適應確保國計民生要求,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底線,2021年,全國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1億畝,加快補齊農田基礎設施短板,提升糧食產能。據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較往年增加25%,建設任務十分艱巨。與此同時,還將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500萬畝。《通知》明確,2021年全國農田建設任務清單目前已下達,各地要層層壓實建設責任。
  • 最高法發布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哪些佔用耕地的行為不被允許?
    最高法通過「孫某訴西安市國土資源局土地行政處罰案」和「袁某某訴貴州省仁懷市綜合執法局撤銷行政處罰案」重申了對永久基本農田用途的嚴格管制原則,堅決防止耕地「非糧化」傾向。日前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中對永久基本農田所能從事的農業用途做了嚴格的規定:
  • 【觀點】聶洋:綜合施策打好糧食安全「組合拳」——學習貫徹中央...
    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出臺了一系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策組合,實現了把飯碗端在我們自己手上。 一、保障糧食產量 一是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的通知》,各地紛紛採取措施加大耕地保護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 糧食連豐仍要居安思危
    要樹立糧食安全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正視風險,應對挑戰,健全完善保障糧食安全長效機制,加快由糧食生產大國向糧食產業強國轉變,在更高層次上更可持續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保障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恆的課題。最近,我國相繼發布提高202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嚴禁耕地非糧化等一系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政策,格外引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