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汪的期待與華米的不堪:營收利潤斷崖下跌 「自立」或成偽命題

2020-12-23 和訊網

華米想要「獨立」與「發展」,任重道遠。

6月3日,IDC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設備報告,2020年Q1,華米旗下成人手錶全球出貨量達98萬臺,躋身全球成人手錶品類市場份額第五名。這對於華米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在此背後,華米卻面臨著外部競爭加劇、產品質量、財務數據大幅下滑等問題。

華米「獨立」三道關:市場競爭、小米制約、產品質量

天眼查資料顯示,華米科技(簡稱「華米」)成立於2013年,隸屬於安徽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營產品是智能手環和手錶等可穿戴終端,其CEO為黃汪。作為小米生態鏈中的一環,2018年2月,華米成功登陸紐交所。但與此同時,華米也一直活在小米的光環下。

據華米的IPO招股書,小米不僅是華米科技的股東之一,也是華米科技最重要的客戶和分銷渠道。2015年至2017年,小米的銷售額佔據了華米科技營收的97.1%,92.1%和82.4%。

在過度依賴小米之下,黃汪也深知其發展阻礙,便著手「去小米化」。

早在2015年,華米就做出了推出自有品牌Amazfit智能手錶的嘗試。2018年,華米自有品牌的收入佔比已到達33.1%。此外,今年4月,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劉德退出華米科技董事行列,華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汪的持股比例從約 54.89% 變更為 99.40%。對此,華米回應,這是正常的工商變更,小米依然持有其已發行股本的 14.5%,是其第二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華米與小米戰略合作協議將到期,未來華米會如何選擇,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當下來看,華米很難完全脫離小米自我發展。

首先是來自外部的競爭。如今,華為、蘋果、三星等企業在新型可穿戴設備市場中「鏖戰正酣」,而基於各大廠商的布局,華米所面臨的不再是單一的設備競爭對手,而是完整的IoT生態。就華米目前的的產品陣列來說,這個競爭局面或許有些棘手。

其次是來自小米的威脅。2019年11月,小米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智能手錶,與華米形成直接的競爭,此外,Redmi入局智能手環,也勢必會瓜分原屬於華米的「小米資源」。這無疑讓華米陷入了兩難的局面,倘若終結與小米的合作,華米的競爭將再加大,更難面對華為、蘋果、三星等對手;若繼續合作,華米的自身發展也將繼續受到限制。

圖源:百度貼吧

圖源:黑貓投訴、新浪微博

最後是自身品牌的構建。和訊科技發現,在貼吧、微博、黑貓投訴等平臺,有不少用戶反映華米的產品存在著質量問題。這無疑會導致華米自有品牌的發展受限,口碑大打折扣。

華米「發展」三道坎:營收下跌、利潤下滑、股價下行

除了上述外部挑戰外,在自身數據方面,華米當下的表現實在是「不堪」。

據統計,2019年Q1至2020年Q1,華米營收分別為7.996億元、10.39億元、18.63億元、21.11億元、10.8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6.47%、36.65%、73.31%、72.42%、36.13%。在華米2019年後半年加速跑後,2020年Q1營收增速僅與去年同期持平。

2019年Q1至2020年Q1,華米毛利分別為2.175億元、2.773億元、4.699億元、5.031億元、2.44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8.26%、40.84%、63.77%、62.83%、12.46%。今年Q1,華米毛利較上一季度環比下滑一倍以上外,還創下了歷史毛利增速新低。

基於此,華米2020年Q1的淨利潤呈現了過山車式的下跌。2019年Q1至2020年Q1,華米的淨利潤分別為1.252億元、7491萬元、8865萬元、2.034億元、2.064億元、1794萬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46.01%、4.56%、80.55%、64.91%、-76.05%。

放緩的營收增速、由正轉負的淨利潤增速,無疑大大打擊了資本市場的信心。截至發稿時,華米股價報10.8美元,較上市時的11.25美元下跌4%,較16個月前的19.06美元高點下跌43.34%。

依託於小米取得高速發展的華米,同樣來到了抉擇的路口。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可穿戴設備市場上,華米該如何應對,在難以讓人滿意的Q1財報後,華米又會交出怎樣的答卷,和訊科技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華米毛利率持續下滑 黃汪如何擺脫增收不增利的「倒掛怪圈」?
    11月23日,華米科技發布2020財年第三季度的財報,營收達22.351億元,同比增長20%,但值得一提的是,截止當日收盤,華米科技股價卻應聲下跌7.6%。  華米科技營收創新高 淨利卻「倒掛」大降60%
  • 華米CEO黃汪:未來三年醫療健康手環手錶將大量湧現
    來源:新華網新華網北京3月30日電(凌紀偉)「華米是一家生物信息和活動數據驅動的公司。」這是華米CEO黃汪在上市路演中反覆向投資人強調的一句話。3月29日,他把路演時用的這份演示文檔再次找了出來,向媒體做了一場「路演」。
  • 黃汪的華米科技拿下億通科技:雙方業績均縮水,前者或將負增長
    此前的2017年10月,華米科技曾與小米公司籤訂了為期三年的商業合作協議和戰略合作協議,於2020年10月到期。黃汪拿下A股公司控制權據了解,華米科技也是一家在美上市的公司。對於此次入股億通科技,華米科技在其對外發布的公告中提到,華米科技和江蘇億通期望在一起,利用億通科技進入中國國內資本市場的機會,長期擴展中國市場的醫療保健生態系統。
  • 華米CEO黃汪:現階段我們跟華為競爭 而非小米
    小米手環是目前世界上最暢銷的手環,其操刀者小米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也因此一炮而紅。不過,華米也一直也在尋找自有品牌Amazfit的生存之道。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11月初,小米也發布了自己的智能手錶,這意味著,小米和華米將無法避免在智能手錶領域的競爭。在近日接受國內採訪時,華米科技董事長兼CEO表示,華米當下的競爭者不是小米,而是華為。小米在做智能手錶之前也與他有過溝通。
  • 華米CEO黃汪:我們從來不是一家硬體公司 未來要做雲服務
    11月21日消息,華米科技CEO黃汪參加了Tech Crunch 國際創新峰會深圳站活動,並對外界言及華米自身定位及未來發展規劃時意外透露:希望最好的狀態是華米在未來變成變成雲服務公司,並且「我們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硬體公司,只是外界覺得我們是,因為我們賣了太多的硬體。」
  • 華米科技「去小米化」陣痛:營收增速跌至史上最低,營銷研發費用...
    代工、分銷小米產品雖貢獻了華米科技絕大部分的收入來源,但小米的「高性價比」路線和分成模式決定了其無法為華米科技帶來豐厚利潤。上半年,華米科技實現營收增長21.07%,淨利潤下滑80.28%,取得上市以來最差營收和淨利潤增速成績。淨利潤下滑主要受到營銷和研發費用上漲的影響。
  • 黃汪的資本局:五年終成真,華米「侵入」A股,億通科技大漲20%
    1月5日晚間,億通科技發布公告,公司股東王振洪將其所持億通科技9077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9.99%)轉讓給安徽順源芯科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安徽順源」),股份轉讓完成交割後,安徽順源成為億通科技的控股股東,黃汪將成為億通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 華米新手錶七天後發布,30天續航領先同行?黃汪:都坐下基本操作
    近來,華米科技動作頻繁,先後與中國田徑、鍾南山院士團隊達成合作協議,還在老羅直播帶貨時,玩起了不給充電器的梗,在網上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眼球。今天,華米又在微博高調宣布新品Amazfit米動手錶青春版1S續航能力強悍,可一個月不充電,並叫板友商"比一個?",可謂底氣十足。
  • 科技譜曲,健康填詞,華米奏響軟硬一體化「交響樂」
    黃汪操盤的華米科技,也在彈奏「交響樂」——雲端芯,硬體與服務,科技與健康,線上與線下,昨日發布的華米科技2020年Q3財報,就是它發布的最新「樂章」。而同比20%、超過預期的營收增長,同比16%、環比二季度78.7%的出貨量增長,為這首新樂曲定下了歡快基調。
  • Q3淨利潤下滑60%,華米科技被誰拖累了?
    在財報發布後,華米科技當天盤前股價累計下跌7.6%。除連續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外,與小米戰略合作協議的延續也成為華米科技未來發展的一個節點。當前,全球智能硬體市場已從藍海變成紅海,高市佔率、低利潤的華米科技已走到了十字路口。淨利潤同比下滑60%在上半年受到疫情衝擊後,華米科技的營收在第三季度逐步回升。
  • 華米科技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60% 過度依賴小米
    財報顯示,歸屬於華米的淨利潤為8110萬元,較上年同期的2.033億元下降約60%。在財報發布後,華米科技當天盤前股價累計下跌7.6%。除連續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外,與小米戰略合作協議的延續也成為華米科技未來發展的一個節點。當前,全球智能硬體市場已從藍海變成紅海,高市佔率、低利潤的華米科技已走到了十字路口。
  • 小米多位投資人退出華米科技 公司註冊資本降幅約45%
    4月16日消息,天眼查數據顯示,安徽華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於4月13日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劉德退出董事行列。另外,小米投資人之一嶽斌、拉薩合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曹莉平退出股東行列;華米科技CEO黃汪的持股比例從約54.89%變更為99.40%,董事陸雲芬的股權比例從約0.33%變更為0.60%,同時新增章曉軍為董事。
  • 華米根本無力單飛 還是老老實實依附小米「爸爸」
    儘管華米不會與小米或其他小米生態鏈企業產生同業競爭(後來華米與小米在智能手錶領域競爭),但其單一大客戶的佔比過於集中,而大客戶等重要關聯人又是重要股東,因此華米獨立性存疑。其實,華米掌門人黃汪早就意識到依附小米存在潛在隱憂,早在2015年,華米便推出自有品牌Amazfit。
  • 賣手環的華米赴美上市了,雷軍稱是小米生態鏈模式的巨大勝利
    雷軍昨晚在微博上對華米科技成功上市表示祝賀:「華米科技赴美上市,是小米生態鏈模式的巨大勝利,感謝黃汪(華米科技創始人兼CEO)帶領華米糰隊研發了小米手環、小米體脂秤等優秀產品,也感謝廣大米粉的支持。」華米科技創立於2013年,2014年1月黃汪拿到小米和順為資本投資,華米由此成了小米生態鏈企業中的一員,主要產品包括小米品牌的智能手環及智能秤、自主品牌AMAZFIT米動系列的智能手環及智能手錶。
  • 華米科技2019年第一季度成績單公布!成為全球智能手錶第五大品牌
    華米科技2019年第一季度出貨量560萬臺,同比增長16.7%,營收達7.996億,同比增長36.5%!其中自有品牌Amazfit營收3.3億,同比增長62%,成為全球智能手錶第五大品牌,進入中國成人手錶市場前二。
  • 華米不再只是一家「表廠」
    華米CEO黃汪在發布會上說,「多年來,我們的使命已經逐漸演變成『科技連接健康』,發布的每一款產品都專注於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人們的健康。 」 華米的成長離不開小米。自誕生伊始,華米就為小米公司研發和製造小米手環,黃汪稱,「它幫助中國用戶養成了計步以及監測睡眠質量的習慣。 」 2016年開始,華米推出了自主研發生產的運動手錶系列,與索尼合作開發的GPS系統使得智能手錶系列基礎產品具備GPS、記錄跑步路線和監測心率,同時可以續航 45 天。
  • 「去小米化」不易,華米失速|動察
    然而,根據華米最新的財報,其不僅營收增速放緩,且淨利潤大幅下降。以至於財報發布當天,華米在資本市場受重挫,當天跌幅高達 7.6%,從財報發布當天到今日短短十二天,其股價從階段性高點下跌超過約 18%。華米的突然失速,或將令小米生態鏈企業重新思考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 華米科技Amazfit GTR 2手錶發布,接入小米智能語音系統
    鞭牛士報導 9月22日,華米科技舉報Amazfit 2020 秋季新品發布會,現場華米科技CEO黃汪介紹,疫情下,2020上半年華米科技依然逆勢增長,其中小米手環中國區與全球的出貨量分別為549萬臺與1340萬臺,國內、全球智能手環排名雙第一;Amazfit手錶全球出貨量高達174萬臺,同比增長48%,全球智能手錶排名第五。
  • 華米新長徵:You are「Iron Man」,I am Huami
    報告沒有提到的是,隱藏在小米可穿戴設備身後的操盤手,其實是華米科技。三天後,華米發布的2019年Q1財報,也呼應了IDC的樂觀報告。2019一季度,華米科技的出貨量達到了560萬臺,同比增長17.9%。一路上行的出貨量,最終變現為了可觀的營收和利潤。
  • 華米的賽道上,站著小米的老對手
    但問題在於,這種高出貨量背後,還是「小米手環」而不是「華米手環」,也就是相當於華米給小米手環做了ODM的「貼牌」業務,對於華米品牌和利潤增長並沒有幫助,這應該也是黃汪決定大力扶持華米旗下獨立品牌Amazfit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