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歲,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樣過一個溫暖的春節!

2021-02-08 山東教育電視臺

新春報喜喜來到,喜氣洋洋過大年;

家人康健福長久,福祿壽喜共團圓;

親朋好友喜登門,芝麻開花節節高;

神採飛揚精神好,一年更比一年旺!

 山東教育衛視 

祝您

新春喜樂

!!!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除夕這天都有哪些習俗呢?一起來看看吧~



除夕夜的年夜飯也叫團圓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因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飯桌中間設置火鍋,因此也稱圍爐。


北方人年夜飯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餃、魚、年糕、長年菜等。因為水餃狀似金元寶,有富貴之意;魚這道菜不能吃完,因為在漢語中「魚」和「餘」同音,有「年年有餘」的吉祥意思;年糕則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長年菜則有長壽的意涵。華南則多有雞、燒肉、髮菜、蠔豉等,因為「髮菜蠔豉」與「發財好市」諧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飯必有魚,豐盛湯鍋。按照老禮,除夕夜傳統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年宴的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如果是請客,首席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則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餘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動手,大家都不能動手。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大年三十傍晚時分,在祖宗像前點上香燭,倒上美酒,擺上菜餚,全家人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過年夜飯之後,人們才開始享用。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確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傳說守歲是為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高燒銀燭,暢飲松醪,坐以達旦,名曰守歲,以兆延年。」


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黴。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是不能關燈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關燈。除夕整個晚上,家裡一般都不關燈,特別是供養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關燈。



除夕還有忌打碎器物的習俗。民間認為如果這一天打破碗碟杯盤,則意味著新一年會有「破運」。有時不小心在這天打碎杯盤,長輩會抓緊用紅紙包起來並口念「歲歲(碎碎)平安」等吉祥語來補救。民間認為,將紅紙包起來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災難。所以,人們在除夕這天為了博個好彩頭,都會慎言謹行,以求得一個吉祥如意年。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屬於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聯,「三陽始布,四序初開」記載在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敦煌遺書上,撰聯人為唐人劉丘子,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節貼春聯的民俗從明代才開始盛行,潮流發源地是南京。現在江南地區百姓講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貼春聯。



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著雕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春節貼福字,是中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山東教育衛視還貼心的為

大家準備了新春四重奏

陪您歡度春節!

下面為您奉上春節收視指南

春風送暖,萬象更新。

山東教育衛視陪你走過時光變換,

走進春天!

想要春節的熱鬧與歡樂,

這裡有全國青少年春晚盛典;

想要春節的關懷與溫度,

這裡有新聞早早來敲門;

想要春節的陪伴,

這裡有我們公號的天天守候!

吃好玩好,關注山東教育衛視,

帶您領略一個不一樣的春節時光!




1.  新春四重奏 | 山東教育衛視邀您共度歡喜中國年!

2.  立春後,抓住孩子身高的猛長期,錯過再等一年!

3.  孩子磨蹭,不想寫寒假作業?就4招,一治一個準兒!

4.  寒假走親訪友,教會孩子這些好習慣,不當別人口中的熊孩子!

5.  快過年了,請不要餵我的孩子吃這些食物,一口都不行!

相關焦點

  • 除夕守歲的傳說與意義
    除夕,又稱大年夜、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過年前的最後一天。除夕時,人們會一家團聚,並有守歲的習俗,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除夕守歲的傳說與意義,僅供參考,歡迎閱讀。除夕簡介除夕是指農曆年最後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節的前一天晚上,因常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大年三十。除夕這一天對全球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 除夕,守歲宴開
    2020年春節來臨之際,新京報記者邀請民俗學者高巍,詳解那些老北京的春節民俗,他說,「春節的每一天,其實都和過年辭舊迎新的主體是相應和的,同時,它又代表著中國文化中最深沉最有生命力的內容」。資料圖 除夕要守歲,古人說「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除夕晚上,所有房間燈火通明,人們徹夜不眠,告別舊日,迎接新年,高巍說,「守歲是跨越新舊兩年,在傳統文化中,有告別一切舊日邪祟、迎接全新的一年的含義。比如大人給孩子壓歲錢,為何要在除夕晚上給,就是因為時間過渡、物候轉變,小孩子抵抗力不強,大人希望用自己的氣場,幫助小孩子壓住那些不好的事情,所以壓歲也叫壓祟。
  • 辭舊迎新 | 你可以這樣給孩子講除夕習俗
    這樣給孩子講除夕習俗: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孩子,只見這孩子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人。這小孩子來到村東頭見著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無奈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並勸他快上山躲避&34;獸,那孩子笑道:&34;。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年笑而不語。
  • 關於春節的民俗你知道多少?這裡告訴你什麼是「年」,為什麼守歲
    人們經過漫長的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因此當此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期間,家家戶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人們走親訪友,舞獅子,耍龍燈,逛廟會等,此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大街小巷洋溢著喜慶的氣息中國人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慶祝著一年最隆重的節日一春節。
  • 除夕 | 「年夜飯」、「守歲」、「拜年」用英文怎麼說?
    ,現在不少外國人也跟風開始過中國傳統的農曆新年。今天,讓我們用不一樣的眼睛去看看這些傳統除夕習俗,試著用英文表達出來吧!守歲意味著除夕夜不睡覺一直到新年到來。After the great dinner, families sit together and chat happily to wait for the New Year’s arrival.年夜飯後,家人坐在一起相聊甚歡,並一起等待春節的到來。
  • 臨沂人除夕為什麼要守歲 最早起源於何時有什麼寓意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除夕晚上吃年夜飯守歲,是過年的時候重要的風俗之一。守歲的意思就是晚上不睡覺,一家人聚在一起,等待著新的一年來臨。有時候一家人守歲年夜飯會吃到深夜。守歲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
  • 除夕|守歲、貼福字、吃團圓飯的英文怎麼說?(文末有春節福利)
    除夕,又稱大年夜,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春聯、貼福字、吃團年飯籠等習俗。關於除夕的習俗可以用英語這麼說:除夕夜 Chinese New Year's Eve貼春聯 put up spring couplets 春節期間,每家每戶都在門口張貼春聯以表達真誠美好的祝願。
  • 春節守歲的古詩詞有哪些?關於春節守歲的古詩5首
    據說,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大家知道春節守歲的古詩詞有哪些嗎?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帶來關於春節守歲的古詩5首,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春節守歲古詩:(1)除夕(唐)史青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催。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氣色空中改,容顏暗裡回。
  • 春節將至,帶著孩子過一個年味十足的中國年
    我以前都覺得他應該是從大年三十兒,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算結束。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不過在我們兒時的記憶就像我剛剛說的,都可以長達將近一個月呢,在每年的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至年三十,這段時間的民間呢,叫做迎春日。
  • 「除夕」、「春節」原來是這樣由來的
    除夕中國農曆的除夕就是一年後最後一天的夜晚,「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除夕」即含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這就是除夕的由來,它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則是西晉處的《風土記》等書。在我國民間,除夕有很多富有積極意義的習俗。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為別歲,除夕夜達旦不眠為守歲等。
  • 2019豬年大年三十除夕最新最早的動態表情祝福圖片,2019春節除夕拜年祝福語
    大家最期盼的除夕就要到來了,辛苦了一年了,不管怎麼樣,一定要過個開心的年,2019豬年祝大家除夕快樂!除夕除夕,除去煩惱,除去黴運,迎接美好希望;守歲守歲,守住健康,守住平安,祈禱幸福一生;迎新迎新,迎來快樂,迎來生意隆興。祝2019除夕夜吉祥快樂!
  • 緣何除夕要守歲?「偏從此夜惜年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唐·孟浩然《歲除夜有懷》除夕之夜,春寒料峭,唐代詩人孟浩然羈旅他鄉,獨坐守歲直至五更。眼看殘燈去焰、爐香燃盡,遙想故鄉家人團聚守歲,感嘆即使相思,此夜夢也難來。齊白石《歲朝圖》這首詩提到「守歲家家應未臥」,可見除夕守歲在唐代已很盛行。
  • 春節習俗英語作文帶翻譯:守歲
    春節習俗英語作文帶翻譯:守歲   ShouSui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   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   The earliest record of western weeks in place of the local record ": New Year's eve, giving each phase, known as the" age of feed ";
  • 在民間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布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
  • 古詩《守歲》萬物迎新辭舊歲,詩中攜手度春節
    古詩《守歲》萬物迎新辭舊歲,詩中攜手度春節春節是我國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節日,春節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很古老傳統的節日。它是一年之首,在傳統的意義上也就是「過年」,這個節日是從上古時代歲首祈年演變來的。,所以在這一天,人們也會選擇去祭奠逝去的親人。春節歷史悠久,也傳承了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
  • 我用五句精美的詩,讓孩子了解春節的意義,原來傳統中國年是這樣
    一、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古代,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每年的最後幾天,有一個異常兇狠的怪獸會出來為非作歹,這個怪獸的名字叫做夕。夕雖然兇狠又蠻橫,可它卻害怕紅色和巨大的響聲。於是,人們到了年末,便開始在門上、牆上以及家裡的任何角落,都貼上紅色的紙,也就是現在的春聯。
  • 2019豬年除夕祝福語全集 微信除夕問候語句子2019
    大家最期盼的除夕就要到來了,辛苦了一年了,不管怎麼樣,一定要過個開心的年,小編帶來了一些2019年除夕最新祝福語大全,祝大家除夕快樂!除夕除夕,除去煩惱,除去黴運,迎接美好希望;守歲守歲,守住健康,守住平安,祈禱幸福一生;迎新迎新,迎來快樂,迎來生意隆興。祝2019除夕夜吉祥快樂!
  • 「除夕、團年飯、守歲」英語怎麼說?
    每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是跨年夜。今天是2019年2月4日,是我們中國人農曆新年的除夕,所以它的英語是:Chinese New Year’s Eve除夕除夕最大的活動就是團年飯。 annual 每年reunion 聯合、團聚annual reunion dinner 團年飯那咱們還有一個傳統叫守歲,就是除夕不睡覺一直撐到第二天的凌晨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新春故事匯」春節民俗故事之一:熬年守歲的傳說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象徵著團結、興旺。關於春節有很多的傳說故事,大年三十至初六,《新株洲》陸續推出《新春故事匯》特別欄目,讓大家了解更多關於春節的文化典故,看看每個習俗背後都有哪些有趣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