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何除夕要守歲?「偏從此夜惜年華」

2021-01-08 中國網文化

一千多年來,每逢除夕,家家守歲,無論大人小孩都通宵達旦。此風直至近幾十年,才漸漸式微。現在很多人不明白:我們的祖先為何要守歲?除夕之夜熬一宿到底有何意義?

守歲最初是為驅除年獸

五更鐘漏欲相催,四氣推遷往復回。

帳裡殘燈才去焰,爐中香氣盡成灰。

漸看春逼芙蓉枕,頓覺寒銷竹葉杯。

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

——唐·孟浩然《歲除夜有懷》

除夕之夜,春寒料峭,唐代詩人孟浩然羈旅他鄉,獨坐守歲直至五更。眼看殘燈去焰、爐香燃盡,遙想故鄉家人團聚守歲,感嘆即使相思,此夜夢也難來。

齊白石《歲朝圖》

這首詩提到「守歲家家應未臥」,可見除夕守歲在唐代已很盛行。有關守歲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饋問,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為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據此有人認為,守歲之俗可能源於蜀地。

一千多年來,每逢除夕,家家守歲,無論大人小孩都通宵達旦。此風直至近幾十年,才漸漸式微。現在很多人不明白:我們的祖先為何要守歲?除夕之夜熬一宿到底有何意義?

第一個問題其實並不複雜,古人稱農曆年中最後一夜為「除夕」,已道出了守歲的根源。除夕又名除夜、歲除,除,即驅除、去除之意。這一夜要驅除什麼?驅除所有不祥之事物。而所謂「過年」,在古代的含義就是驅除一種名為「夕」的「年獸」。

為了驅除「年獸」,人們在除夕之夜燃燒竹子,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後來是放鞭炮),跳儺舞,擊鼓驅疫,所有房子遍燃燈燭,通宵不滅,所以在古代守歲又名「守歲火」「照歲」等。

有些地方的人們甚至在床下點燈,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過床下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

(明)盛茂燁《梅柳守歲圖》(局部)

守歲新義:勵人珍惜光陰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驅除「年獸」的含義被慢慢淡化。但除夕守歲之俗卻不變,且被不斷賦予新的含義。

唐太宗李世民有《守歲》詩云:

「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

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年終歲寒,冬雪消融,大唐富麗堂皇的宮殿裡仿佛吹進了和煦的春風。梅花的香氣沁人心脾,椒盤上的紅燭如花團錦簇。李世民與群臣歡宴飲酒,共度良宵。這首《守歲》詩,其含義就是迎新歲,辭舊歲,體現了作者充滿自信和喜悅的心情。

俗話說,「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守歲,既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對即將到來的新年充滿希望。在送舊迎新之際,家人親戚圍爐而坐,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如此守歲,確有意義。

吳顯曾《嬰戲圖》

杜甫的《杜位宅守歲》詩云:「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光陰似箭,時光飛逝,除夕一過,每個人都大了一歲,此時此刻,更要珍惜光陰。宋人席振起有《守歲》詩云:

「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映碧紗。

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

除夕守歲,提醒自己珍惜年華,使守歲更有積極意義。

蘇軾的一首《守歲》詩,同樣表達了對光陰的珍惜: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蘇軾這首詩,把逝去的年歲比作遊向幽壑的長蛇,認為守歲的目的並非要抓住它的尾巴,而是要「努力盡今夕」,珍惜時光,有所作為。這一層含義,宋人沈榜在《宛署雜記》中也提及:「宛俗除夕,聚坐達旦,有古惜陰之意。」

年輕人守歲是為長輩添壽

此外,古人還認為,年長者和年輕人守歲有不同的意義。年長者守歲是為辭舊歲,而年輕人守歲是為長輩添壽。

蘇軾詩中說「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兒童為什麼也守歲?兒童「強不睡」,固然有貪玩的因素,還因古代有一種叫「賣痴呆」的習俗,在除夕夜天將亮前,兒童們紛紛跑到街上呼叫「賣痴賣呆」,表面上的意思是把痴呆轉移給別人,實際上是大人們祈求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伶俐。

宋人範成大有一首《賣痴呆詞》寫這種習俗:「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招人買。....。。巷南巷北賣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痴呆千百年!」詞句幽默,讀來令人噴飯。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除夕守歲的傳說與意義
    除夕,又稱大年夜、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過年前的最後一天。除夕時,人們會一家團聚,並有守歲的習俗,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除夕守歲的傳說與意義,僅供參考,歡迎閱讀。除夕簡介除夕是指農曆年最後一天的晚上,也就是春節的前一天晚上,因常在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大年三十。除夕這一天對全球華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
  • 除夕的詩句古詩有哪些?描寫春節除夕大年三十的經典詩詞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  儺聲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處,誰為最後人。  除夜  唐·盧仝  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舊國餘千裡,新年隔數更。  寒猶近北峭,風漸向東生。惟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燭盡年還別,雞鳴老更新。
  • 臨沂人除夕為什麼要守歲 最早起源於何時有什麼寓意
    春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除夕晚上吃年夜飯守歲,是過年的時候重要的風俗之一。守歲的意思就是晚上不睡覺,一家人聚在一起,等待著新的一年來臨。有時候一家人守歲年夜飯會吃到深夜。守歲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呢?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
  • 關於除夕的優美詩詞、句子、成語精選
    關於除夕的詩詞精選除夜作唐·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裡,愁鬢明朝又一年。除夜二首唐·姚合衰殘歸未遂,寂寞此宵情。舊國當千裡,新年隔數更。寒猶盡北峭,風漸向東生。誰見長安陌,晨鐘度火城。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 「除夕、團年飯、守歲」英語怎麼說?
    每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是跨年夜。今天是2019年2月4日,是我們中國人農曆新年的除夕,所以它的英語是:Chinese New Year’s Eve除夕除夕最大的活動就是團年飯。 annual 每年reunion 聯合、團聚annual reunion dinner 團年飯那咱們還有一個傳統叫守歲,就是除夕不睡覺一直撐到第二天的凌晨
  • 除夕要守歲嗎?農村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什麼意思?
    而今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們就來看看這樣一句與除夕春節相關的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這是什麼意思?你們那有聽過嗎?①三十夜守夜三十是指的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夜,在這一天吃了團圓飯以後,一家人大多都是圍坐在爐火旁邊,徹夜聊到第二天天亮。
  • 除夕夜中國人習慣徹夜不眠,謂之「守歲」,討吉祥,這有何由來?
    兒時的除夕,才叫年!咱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在除夕這天,就有熬夜的「習慣」,美其名曰:「守歲」!在咱們中國北方,過年比較熱鬧,就是要圖個「人氣兒」旺,北方人的除夕夜是從日落後吃「年夜飯」開始的,這頓飯不同平常的晚飯,「年夜飯」必須要慢慢地吃,從日落挑燈時分開始入席,一大家子人要圍繞在圓桌上吃吃喝喝,說說笑笑地一直到深夜來迎接農曆新的一年到來,這也是一種「守歲」。
  • 除夕守歲團圓夜:祭祖表示感恩 「踩歲」求吉祥
    中新網北京1月27日電(上官雲)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等,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天的晚上。這一天的習俗既豐富又有趣,比如要貼春聯、貼窗花,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守歲等等。民俗學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們一般還會在除夕祭祖、「踩歲」,迎接灶王爺回來,「這些習俗最主要的內涵就是感恩、祈福」。除夕的起源,與上古「臘祭」習俗有關。「臘祭」舉行時間在年終臘月,早在堯舜時代便已出現,那時人們要通過這種儀式祭祀百神,感謝它們的保佑,並祈求來年仍能風調雨順。
  • 在民間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布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
  • 除夕,守歲宴開
    除夕和初一,哪個是過年的正日子除夕有中國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頓飯——年夜飯,正月初一則是新一年開始的第一天,那麼這兩天,哪個才是過年?高巍說,「這個問題經常有人會問,但其實並不難回答。過年是辭舊迎新,是一個過程,如果非要有一個具體的時間,那我認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是,過年是兩天,不是一天。
  • 為什麼除夕夜守歲?
    大年三十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有「三十的火,十五的燈」之說,除夕團聚的形式是守歲,從晉代傅玄的《庭燎詩》可以看出,晉代已有守歲的習俗:「元正始朝享,萬國執珪璋。枝燈若火樹,庭燎繼天光」。守歲最早記載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 「詩詞鑑賞」除夕夜,與詩詞一起守歲!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我國的傳統佳節。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除夕守歲,是國人賡續千年的傳統。
  • 共享除夕裡的美好詩篇
    由於除夕是舊年的最後一天,所謂「月窮歲盡」,也是新年的前夕,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節點,所以人們的一切活動都圍繞這一主題展開:除夕的「團年飯」「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不僅家人歡聚共宴,而且要將祖先請回團年——鬼魅逐出,天神送走,祖先請回,體現了中國人的倫理情感。團年飯後,長輩要給小兒壓歲錢,這既是喜慶的賀歲之禮,也是長輩給予幼兒以保護力量。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除夕守歲,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樣過一個溫暖的春節!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除夕這天都有哪些習俗呢?
  • 50首經典,領略詩詞中的除夕
    除夕守歲,是國人賡續千年的傳統。辭舊迎新之際,也最易引人感慨。50首關於除夕的詩詞送給你,領略千古中國年!2、除夜(唐·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櫟翁塊坐重簾下,獨要買添令問價。兒雲翁買不須錢,奉賒痴呆千百年。40、除夕(宋·鄭望之) 可是今年老也無,兒孫次第飲屠蘇。一門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時到老夫。
  • 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
    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時間:2020-01-24 12: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 除夕是新舊交替之際,所有活動都是以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1、守歲 守歲,俗稱熬年。
  • 除夕 | 「年夜飯」、「守歲」、「拜年」用英文怎麼說?
    今天,讓我們用不一樣的眼睛去看看這些傳統除夕習俗,試著用英文表達出來吧!守歲意味著除夕夜不睡覺一直到新年到來。After the great dinner, families sit together and chat happily to wait for the New Year’s arrival.年夜飯後,家人坐在一起相聊甚歡,並一起等待春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