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而今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們就來看看這樣一句與除夕春節相關的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這是什麼意思?你們那有聽過嗎?
①三十夜守夜
三十是指的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夜,在這一天吃了團圓飯以後,一家人大多都是圍坐在爐火旁邊,徹夜聊到第二天天亮。
這個習俗是來源於一個神話傳說:在遠古的時代,有一種非常兇惡的怪獸,叫"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會出來傷害百姓。二層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所以每到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會貼紅紙、掛紅燈、燃放爆竹,但是也有人不放心,所以就只能一家人待在家裡守夜,祈求可以平安躲過怪獸。不過現在的守夜,已經更多地成為了一種團聚和跨越的象徵,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加深家人感情。
②年初一守舍
「舍」就是房子,意思是大年初一都會出去拜年,但是一定要有人守在家中,不能出門。還有說法是在部分地區,大年初一又被認為是守財日,在這一天老人家是不能出門的,出門有「走財漏福」之說,長輩要安坐家中才可使家宅來年福財兩旺,而晚輩則沒有這個限制,並且晚輩一定要在這一天到長輩家中拜年以示孝敬長輩的。
當然,這只不過是我們老祖宗的一些老說法,也不必太過在意了,新時代要有新面貌。不過,家中確實要留人守著,不然人家來家裡拜年,門都進不了,豈不是很尷尬。而老人家歲數大了,當然在家中等著晚輩來拜見了,不出門也是為了不讓老人外出奔波勞累。
不管是大年三十,還是大年初一,我們的老祖先都留下了很多的一些老說法,需要我們取其精華傳承下來。那麼,你們家除夕晚上一般守歲到幾點呢?你們那過年還有什麼講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