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檢測,這麼難!識字量少真答不出來

2020-12-13 老洪聊教育

現在的一年級語文,說實話有點難,僅僅從識字量上來看,難度就不小。因為現在的幼兒園,是不教授新知識的,不像以前的學前班,會把一年級的語文和數學全部教完。現在全是零起點,也就是小學生進入一年級以後,才開始學習新知識,難度比較大。尤其是識字,量有些大,接受力弱的孩子,很難一下子學會認讀生字。

下面是一年級語文檢測試卷,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類型的題目吧!

一年級語文學習裡,最難的是拼音、音節、音調,如第一大題,這位小同學,就把單和招字的音節寫錯了。一年級小學生學習拼音是個難點,好多小學生,即使到了小學五、六年級,音節也不過關。

這個難題如何解決呢?

家長朋友們可以給孩子多找一些拼音讀物,雖然識字量少,但是孩子可以通過多拼多讀,來讀出正確的讀音,完整地讀出一句話,進而到理解一個拼音讀物當中的小故事,這樣的長期練習,是有好處的,可以督促、糾正、輔助孩子學好拼音。

生字、組詞、造句,是一年級語文的基本功,像上面的第四題和第五題,都屬於這類訓練。組詞難度比較小,因為每天都在訓練。第五大題照樣子寫詞語,則是有難度的,來看這位小學生的答案,紅通通是對的,但「通」字書寫不規範,紅團團是什麼意思呢?這就出現了錯誤,說明小學生平時是要有意識積累詞彙的。

有一個好辦法可以幫助到一年級小學生,那就是:

多和家長說話、交流,平時多讀課外讀物,增強語感,有意增加詞彙量,通過口語化的實踐,提高對詞語的掌握。

閱讀也是一個大難點,現在的一年級語文當中,已經出現了閱讀和小作文,可以說,這類訓練,是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的。我們來看這位同學的閱讀題,她的閱讀理解還行,但是呢,第3小題中,回答出哪些農作物在秋天成熟,這與小學生的生活實踐有一定關係。這位同學,雖然答出了玉米,也有顏色,但是句子沒有寫完整。

最後一道壓軸題寫話,即小作文題,這位小學生,寫的還行。她寫出了小女孩的做法,但是呢,沒有小女孩的話語,可以說,拿不到滿分。但是呢,作為一年級小學生,能寫到這種程度,錯別字也少(座位的座寫錯了),相當不錯了!

一年級語文,確實有點難,現在的小學生,需要從小就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認讀習慣,閱讀習慣,說話習慣,寫作習慣,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哦!

相關焦點

  • 一年級語文期末測試卷,老師:題目不難,識字量很重要
    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所以需要老師念題,以前是老師念一題學生做一題,考慮到學生做題的速度不一樣,所以現在念題的方式有點改變,老師一次性把題目念完,學生再作答,而且直念大題,不念小題。這就很考驗學生的識字量了,因為試題中的字,也有很多並不是學過的生字,需要學生的識字積累。
  • 這位語文老師教的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接近六年級
    在金華師範附屬小學一(6)班最近一次檢測中,學生的平均識字量達到2591個,近一半學生的識字量超過3000個,最厲害的孩子能認3433個字,已超出課程標準對小學六年的識字量要求,他們怎麼做到的?原來,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鄭新啟開發出一套「鄭氏識字教育法」,成為獨門秘笈。為此,錢報記者專門去拜訪了他。
  • 哈爾濱多數小學一年級語文換教材 識字量少100個
    信息 哈爾濱多數小學一年級語文換教材 識字量少100個 今年數學教材與往年相比沒有任何變化,但大多數小學的語文教材卻是大變樣。新語文教材比過去「胖」了一圈,大約A4紙大小,跟數學教材一樣大,教材內容也發生了很多變化,不僅識字量減少了,而且目錄順序也變了,還新增了「快樂閱讀吧」和「和大人一起讀」兩個欄目。
  • 新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減少 拼音向後排
    央廣網北京9月1日消息(記者陳愉心 江蘇臺記者瀋陽陝西臺記者王道強)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天,中小學生將迎來開學的第一課,此前熱傳已久的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福建、廣東、廣西、山西、四川、雲南、浙江等地的百萬中小學生,將開始使用新版教材。
  • 這位語文老師教的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接近六年級,他怎麼做到的
    在金華師範附屬小學一(6)班最近一次檢測中,學生的平均識字量達到2591個,近一半學生的識字量超過3000個,最厲害的孩子能認3433個字,已超出課程標準對小學六年的識字量要求,他們怎麼做到的?原來,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鄭新啟開發出一套「鄭氏識字教育法」,成為獨門秘笈。為此,錢報記者專門去拜訪了他。
  • 才讀一年級,全班學生平均識字量達到2591個,只因語文老師做...
    在金華師範附屬小學一(6)班最近一次檢測中,學生的平均識字量達到2591個,近一半學生的識字量超過3000個,最厲害的孩子能認3433個字,已超出課程標準對小學六年的識字量要求,他們怎麼做到的?原來,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鄭新啟開發出一套「鄭氏識字教育法」,成為獨門秘笈。為此,記者專門去拜訪了他。
  • 一年級語文考試題這麼難?難哭了學生,愁壞了家長
    一年級語文考試題這麼難?難哭了學生,愁壞了家長,我們知道一年級的語文學習的內容不多,但是對於從零開始的小學生來說,必須從頭開始學習拼音、單詞、造詞,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壓力也很大,在以前的幼兒園裡,稍微學會了一些字,也有了拼音的基礎。
  • 天長小學有一年級新生 識字量已達到4000字?
    這個消息都在家長群傳開了,天啊,還沒上學就認了這麼多字,都不知道父母是怎麼教的。25%的孩子識字超過800字昨天,天長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介紹了這次識字調查。學校將一年級語文教材上、下兩冊的生字表裡的950個字組成「2015級新生識字前測卷」。調查在8月31日報到日舉行,一年級新生被帶到6年級的學哥學姐面前,一對一進行點讀,讀對了的字畫一個圈。
  • 一個識字量極小的孩子,如何為一年級的語文做準備?
    我們的孩子都在堪稱「優越」的閱讀氛圍中成長,但四個孩子在上學前都沒刻意練習過識字。這幾個孩子都是在生活中、閱讀中因為興趣而自然認識了一些漢字, 當然,識字量並不可觀,多的在一二百,少的甚至不超過20個漢字。 上個星期,我們聊起來:孩子識字量太小,上小學會不會很吃力?
  • 小學一年級學生平均識字量2591個!金華這位神奇的語文老師自創獨門秘笈
    在金華師範附屬小學一(6)班最近一次檢測中,學生的平均識字量達到2591個,近一半學生的識字量超過3000個,最厲害的孩子能認3433個字,已超出課程標準對小學六年的識字量要求,他們怎麼做到的?  原來,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鄭新啟開發出一套「鄭氏識字教育法」,成為獨門秘笈。為此,錢報記者專門去拜訪了他。
  • 一年級語文識字練習表,列印出來讓孩子每天讀一讀,提高識字能力
    一年級語文識字練習表一定要給孩子存好!或者列印出來讓孩子每天讀一讀,提高識字能力!很多一年級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識字能力差,今天小課堂就為大家整理了下面這些字詞練習,這些字詞都是選自一年級語文教材,包括識字表和寫字表的要求認識的生字生詞,雖然識字表的生字只要求能夠認讀,但是要求較高的地區需要會寫。因此,可以可以作為孩子識字量的一個測試。
  • 一年級的孩子,如何提高識字量,讀音相同的字分不清,如何提高
    一年級的學生,心中充滿好奇,看什麼事情都是新奇的,學習漢字是極好的機會。今天我們就來逐一說說增加識字量的方法問題。作為一個一年級的老語文師,教學時,不可貪多,按照課本上的要求,每課掌握7——8個字就夠了。這樣學生不累,記得牢。
  • 新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識字量減少 拼音學習向後排
    今天(9月1日),中小學生將迎來開學的第一課,此前熱傳已久的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課本,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福建、廣東、廣西、山西、四川、雲南、浙江等地的百萬中小學生,將開始使用新版教材。與舊版相比,新版教材使用大開本排版,水墨畫插圖,拼音和漢字的識字量均有所減少。
  • 一年級新生識字量差異大 最少認40最多認2500
    調查結果近日出爐:該校一年級共有新生384人,平均識字量為790字,其中識字量最多的達2501字,最少的40字,認識2000字以上的有34人,1000字以上的124人,500字以下的182人。負責該調查的紀偉老師告訴記者,調查已經做了4年,從平均數看孩子的識字量呈現遞增趨勢,去年的平均值是650字。「一年級新生能認識四五百字,自主閱讀教材就已不成問題。
  • 淺談小學語文一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
    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因此識字教學成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及難點。作為一年級新生來講,大量、抽象的歸類識字是他們首先要面對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而漢字數量多,既難認又難記,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
  • 一年級學生已掌握小學階段識字量,是創新還是拔苗助長引熱議
    浙江金華一個一年級班級的41名學生平均識字量達到了2591個,接近一個普通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暑假伊始,金華師範附屬小學的語文老師鄭新啟就被這個數據推到了風口浪尖。有人贊他有敢於革新的魄力,也有人抨擊他的教學方式有些激進。「有革新就必定會有質疑。」
  • 一年級語文,教師在識字和寫字教學中,注意這些很重要
    一、識字、寫字遵循的原則「認寫分流,多認少寫」是編寫者的一個原則。怎樣科學地實現這個原則呢?首先,我們以一年級學生為例,其實我們一年級上冊要求孩子們會認300字,會寫其中的100個字。用這樣的要求去讓孩子們學習會認字,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因為你要求孩子們這麼多,孩子們學起來累,效果固然不好。三、識字、寫字都是由簡入難嗎?很多人會認為一年級的識字、寫字都是從最簡單的開始教,其實不然。
  • 語文老師自製「字經卡片」:學生半年提升2000識字量
    在金華師範附屬小學一(6)班最近一次檢測中,學生的平均識字量達到2591個,近一半學生的識字量超過3000個,最厲害的孩子能認3433個字,已超出課程標準對小學六年的識字量要求,他們怎麼做到的?  原來,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鄭新啟開發出一套「鄭氏識字教育法」,成為獨門秘笈。為此,錢報記者專門去拜訪了他。鄭新啟老師上課。
  • 小學一年級語文統編教材難不難
    近期,網上關於「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統編教材比較難」的觀點引發了大眾的關注和討論。為何會有這樣的看法,小學語文一年級統編教材到底難不難?針對這一問題,記者日前採訪了兒童閱讀研究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李虹教授,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執行主編陳先雲以及內蒙古林西縣王秀梅和河北省平山縣秦韶華兩名農村學校一線語文教師,聽聽他們怎麼說。
  • 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教學方法
    1、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情境,激發識字興趣一年級新教材,要求首先識記一定數量的字詞,再學習拼音。這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講,有一定的難度。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實踐中,我注意結合兒童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1)編字謎識字兒童識字量的積累需要多次重複,強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