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文/圖
今(24)日,市城市管理局召開《重慶市深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解讀新聞通氣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從今年起的三年內,全市城市建成區內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的街鎮要從50%提高到100%,開展示範的行政村將從30%提高到50%,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從35%提高到40%以上。
▲新聞通氣會現場
會上,市城市管理局相關人士介紹,為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細落實,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於9月13日印發了《重慶市深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對2020—2022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為我市垃圾分類工作確定了路線圖、制定了任務書、落實了責任人、明確了時間表,是未來三年全市垃圾分類工作的總綱。
記者注意到,《行動計劃》細化了三大工作目標。一是分類效果的剛性指標。包括按照分類示範標準開展示範的比例和回收利用率。從今年起的三年內,全市城市建成區內開展示範的街鎮從50%提高到100%,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的行政村從30%提高到50%,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從35%提高到40%以上。
據介紹,目前,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垃圾分類已覆蓋344.8萬戶居民(佔比89.2%),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達35%。二是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建設目標。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建設是形成分類處置鏈的關鍵。三年之內,該系統的建設要從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延伸到其他區縣,從局部擴展到全域,實現從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基本建成到全市基本建成的跨越。三是具體工作計劃指標。包括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和其他區縣生活垃圾分類任務計劃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市級示範村建設任務計劃表等。
同時,《行動計劃》從推進全域覆蓋、實施源頭減量、完善分類體系、推進資源化利用、發動社會參與、完善工作機制等6個方面,清單式列出45項具體措施,明確各行業領域垃圾分類具體任務和牽頭單位,推動垃圾分類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過程綜合治理、全區域統籌實施、全社會普遍參與」。
據介紹,在推進全域覆蓋方面,要重點解決我市垃圾分類總體覆蓋率不高的問題;而實施源頭減量方面,要重點解決生活垃圾減量的問題;完善分類體系工作,則重點解決垃圾分類前端投放、中端收運和後端處置各個環節銜接不夠、設施建設滯後等問題;推進資源化利用方面,重點解決可回收物回收網絡體系不健全、無配套政策等問題;發動社會參與方面,要重點解決全社會深入發動不足的問題;完善工作機制方面,要重點解決隊伍機構、考評獎懲、監督執法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