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科普系列》:土壤生態藝術實驗展

2021-01-09 瀟湘晨報

- 藝術項目 -

《藝術家科普系列》——土壤藝術生態展

「萬物源於泥土,並最終將再次化為泥土「,這喚醒了我們對泥土的無限敬意。今天,我們的生活痕跡正以驚人的速度重構著腳下這片土地;而無聲的土壤,萬物生命的母親,她默默地承載了這種萬物的變化;可以說這片「土地」她很勇敢,勇敢的承受了,我們所帶來的一切正面的或是負面的能量……

如今,我們對待土壤的態度決定了土地對待我們的方式;歷來,人類文明有賴於充足的肥沃泥土的支撐。回溯讓我們穿越遠古,濫用土壤的文明,其命運在今天又是怎樣的呢?土地之上文明生滅交替著,相信今天我們對土地的敬意對未來的後人會有更重要的意義。

展覽將當下土壤生態的健康狀態展開深入的探討與檔案展現,並將展呈各類負面健康狀態的土壤「標本」,土壤生態藝術家把收集的標本製作成大型現場泥土情景裝置。

|土壤情景裝置|

| 世界土壤日開幕 |

「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是世界糧農組織大會通過的,決議將每年的12月5日作為「世界土壤日」,同時該決議也得到了聯合國的認可。「世界土壤日」設立地目的是旨在讓人們意識到土壤與人類的福址和環境密不可分,提高人們對有限的土壤資源的保護意識以提高其應用的可持續性。

此次藝術家科普土壤展覽,重點在於宣傳「世界土壤日」,目的在於社會大眾層面的宣傳,以及傳播對於「土地的關懷」,共同討論「土壤生態」這一人類福祉的話題。

| 檔案 |

土壤標本

| 影像 |

生態藝術家各地土壤標本採集影像

| 土壤生態藝術實驗 |

包裹於地球表面悄無聲息的土壤,其實包含著太多我們看不到的,卻無比重要的土壤有機物結構。細菌、真菌、線蟲、原蟲…地球有機生物有百分之九十生活在地下。儘管久居城市的人們或許很多年都不再接觸土壤,也很難注意到身邊的土壤的變化,但事實是,自然的法則並未更改,人類的健康依然是——土壤的健康

|手稿|

微態土壤

|藝術實驗|

生態藝術家的土壤作品創作過程

- 土壤生態藝術展現場 -

我們將為未來的子孫留下些什麼?展覽在於呼喚更多的人們來關注土壤生態,從內在情緒和情感上啟動更多的人們關心「土壤」。重新開啟生命對天地的覺知。讓我們成為土地母性能量本身,感受土地溫良;以愛回饋與呵護——「土地關懷」。

| 策展 宋陳|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個家是全人類共同的家。當前全球的疫情危機,觸動了每個國家發展的脈動,但歷史經驗證明,每一次重大的危機都孕育著巨大的人類整體意識的整體提升。讓我們與全世界所有關心人類命運的人們一起,來認識地球,關心地表土壤生態,真正了解我們的家園表層結構,並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更好的發現地球奧秘,更科學的利用土壤資源。——保護土壤,這一不可再生的生態資源。」

【來源:藝術中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燦爛七月 往屆寶龍藝術大獎藝術家的夏日綻放
    展廳現場2019年7月26日,「燦爛七月」寶龍藝術大獎藝術家群展在寶龍藝術中心啟幕。此次藝術家群展邀請了28位往屆寶龍藝術大獎藝術家,展出藝術家入圍與新近作品共計145件。「燦爛七月」展覽作為寶龍藝術大獎系列展覽,為支持藝術家自由創作,保持長期交流合作,關注當代藝術生態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契機。這是一次大規模的藝術群展,包容多樣藝術風格、創作材質、藝術種類,旨在推薦當代新生藝術家,以藝術點亮生活,用心感受藝術。
  • 藝術遇見科技 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成果匯報展「出山」
    四川在線記者 邊鈺科技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影響著藝術。1月5日,「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以下簡稱「匯報展」)正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開展。展覽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主辦,周思源擔任藝術總監,王文、田野、白小墨、林印吉擔任學術支持,鍾舒擔任策展人,黃佼擔任策展執行。參展藝術家包括周思源、田野、白小墨、林印吉、夏凡、鍾舒、陳意、魏盛傑、王妍力、張晉、徐靜平、易加義(持有者)、徐寶(設計)、張唯義(製作)、熊周藝。
  • 中國藝術家白明作品展亮相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
    中國藝術家白明作品展亮相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 2014-07-16 16:30:50(圖片來源:歐洲時報 姜婉茹 攝)   中新網7月16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導,7月10日,「白明——繪畫與陶瓷」作品展在巴黎亞洲藝術博物館開幕。
  • 「未來•花園•世界」2019生態藝術季南川黎香湖啟幕,藝術家...
    本次生態藝術季將一直延續到12月結束,藝術愛好者們可以免費前往參觀體驗。「未來•花園•世界」2019生態藝術季就能夠讓你親身感受到,藝術季項目總監、四川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副院長王天祥介紹到,生態藝術季包含了藝術展覽、藝術研討、在地工坊和「良食」與市集等四大版塊。當天舉行的藝術研討,邀請到了國內外的藝術家、批評家等專業人士,分為從鄉土到生態、生態參與式藝術、生態藝術與鄉村美育三個單元進行了研討。
  • 藝術生態的全城聯動——2020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
    英國最有影響力的獎項之一次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將在B3館內展出部分獲獎藝術家近期作品,該獎項是匿名性質的繪畫獎,旨在挖掘優秀藝術家,大衛·霍克尼、彼德·多依格、理察·漢密爾頓等國際知名畫家也曾是約翰·莫爾繪畫獎的獲獎者。B2館的全部空間將由藝術家蘇暢親自手工鑄模、經過漫長塑形的大型雕塑群《雕塑實驗》佔據。
  • 博物館@當代藝術跨界系列II」展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
    博物館@當代藝術跨界系列II」展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舉行開幕式。杭州市園林文物局副局長卓軍、浙江省文物局社會與博物館處副處長楊文慶、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實驗藝術系主任高世強,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水華、湖南省博物館副館長陳敘良等參展博物館代表、藝術家以及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理事、杭州市園林文物局部門負責人以及市級文博單位領導們、藏家等業內同仁與專家出席了開幕式。
  • 打造當代藝術家的實驗基地
    省美術館館藏李可染《秋牧圖》。「現代之維:20世紀初期中國都市的審美風尚」展。 打破壁壘,開放式學術氛圍打造當代藝術家實驗基地這一系列喜人的成績,不僅是展覽策劃強勁實力的體現,更展現了省美術館優秀的人才培養能力與梯隊建設。
  • 和賈布看展|李山生物藝術展:藝術家的任性,細思極恐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在原來每周「評展·資訊」的基礎上,再次推出系列評展專欄,力求以獨立態度多角度深層次看展評展。本期推出的是策展人與特展研究者賈布的「和賈布看展」專欄,評述的是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中國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同時也特別邀請到專業嘉賓李曉峰參與。
  • 來星星藝術空間賞川美油畫系年展 看16位青年藝術家「天馬行空」
    來星星藝術空間賞川美油畫系年展 看16位青年藝術家「天馬行空」看16位青年藝術家「天馬行空」 日期:2017/04/18 00:13:10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編輯:沈琳娜   4月17日起,位於重慶兩江新區海王星的星星藝術空間將展出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第
  • 北京首屆昆蟲藝術科普展 昆蟲與藝術的完美融合
    中國北京首屆昆蟲藝術科普展將在中國兒童中心火爆進行中,活動進程已經過半,但家長和孩子們的熱情依然不減。  據了解,本次北京首屆昆蟲藝術科普展由中國兒童中心對外交流中心和北京思享匯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將從2018年9月30日至2018年10月7日持續開展8天。
  • "利奇馬"擋不住的熱情 第二屆昆蟲藝術科普展引爆北京
    但8月10日開幕的中國(北京)第二屆國際昆蟲藝術科普展卻幾乎沒有受到雨水的影響,在這個暑假的周末,現場家長和孩子仍然保持著對大自然無比的熱情,共同積極探索神秘的「昆蟲王國」。  據悉,中國(北京)第二屆國際昆蟲藝術科普展是由中國兒童中心對外交流中心和北京思享匯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是全國難得一見的戶外大型昆蟲藝術科普展會,開幕三天接待了近萬遊客,觀展家長和孩子都表示在趣味中學到了知識
  • 2019Eco-ART生態藝術大展頒獎禮暨優秀作品落地《另闢物徑》大展
    自由的生活,離不開健康的生態。「生態」一方面是自然環境,但是這個自然環境和我們的精神狀態、思想狀態、文化觀念密切相關。而守衛我們的家園,也不僅是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家園,更有我們的精神家園、理想家園。關於這點,在「平衡世界 生態藝術大展」中被更為生動地詮釋了出來。藝術家的作品,提醒世人要解決生態問題,實際上是要解決人類自身的意識問題,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
  • 「青·行動」深圳市科普展在少年宮開幕
    近日,廣東省深圳市科普展暨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成果巡展(簡稱「科普展」),在深圳市少年宮舉行開幕儀式。科普展以「愛生活,愛科學,愛國家」為主題,以互動、實物、模型、圖文等形式聚焦創新科技、解讀大國重器、展示科學魅力,展項總計超過100項。
  • 「IN/OUT」——2020年「青年藝術100」十周年啟動展啟幕
    來自科技、傳媒、時尚、金融、影視、美食等各個行業的數百位藏家、藝術家、策展人、媒體人、畫廊主、藝術愛好者等匯聚於此。在10月4日——10月10日,你將在1500+平米的專業美術館空間體驗到100+有趣有愛有自我的青年藝術家們近500件藝術作品,涵蓋油畫、國畫、版畫、雕塑、裝置、影像、行為、新媒體藝術等各種不同的藝術門類,全面立體地呈現當下青年藝術最鮮活的生態。
  • 王蒞翔野生動物生態攝影作品展在吉林省圖書館開幕
    2021年1月8日上午10時,由吉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吉林省科學技術協會共同指導,吉林省圖書館、吉林省攝影家協會、長春市林業與園林局主辦的「我們彼此守望」——王蒞翔野生動物生態攝影作品展在吉林省圖書館展廳開幕。
  • 前蘇聯藝術家卡巴科夫回顧展,他的大型裝置藝術有意思
    9 月 7 日,原俄籍藝術家卡巴科夫夫婦的大型回顧展「不是所有人都會被帶往未來」( Not Everyone Will Be Taken Into the Future )在莫斯科的特列季亞科夫美術館舉行。展覽將展出 100 多件作品,包括油畫、圖形作品、畫冊、微型模型和大型裝置作品。此次展覽的一個特別部分將包括卡巴科夫在 60 年代和 70 年代的早期作品。
  • 這個冬天,適合去水街看八個藝術家接龍策展的實驗秀!
    水哥這裡有新推薦:2020年11月28日—2021年1月17日,水街的千高原藝術空間有一場「八個藝術家接龍策展的實驗秀」,要不要跟水哥一起去看看? 這是一次策展實驗 藝術家,也是策展人 這是一個展覽,也是八個藝術家接龍策展的八個展覽
  • 探尋藝術與科技新的可能性:「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
    展棚外立面建築投影2021年1月4日晚7點,「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操場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主辦,四川天府銀行作為品牌支持,周思源擔任藝術總監,王文、田野、白小墨、林印吉擔任學術支持,鍾舒擔任策展人,黃佼擔任策展執行。參展藝術家包括周思源,田野,白小墨,林印吉,夏凡,鍾舒,陳意,魏盛傑,王妍力,張晉,徐靜平,易加義(持有者),徐寶(設計)、張唯義(製作),熊周藝。
  • 藝術與科技如何跨界融合,「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
    1月4日晚7點,「出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2020成果匯報展」在四川音樂學院本部南校區操場拉開帷幕。本次展覽由四川音樂學院實驗藝術學院主辦,四川天府銀行作為品牌支持,周思源擔任藝術總監,王文、田野、白小墨、林印吉擔任學術支持,鍾舒擔任策展人,黃佼擔任策展執行。參展藝術家包括周思源,田野,白小墨,林印吉,夏凡,鍾舒,陳意,魏盛傑,王妍力,張晉,徐靜平,易加義(持有者),徐寶(設計)、張唯義(製作),熊周藝。
  • 「科學快車」駛入少年宮,深圳市科普展圓滿閉幕
    12月14日,隨著中國科學院「科學快車」駛入深圳市少年宮,為期一個月,累計吸引深圳市民30萬人次的「深圳市科普展暨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成果巡展」圓滿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