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項目 -
《藝術家科普系列》——土壤藝術生態展
「萬物源於泥土,並最終將再次化為泥土「,這喚醒了我們對泥土的無限敬意。今天,我們的生活痕跡正以驚人的速度重構著腳下這片土地;而無聲的土壤,萬物生命的母親,她默默地承載了這種萬物的變化;可以說這片「土地」她很勇敢,勇敢的承受了,我們所帶來的一切正面的或是負面的能量……
如今,我們對待土壤的態度決定了土地對待我們的方式;歷來,人類文明有賴於充足的肥沃泥土的支撐。回溯讓我們穿越遠古,濫用土壤的文明,其命運在今天又是怎樣的呢?土地之上文明生滅交替著,相信今天我們對土地的敬意對未來的後人會有更重要的意義。
展覽將當下土壤生態的健康狀態展開深入的探討與檔案展現,並將展呈各類負面健康狀態的土壤「標本」,土壤生態藝術家把收集的標本製作成大型現場泥土情景裝置。
|土壤情景裝置|
| 世界土壤日開幕 |
「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是世界糧農組織大會通過的,決議將每年的12月5日作為「世界土壤日」,同時該決議也得到了聯合國的認可。「世界土壤日」設立地目的是旨在讓人們意識到土壤與人類的福址和環境密不可分,提高人們對有限的土壤資源的保護意識以提高其應用的可持續性。
此次藝術家科普土壤展覽,重點在於宣傳「世界土壤日」,目的在於社會大眾層面的宣傳,以及傳播對於「土地的關懷」,共同討論「土壤生態」這一人類福祉的話題。
| 檔案 |
土壤標本
| 影像 |
生態藝術家各地土壤標本採集影像
| 土壤生態藝術實驗 |
包裹於地球表面悄無聲息的土壤,其實包含著太多我們看不到的,卻無比重要的土壤有機物結構。細菌、真菌、線蟲、原蟲…地球有機生物有百分之九十生活在地下。儘管久居城市的人們或許很多年都不再接觸土壤,也很難注意到身邊的土壤的變化,但事實是,自然的法則並未更改,人類的健康依然是——土壤的健康
|手稿|
微態土壤
|藝術實驗|
生態藝術家的土壤作品創作過程
- 土壤生態藝術展現場 -
我們將為未來的子孫留下些什麼?展覽在於呼喚更多的人們來關注土壤生態,從內在情緒和情感上啟動更多的人們關心「土壤」。重新開啟生命對天地的覺知。讓我們成為土地母性能量本身,感受土地溫良;以愛回饋與呵護——「土地關懷」。
| 策展 宋陳|
「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個家是全人類共同的家。當前全球的疫情危機,觸動了每個國家發展的脈動,但歷史經驗證明,每一次重大的危機都孕育著巨大的人類整體意識的整體提升。讓我們與全世界所有關心人類命運的人們一起,來認識地球,關心地表土壤生態,真正了解我們的家園表層結構,並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更好的發現地球奧秘,更科學的利用土壤資源。——保護土壤,這一不可再生的生態資源。」
【來源:藝術中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