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我一次也沒有恨過美國人

2020-12-16 歷史傳習社

1945年,「小男孩」奪走數十萬人命

1945年8月6日上午8點15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在廣島上空爆炸,攝氏上千度的高溫瞬間奪走數十萬人命。一名倖存者回憶到,當時年幼的她在住家附近找到母親焦黑的遺體,才伸手輕輕一碰,母親就裂解為黑色的粉塵,隨風而去。

來不及感覺到痛就死去,或許算是幸福了。原子彈爆炸之後天空降下黑雨,人們哭喊著:「請給我水!」,卻在飲用被輻射汙染的黑水以後痛苦而死,或長出怪異的腫瘤。

因為原爆而罹患白血病,她用1000隻紙鶴祈禱能活下去

即使走過這樣的地獄、活了下來,原子彈的夢魘還沒過去。原子彈爆炸倖存者之一,佐佐木禎子,在原爆時才2歲,距離爆炸中心1.7公裡,10年後被醫生告知得了白血病、最多只能再活1年。

禎子想要活下去,她想起了折1000隻紙鶴就能實現願望的傳說。當時日本還處於戰後的物資貧乏,禎子買不起色紙,只好將包藥的玻璃紙做成小小的紙鶴。在夏天的尾聲,禎子終於折出了1000隻,但秋天來臨後,病魔還是帶走了禎子。

禎子的同學募資建造了「原爆之子」紀念塑像,不只是紀念禎子,也紀念那些因原子彈爆炸得病帶走的孩子們。

原爆受害者與杜魯門之孫,由紙鶴串起的友誼

原子彈的噩夢糾纏廣島人數十年,他們恨美國人嗎?禎子的哥哥,佐佐木雅弘,與其他被爆者,或許可以回答這個答案。

杜魯門之孫丹尼爾,和兒子一起讀了佐佐木禎子的故事後被她的求生意志深深感動,也開始反思祖父當年投下原子彈的決定,並在接受採訪時提起禎子。之後佐佐木雅弘聯絡上他,希望他有朝一日能造訪廣島。

在禎子過世以後,她的家人並沒有獨佔她的遺物。2010年,佐佐木雅弘將最後僅存的5隻紙鶴分送到世界各地的和平紀念設施,第一個收到紙鶴的正是美國911事件紀念館。當丹尼爾看到這隻紙鶴,也下定決心造訪那個曾被祖父傷害過的城市。

2012年,丹尼爾懷著被痛罵的覺悟來到廣島,迎接他的卻是市民們盛大的歡迎。根據報導,雅弘曾說過:「日本人提起廣島時,美國人也會提起珍珠港事變,他們憎恨著彼此;但是,我和丹尼爾共同的心願是人類能克服這一段過去。」

2015年4月,76歲的被爆者山下泰昭,在紐約的演講說:「戰爭這種事,雙方都各有各的理由,我一次也沒有恨過美國人。」

原子彈是必要之惡?它是必定要消失的惡

許多美國人認為,原子彈是快速終結戰爭、避免更多生命犧牲的必要之惡,並提出精確的數據佐證這個論點。然而,被原子彈拯救的生命,真的比被原子彈奪走的生命寶貴嗎?任何人都沒有權力這麼說。

「我試著不再去思考投下原子彈的決定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的,在戰爭中不會有正確的事……我的目標是傾聽那些受害者的聲音,並盡我一切的努力保證不再讓悲劇發生,讓核武器永遠從世界上消失。」

丹尼爾與佐佐木雅弘,一個是決定丟下原子彈者的孫子,一個是原爆受害者的兄長,他們會繼續一起為了不再有核武器與戰爭的世界而努力。唯有永不遺忘,才能避免悲劇再演。

相關焦點

  • 廣島長崎成宜居城市,當年原子彈在此爆炸,日本人不怕輻射了嗎
    據日本當地媒體17日報導聲稱,廣島長崎兩地入選最宜居城市,這讓外界都開始產生質疑了,二戰當時可是有兩枚原子彈在此爆炸,從日本公布數據來看傷亡人數高達40萬,同時一年後還有數十萬人因遭核輻射而病亡,所生孩子基本上也會出現各種缺陷,預計需要一百年這兩座城市才會擺脫核輻射噩夢,但距離原子彈爆炸至今才多久
  • BBC紀錄片《廣島》——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真實影像!
    75年前,1945年8月6日,日本時間早上8時15分,美國在日本廣島相生橋東南方的醫院上空550米投下人類第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爆炸威力相當於15000噸TNT炸藥
  • 日本廣島和長崎紀念原子彈爆炸75周年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隨後在8月14日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向結束。盟軍7月28日要求日本投降,但是限期過後日本仍然沒有投降。在對日作戰中,來自英國和大英國協國家約71000軍人死亡,其中包括12000被日本抓獲的戰俘。1945年8月6日,日本時間早上8:15美軍B29轟炸機---艾諾拉·蓋(Enola Gay)在廣島上空投下一顆原子彈。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現在廣島和長崎仍然有人...
    這主要是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他們的當量非常的小,在爆炸的瞬間很多的核輻射已經被消耗殆盡,所以並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汙染。再加上日本在戰爭後期進行過大規模的核汙染處理,使得核汙染的威脅越來越小,才會使得廣島長崎的老百姓繼續在這一片土地上居住。
  • 看看,日本是怎樣利用三維技術整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資料的
    1、三維應用的背景是:原子彈落在廣島和長崎上已經有70多年了。今天很少有倖存者留下來,很快就沒有倖存者。誰可以從核戰爭對人類的影響的個人經驗中說出來?廣島原子彈事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
  • 美國發布日本原子彈爆炸健康危害調查報告書
    原標題:美國發布日本原子彈爆炸健康危害調查報告書 據日本NHK網站1月27日報導,日美的研究人員在被原子彈轟炸的廣島和長崎就原子彈爆炸對人類健康影響情況進行了調查,美國能源部在網絡上公開了此項調查的報告書。
  • 安倍、古特雷斯出席廣島原子彈爆炸75周年紀念活動 倖存者回憶...
    原標題:安倍、古特雷斯出席廣島原子彈爆炸75周年紀念活動,倖存者回憶「當年如地獄」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鍾書毓據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當地時間8月6日上午,日本廣島市舉行原子彈爆炸75周年紀念活動。
  • 美國轟炸廣島驚人內幕:日本險遭第三顆原子彈(圖)
    在會上,日本首相小泉統一那再次重申了日本不會製造或擁有核武器的立場。  小泉藉此次參加原子彈爆炸紀念活動之機指出,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遭受原子彈襲擊的國家,日本將毫不動搖的恪守核武器「三不」原則,堅決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器。  廣島原子彈爆炸57年之後,英國報刊對當時駕駛飛機轟炸廣島的美國飛行員保羅·提貝茲進行了獨家專訪,首次披露了大量長期以來鮮為人知的內幕。
  • 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後悲慘的景象,希望日本能牢記這個教訓
    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後悲慘的景象,希望日本能牢記這個教訓 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市上空引爆原子彈,導致12.9萬人死亡,正是這兩顆原子彈的爆炸,促使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該照片為1945年8月9日,從9.6公裡外的古鴨島看到的原子彈投放在長崎爆炸後的放射性煙柱
  • 原子彈爆炸百年不能住人,被轟炸過的廣島長崎,為何如今能住滿人
    若說如今威力最大,破壞力最強的還當屬核武器了,自被研發出來後,雖然僅二戰時出現過在戰場上,但僅那一次便讓世人認識它這個武器的可怕。其實原子彈爆炸的時候威力也並非最強的,而它之所以被如此忌憚,能夠成為破壞力最強的武器是因為在爆炸後其所產生的核輻射,那才是最致命的,大量的輻射散發,寸草不生,對人類的身體也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只要是被核輻射的地方可以說完完全全就變成了廢棄之地,根本不能住人。
  •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當年的倖存者怎麼樣了?身體怪異,猶如怪獸
    說起原子彈,我想大家都不陌生,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在9600米的高空給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個5噸重的「大炸彈」。而這顆炸彈就是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唯一一次將原子彈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是利用鈾或鈽等易裂變重原子核裂變反應瞬時釋放出來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它的威力相當於幾百至幾萬噸TNT的炸藥,殺傷力和破壞力可想而知。據相關數據統計,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有70000日本平民在爆炸發生的瞬間死亡,另有70000人受傷。
  • 原子彈爆炸後100年內不能住人,為什麼被炸後,還住在廣島長崎的日本...
    我們知道,日本是在二戰期間唯一遭受的新型武器—核彈襲擊過的國家。並且被核彈給襲擊之後,美國和日本同時宣布被核武器給廣島和長崎帶來的影響非常可怕,在一百年的範圍內都無法住人。此時,日本全國上下是哀聲一片,仿佛日本到了世界末日一樣。
  • 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過去75年,如今景象怎樣?經濟發達風景秀麗
    8月6日,美軍將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投到廣島,在上空550米處爆炸,瞬間造成7萬多人的死亡,8月9日投到長崎一顆名為「胖子」的原子彈。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籤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美國轟炸廣島、長崎,使日本侵略者遭受了嚴重災難,日本人民成為了戰爭的受害者,也親身體驗了原子彈的威力和造成的無窮後患。
  • 美國投向日本廣島的原子彈,是誰研發的?希特勒是催化劑!
    美國投向日本的兩顆原子彈,加快了二戰結束的進程。那麼,美國的原子彈是誰研發的?為什麼說,希特勒是催化劑?二是希特勒小時候,曾經被猶太人打過,自小就有報復心態。三是以基督教為主的德國人,認為猶太人信仰的猶太教是異教。所以,當希特勒振臂一呼的時候,大多數德國貧苦老百姓立即開始擁護這個決定,開始屠殺猶太人。
  • 如何評價廣島原子彈爆炸?老照片重現爆炸的全過程,圖五讓人反思
    1944年底,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功攻陷塞班島,但是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次年2月盟軍發動硫磺島戰役也是以28000人傷亡的慘重代價才換來了勝利。5月,盟軍又發動了衝繩戰役,傷亡7萬多人。雖然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是以此繼續下去的話要獲得戰爭最後的勝利,保守估計盟軍將會有超過100萬人的傷亡。
  • 廣島原子彈爆炸74周年:和平宣言敦促日政府籤署禁核條約
    8月6日,日本廣島,廣島原子彈爆炸74周年紀念日當天,人們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為原子彈爆炸遇難者祈禱。視覺中國 圖當地時間2019年8月6日,日本廣島市迎來原子彈爆炸74周年紀念日。日本共同社6日報導稱,今年的廣島和平宣言敦促日本政府籤署《禁止核武器條約》。據共同社,「原子彈爆炸死難者慰靈式暨和平祈念儀式」(和平紀念儀式)今晨8點起在廣島市中區的和平紀念公園舉行。廣島市長松井一實在和平宣言中敦促日本政府籤署並批准《禁止核武器條約》,要求為實現廢除核武器進一步發揮領導能力。
  • 原子彈爆炸後有大量輻射,為何日本廣島和長崎,很快就能居住了?
    而讓人們覺得更加可怕的是, 原子彈在爆炸時會產生危害極大的核輻射, 使得受影響的地方長時間沒有生命能存活下去, 但日本卻很快就對廣島和長崎進行了重建, 並組織居民入住, 這是怎麼回事呢?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日本第一時間為何沒有選擇投降
    導讀:1945年,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聯合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日本拒不接受《波茨坦公告》。隨後美國在廣島投了一枚原子彈城市幾乎被毀滅,日本依然在選擇戰鬥。二戰有兩個國家是罪孽最深重的,一個是奉行法西斯主義的德國,以希特勒為首;一個是奉行軍國主義的日本,以裕仁義即日本昭和天皇為首。二戰時期,日本不停的在叫囂著打打打,守著本國的國土,擴大侵略範圍。而後來其他法西斯國家已經開始投降了,唯獨日本依舊不肯認輸。
  • 美國投原子彈於日本廣島、長崎,日本為何沒有仇恨美國?
    二戰即將結束的時候,日本不願意接受戰敗的事實和戰爭的懲罰,一直在太平洋戰場上垂死掙扎,甚至還提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要和美軍抗爭到底。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採取了極端措施,用兩顆原子彈逼迫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8.6高分紀錄片《廣島》:原子彈爆炸,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提到廣島、原子彈、二戰這些詞,我的腦海中總會想到蘑菇雲、城市的毀滅等,但是這些意象都十分的模糊,像是年代久遠的古老傳說,直到最近看了紀錄片《廣島》,才真正體會當年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真實狀況,震撼到無以復加,甚至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