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B肝病友急切的發來很多化驗單,說自己似乎是肝癌了。化驗單上很多異常的指標,並且最近兩個月覺得身體狀態不好,容易疲乏,沒精神,肝區隱痛,再加上指標也異常了,故不知所措,一直在擔心,害怕病情惡化,擔心如果自己出了事,家人該怎麼辦?越想越難受,一整晚也沒怎麼休息。早上起來就趕緊到平臺來諮詢了。
我們非常理解這位患者的心情,因為談到生死,我們更多地會想到身上的責任。所以今天再給大家分享一下肝癌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對於肝癌,我們希望能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那如何判斷肝癌需要依據病史、患者症狀、體徵、化驗及影像學檢查來綜合判斷。小編主要幫大家總結了篩查肝癌常用的檢查項目。
(1)甲胎蛋白:甲胎蛋白(AFP)的檢測是肝癌早期診斷的重要方法之一,特異性較高。常用來作為早期肝癌的篩查指標。對於AFP≥400μg/L超過4周,或≥200μg/L持續8周,且能排除妊娠、生殖腺胚胎腫瘤和活動性肝病的患者,這時應該高度懷疑肝癌。
(2)超聲檢查:超聲檢查是診斷肝癌的首選輔助檢查手段,它的操作簡單、直觀準確、費用低廉、方便無創、廣泛普及,可用於肝癌的普查和治療後隨訪。
(3)CT: CT已經成為肝癌診斷的重要常規手段。腹部CT增強掃描可清楚地顯示肝癌的大小、數目、形態、部位、邊界、腫瘤血供豐富程度,對於醫生進行手術規劃及判斷預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4)核磁共振:它能夠提高小肝癌的檢出率,小肝癌的治癒率還是比較高的,所以是早發現早治療為好。
(5)血管造影:可以明確顯示肝臟的小病灶及腫瘤血供情況,適用於其他檢查後仍未能確診的患者。這項檢查手段不作為首選,因為它是有創傷性的。
(6) PET- CT(派特CT): PET-CT 是將CT與PET (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融為一體,可一目了然地了解全身整體狀況,達到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的目的。派特CT對於肝癌本身的敏感性不如上述幾項影像技術敏感,但是對懷疑有其他臟器轉移的患者,派特CT是很好的檢查手段,可以發現轉移病灶,非常敏感。肝癌可以轉移到淋巴結、肺、骨骼等。但PET-CT檢查比較昂貴,一般不作為首選檢查。
(7)病理檢查:該檢查是確診肝癌的金標準。對於上述相關檢查都不能夠確診的患者,可以在超聲或CT引導下進行穿刺活檢。過去由於技術的限制,穿刺有一定的風險。但是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在超聲或CT精確的引導下,可以一針命中腫瘤,避免反覆穿刺帶來的損傷;並且目前的穿刺針很細,因穿刺活檢帶來的損傷很小,可以說穿刺活檢是很安全的,基本沒有痛苦或痛苦很少。
建議大家注重日常的定期複查,請大家謹記:預防永遠勝於治療!不做愛後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