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分留守兒童考上北大,2020寒門狀元曝光:誰說窮人家不出貴子?

2020-08-01 家庭雜誌
676分留守兒童考上北大,2020寒門狀元曝光:誰說窮人家不出貴子?

近日,湖南省耒陽一位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好成績,考上北大,上了熱搜。

676分留守兒童考上北大,2020寒門狀元曝光:誰說窮人家不出貴子?


出成績那天,學校老師查到分數,開心得又叫又跳。

50多名老師乘坐9臺車,抱著煙花爆竹,走了30多公裡的鄉間道路,連夜到村裡道喜。

一時之間,煙花爆竹、慶祝喜悅之聲,充斥了整座村子。

也許有人會說:這會不會太誇張了?

的確,她不是狀元,不是最優秀的。

可她卻是全村人的希望!

對那個地處偏僻的村落來說,這樣的高分的成績意味著什麼?

想必大家不會不知道。

尤其還記得,一位有幾十年扶貧經驗的人員說過:

只要家裡有一個高中生,那個家裡就不會窮。

676分留守兒童考上北大,2020寒門狀元曝光:誰說窮人家不出貴子?


更何況,鍾芳蓉這樣一個來自寒門的高考學霸了。

爸爸媽媽為了掙錢,必須要外出打工,幾乎沒怎麼管過她。

鍾芳蓉1歲就跟著爺爺奶奶,六年級開始,她就開始住校。

爹媽不管,生活艱苦,留守在家,可她還是憑藉自己「魚躍龍門」!

別人都說,在這個拼爹時代,寒門難出貴子。

其實,不是寒門養不出貴子,而是窮人家的孩子逆襲需要懂得更多「世界的真相」!


01

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心態

知乎上有一個很扎心的問題:

「讀完博士,我發現我未來的孩子依然有可能身處寒門,我該怎麼辦?」

他是不是寒門,我們不得而知,但唯一確定的是,他很焦慮。

焦慮到,哪怕他奮鬥到博士,在某一領域明顯優於普通人的時候,還在妄自菲薄,糾結於門第的問題。

父母確實是孩子的起點,但不是終點。

過度糾結於起點,而忽視了個人的努力,是一種可怕的「寒門心態」。

被網友評為2020年含金量最高的狀元,河南理科狀元李昊,爆紅網絡。


676分留守兒童考上北大,2020寒門狀元曝光:誰說窮人家不出貴子?


河南是有名的高考大省,不僅考卷難度大,而且人數極多,今年更是有85.7萬考生。

能從那麼多人中脫穎而出,得到「總分724分,語文136分,數學147分,外語147分,綜合294分」這樣的好成績,李昊的實力毋庸置疑。

他差一分就會成為全國理科高考狀元了。

而李昊的出身更是打破許多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慣性思維。

他生在河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在上海一家鋼廠打工,母親則是在本地打打零工,添補家用,文化程度不高。

可以說,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寒門狀元。

然而,像他這樣的寒門狀元、寒門學霸,今年高考湧現得還不少。

江蘇文科狀元王雅迪,安徽高考狀元吳國華,黃石理科狀元安康,李樓鄉市狀元劉敏睿,淅川縣高考前十名楊曉慶,山東「最強逆襲」學霸賴志勇……

淅川縣狀元楊曉慶,父親患病去世,母親在建築工地扎鋼筋為生。

高考成績出爐時,母親絲毫不知,還在建築工地揮汗如雨幹活!


676分留守兒童考上北大,2020寒門狀元曝光:誰說窮人家不出貴子?


山東考生賴志勇,高考上演最強逆襲,從年級900多名到成績省排名258名,

媽媽打零工,沒什麼文化,卻對兒子說:「如果你想過上更好的生活,那你必須要努力讀書!」

676分留守兒童考上北大,2020寒門狀元曝光:誰說窮人家不出貴子?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

「在多數情況下,父母的位置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起點。但這並不意味著起點低的人,不能過上好的人生。」

人的命運從來只掌控在自己手裡,而絕非出身門第。

走出寒門的第一步,就是要擯棄「寒門心態」。


02

比拼爹更可怕的是,

你自己不拼

曾看到一則新聞。

參演《變形計》而一夜爆紅的易虎臣,由富二代淪為「老賴」,被法院裁定為失信被執行人。

易虎臣打小就長在深圳一個富裕的家庭,在參加完節目之後,名氣暴漲。

隨之而來的不是潔身自好,而是各類亂七八糟的負面新聞:放棄中考、打架、被退學、炫富……

在微博上,儘是他開百萬跑車的炫富照片。


676分留守兒童考上北大,2020寒門狀元曝光:誰說窮人家不出貴子?


表面的光鮮沒幾天,後來公司破產,他甚至打起了粉絲的主意:向自己的粉絲借錢。

在欠了一屁股爛帳之後,他卻跑路,再沒露面,成為人人喊打的「老賴」。

原本十分的前途,一朝盡毀。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拼爹時代。

有一個富爸爸,確實能過得愜意一些。

但比拼爹更可怕的,是自己不拼!

去年,麗水市狀元鄭燁,9歲時,因為爸爸突發病情,變成植物人,花光了所有家中積蓄,債臺高築。

他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期間有多少艱辛,不得而知。

年少懂事、自立自強的他,興趣寬泛,做事情有規劃,學習有毅力,早早就規劃好自己的學業。

最終他以694分的高分,考入浙大最牛的尖子學院——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676分留守兒童考上北大,2020寒門狀元曝光:誰說窮人家不出貴子?


然而,真正的厄運降臨。

一次體檢,他被確診,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在時刻焦灼、時常絕望的治療中,身高1米75的鄭燁,被病魔折磨得日漸消瘦,僅剩下95斤。

然而,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活。

即使身處無菌艙接受治療時,他床頭放的,是《線性代數》、《微積分》和《大學物理》。

最後,鄭燁在經過骨髓移植手術之後,終於重生,生活回歸正常。

別去抱怨,這世上有的是不幸的人。

不是所有人生來就有一個好爹,有一個好家庭。

努力,不是奇蹟的別名,但真的可以改變你的生活。

拼爹爽的是一時,拼自己才能立一世。

走出寒門的第二步,就是要學會拼!


03

真正的寒門貴子,

只靠苦讀十年是不夠的


豆瓣上有一個人數達到7萬多的「985廢物引進計劃」。

名字看著很是奇怪。

但仔細了解,就會感到無比扎心。


676分留守兒童考上北大,2020寒門狀元曝光:誰說窮人家不出貴子?


這裡面的人,基本上都是985名牌大學畢業,但家境普通。


在進入社會之後,並沒有迎來意料之中的「高光時刻」。

反而,社會的殘酷,讓很多人都紛紛感慨:「讀書無用」「寒門不出貴子」「沒爹難就業」……

頹廢之氣,不言而喻。

但其實,眾所周知,想要跨越所謂階級,光是十年寒窗苦讀是不夠的。

正如網上流傳那一句話,富二代說:

「我們家族好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寒窗苦讀十年呢?」

很刺耳,但很現實。

的確,走出寒門,只有努力是不行的,而是要不斷地努力。

不僅在學校,還要在學校外,把自己的努力落到生活之中,不斷地傳承下去。

前幾天,一個快遞小哥刷屏朋友圈。

只有高中文化的95後李慶恆,從300多萬快遞從業人員中脫穎而出,作為高層次人才,落戶杭州,並獲得100萬購房補貼,3萬塊車牌補貼。


676分留守兒童考上北大,2020寒門狀元曝光:誰說窮人家不出貴子?


杭州戶口含金量無需多言。

更值得一提的,他是D類高層次人才。

什麼概念呢?

和他一樣被評為D類高層次人才的,還有網絡大爆作家,南派三叔。

可以說,這位快遞小哥,一舉從底層打破天花板,進入中產。

在過去的5年裡,李慶恆的「活法」和一般人不一樣。

別人喜歡往職務輕鬆的客服崗走,他偏偏主動申請支援一線。

別人工作幹完就走,而他每天早上五六點到崗,晚上10點才回家,天天在研究如何以最快速度發貨。


他把城市、區號、郵編等等爛記於心;

學習從上百件物品中,如何一眼辨別出航空禁寄物品;

學習如何在12分鐘內,作出最多的物品派送路線。

就這樣,整整五年!

他練就了一項「絕活」:一秒快速分揀。

最後,他獲得了浙江省快遞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浙江省技術能手」的稱號,被認定為高層次人才。

你看吧,努力的人,在哪裡都會發光。

人生是一個大考場,堅持努力的人,都是「學霸」!

因此,走出寒門的第三步,不僅要努力,還要不斷努力。


有人說,這個世界很殘酷。

沒錯,它不會因為你一時的努力,而對你有所優待。


但也有人說,這個世界很溫柔。

只要你夠努力,它一定會賜予你足以匹配的鮮花與掌聲。

人生幾十載,高考僅僅是一個起點,再次祝願所有考生,在今後的人生中繼續揚帆起航!

文:亦云白

本文系《家庭》雜誌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改編,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2020寒門貴子曝光:誰說窮人不出貴子?都有哪些寒門貴子
    2020年高考,是相對特殊的一年高考,因為疫情,高考延時了一個月之後開考,那盤點一下今年都有哪些寒門的貴子。而他沒有像其他考生一樣,選擇在高考過後去休假的原因是,「我們家在農村,父母歲數也大了,也都挺不容易的。所以高考結束了,就出來靠自己行動,給父母減輕點負擔!」所以當工地負責人聽到趙桂寧的事情後,給趙桂寧多開了每天50元工資,並給他調整了工作內容,讓他幹他力所能及的工作,也算是給予了他一些支持。
  • 當年北京高考狀元的話錯了,寒門還能出貴子
    2020年高考錄取通知書已經開始寄送,幾百萬考生迎來了命運的分水嶺,有人歡喜有人愁。以前的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誰能闖過去就是魚躍龍門,階級跨越。結果正如熊軒昂所說,「寒門無貴子」,歷年的狀元們,大多都在一個富庶的家庭,父母的學歷也基本都是本科。
  • 寒門再難出貴子?歷年高考狀元身份曝光,背景「非同一般」
    2020年高考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但關於高考的討論卻從未停止。自7月23日高考成績放榜開始,連續兩個月的熱搜話題都被各省市狀元佔領!苦盡甘來,榮耀滿堂。大家紛紛說「你看,又是別人家的孩子!」話語中透露出了滿滿的讚賞與羨慕,也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是什麼樣的家庭會教育出這樣的孩子?細心的網友們發現這些高考狀元的「身世」非同一般,在了解了之後京譽君也發現,有些結果或許早已命中注定。
  • 黑龍江克山姐弟同時考上哈工大,關於「寒門出貴子」的看法和建議
    有人提出否定的觀點「寒門出貴子」是中國的一句俗語,意即,窮且益堅,貧窮人家的孩子往往具備不怕吃苦的精神,通過卓絕的努力,就能夠成為有出息、有成就的「貴人」。近幾年,有人提出反面的觀點,如今「寒門難出貴子」。這個觀點的提出者有事實和理論作為依據。
  • 感謝你讓我們還相信,寒門還能出貴子
    熊軒昂說:「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活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現在的狀元都是這種,通俗來講,就是家裡又好又厲害的這種。
  • 都說「寒門難出貴子」,可今年「寒門學子」卻集體爆發,原因是?
    今年的寒門揚眉吐氣了相信大家都還記得2017年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的一番話: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大學,而像我這樣的中產家庭,還在大城市,有很多得天獨厚的條件。有關於「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基本上每年高考都會被提起,今年也不例外。不過,今年的寒門學子們,似乎特別爭氣,他們奪狀元、考清華北大,人數明顯多了起來。
  • 寒門貴子這位676分的湖南女學霸,選擇北大最冷門專業,引發爭議
    說到寒門貴子這個詞彙對於很多人來講並不陌生,曾經提及寒門貴子是一個很常見的詞語,但是隨著如今社會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對於出身寒門的考生而言,如果想在最終進入一所名校就讀,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說到林萬東的家庭,其實可以用一貧如洗來形容,這位學霸的老家地處在雲南大山深處最貧困的地區,而林萬東一直以來卻沒有被貧困所擊倒,而是一直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從上學開始就一直以學霸的面孔示人,在高考當中成為了當地的狀元,在面對高考過後的學費。
  • 小縣城出來的天才少女:北大最小本科生15歲,誰說寒門不出貴子
    01.寒門貴子屈詩穎9月1日,星光閃耀,北大2020年級也迎來了4326名新生,而這些新生中,有一個女孩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湖南省新邵一中的15歲女生屈詩穎,以696分高分,名列全縣理科第一名,被北大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錄取。她也是2020年度裡年紀最小的女生。
  • 寒門難道真的難出「貴子」嗎
    寒門終出貴子,這位正值18歲的女孩在她最絢爛的年紀開出了最甜美的果實。,「寒門」「貴子」再次引發大家的熱議,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三官寺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在今年高考中兩人分別以687分、685分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 「留守兒童」被北大清華爭相錄取,寒門還能出貴子?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寒門難再出貴子,當下的教育已經不再單單是拼努力拼勤奮,成了一種多種資源的綜合比拼,更多的是拼資源、拼父母、拼投入,拼人際關係,但是,這幾天,一個留守女孩,考了全省第四名,被北大清華爭相錄取的消息,再次燃起了寒門父母,學子的信心,只要自身足夠的努力,寒門一樣可以出貴子
  • 676分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學,網友直呼「可惜了」
    676分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學網友直呼「可惜了」最近網上有很多人在議論這個事情,說676分報考北大考古學可惜了,說該學生家裡窮,不應該報這個專業,應該報賺錢多的專業等等,議論紛紛。如果只把賺多少錢作為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又或者說讀書是為了賺很多的錢的話,這樣單一和片面的價值取向,才是真正意義的貧窮。人窮不可怕,思想貧瘠最可怕。
  • 寒門出貴子,在2020年高考中有的寒門學子取得了優秀成績
    在2020年高考中,有的寒門學子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令人刮目相看!一個縣級高中能出全省理科狀元實屬不易,一個來自農村的學生能奪得全省理科狀元更是難得。李昊來自河南農村,父母都是務工人員,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們認為讀書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他們重視孩子的學業,不惜一切都要供孩子讀書。李昊在讀書方面是很有天分的,再加上勤奮努力,成績非常穩定,特別是最後一學期,一直牢牢佔據著第一名。
  • 691分考入清華男生暑期工地搬磚,誰還敢說寒門難出貴子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2019年同樣有兩位寒門學子在工地賺錢得知被清華大學錄取,連續三年三位寒門學子工地打工被清華大學錄取,誰還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寒門一樣可以出貴子。2018年,寧夏西吉縣考生單小龍676分被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專業錄取。他和和林萬東非常相似,得知被清華大學錄取消息時,他還在工地打工,同時單小龍是當地第一個考上清華的學生。就這樣一位學霸同樣來自寒門。
  • 小縣城出來的天才少女:北大最小本科生15歲,誰說寒門不出貴子
    01.寒門貴子屈詩穎9月1日,星光閃耀,北大2020年級也迎來了4326名新生,而這些新生中,有一個女孩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湖南省新邵一中的15歲女生屈詩穎,以696分高分,名列全縣理科第一名,被北大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 寒門出貴子,農村雙胞胎考上清華北大,高考分數僅2分之差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了這樣一句話:「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對於這句話我也是比較認同的。畢竟教育資源的差異,以及不同家境的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是有很大差距的。
  • 15歲被北大錄取的女孩,從留守兒童到寒門貴子背後的痛
    很多人都認為,如今的寒門,是越來越難出貴子了。前兩年,北京市高考狀元熊軒昂的一番言論引發了廣泛熱議。記者:你對於寒門出貴子這一說法怎麼看?一個寒門女狀元如是說。就在北京狀元「寒門難出貴子」論的第二年,河北棗強,一個不知名的貧困縣,有個叫王心怡的女孩以707分的成績被北大錄取,但她卻寫道:我很感謝貧窮。
  • 寒門難出貴子?高考狀元告訴你,現實並非如此!
    就在大家紛紛認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時,有媒體報導了一位高分的寒門貴子,在低矮逼仄的家中,說她想當一名法官。肖澳彬,2018年巨鹿縣高考文科第一名,634分。她的家在河北巨鹿夏舊城村。進入低矮的小院,院裡擺滿了各種農具,客廳裡沒有家電,只有兩個破舊的沙發和一張桌子。
  • 字子扎心,認為寒門能出貴子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寒門是什麼意思!
    社會正解:字子扎心,相信寒門能出貴子的人,大概根本就不知道「寒門」是什麼意思!「寒門再難出貴子」在當今已經不算是什麼新鮮的概念了。越來越多曾經沉迷於「寒門貴子」幻夢中的人逐漸開始醒悟,當今的社會,寒門出貴子絕非易事!
  • 寒門貴子?請別拿經濟條件來評價一個人的成功,販賣苦難並不高貴
    而這其中只要是出身在農村或者偏遠山區,甚至是普通的工人家庭,媒體們都會用「寒門貴子」這個詞彙來給予定義。「文科高考狀元上北大,寒門貴子如何自救」、「理科狀元是寒門貴子數理化天才」、「寒門貴子,高考676分的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 寒門出「貴子」,都是「苦」逼出來的?
    每逢夏天,對於成績優秀的寒門學子來說,心中的喜悅,足以「告慰」十年寒窗之「苦」。河北滄州寒門學子龐眾望,與癱瘓母親相依為命,曾以744分高考成績考入清華。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文科676分的成績,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千萬網友祝福她考上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