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耒陽一位留守女孩鍾芳蓉以676分的好成績,考上北大,上了熱搜。
出成績那天,學校老師查到分數,開心得又叫又跳。
50多名老師乘坐9臺車,抱著煙花爆竹,走了30多公裡的鄉間道路,連夜到村裡道喜。
一時之間,煙花爆竹、慶祝喜悅之聲,充斥了整座村子。
也許有人會說:這會不會太誇張了?
的確,她不是狀元,不是最優秀的。
可她卻是全村人的希望!
對那個地處偏僻的村落來說,這樣的高分的成績意味著什麼?
想必大家不會不知道。
尤其還記得,一位有幾十年扶貧經驗的人員說過:
只要家裡有一個高中生,那個家裡就不會窮。
更何況,鍾芳蓉這樣一個來自寒門的高考學霸了。
爸爸媽媽為了掙錢,必須要外出打工,幾乎沒怎麼管過她。
鍾芳蓉1歲就跟著爺爺奶奶,六年級開始,她就開始住校。
爹媽不管,生活艱苦,留守在家,可她還是憑藉自己「魚躍龍門」!
別人都說,在這個拼爹時代,寒門難出貴子。
其實,不是寒門養不出貴子,而是窮人家的孩子逆襲需要懂得更多「世界的真相」!
比寒門更可怕的,是寒門心態
知乎上有一個很扎心的問題:
「讀完博士,我發現我未來的孩子依然有可能身處寒門,我該怎麼辦?」
他是不是寒門,我們不得而知,但唯一確定的是,他很焦慮。
焦慮到,哪怕他奮鬥到博士,在某一領域明顯優於普通人的時候,還在妄自菲薄,糾結於門第的問題。
父母確實是孩子的起點,但不是終點。
過度糾結於起點,而忽視了個人的努力,是一種可怕的「寒門心態」。
被網友評為2020年含金量最高的狀元,河南理科狀元李昊,爆紅網絡。
河南是有名的高考大省,不僅考卷難度大,而且人數極多,今年更是有85.7萬考生。
能從那麼多人中脫穎而出,得到「總分724分,語文136分,數學147分,外語147分,綜合294分」這樣的好成績,李昊的實力毋庸置疑。
他差一分就會成為全國理科高考狀元了。
而李昊的出身更是打破許多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慣性思維。
他生在河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在上海一家鋼廠打工,母親則是在本地打打零工,添補家用,文化程度不高。
可以說,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寒門狀元。
然而,像他這樣的寒門狀元、寒門學霸,今年高考湧現得還不少。
江蘇文科狀元王雅迪,安徽高考狀元吳國華,黃石理科狀元安康,李樓鄉市狀元劉敏睿,淅川縣高考前十名楊曉慶,山東「最強逆襲」學霸賴志勇……
淅川縣狀元楊曉慶,父親患病去世,母親在建築工地扎鋼筋為生。
高考成績出爐時,母親絲毫不知,還在建築工地揮汗如雨幹活!
山東考生賴志勇,高考上演最強逆襲,從年級900多名到成績省排名258名,
媽媽打零工,沒什麼文化,卻對兒子說:「如果你想過上更好的生活,那你必須要努力讀書!」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
「在多數情況下,父母的位置決定了孩子的人生起點。但這並不意味著起點低的人,不能過上好的人生。」
人的命運從來只掌控在自己手裡,而絕非出身門第。
走出寒門的第一步,就是要擯棄「寒門心態」。
比拼爹更可怕的是,
你自己不拼
曾看到一則新聞。
參演《變形計》而一夜爆紅的易虎臣,由富二代淪為「老賴」,被法院裁定為失信被執行人。
易虎臣打小就長在深圳一個富裕的家庭,在參加完節目之後,名氣暴漲。
隨之而來的不是潔身自好,而是各類亂七八糟的負面新聞:放棄中考、打架、被退學、炫富……
在微博上,儘是他開百萬跑車的炫富照片。
表面的光鮮沒幾天,後來公司破產,他甚至打起了粉絲的主意:向自己的粉絲借錢。
在欠了一屁股爛帳之後,他卻跑路,再沒露面,成為人人喊打的「老賴」。
原本十分的前途,一朝盡毀。
不可否認,這是一個拼爹時代。
有一個富爸爸,確實能過得愜意一些。
但比拼爹更可怕的,是自己不拼!
去年,麗水市狀元鄭燁,9歲時,因為爸爸突發病情,變成植物人,花光了所有家中積蓄,債臺高築。
他從小和媽媽相依為命,期間有多少艱辛,不得而知。
年少懂事、自立自強的他,興趣寬泛,做事情有規劃,學習有毅力,早早就規劃好自己的學業。
最終他以694分的高分,考入浙大最牛的尖子學院——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
然而,真正的厄運降臨。
一次體檢,他被確診,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在時刻焦灼、時常絕望的治療中,身高1米75的鄭燁,被病魔折磨得日漸消瘦,僅剩下95斤。
然而,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活。
即使身處無菌艙接受治療時,他床頭放的,是《線性代數》、《微積分》和《大學物理》。
最後,鄭燁在經過骨髓移植手術之後,終於重生,生活回歸正常。
別去抱怨,這世上有的是不幸的人。
不是所有人生來就有一個好爹,有一個好家庭。
努力,不是奇蹟的別名,但真的可以改變你的生活。
拼爹爽的是一時,拼自己才能立一世。
走出寒門的第二步,就是要學會拼!
真正的寒門貴子,
只靠苦讀十年是不夠的
豆瓣上有一個人數達到7萬多的「985廢物引進計劃」。
名字看著很是奇怪。
但仔細了解,就會感到無比扎心。
這裡面的人,基本上都是985名牌大學畢業,但家境普通。
在進入社會之後,並沒有迎來意料之中的「高光時刻」。
反而,社會的殘酷,讓很多人都紛紛感慨:「讀書無用」「寒門不出貴子」「沒爹難就業」……
頹廢之氣,不言而喻。
但其實,眾所周知,想要跨越所謂階級,光是十年寒窗苦讀是不夠的。
正如網上流傳那一句話,富二代說:
「我們家族好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寒窗苦讀十年呢?」
很刺耳,但很現實。
的確,走出寒門,只有努力是不行的,而是要不斷地努力。
不僅在學校,還要在學校外,把自己的努力落到生活之中,不斷地傳承下去。
前幾天,一個快遞小哥刷屏朋友圈。
只有高中文化的95後李慶恆,從300多萬快遞從業人員中脫穎而出,作為高層次人才,落戶杭州,並獲得100萬購房補貼,3萬塊車牌補貼。
杭州戶口含金量無需多言。
更值得一提的,他是D類高層次人才。
什麼概念呢?
和他一樣被評為D類高層次人才的,還有網絡大爆作家,南派三叔。
可以說,這位快遞小哥,一舉從底層打破天花板,進入中產。
在過去的5年裡,李慶恆的「活法」和一般人不一樣。
別人喜歡往職務輕鬆的客服崗走,他偏偏主動申請支援一線。
別人工作幹完就走,而他每天早上五六點到崗,晚上10點才回家,天天在研究如何以最快速度發貨。
他把城市、區號、郵編等等爛記於心;
學習從上百件物品中,如何一眼辨別出航空禁寄物品;
學習如何在12分鐘內,作出最多的物品派送路線。
就這樣,整整五年!
他練就了一項「絕活」:一秒快速分揀。
最後,他獲得了浙江省快遞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名,「浙江省技術能手」的稱號,被認定為高層次人才。
你看吧,努力的人,在哪裡都會發光。
人生是一個大考場,堅持努力的人,都是「學霸」!
因此,走出寒門的第三步,不僅要努力,還要不斷努力。
有人說,這個世界很殘酷。
沒錯,它不會因為你一時的努力,而對你有所優待。
但也有人說,這個世界很溫柔。
只要你夠努力,它一定會賜予你足以匹配的鮮花與掌聲。
人生幾十載,高考僅僅是一個起點,再次祝願所有考生,在今後的人生中繼續揚帆起航!
文:亦云白
本文系《家庭》雜誌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改編,否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