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再難出貴子?歷年高考狀元身份曝光,背景「非同一般」

2020-09-09 京譽課堂

2020年高考雖然已經落下帷幕,但關於高考的討論卻從未停止。自7月23日高考成績放榜開始,連續兩個月的熱搜話題都被各省市狀元佔領!苦盡甘來,榮耀滿堂。

大家紛紛說「你看,又是別人家的孩子!」話語中透露出了滿滿的讚賞與羨慕,也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是什麼樣的家庭會教育出這樣的孩子?細心的網友們發現這些高考狀元的「身世」非同一般,在了解了之後京譽君也發現,有些結果或許早已命中注定。

在一場演講節目中,北大女生劉媛媛的演講揭示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真相,和京譽君一起來看看吧:

曾經有校友做過一個調查:2007-2016年間,共誕生了837名高考狀元。這837名狀元中,近五成的父母是高知,近兩成的父母是公務員。隨著時間的變化,來自農村、經濟條件不好家庭的狀元,佔比直線下降。


北大某副教授做過一個統計:80年代,北大學生三成出自寒門;90年代,寒門比例開始下滑;2000年後,寒門學子比例僅佔一成多。BBC拍過一部紀錄片《人生七年》,他們用了7個7年,跟蹤了一群不同階層的孩子,最後發現:窮人的孩子長大後,大多依然是窮人;富人的孩子長大後,大多依然是富人。

看到這些數據,京譽君在想,為什麼隨著時間的變化教育開始產生兩極化?難道真的寒門難出貴子嗎?如果寒門學子奮鬥一生的終點,只不過是別人的起點,那麼奮鬥還有多大意義?以下內容可能會告訴你答案!

堅信讀書有用,節衣縮食也要投資教育

1、北大考古女孩鍾芳蓉可謂是火爆了這個夏天,她被稱為「團寵」,因其堅持報考北大考古系被廣泛關注。

據悉,鍾芳蓉8個月時,父母就離開家外出打工,每年春節回家才能見一次面。作為一名留守兒童內心最大的傷就是與父母的分離,雖然不在身邊但她的父母總是能給予了她最大的支持。當父母發現鍾芳蓉有讀書的天賦時,毫不猶豫地支持她,送她到當地不錯的私立寄宿學校讀書,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當她考的不那麼好的時候父母會鼓勵她:「盡力就好」!就是這樣的教育,讓鍾芳蓉和她的父母之間建立起了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的關係。鍾芳蓉的父母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卻給予了她最珍貴的寬容與信任。當得知女兒報考的是北京大學考古系時,她的父母表示:「會支持孩子的一切決定」

2、陝西漢中的王寶麗,一個大山的女兒。父親多年前遭遇意外,切除了脾臟,不能幹重活。媽媽在延安打零工,她就和父親留在山裡,靠養雞養蜂、編籃子補貼家用,全家一年的收入只有三四千元。

今年高考,王寶麗考了583分,比陝西一本分數線高出132分。她報了西北大學,但是被問及一年6000多的學費,只能尷尬一笑:「還不敢算現在。」而王寶麗的父親說:「考上大學之後,是有點供不起,有壓力。但家裡捨得,一定支持女兒讀書。」

3、湖南常德的何潤琪,以707分的成績,拿下今年湖南省文科狀元。

父親何則明是在工地上扎鋼筋的小工,夏天凌晨4點就出門去工地,冬天遲一點,凌晨5點出門,但都要天擦黑才回家。母親兩年前意外去世,生前是一名農婦,因為父親常年去工地打工,家裡的田地自小就是何潤琪和母親種下的。

因為懂事早,何潤琪成績一直很好,偶爾一次考差了,還是父母反過來安慰他:「第一名不是你的專利,你要有讓別人考第一的胸懷。」在面對採訪時何潤琪的父親說,「這個社會,還是要那些讀書的人。」

從這些「寒門」的考生家庭中不難發現,這些孩子父母的身上都有著相同的特點:「堅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並為了讓孩子讀書可以付出一切!」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意味著,短期的投入將無法得到回報,這對於一些寒門家庭來講,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就好像一些身邊痴迷買彩票的人,其實他們中的大部分都過得不好。在我們看來買彩票是交「智商稅」,但在他們看來,兩塊錢就能買到一夜暴富的希望,是多麼划算!貧窮難以讓人看到遠處,因為明天還不知道如何去過,哪裡還顧得了未來!所以,每一個寒門貴子最應該感謝的人,都應是他們的父母。

學習改變的不一定是命運也是祖輩的輪迴

在採訪何潤琪時,媒體問了他一個問題:「你覺得起跑線重要嗎?」他的回答,讓人動容:「爸爸曾對我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有的人生來就在羅馬。但我覺得路還是得自己走一遍,別人到達終點的速度可能比我快,但看過的風景不一定有我多。」

教育的本質其實是一項回報周期極其漫長的高風險投資,並且不是對自己而是對子女的投資。周期漫長:16年才能從一年級讀完大學,真正獲得回報,可能還需要工作十年甚至更久。但對於寒門學子而言,選擇真的有限。要麼考上大學,出人頭地,逆轉自己和家人的命運;要麼和父母一起去打工,繼續困在那個貧困的縣城裡。教育對於寒門學子而言,可能不是一條容易的路,但卻是一條勝算最大的路!

或許我們奮鬥一生,依然趕不上身邊那個衣食無憂、成績平平的同學,但我們的奮鬥依然金光燦燦。不僅因為一路走來,我們看過的風景比他們更多,還因為我們打破了祖祖輩輩的命運輪迴,他們肩膀上背負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未來,還是家庭的未來。

正確學習,愛上學習~找好老師,來京譽!我是京譽君,與你一起見證點滴成長!

如您有高中學業、未來專業選擇方面的疑惑,請在後臺留言(姓名+電話+所在地區),京譽教育專業老師會聯繫您,並給您詳細解答。

人人都說「寒門難出貴子」,在經濟發展如此迅猛的現在,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你覺得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當年北京高考狀元的話錯了,寒門還能出貴子
    結果正如熊軒昂所說,「寒門無貴子」,歷年的狀元們,大多都在一個富庶的家庭,父母的學歷也基本都是本科。身處「寒門」的我們看到這些數據和示例,難免心中一涼。可事實便真的如此讓人絕望嗎?寒門真的不能再出貴子了?
  • 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寒門難出貴子!河南狀元:看我實力「打臉」
    還記得說出「寒門再難出貴子」的北京市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嗎?在接受採訪時,熊軒昂振振有詞:「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當初,很多人在網上聽到熊軒昂的話語時,都被刺痛了。然而,面對熊軒昂的振振有詞,很多人似乎沒有反擊之力。因為現實似乎就是這樣,別人出身比你好,還比你努力。「寒門再難出貴子」,就像一記悶棍,讓很多人深深受傷而又無力反駁。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 寒門難出貴子?高考狀元告訴你,現實並非如此!
    就在大家紛紛認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時,有媒體報導了一位高分的寒門貴子,在低矮逼仄的家中,說她想當一名法官。肖澳彬,2018年巨鹿縣高考文科第一名,634分。她的家在河北巨鹿夏舊城村。進入低矮的小院,院裡擺滿了各種農具,客廳裡沒有家電,只有兩個破舊的沙發和一張桌子。
  •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但這個社會之所以熱望湧動、之所以夢想難絕,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窮人的孩子也能魚躍龍門」,靠的恰恰是以努力逆襲命運。「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文| 祝小 茂 最近,高考錄取通知書正在陸續發送。 考生和家庭,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是目前很多網民爭論較大的一個話題。在有些人看來,當下隨著教育改革和中高考改革的深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誕生貴子的概率越來越低,即便能在高考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大學畢業以後在社會裡也未必能一路順風。
  • 縱觀2020年全國68個高考狀元: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了嗎?
    2020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7月23日高考成績一放榜,全國各省的高考狀元也紛紛出爐。苦盡甘來,終於一夜爆火。大家紛紛說「又是別人家的孩子!」話語中透露出讚賞與羨慕。其實,有些事情早已命中注定,經過調查,這些高考狀元的「身世」非同一般,我們來看看吧!
  • 中小學按家庭背景分班是真的嗎?寒門再難出貴子?網友評論一針見血
    近來就有家長媽媽在親友群裡聽說有小學分班按照家庭背景分班,於是就有親戚附和說還有中學是按照家庭背景分班呢!你看看孩子們入學的時候不是要填很詳細的入學信息嗎?比如說:家住哪裡,父母什麼單位,父母什麼職務等等。這時候老一輩的親戚又站出來搶著說現在家裡條件不好,孩子都不能讀好班了,你看看那些農村孩子有幾個能考上大學的!
  • 「寒門再難出貴子」就是一個坑
    今年高考狀元中,最引人深思的是北京市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的一段採訪。這個耿直的小朋友說出了現在很多人不願意直視的問題:社會資源和教育資源越來越向大中城市以及大中城市裡中產階級以上家庭集中,貧困家庭以及農村的孩子越來越難接受到好的教育。於是又有人開始驚呼:「寒門再難出貴子。」1真的如此嗎?出生於「寒門」的孩子就此沒有機會了嗎?
  • 寒門難出貴子!湖北理科狀元再次花落富貴人家,初中擇校費3萬元
    不過細數湖北這幾年的狀元可以發現一個事實,寒門再難出貴子了。這十年來出現的狀元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武漢、襄陽、荊門等幾所重點高中。而一般家庭的孩子現在已經很難實現逆襲了。
  • 不要聽信「寒門再難出貴子」,高考依然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馬上就要開始2020年高考了,聯繫到最近網絡上曝光的山東高考生頂替上大學事件,又有很多吐槽「高考不公」和「階層固化」的聲音,「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斷,也甚囂塵上,覺得很有必要再探討一下這個話題。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幾個概念,明確幾點共識,這樣才能心平氣和的理性看待這個話題。一、什麼是寒門,當今的寒門指的是哪種家庭?
  • 寒門難出貴子?今年寒門學子卻集體爆發
    更多考試指南及考試複習資料到【文得學習網】查看閱讀~今年的寒門揚眉吐氣了農村地區的孩子上一所好大學變得越來越困難,中產階級家庭仍然生活在大城市中,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條件因此,多數狀元都出現在這種家庭中。基本上,每年在高考中都提到「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今年也不例外。但是,今年寒門學子都特別爭氣。他們奪狀元、考清華北大,人數明顯增加。例如,來自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的雙胞胎兄弟,一個進清華、一個去北大。他們都是大山的孩子,家庭條件很普通,應該是大家口中的「寒門貴子」。
  • 為何寒門再難出貴子?鄭強教授指出:主要是因為這項制度
    每一年高考成績公布之後,各大省份狀元的家庭背景也隨之被媒體報導出。大部分省狀元都出自書香門第。今年山東省的高考狀元孟令昊,父母都是山東大學的畢業生,在家中一直營造的氛圍就是民主,對孩子從來都是鼓勵引導為主。而孟令昊本人呢?從小學習大提琴,很早就拿下了大提琴十級證書。
  • 為何寒門再難出貴子?鄭強教授指出:主要是因為這項制度
    每一年高考成績公布之後,各大省份狀元的家庭背景也隨之被媒體報導出。大部分省狀元都出自書香門第。今年山東省的高考狀元孟令昊,父母都是山東大學的畢業生,在家中一直營造的氛圍就是民主,對孩子從來都是鼓勵引導為主。而孟令昊本人呢?從小學習大提琴,很早就拿下了大提琴十級證書。而在去年被清華錄取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和廣西狀元楊晨煜,家庭都是背景都實力相當。
  • 2020高考揭秘:別再相信寒門難出貴子!今年貧困學子集體爆發
    曾經一出生北京中產階級家庭的北大生從多個角度闡述「寒門再難出貴子」,其中有關教育資源方面分析得非常有信服力,歸根結底就是階層固化,多數高考狀元都來自中產階級及以上的家庭,而農民的孩子想要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只會越來越難。
  • 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
    前段時間無意間刷視頻看到了一個演講節目裡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我翻閱了一下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寒門再難出貴子》,簡單交代下背景,家在蘇北農村,算是很貧窮的農村,初中時還吃不飽飯的那種,父母是老實巴交農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對我的教育也僅限於學習學習再學習。小學初中時自己成績不錯,基本上都是前一兩名吧,高中之前沒去過鎮上之外的別的地方...高中在縣城,也在那裡慢慢變得自卑。
  • 勝天半子,寒門真再難出貴子嗎?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裡?
    曾幾何時「寒門出貴子,白戶出公卿」激勵著許許多多的農家子弟,這讓他們努力奮發圖強,甩掉了貼在身上的「農二代」的標籤。幾年前一部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面的主角祁同偉想著勝天半子的經歷讓人們再次熱議寒門難出貴子。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隨著近日高考成績的出籠和一本二本分數線的劃定,這些考生可謂多家歡喜多家憂。之前 和朋友聊起的寒門貴子話題再次想起,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城鄉的差距依然不容忽視,其中教育公平便是促進社會公平和和諧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農村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在孩子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沒能力提供繼續教育的財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家境不理想的城鎮家庭,這裡不妨統稱為寒門。
  • 考入清大的雙胞胎,家庭背景曝光:寒門貴子,"貴"在「奮鬥」
    這對雙胞胎的家庭背景也曝光了,與全傑通一樣,兩兄弟來是居住在農村,父親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家庭條件有限,但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趙稞和趙棣無異於就是寒門貴子,大家紛紛以「雙胞胎學霸」、「寒門學子」來稱呼趙家兩兄弟。在貧寒之中開出的美麗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