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攪動大學課堂

2020-12-20 人民網教育

  製圖:宋 嵩

  數百年歷史的高等教育,如今在網際網路的語境中面臨自我重塑。人數無上限、時間無限制、地點無要求,嫁接網際網路後的在線教育課程,正在全球範圍牽引著百萬量級的學習軍團。中國的一流高校,也敞開大門,融入變局。

  讓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不管形式如何更迭,改革的宗旨始終如一。當西風吹臨本土,中國如何孕育出適合國人修習的在線教育2.0版?東西交匯的一刻,我們如何取長補短、借力施力,讓中國教育自強的同時更添自信?這一場變局,期待「中國的一課」。

  ——編 者

  慕課(MOOCs)來了。

  在線教育發展(MOOCs)國際論壇日前在上海交通大學開幕。此前一天,同在上海的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兩校率先與慕課旗下Coursera在線課程籤約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將和耶魯、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學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網絡課程系統。

  就在兩個月前,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宣布加入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發起的在線教育平臺edX,成為其新入夥的6所亞洲名校之一。

  「慕課是印刷術發明以來最大的教育革新,更重要的是,它將改革大學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圖。」論壇上,上海交大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對慕課的評價甚高。

  知名高校的熱力加盟,足以表明他們對「慕課重塑教育」的認同。需要討論的似乎只是,它將如何、多快地實現這場顛覆?

  何為「慕課」

  源於網絡遠程教育卻更具交互性,知名平臺一年集聚數百萬學生

  MOOCs是「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英文簡稱,其中,「M」代表Massive(大規模),指的是課程註冊人數多,最多一門人數達16萬;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開放),指的是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指的是時間空間靈活,7×24小時全天開放,使用自動化的線上學習評價系統,而且還能利用開放網絡互動;「C」則代表Course(課程)。

  慕課起源於發展多年的網絡遠程教育和視頻課程。2001年,麻省理工學院最早宣布將課程免費放到網上,掀起了第一次在線課程建設熱潮。至2011年,10年間,僅麻省理工學院就發布了約2000門課程,超過1億人次訪問。而2009年,哈佛大學推出高質高清課程《公正》等,引來新一輪視頻公開課程建設熱潮。

  「視頻公開課只是網絡課程的1.0版,慕課是全新的2.0版,真正體現了高等教育國際化。」上海交大副校長黃震這樣解釋。

  名校視頻公開課只提供課程資源,而慕課實現了教學課程的全程參與。在這個平臺上,學習者可以完成上課、分享觀點、做作業、參加考試、得到分數、拿到證書的全過程。

  據介紹,慕課出現於2008年,真正的井噴卻始於2011年秋。來自190多個國家的16萬人同時註冊了史丹福大學的一門《人工智慧導論》課,並催生了Udacity在線課程;不久後,史丹福大學兩位教授創立Coursera在線免費課程,2012年4月上線,4個月後學生數便突破100萬,一年不到突破了234萬,後來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理工、密西根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62所知名大學加入合作共建在線免費課程;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宣布整合兩校師資,聯手實施edX網絡在線教學計劃,第一門課《電子和電路》即有12萬名學生註冊;2012年秋,第一批課程的學生人數已突破37萬,已有全球上百家知名高校申請加入。

  2012年由此被紐約時報命名為「慕課元年」,多家專門提供慕課平臺的供應商紛起競爭,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三巨頭」,前兩個均在近期進入中國。

  倒逼改革

  部分課程變身「正規軍」獲大學認可,挑戰灌輸模式促教學以學生為中心

  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2月,Coursera宣布其5門課程已進入美國教育理事會(ACE)的學分推薦計劃,學生選修的學分可獲大學承認。慕課進入正規高等教育體系的通道由此開啟。

  得益於20多年的網絡教育實踐,慕課很快形成較為穩定實用的基本教學模式。比如視頻教學錄像通常為片斷,約8—12分鐘,其間穿插小測試,適應隨時隨地的學習需求。還會通過論壇投票對問題排序,讓教師只重點回答大家都關心的問題;鼓勵同學互教互學,通過互助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等。

  在教育部部長助理林蕙青看來,慕課模式的可貴价值在於,「使得大規模並且個性化的學習成為可能,使全球各國不同人群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成為可能。」

  「在線課程不可能取代傳統課堂,但會倒逼大學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否則,我們的大學容易淪為一流大學的教學實驗室和輔導教室。」黃震這樣警告。

  復旦大學副校長陸昉表示,學校加入Coursera有兩個目的:一是與世界共享中國的優質教育資源;二是研究如何利用這一平臺輔導學生,提高本校教學質量。據悉,復旦將率先選擇在計算機、英語等量大面廣的基礎課程中借鑑慕課模式,即要求學生在課堂外先上網「聽課」,在課堂內側重探討和解決問題。這種「翻轉課堂」可以加快以教師為中心、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新模式的轉變,讓學校教育更多從靜態知識傳授轉為智能教育。

  競爭風險

  國外公開課程更受網友歡迎,中國對開課投入產出比缺乏關注

  事實上,國內許多大學都力避在這一輪在線教育建設中失語旁落。百度「在線教育平臺」中跳出的各種品牌,足以讓人眼花繚亂。其中,2010年上線的網易公開課,被稱為國內最大的公益性公開課網站,每天最多達百萬人次同時在線學習。

  更豐富的課程寶庫,當屬教育部主持的國家精品開放課程資源庫。它從2003年起建設至今,已積累了上萬門課堂教學資料。到今年6月底,有286門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程上網。據介紹,「十二五」的建設目標是,要有高校1000門視頻公開課和5000門資源共享課向公眾開放。

  與此同時,許多地區也在大力建設本地的課程共享平臺。比如,上海已成立了專門機構並積極推動30所成員高校的優質課程教學資源開發和共享;重慶大學發起成立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目前已有19所高校加入。

  值得思考的是,國內的在線教育平臺建設和開放課程積累,主要由政府投入和主導,大多還是各自為戰,投入產出效益如何,技術模式是否互通,還缺少關注與研究。

  而慕課的快速成長,背後是大量風險基金和慈善基金的加入。目前,一些國際風投公司均為此投入多筆資金,幾個著名慕課提供商的融資都在數千萬美元以上。2012年6月,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為麻省理工學院提供100萬美元捐贈,用於支持他們分析慕課課程學生網上學習的數據,以開發建立全新的計算機類課程在線學習模型。

  根據網易公開課的一份統計數據,在其所有視頻課程中,「國際高校公開課」和「TED演講」最受歡迎,兩者相加佔了觀賞人群的86%,而看「國內高校公開課」者,僅佔13%。

  一位網友收看國內某高校公開課後在微博中吐槽:「普通話都說不清的老師,加上所有問題和答案都設計好的學生,恍然覺得回到我初中有人要來聽課的時候。」

  專家建議,對於網絡在線課程引發的全球教育資源配置對我國基礎和高等教育的影響與挑戰,要加強研究,探索「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一旦建設得當,城鄉和東西部教育資源的差距可以大大縮小。

  而仍停留在「黑板加粉筆」時代的中國教育,要走好這一步,看來並不容易。

(責編:凌陳)

相關焦點

  • 「慕課」來襲,傳統大學安否
    慕課來了,它來勢兇猛,勢不可擋。「慕課是印刷術發明以來最大的教育革新,更重要的是,它將改革大學教育,重塑高等教育版圖。」上海交大校長、中科院院士張杰對慕課做出如是評價。  更加公平的學習機會  9月24日,在北京工業大學電子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讀大二的王路,登錄edX網站,進入北京大學《電子線路》的網絡課堂,觀看視頻。「在未名湖畔讀書是我曾經的一個夢想,能在網上聽北大老師講解專業課,也算是我某種程度上圓夢了吧。」
  • 「嫁接」慕課 升級課堂
    ▶聚焦「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系列報導⑩慕課是一場深刻的教學革命還是一場形式大於內容熱鬧的運動?2012年,慕課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裡掀起前所未有的教改熱浪。隨著教育界對慕課更深層次的冷靜而理性認知,如何揚長避短、利用慕課優化和升級傳統課堂,讓慕課與傳統課堂實現有效和高效的牽手,成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探究的新課題,亦是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副院長王楊思考和關注的問題。自2014年開始,王楊就帶著團隊開始探索基於慕課背景下的「融合式」教學改革。
  • 慕課衝擊高校課堂 國內大學或淪為輔導教室
    僅在部分課程上獲得成功,並不能宣告慕課的完勝。相反,隨著很多大學紛紛加入慕課實驗,失敗的案例也接踵而至。不少捲入慕課的美國大學都發現,無論是課程完成率還是考試通過率,慕課的表現並不如預想的這麼好。
  • 慕課改變你,你改變課堂
    基於慕課和「雨課堂」,清華大學帶動62所高校進行混合式教學改革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和你在一起,你卻在低頭看手機。」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讓這個「最遠的距離」也成了大學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 中國大學慕課
    中國大學慕課app將活用各大學擅長的領域,同時還將編寫能夠使學生掌握實用知識和技術的講義和教材,以擴充人才,在廣泛的業務和研究方面活用AI。中國大學慕課app上線於2014年5月,這是網易雲課堂承接教育部國家精品開放課程任務,匯集985高校優質課程,與"愛課程網"合作推出的中文MOOC學習平臺。太平洋下載中心提供中國大學慕課app下載。
  • 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優缺點
    在線學習後要做作業,考試過關還可以拿到證書。如北大,2013年秋季開始,開出15門慕課課程,15萬人註冊學習,6000人參加考試,2500人通過證書。北大一年本科生才招3000多人。慕課的優點:1.學習者比課堂更易集中注意力。一個人自主選擇學習,也可對不懂的地方多聽幾遍或者放慢,也可跳過比較容易的部分,10分鐘的零碎時間可以利用起來。
  • 中國慕課:時空革命引領課堂革命
    連接屏幕兩端,讓遍布世界的大量名校精品課程得以進入千家萬戶。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加速融合,慕課這種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在線教育形式,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力量。技術賦能教育,為全球教育實踐帶來了深遠影響,教育內容的邊界正不斷拓展,教育不再單純依靠課堂、書本,網際網路的海量知識正在為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教育教學技術與方法也在不斷拓寬創新空間。
  • 「網際網路+」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基於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分析與思考
    2012年,美國Udacity、Coursera、edX相繼成立,並很快成為最有影響力的慕課平臺供應商。2013年5月21日,中國北大、清華在同一天加入edX,在該平臺上發布自己的慕課。國內高等院校迅速跟進,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等「985」學校,還有國立臺灣大學和香港大學等都在同年陸續加入慕課的三大平臺之一。
  • 慕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我國是慕課大國,目前上線慕課數量已達5000餘門,學習人數突破7000萬人次,無論是慕課課程的總數量,還是參與慕課學習的總人數,抑或是開設慕課教育的學校數量等均處於世界前列。近年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外國語學院牢牢抓住慕課發展機遇,積極拓展思路、改革創新,將慕課運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為大學英語教育注入創新性活力。
  • 大學慕課:從「新奇」走向全員應用
    劉濤 文/圖  ·聚焦「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系列報導  日前,教育部首次正式推出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國內和國際上均是第一次。這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寫好教育「奮進之筆」的重要舉措。
  • 學堂在線亮相中國慕課大會 智慧課堂引發關注
    在課堂創新方面,清華自2013年秋季學期開始試點混合式教學,至今開展了近2000門次;混合式教學促使教師重新思考教學目標,重新梳理教學模式,重新規劃課程內容,重新設計線上線下課堂;混合式教學促進了學生主動開展在線學習,積極參與混合式課堂與教師進行深度交流。而這種模式,不僅在清華,在青海大學、貴州理工學院等全國其他高校也看到了廣泛的應用。
  • 上海交通大學推出中文慕課平臺「好大學在線」
    「讓所有人上中國最好的大學。」在上海交通大學迎來118周年校慶之際,4月8日,上海交大成功自主研發的中文慕課平臺「好大學在線」(www.cnmooc.org)正式上線發布,兩岸三地四校的10門課程首批上線。「好大學在線」上線儀式暨上海西南片高校慕課共建共享合作籤約儀式、上海交通大學-百度慕課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同時舉行。
  • 中國大學MOOC慕課網課答案
    中國大學MOOC慕課大學生創新基礎答案中國大學MOOC慕課創新創業大賽賽前特訓答案中國大學MOOC慕課商業計劃書的優化答案中國大學MOOC慕課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答案中國大學MOOC慕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當代中國答案中國大學MOOC慕課大學生健康教育答案中國大學MOOC慕課死亡文化與生死教育答案
  • 慕課 - 慕課-中青在線
    只需一根網線,就能連通高等教育殿堂的夢想之路——慕課這一網際網路、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正最大限度共享優質課程資源,打破傳統教育時空界限和學校圍牆,顛覆傳統大學課堂教學方式。  讓優質教育資源效率倍增  高校學生想選修多位著名將軍講授的《軍事理論》課,並與航天英雄楊利偉在直播課堂互動?想與守望敦煌50年的專家樊錦詩共話敦煌藝術?社會學習者想加入網紅課程、浙江大學翁愷的《C語言系列課程》學習?沒有地域限制、沒有校際差別,慕課上的優質教育資源能讓大家共享。
  • 你知道什麼是「慕課」嗎? 它可能翻轉傳統課堂
    浙江在線12月27日訊說起「慕課」,你大概很陌生,但說起它的俗稱「開放式網絡課程」(簡稱MOOC),你肯定會恍然大悟,不就是美國頂尖大學從去年開始在網上提供的免費課程麼。  昨天,「慕課聯盟」的老師、專家聚在學軍中學,上了27堂課,試圖嘗試利用慕課「翻轉課堂」——讓學生先用課餘時間看視頻課程,即慕課,然後再回到課堂上提問題請老師解疑答惑,從原來的先教後學,改成先學後教。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外國語學院:慕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
    近年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外國語學院牢牢抓住慕課發展機遇,積極拓展思路、改革創新,將慕課運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為大學英語教育注入創新性活力。一、慕課教育的特徵一是具有豐富性特徵。慕課教育具有極為豐富的教學資源,課程範圍不僅覆蓋了統計、數學、自然科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等廣泛的科技學科,也包括了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等,有效擺脫了傳統課堂教學內容的局限性。
  • 慕課火了,終於整明白「翻轉課堂」「微課」和「慕課」的概念了
    近年來,在教育信息化領域內討論最多的話題,恐怕莫過於微課、翻轉課堂與慕課,尤其在高等教育領域,這些新概念被熱論之火熱程度,用「烈火烹油,盛極難復
  • 國內首個慕課平臺「好大學在線」在上海開通
    央廣網上海4月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國內首個慕課平臺「好大學在線」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學開通,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新竹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兩岸三地高校10門課程首批上線。同時,上海西南片19所高校將對「慕課」學分互認,平臺將聯手百度去平臺打造中國頂尖「慕課」。
  • 中國海洋大學「慕課」援疆正行動
    10月9日13:30,中國海洋大學林洪教授就《食品科學與工程導論》課程,與喀什大學開展了本學期第一次在線直播互動,即「同步課堂」。中國海洋大學積極響應教育部高教司「慕課西行」號召,成為第一批「探索慕課援疆新方法、新形式」的重點高校之一。
  • 【MOOC熱帖回放】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優缺點
    一、慕課(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慕課的背景:目前高校開設慕課的主要是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