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影視劇中的「守宮砂」
我們今天看的一些古裝電視劇,經常會看到一個詞叫「守宮砂」,在金庸小說中,守宮砂也是個特別常見的名詞,比如《神鵰俠侶》中,古墓派的弟子都會點守宮砂。林朝英情場失敗,規定古墓派的傳人不能與男子相愛。古墓派弟子從小就被點了守宮砂。守宮砂位於手臂上,是一顆紅色類似於痣的東西。只要她們保持少女之身,這顆守宮砂就會一直存在。
李莫愁自從與陸展元的感情無疾而終後,就再沒有碰上自己喜歡的人,到死都保持著少女之身,守宮砂伴隨終生。
小龍女則因為尹志平的原因,失去了貞操,導致守宮砂消失了。
另外在《倚天屠龍記》中的周芷若、紀曉芙等峨眉派弟子中,也按門派規矩,所有弟子左臂上有一顆標誌處子之身的守宮砂。
守宮砂真的這麼神奇嗎,能驗證一個女子是否守貞?翻閱文獻,會發現,守宮砂一說,在中國古代還真是挺源遠流長的,但其功用和藥理就漏洞百出了。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也對此提出質疑。
「點臂之說,《淮南萬畢術》、張華《博物志》、彭乘《墨客揮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李時珍《本草綱目》
其實說白了,所謂的「守宮砂」,是古代男權社會強加於女性身上的枷鎖。其背後實際上是一種對於女性的控制和侮辱。下面我們就來把這個對女性充滿惡意的謊言揭穿。
02守宮砂的歷史
守宮砂的記載最早可見於秦漢時期的文獻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養生方》中就記載:
「取守宮置新甕中,而置丹甕中,令守宮食之。須死,即冶,塗(塗)畫女子臂若身。節(即)與男子戲,即不明。」——《養生方》
1993年湖北荊州出土的周家臺秦墓簡牘上也有對守宮砂的記載,周家臺秦墓對應的時間在秦二世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8年,所以守宮砂出現的時間可以追溯到秦代末年,這與後世文獻記載的時間大致可以對應的上。
「即取守室二七,置裯中,而食以丹,各盡其復(腹)。」
西晉張華寫過一部記載異境奇物、瑣聞雜事、神仙方術、地理知識、人物傳說的百科全書《博物志》,書中記載:
「蜥蜴或名蝘蜒,以器養之,食以硃砂,體盡赤,所食滿七斤,治搗萬杵,點女人肢體,終身不滅,唯房室事則滅,故號守宮。傳雲,東方朔奏漢武帝試之,有驗。」——張華《博物志》
宋人龐元英的《文昌雜記》對守宮砂的記載類似,只是塗抹的位置變成胸口而不是手臂
「守宮,秦始皇時,有人進之,能守鑰,故名……取其血,點宮女胸,經久不消」——龐元英的《文昌雜記》
此外,在《淮南萬畢術》《感應類從志》《初學記》《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傳世文獻,都對守宮砂有類似的記載。而且這些記載都類似,也都言之鑿鑿地認定,守宮砂能夠檢驗女性貞潔。
03「守宮砂」產生的時代背景。
守宮砂是和方術密切聯繫的,秦統一後,秦始皇一心追求長生不老,派了大量方士、術士出海尋藥,比如徐福之流。當時的方士們除入海求取不死之藥外,他們也常自力更生,試圖自己煉製長生不老的仙丹。煉丹最主要的原料就是丹砂,這也是守宮砂的主要原料之一。
方士們在煉丹求仙過程中,常需擇取處子之身的童男童女為其煉丹求仙的輔助。對處子之身童女的甄別,也需要相關方術來驗視。這一需求,無形中也增強了人們對丹砂功能的認知,同時推動了守宮砂驗貞方術的產生。
秦始皇又偏偏因為自己生母趙姬淫亂宮廷,特別痛恨女人淫亂。為了加強統治,整飭世風,秦始皇不僅車裂了與其母私通的假宦者嫪毐,還摔死了二人所生的孩子。同時,大力表彰守節的巴寡婦清,並先後立石刻碑,以政府明令形式禁止淫佚、獎勵貞潔。怎麼辨別女子貞潔與否呢,就要有合適的標準或者說工具來驗證,所以方士們研製出了「守宮砂」這種東西。
我們總結一下古人說的守宮砂的製作方法和功用
給蜥蜴或壁虎餵食硃砂後,它的身體會慢慢變成紅色。等到餵食了7斤(各文獻略有差異)硃砂後,將它搗碎,點在女性的肢體上,如果女人守住了自己的貞操,那麼紅色的顏色就不會褪去,這就是守宮砂。守宮砂只有男女同房後,才會消失,這就是檢驗女子貞潔與否的一個工具。
但這個工具準確嗎,宋朝一則因守宮砂引發的命案可謂是啪啪打臉
04大宋年間,一場因守宮砂引發的血案
宋初,宋太祖剛剛滅掉蜀國以後,王全斌率軍進入四川,但由於他軍紀鬆弛,縱容宋軍燒殺搶掠,使四川民眾群情激奮,進而激起民變,反抗宋軍。為了安撫民心,在宋太祖好不容易平定了民變後,出於安撫民心的目的,就提拔了很多當地人為官,這些被提拔的人中,其實有真才實學的少,多是地方上有錢有勢、有頭有臉的豪強富戶。因為這些人的社會影響力大,能安撫本地鄉民。
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們迎來了故事的女主角何芳子。他本是後蜀蘭臺令何宣的女兒,年輕貌美、滿腹詩書,氣質高貴,但是,正是因為戰爭,父親不願投降大宋被殺。何芳子一下失去了依靠,只能嫁給一個比自己老幾十歲的土財主林宓,更不幸的是,這個土財主除了她之外還有一大批侍妾,而因為何芳子年輕貌美又富有才氣,很得這個大財主的喜歡。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女人的地方就有鬥爭,尤其是年輕貌美還得寵的女人,就更招其他侍妾羨慕、嫉妒、恨了。為了對抗何芳子,這些原本是競爭關係的女人很快結成了統一戰線,處處為難、挑剔何芳子。
當土財主林宓接到提拔他的通知以後,滿心歡喜。但是當時剛被提拔的官員需要到京城去面聖謝恩。他又犯愁了,為啥呢?原來他是擔心年輕貌美的侍妾們趁他不在家的時候作出越軌之事,得知他這種擔心,他的好朋友,上乙真人出了個主意,在他的侍妾們手臂上都一一點上守宮砂,別的侍妾都乖乖接受了,只有心高氣傲的何芳子對這種做法嗤之以鼻。
但其他侍妾趁機七嘴八舌攻擊她,莫不是心虛呀之類的,何芳子無奈之下,只好讓他們在自己的手臂上也點上了守宮砂,林宓離開家之後,別的女人都非常小心的呵護著手臂上的那顆紅痣,但是唯獨和芳子滿不在乎,照常沐浴,不久他手臂上的守宮砂就消失了,半年以後,林宓派人把妻妾們接到京城,在檢視妻妾們的守宮砂時,憤怒的發現,其他侍妾的守宮砂都完好無損,只有自己最喜歡的這個何芳子,手臂上乾乾淨淨,他大為光火。嚴刑拷打何芳子,逼問何芳子的姦夫是誰?何芳子受此侮辱,乾脆就懸梁自盡了。
在天子腳下鬧出命案,這下麻煩大了。消息一傳開,官府立馬下令徹查此案,林宓交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判官讓林宓把所用的守宮砂點在三位夫人的手臂上,然後又讓壁虎去舔紅色的守宮砂,瞬間就消失了,原來在點上守宮砂以後,數日不洗顏色才會慢慢滲入皮下,不會消失,如果點上之後馬上清洗,守宮砂就很容易能洗掉,謎題揭開,何芳子果然是被冤枉的,林宓自然也難逃罪責,被大理寺判了刑。
從這就能看出,所謂的守宮砂,看一個女人的貞潔與否,根本就是天方夜譚的,這是古代對女子的束縛,也是迷信守宮砂的人,想出了一種自我安慰的方法。
05滄瀾說:
從藥物學的角度分析,這種做法其實是並不科學的,所以,連著名中醫大師李時珍都不相信守宮砂的功用,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迷信守宮砂呢?主要還是宋明理學,主張「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女子要從一而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對女子的束縛,不只是在形式上,更是在心理上,讓那些點上守宮砂的女子在心底設立一道道德防線。
就像是現在還會經常看到的貞節牌坊,說是對某某女性的表揚,其實不就是封建社會為了維護自己的禮教而樹立的「榜樣」嗎。在今天看來,每一道牌坊下,都埋葬著一位女性的青春,甚至是生命。但古時候的人並不這麼認為,長期的禮教洗腦,長期的男權社會主導思想,女子的地位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越來越低,即使守宮砂沒什麼實際功用,可是迷信它的人就會相信,這種思想也影響到文學作品中,所以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那麼多古裝劇和小說中都有「守宮砂」的身影。
參考資料:《博物志》《文昌雜記》《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