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耳蝸手術是治療感音神經性耳聾的最佳手段,但由於治療費用昂貴,不少低收入家庭難以承擔,導致病人無法得到及時的救治。
12 月 19 日,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聯合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設立的 " 尋聲者 " 公益救助項目正式發布,將幫助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兒童聽障患者提供治療費用,符合救助條件的患者通過申請,可獲得 3 萬元的資助。
記者了解到,首批啟動資金為 58 萬,主要為了幫助貧困的聽障患者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聽障患者治療耳聾、重建聽力,同時也通過此平臺,募集社會愛心資源,進一步傳播愛心與善行。本項目的救助對象為需要接受人工耳蝸植入的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經性聾兒童和青少年,每位申請者可獲得 3 萬元資助,資助主要用於患者治療期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費用,珠江醫院將全力提供診療技術支持。
我國每 1000 個新生兒就有 1 個是聽障兒童,僅廣東省每年新增聽障兒童就超過 2000 人,其中超過一半是重度耳聾。2018 年 6 月,一名 14 歲的少年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耳科主任張宏徵與朋友的資助下,順利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重新聽到世界的聲音。此前,張宏徵主任還組建了一支 " 尋聲者 " 樂隊,用新穎的方式進行科普宣教,發起的 " 『尋聲者』蝸友聯誼會 ",吸引了 100 多名人工耳蝸植入者和家屬參加,還自主研發了一款 APP,讓聽障患兒在家就能學音樂。張宏徵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聽障人士,能夠通過專業的指導和救助,重新回歸有聲世界。
【相關連結】
哪些人可以申請 " 尋聲者 " 公益救助項目?
1. 家庭經濟情況:低收入家庭,但能夠籌措除本項目資助以外的其他手術和康復等費用。相關的低收入證明材料由村(居)委會、鄉(鎮) 、街道辦事處以上行政機構出具;
2. 就醫地點: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3. 聽力障礙情況:
a. 所有 0-7 歲語前聾,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經性聾,且符合人工耳蝸植入標準;
b. 18 歲以下(含 18 歲)的語後聾,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經性聾,且符合人工耳蝸植入標準。
備註:暫時不受理下列情況之一的聽力障礙患者申請本人工耳蝸救助項目:
a. 耳蝸及聽神經因素 : 耳蝸完全缺失和內聽道嚴重狹窄,蝸神經存在嚴重問題等;
b. 精神心理疾患、嚴重智力障礙、孤獨症、腦癱(IV 和 V 級)、先天性心臟病未治癒等;
c. 其他外科常規手術禁忌症。
" 尋聲者 " 公益救助項目的申請及審核流程
1. 經初診符合救助標準的患者,按要求填寫《" 尋聲者 " 項目救助申請表》,並提交相關證明與支持材料。
2. 申請資料由珠江醫院耳科高級職稱醫師加具專業評估意見(包括適應症及是否符合資助條件),項目管理小組預審,若符合資助條件,在十個工作日內通知患者及其監護人補齊申請材料。
3. 項目組初步確定資助金額。項目組長對申請人相關情況實施審核,並對資助金額提出建議。醫務處對申請資料進行審核後呈相關領導審批。
4. 項目組將審核結果通知申請人或其監護人,若審核通過,受資助人按醫院程序辦理住院手續,資助費用在患者完成手術後撥入其住院費帳戶。
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韓羽柔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