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3%,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8%,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0%,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對此解讀稱,製造業景氣回落,非製造業繼續在擴張區間運行,我國企業生產經營總體保持在擴張區間。
製造業產需均走弱 轉型升級持續推進
「10月份製造業PMI在9月份回升後再度掉頭向下,僅好於今年2月份,為年內次低點,並連續6個月位於收縮區間。」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分析師張雨陶向《金融時報》記者分析說,國慶長假通常會使製造業PMI較9月份回落,與2017年和2018年同期相比,今年0.5個百分點的回落幅度仍屬正常範圍。
但10月份製造業產需均走弱。張雨陶表示,一方面,生產擴張放緩,生產指數比上月回落1.5個百分點至50.8%,為年內次低點,但仍高於臨界點。另一方面,需求顯著趨弱,新訂單指數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至49.6%,繼三季度末短暫重返擴張區間後再度降至臨界點以下;新出口訂單指數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至47.0%,進口指數比上月微降0.2個百分點至46.9%,表明內需亦有回落,但總體好於外需。
其他指標方面,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告訴《金融時報》記者,原材料庫存指數和產成品庫存指數雙雙下降,生產預期較弱影響了原材料補庫存意願;採購量指數下降,處於被動去庫存狀態;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下降幅度較大,企業進出兩端價格走弱,近期PPI可能繼續下行。
值得注意的是,五大分類指數中唯一上升的是從業人員指數,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至47.3%。「從業人員指數改善,穩就業工作起到積極作用。」劉學智說。
不僅如此,製造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製造業內部結構繼續優化,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持續顯現。」趙慶河稱,從重點行業看,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和消費品行業PMI為51.4%、50.3%和50.8%,分別高於製造業總體2.1個、1.0個和1.5個百分點,均運行在景氣區間。
同時,企業信心相對穩定。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2%,雖環比回落0.2個百分點,但仍高於三季度均值。
「8月份以來逆周期調節發力,庫存周期接近底部;9月份PPI環比回升,PPI翹尾效應等都指向PPI見底。」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高明預計,年內製造業PMI將持續降低收縮幅度,但回升至擴張區間難度較大。
服務業景氣有所回落 建築業重返高位景氣區間
10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4%,環比回落1.6個百分點。劉學智表示,服務業景氣度下降是影響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的主因,與生產相關的商貿、金融、房地產等行業景氣度下降明顯。
不過,服務業企業對市場發展信心增強。趙慶河表示,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達到60.3%,比上月回升1.0個百分點,升至高位景氣區間,其中鐵路運輸、航空運輸、郵政快遞、銀行、保險等行業的業務活動預期指數位於65.0%以上。
10月份,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0.4%,比上月上升2.8個百分點,回到高位景氣區間。張雨陶認為,三季度以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節奏加快對基建拉動作用顯現,對建築業形成一定支撐。
在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看來,非製造業整體呈現出服務業弱、建築業強的格局。建築業的拉動主力是房地產,基建施工仍然穩健且明顯上行,但服務業中房地產業收縮,表明其銷售、後續投資意願仍受抑。
進一步看分類指數,明明指出,非製造業僅業務活動預期指數比上月上升,而新訂單指數、銷售價格指數重新回落,說明下遊需求走弱現象仍在持續。分行業看,建築業新訂單指數、銷售價格指數、從業人員指數以及業務活動預期指數邊際表現均好於服務業。
「9月份宏觀數據大多出現回升,但在季末效應消退後,10月份各項指標相應回落。」展望下一階段經濟形勢,張雨陶強調,隨著外部環境緩和,國內各項穩增長措施加速落地,經濟將會呈現更大韌性,四季度數據有望止跌企穩。
劉學智表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逆周期調節力度需加大,重點在於擴大有效內需。
民生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說,當前及未來一個階段,需做好防通脹和防通縮、穩增長和防風險、穩外貿和促轉型等多種關係的均衡,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結構性改革宜匯聚一心,共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