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606篇文章 -
1
教學創意講究「實」
在深讀精讀教材的基礎上,我們醞釀教學創意,進行教學設計,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一個「實」字。
所謂「實」,就是課堂教學要求真務實,要實實在在地利用課文設計形態多樣的學生課堂實踐活動,從而促進語言學用,訓練學生技能,增加知識積累。
課堂教學的「實」,表現在紮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上。要做到這一點,靠的是教師對課文的高度重視及對教學的精心設計,正如新課標所要求的那樣: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任何一篇課文的閱讀教學,都可以依據課文設計出實實在在的課堂訓練活動。
2
教學創意講究「新」
教學創意講究「新」,表現出來的是語文教師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這種意識與能力可能是目前最需要進行強化的:一方面,程式化的教學形式風靡;另一方面,陳舊的教學習慣的力量依然強大。
教學創意講究「新」,其出發點仍然是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收穫,有利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追求新而實、新而活、新而美、新而趣的境界,做到新而不做作,新而不花哨,新而不淺薄。
教學創意講究「新」,可以落實到課堂教學的任何細節上。
(1)新在課文教學的導入。
(2)新在背景資料的鋪墊。
(3)新在文意把握的訓練。
(4)新在朗讀訓練的角度。如教學《再別康橋》時,組織朗讀訓練,可以從如下角度入手,依序進行朗讀:
讀出寧靜感
讀出節奏感
讀出起伏感
讀出惜別感
也就是說,學生朗誦的基調要深沉,語氣的變化要鮮明,節奏的處理要舒緩。還有,新在切入的巧妙,如教學《荷花澱》時,組織文學欣賞的討論:為什麼要寫婦女們到馬莊去給男人送衣服?新在教材處理的角度,如教學《項羽之死》時,對課文的首段進行「美點賞析」。新在課堂活動的設計,如教學魯迅的《雪》時,安排「課中比讀」活動……
追求新穎實在的教學創意,能夠讓語文教師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
3
教學創意講究「精」
教學創意,既要講究「實」,又要講究「精」,二者相輔相成。
所謂「精」,就是教學視點集中,研討話題精練,對學生進行精細、精美而又富有力度的閱讀訓練。
所謂「精」,就是精選教學內容,對教學材料進行精緻的組合,從而使課堂教學內容精練、頭緒清楚、步驟清晰、推進從容。
內容精緻的課堂閱讀教學有兩大好處:因為「精」而能夠到達一定的深度;因為「精」而使學生佔有更多的練習時間。
教師想要使教學內容精練起來,從教材利用的角度,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精選一個點;精讀一處文。
精選一個點:就是抓住並突現課文某個方面的特點,使之成為深入品析的抓手。
精讀一處文:就是在文意把握的基礎上,品析課文中的精彩部位,在活動中訓練學生的品析能力、闡釋能力。
「精選一個點」「精讀一處文」的教學處理策略可以用於很多課文的教學中,這其實是一種普遍可用的教學設計的基本形式:文意把握,選點精讀。
4
教學創意講究「美」
課堂閱讀教學的設計,需要各種類型與風格,表現出美感的課,是其中的一種。
美的語文課不僅需要體現語文本身的美,還要體現教之美與學之美。具有美感的語文課,能夠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讓學生審美品美、美讀美寫,在美好的學習過程中提升語文素養。
閱讀課堂教學中的美感,主要表現在:教學內容的美,教學形式的美,教學手法的美,教學活動的美。所有這些「美」,都需要服從於教學中的「實」。課堂上的「美」,不是渲染,不是煽情,不是花哨手法,更不是模式化的課堂展示活動。
那麼,設計具有美感的語文課或者美感濃鬱的語文課,有什麼樣的基本要求呢?
第一,課堂教學中的「美」,力求表現在「課」的整體設計上,這是關鍵。
第二,課堂活動的設計要優雅,要營造「美」的活動氛圍。
第三,注意活動之間的協調,以及活動形式、教學節奏的自然變化。
第四,課堂活動除了訓練學生的能力之外,還要給學生新、美、趣的閱讀感受。
第五,富有美感的課,應當給學生思想情感上的濡染。
5
教學創意講究「活」
課堂教學中的「活」有兩層含義:一是不拘泥,不呆板,教法靈活;二是教學內容靈動,學生有充分的實踐活動。
教學設計對「活」的追求,就是創設靈動美好的課堂學習活動,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讀寫活動中既有所收穫,又表現出個性化的學習狀態。
能體現靈動的學習氛圍與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過程的,主要有品詞論句、美點欣賞、闡釋論析、微型寫作、話題討論等能真正讓學生讀起來、寫起來、說起來的活動。
教學創意講究「活」,這種「活」,第一不能淺薄,第二不能雜亂。關鍵在於教師設計並實施內容雅致、能激發學生深入探求的好話題。
筆者2010年曾在昆明市第三中學教學《念奴嬌·赤壁懷古》。本課的教學創意是:活動一,體味音樂美,指導學生朗讀與背讀;活動二,欣賞文學美,引導學生欣賞課文的一「點」之美,在進行角度細膩的朗讀訓練之後,請每位同學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從「文章章法之美、景物描寫之美、人物描寫之美、鍊字鍊句之美、表現手法之美、情感抒發之美」中任選一「美」寫微型賞析文,然後課中交流。
6
教學創意講究「豐」
教學創意講究「豐」,指的是課堂教學要有一定的容量與厚度,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有收穫、大有收穫。
課堂教學內容豐富,應該是每位語文教師的不懈追求。即使在一節課內,我們也可以運用非常多的方法來使教學的內容豐厚起來。
一課多用:利用課文蘊含的教學資源進行朗讀能力、分析能力、闡釋能力等不同層面的能力訓練。
整體反覆:多次利用短篇課文或課文中的精美片段,多角度地設計品讀活動,每用一次都變換一種教學角度。
課文聯讀:從某篇課文延伸開去,將相同內容、相同手法、相同形式的作品「聯」在一起,進行有序推進的課堂教學。
一次多篇:巧妙處理,在一次教學中完成教材中的「一課多篇」的教學,如「杜甫詩二首」「寓言兩則」之類。
順勢穿插:在教學中穿插資料卡片,或在學生的品析活動之後,教師進行活動小結,順勢進行知識講析。這些方法,甚至能讓內容單薄的課文也在教學中變得豐厚起來。
專題探析:或對課文進行美點欣賞,或對課文進行妙點揣摩,或專門探析作品的手法之美,或專題欣賞課文的語言。
以寫帶讀:以「寫」為學生主要的實踐活動,通過「寫」的活動自然而然地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積累豐厚的學習資料。
精粹講析:教師設計課中微型講座之類的活動,就課文內容進行知識講析,並強調學生做好課堂學習筆記。
讓教學內容豐厚的「天敵」有兩個:一是在教材處理上,教師擺脫不了「就課文教課文」的束縛;二是在教學方式上,教師擺脫不了最低效的碎問碎答的教學方法。這些需要我們在教學設計中予以優化。
7
教學創意講究「趣」
教學創意講究「趣」,是為了讓學生自覺地、快樂地、專注地參與學習,從而有更好、更美、更豐富的學習收穫,並享受學習過程中的樂趣。
語文教學中的「趣」,不是教師著力鼓動、煽情所形成的氛圍,不是讓已經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學生配合自己玩猜一猜的遊戲的淺陋做法,不是逗樂學生的「表演」……
教學活動中的「趣」,是在雅致的教學氛圍中對學生的「激趣」,是學生確有辛苦的體驗而又覺得頗有味道的學習過程。
可以說,教學創意講究「趣」,是為了讓學生享受到「有味道的學習過程」。設計「趣」教活動,對教師有如下基本要求:
第一,著眼於課文閱讀教學中的一個環節、一個板塊,或一次活動;
第二,教學活動的重點仍然是利用課文對學生進行閱讀品析能力的訓練;
第三,這種帶有趣味性的品讀活動是需要引導班上所有同學參與的集體研習活動;
第四,有「趣味」的教學方法偶爾可用,但不可常用,教學要常教常新,這本身也是一種教學趣味。
8
教學創意講究「雅」
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俗套與虛假,已經是比較普遍的現象了。林林總總的平俗手法、教學假象讓人揪心:
導學案永遠是千篇一律的結構;音樂聲、掌聲充斥課堂;教師時不時給學生的發言打分;學生們熟練流暢地進行小組展示;寫作活動中不到1分鐘學生就可以生動地朗讀習作;教師常常對學生說「你們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無論學生有什麼樣的問答,教師總是以「非常好」來點評;學生從小學入學到初中畢業,很多次被要求「對爸爸媽媽講一句話」;「四步見效」「五步達標」之類的粗淺模式泛濫成災……
我們的語文教學,需要「脫俗」,需要「歸真」。我們的教學創意,需要講究一個「雅」字,我們需要優雅、高雅的充滿智趣的語文課堂教學。
教學創意講究「雅」,在備課、教學上有8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1)教學設計中少安排非語言文字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課始課末少用以音頻視頻來渲染氛圍的方法。
(2)不在教學設計中頻繁使用大家都在使用的平俗手法。比如,總是要求學生用規定的句式說話、寫話。
(3)錘鍊教師的課堂教學用語。多用簡潔優美的書面語言,儘量克制碎問,儘量避免單調重複的評價,儘量少用拿腔拿調的語氣說「給他掌聲」之類的話。
(4)簡化教學思路。形成有動有靜、動靜有致的課堂教學氛圍,杜絕提問到底、展示到底、交流學案到底的單調浮躁的教學方式。
(5)深化教學內容。課堂教學專注於學生語言學用、技能訓練、知識積累、學法實踐的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6)美化教學手法。儘可能地避免長期運用單一手法進行教學,多引導學生美讀、趣讀課文,多設計富有情趣的集體訓練活動。
(7)細化活動設計。有機地恰切地設計與安排課堂詩文朗讀訓練、文學欣賞訓練、微型寫作訓練、學習方法訓練等高雅的課堂實踐活動。
(8)優化教師的專業技能,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語文教師要特別注意提高朗讀教學的水平、文學欣賞的水平、課堂對話的水平,以及精緻地講析的水平。
來源 | 整合自源創圖書《餘映潮談閱讀教學設計》,餘映潮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7月出版
文章轉載自 |中國教師報
責任編輯 | 杜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