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教研室範莉讀餘映潮著作有感:做語文教學的有心人丨周末閱讀

2020-07-26 教師娘家

閱讀《餘映潮閱讀教學藝術五十講》是在七年前,為了參加陝西省教學能手大賽,提升自己的現場教學能力而為之。近日,我再次拜讀這本書,是基於個人工作角色的轉換,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研究水平而深入學習。閱讀同一本著作,懷著不一樣的目的,帶來不一般的收穫。

銅川市教研室範莉讀餘映潮著作有感:做語文教學的有心人丨周末閱讀

本文作者:陝西省教學能手,銅川市教研室語文教研員範莉

「餘氏風格」普度一線教師

餘映潮老師的教學風格極具個性,已經自成體系,形成一種新的流派,被稱為「餘氏風格」。他長期所面對的、所接觸的,是基層學校的教師,所以他更注重研究大眾化的語文教學藝術,力圖找到一些具有共性的、一般的語文老師都能接受的教學經驗,力圖為提高大多數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做一些教學藝術的普及工作。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對選文的要求是:要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要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所以,我們的教材中的許多文章均屬於「文質兼美」的美文範疇。可以說,美文是語文教材的基礎,美文是閱讀教學的基地。餘老師認為,美文必須美教,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們的教學現實卻是「美文」在很多時候是得不到「美教」的,傳統的講析式教學衝淡了美文的「美感」,瓦解了美文的「生命」。於是他的《美文美教》應勢而生,這篇文章用極短的篇幅,從八種不同的角度,為課堂閱讀教學明確了切入點。

那麼美文怎樣才能美教呢?(1)從朗讀的角度處理課文;(2)從積累的角度處理課文;(3)從語言的角度處理課文;(4)從模式學用的角度處理課文;(5)從發現的角度處理課文;(6)從思維訓練的角度處理課文;(7)從閱讀技能的角度處理課文;(8)從情感的角度處理課文。

「餘氏風格」彰顯課堂藝術

與其他名師相比,餘老師精美生動的課堂教學往往給人觸類旁通的深刻感悟。比如「一詞經緯式,一線串珠式,選點突破式,多角反覆式,板塊並列式,美文助讀式,讀寫結合式,一次多篇式」的設計思路,為廣大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提供了綱領式「抓手」;又如教材處理要「簡化,優化,美化」的基本手法,也讓老師們找到了設計方向;再如「課堂教學的高層次境界是學生活動充分」等理念,易於被教師們所接受、所運用。

這些行之有效的教學藝術,源自於他連續12年進行的課堂研究,也來自於他作了近150場關於課程、教材、教法與教學設計的報告,在他的900餘篇各類教學論文中,有近200篇是關於課堂教學藝術的。餘老師早已成為中學語文界的一盞指路明燈,他把多年累積的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毫不吝嗇地傾囊相授,點點滴滴均成為廣大教師們專業成長的源泉。

「餘氏風格」點亮語文教研

一個地方的語文教學研究水平的高低,或多或少地決定著當地的語文教學課堂效果,因此教研員的政治高度、理論深度、創新思維也在不同程度的影響著教師的專業技術能力。這就要求教學研究工作者在當今名目眾多、風格各異、良莠不齊、盲目求新的教學名稱下,有正確的方向、敏銳的眼光、冷靜的頭腦、求真的初心,引領好當地一線教師找到一條適合本地教學實際和學生情況的可發展之路。

無疑,在這條艱難求索的道路上,餘映潮先生不但為我們作出了表率,還毫不吝嗇地給我們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寶貴經驗,這就讓我們更加明確了課堂教學的方向。對教師而言,他重在教學設計與教學藝術的點示,他在《語文教學通訊》上發表的《板塊並列式思考》《穿插引進式思路》《句式訓練式思路》《選點突破式思路》《一次多篇式思路》《課文撮要式思路》,在《中學語文》上發表的《閱讀教學要充分地關注語言積累》《談教師對教材的創造性閱讀》《創造富有生命力的嶄新課型》《設計豐富多彩的語言教學活動》《創造一份精美的教學方案》等等論文,每一篇每一例都能給我們提供簡單可行的操作範例。

「餘氏風格」需要「厚積薄發」

語文學習是對龐雜細碎的知識點的整合過程;語文教學是將知識點進行藝術性呈現的加工過程;語文教研是突破式地對二者進行有效指導的銜接過程。立足於教學研究的高度,就要求我們具備廣博的理論知識體系,精深的專業技術能力,還要時常深入教學一線,傾聽師生建議,進行課堂實踐。唯有這樣,才能真正讓教研工作有的放矢,不斷提高。

廣博的理論知識如何構成體系,精深的專業技術能力又怎樣得以提升?這就需要我們為人師者靜下心來,認認真真讀一些書,踏踏實實幹一番事,實實在在做一些研究。

「餘氏風格」需要「筆耕不輟」

作為一個中學語文教研員,能夠有聲有色地開展教學,能夠設計出精彩創新的教案,這是語文教師理應具備的基本功,它常常以外在的課堂形式表現出來;而如果能夠沉心靜氣的撰寫出思想深刻、定位精準的論文,那就要學習餘映潮先生深入實踐、不斷探索的教研精神和善於總結、勤於動筆的內在本色,而這也正是我們今後需要努力追求的工作目標。

語文教學研究之路任重而道遠,只有如此內外兼修,方能修成正果!最後將餘先生的一句話送給同仁們共勉:扎紮實實讀一點書,做一點學問,練一點本領,做語文教學的有心人。——餘映潮


相關閱讀:

銅川教研室顏曉玲讀《溫儒敏談讀書》:在字裡行間尋找快樂丨假期閱讀

銅川市教研室劉亞寧讀《未來學校》:未來已來,現在是未來丨假期閱讀

銅川市教研室劉亞寧讀《未來學校》:未來已來,現在是未來丨假期閱讀

楊陵實驗幼兒園李文杰讀《偷影子的人》:給孩子的童年插上翅膀丨周末閱讀

雷樣存讀《吳忠豪與小學語文名師磨課》:語文課該給學生教什麼?丨假期閱讀


編輯:關中小夥

銅川市教研室範莉讀餘映潮著作有感:做語文教學的有心人丨周末閱讀

相關焦點

  • 正高級教師王金全讀《可見的學習》有感:從學生的角度看教學丨周末閱讀
    中小學正高級教師,陝西省特級教師,銅川市教研室歷史教研員王金全銅川教研室顏曉玲讀《溫儒敏談讀書》:在字裡行間尋找快樂丨假期閱讀銅川市教研室劉亞寧讀《未來學校》:未來已來,現在是未來丨假期閱讀特級教師崔秀芳讀《西遊記》有感:讓信念照亮我們的人生丨周末閱讀
  • 宿遷市宿豫中學趙寶讀《不跪著教書》有感:做獨立思考的教師丨周末閱讀
    最近,我在閱讀吳非的《不跪著教書》,看完合上書本的那一刻,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教學生涯。從2003年走上工作崗位,我就一直兼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過去了,職業的倦怠感與日俱增: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班級管理,就會像課堂教學一樣,陷入重複性的循環——為人師,頂多是個「教書匠」;當班主任,至多是個「孩子王」。從經師到人師,從管轄者到管理者,這中間隔著等待跨越的長河。
  • 【鯤鵬在線】正視「綠眼鏡」,做個有心人 -----讀《文本的教學解讀及其要領》有感
    正視「綠眼鏡」,做個有心人----讀《文本的教學解讀及其要領》有感福建省福清市文光學校小學部  郭靖霓繼續艱難而又認真地啃著第二章《文本的教學解讀及其要領》,正文之前有個「熱身活動」,其中有兩個問題:1.你在文本解讀方面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 叢臺區暑期學科教師共讀一本書活動(語文組)
    ,提出各學校教學校長帶頭、引領老師們利用假期時間去多讀書,開展多種形式進行督促閱讀,比如師徒共讀一本書,同學科共讀一本書、開展讀書分享等交流活動。此次,小學語文教師們共讀的書目是李懷源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理論與實務
  • 【第5期】書生教慧|《餘映潮談寫作藝術》讀書報告
    教語文要會讀,會思考,會沉澱,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思考。餘老師的這本書留給我們很多的思考。首先,語文老師要博覽群書,重視文本的解讀。無論是進行閱讀教學還是作文指導,解讀文本的能力是首要的。曾經聽好友講,上海名師陳鍾梁先生評課,有時要重新解讀一次文本,先生的言外之意就是,一個語文老師如果文本都沒有解讀懂,那麼和學生的對話、討論、引導似乎意義都不大。
  • 餘映潮:課堂教學創意的8大「講究」
    要做到這一點,靠的是教師對課文的高度重視及對教學的精心設計,正如新課標所要求的那樣: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任何一篇課文的閱讀教學,都可以依據課文設計出實實在在的課堂訓練活動。
  • 餘映潮教例評析100例42|提倡課堂智能練習
    教學基本任務:品讀、積累,並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時間分配:教師大約15分鐘,學生大約30分鐘。以學生活動為主。1.讀。第一次朗讀——請同學們讀得沸沸揚揚。第二次朗讀——請同學們讀得字正腔圓。第三次朗讀——請同學們讀得層次分明。第四次朗讀——請同學們讀得有景有情。2.說。①這篇課文可用一個「善」字拎起。「善」在哪裡,怎樣寫「善」?
  • 學習了餘映潮老師的課堂教學實錄,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近日,我陸續觀看學習了餘映潮老師的《湖心亭看雪》、《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陋室銘》等課堂教學實錄,收穫多多,感觸多多。第一、教學設計不玄虛。餘映潮老師的課堂教學,板書簡簡單單,課件簡簡單單。可見他在備課設計時非常重視教學方法的設計,體現了一位大師的智慧和藝術。而我們的備課和教案設計,往往重在備知識,繁瑣而詳盡,唯恐遺漏了哪一個知識點。導致備課和教學設計頭重腳輕,主次顛倒。第二、課堂線條不複雜。
  • 鹹陽市乾縣一中倪濤讀於漪《語文教育論集》有感:教師何為?丨周末閱讀
    在教學實踐當中,很多地方覺得自己不能夠自圓其說。比如詩歌教學,說老實話,它是我們語文教學中的短板,基本上講不出多少道理。但其實,詩是最能直接叩擊心靈的文學形式。記得馮驥才先生打過一個很有趣的比方,他說:什麼叫散文?
  • 「怎麼教」「教什麼」……名師餘映潮談統編教材運用策略
    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中青年語文教師課堂學藝術研究的領軍人物」餘映潮老師深入研究探討「怎麼教」、「教什麼」、「為什麼這麼教」等問題,初步形成了系統化的運用策略。「教讀」是課文閱讀教學的一種課型,是統編教材「三位一體」教學結構中的關鍵一環。其重在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訓練指導。教師的指導作用在這裡得到了凸顯。「教讀」課文的教學設計,需要做到三個充分:充分利用課文中的訓練資源;充分利用單元目標、預習要求與思考探究、積累拓展等;充分關注課文教學所要達到的訓練標高。
  • 看,莒縣一中「有心人」
    願做黑夜裡陪你讀書學習的那盞漁火。45天,一本書,70頁,接近50000個字。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莒縣一中高三語文教師於世法編制了一本關於作文教學的學習資料,裡面記錄著疫情網課期間對作文教學的思考和辦法,也包含著精選出來的10篇手寫在答題紙上的下水作文。網課期間上作文課,不能當面指導,很難與學生一對一交流,有些話講不透怎麼辦?
  • 特技教師談語文教學:重回聽說讀寫的原始面貌
    讀蟬、背蟬、悟蟬,讀、背、思、寫,教學迷人、充滿詩意。  越來越多的學者呼籲將語文本真還給課堂  有幸聽到餘映潮老師的講課,是因為近日由市教育局承辦的為期兩天的全國「真語文」系列活動在石家莊舉行。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多名一線語文教師代表、教研員,以及語文教育專家共聚長安實驗學校,探討語文的真正內涵實質,倡導將語文的本真還給課堂。
  • 沉浸式語文教學 ——讀三聯周刊《什麼是好的語文教育》有感
    沉浸式教學理論近年來被應用到了初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中,它對於強調認知及情感體驗的散文閱讀教學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其他的論文提到了沉浸式教學模式在英語口語、閱讀教學、朗誦、公開課等方面的運用,以閱讀教學居多。
  • 第2124季【溼地淮語】餘映潮板塊式教學設計課例賞析
    我感到在閱讀教學中,決不能拋開學生的第一體悟去分解內容。一切字詞的解釋、語句的揣摩、段落的講讀,都必須以把握文意為目標,從整體感知到細部體會,再從細部收穫回到領悟文意,使學生在一篇課文學習過後,留下的不是簡單機械的語言符號,而是鮮活的、靈動的、有機的篇章,不是喪失美感的知識點範例,而是美的、帶有無窮意味、充滿睿智哲思的精華,由此我們學習了餘映潮老師的板塊式教學模式。
  • 銅川市朝陽實驗小學成功舉辦鹽銅協作教學研討觀摩活動
    12月19日—20日,由鹽城市鹽瀆實驗學校和銅川市朝陽實驗小學主辦的「立足學科實踐 聚焦素養導向」教學研討觀摩活動在銅川市朝陽實驗小學舉行,銅川市朝陽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高濤主持。市教育工委副書記樊蘊華、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錢冬義、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長潘濤出席,來自市內外26所學校的400餘名老師參加。
  • 榆林市靖邊縣教研室許建峰:陝西「新中考」語文試題評析丨聚焦中考
    比如閱讀板塊的第一題: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8—11題。這是典型的由四則新聞、科普文等材料組成的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不但選文內容彰顯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而且題型設計頗有銜接高中語文群文閱讀的特點,其中尤其令人稱道的是第9題:長徵五號B這款新型運載火箭有哪些獨特之處?請簡要概括。
  • 討論丨《孔乙己》的教學終點在哪裡?
    ;5.黃厚江,《孔乙己》教學實錄(2008年執教),《享受語文課堂——黃厚江本色語文教學經典案例》,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6.楊冬雪,《孔乙己》教學設計,《中學語文教學》,2011年第3期;7.餘映潮,《孔乙己》課堂教學實錄及評點(2012年執教),《餘映潮中學語文精品閱讀課教學實錄》,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年出版;8.鄭逸農
  • 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總結範文(通用3篇)
    在課題的實施過程中,得到了省教研室張偉忠老師的親臨指導,其間市教研室單波主任和區教研室王錦華主任也多次指導,並初見成效,下面把課題實施的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課題的實驗過程及特色:  一、正確理解「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與文學教育」課題研究的內容  個性化閱讀教學既研究個性化的教,更研究個性化的學
  • 名師做引領 專家解困惑 ——記㴔灘中心校「1+X」閱讀教學課例研修活動
    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2020年12月9號上午㴔灘鎮中心校在㴔灘鎮孫莊小學開展了「1+X」閱讀教學課例研修活動
  • 【師者心語】願做兒童閱讀的點燈人 ——讀《小學語文整本書分類閱讀教學研究》之我見
    願做兒童閱讀的點燈人——讀《小學語文整本書分類閱讀教學研究》之我見  自2016年暑假我們作為實驗區試用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以來,我有幸成為第一批踏上語文教學改革快車道的教師。走進統編教材,我們處處可見教材對「閱讀」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