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諦到底是什麼?

2020-12-13 育兒番茄醬

教育的真諦是什麼?這真的是一個很深奧很值得討論的話題。大學學習教育學四年,山村支教兩年,我也不斷在思考這個問題。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這一點毋庸置疑。教育無處不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甚至自學,但是我覺得,無論哪一種教育,教給孩子的東西本身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學習的能力和樂觀生活的態度。我就這兩點來談談我的看法。

教育的真諦是什麼

一、學習的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如今是一個信息社會,交給孩子良好的學習能力,想學什麼知識和技能還不是手到擒來。現在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成績差,甚至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分數上,就有某家長因為孩子考了98分而嚴重抑鬱,至於嗎,這樣孩子不開心,更學不好。看問題,要深入到本質,把孩子的學習能力提上去,學什麼都輕輕鬆鬆了。

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二、樂觀生活的態度。

在支教的兩年裡,我也常常陷入學生的分數裡不能自拔,後來我想明白了,對於山裡的孩子來說,他們之中一部分人只能上到小學,今天考了58分對於他們真的很重要嗎?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掌握了那58分的知識,我就要及格了的那種樂觀態度,我就希望他們無論什麼時候都能活得開心,都相信一切都會好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想樂觀,快樂生活,很多時候很難,現代人大多都很焦慮,我覺得就是這一種能力沒有根值到骨子裡。

教育的真諦是什麼?仁者見仁,你覺得呢

樂觀生活

相關焦點

  • 教育的真諦到底是什麼,教育不僅僅是教學
    比起幾十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我可能還不夠資格談論教學的真諦,所以筆者鬥膽從自身的經歷來談一談。一:教育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小事更是一件細事「少年強,則國強」是我們常常提起的一句話,少年如何才能強,其實和老師關係很大和少年時期的教育關係很大。
  • 我們為何要接受教育,教育的真諦是什麼
    這些話好像道出了教育的真諦,讓人們認識到真善美。但是這個命題聽起來過於美好,而且現實生活中能夠達到這種狀態的人也不多。就像在電影裡,孫悟空是在瞎掰胡扯的情況下才說出的這些話,是為了忽悠驅魔人陳玄奘。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不小心就會走這樣的路子,本來是個好東西,結果搞著搞著就歪掉了。
  • 快樂教育的真諦什麼?
    快樂教育入津已經十多個年頭,大作文十餘年來,幫助10餘萬學員解決了作文難題,用事實詮釋著「快樂」的真諦,真是「有大作文,寫作閱讀自然輕鬆」!
  • 教育的真諦
    反而陳老師的出現我更加喜歡上語文課,哪怕是表面上的平等但他的確做到了,記得最清楚的一次語文課,有一天下午他把他一篇在著名期刊發表的一篇長篇文章,讀出來分享給我們,具體細節記得是讚美某個景點的石頭什麼的,激情澎湃的思想,延伸了國家民族精神,有點模仿毛主席文章的大氣磅礴,反正他念完自己特別滿足。
  • 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才是快樂教育的真諦
    西方教育認為,積極的動力(motivation)能讓大腦興奮,這是人生快樂的真諦。快樂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對知識探索的興趣和快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專家」和家長卻將快樂教育簡單理解為「順其自然」——孩子做沒做作業都沒關係。
  • 揭秘:教育的真諦
    自古以來,我們人類對教育相關的探討就從來沒有間斷過,如「教育的定義」、「教育的本質」、「教育的真諦」、「教育的意義」等等。可是到至今,大家似乎都沒有一個較統一的認識,還是眾說紛紜。很多社會上公認的教育專家,社會學者等等都專門出書闡述過自己對教育的見解。
  • 教育的真諦是真誠和尊重
    教育的真諦是真誠和尊重。記住,教育最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是曉雪老師,謝謝您的關注,共同探討教育的真諦。
  • 「素質教育」的真諦是什麼?你可能誤會它了!
    80後家長對素質教育一點都不陌生,因為從80年代中後期開始,「素質教育」開始廣泛傳播在報刊媒體上。素質教育指的是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提出來之後,被拿來和國內傳統的應試教育相比較。
  • 教育的真諦是傳授知識嗎?大多數人都想錯了
    許多人認為教育只是傳授知識,甚至認為教育的真諦僅僅與此,其實教育的真諦是使更多人努力工作和愛人。弗洛伊德先生認為一個健康的人應該是努力工作和博愛的人,細細思考這就是教育所應賦予的責任,然而一些人卻認為學習知識是最終目的,顯然許多人都想錯了。
  • 龍門學社丨堅守教育真諦,傳遞大愛力量
    龍門學社丨堅守教育真諦,傳遞大愛力量「三尺講臺站八鬥學士,學士含辛育學子;一尺課桌載千秋之夢,千萬銀絲託偉業」,龍門學社創始人鄧道勝先生,用虔誠的教育追求,生動地詮釋並踐行了這份教育情懷。創業之路多精彩鄧校長的創業歷程十分精彩,本在國有企業擁有鐵飯碗,因為當時自己孩子的初中成績不是特別理想,所以回家去親自輔導孩子功課,由此走上教育培訓之路,到2011年時毅然辭去鐵飯碗工作,創立了英語培訓機構,從一開始的十來個孩子,用5年的時間發展到數千人,鄧校長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教育的真諦,收穫了教育的成就與樂趣
  • 人生的三大真諦是什麼?
    告訴孩子人生的真諦,這個東西也很重要,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有時候作為父母跟孩子討論不少人話題,很多家長我看都沒有討論過,其實討論討論這挺有意思的,有時候比如說像我跟我孩子經常就說你是大學生自殺,我說為什麼呀?他就說還要煩唄。我說煩什麼呀,我人一輩子總有煩呀!我說你們有房,我們也有房,但是如果你現在在上學呢,我就怕他跳樓自殺了,你會怎麼辦?對吧?
  • 149.教育的真諦在於給人以智慧(一)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這是多少年來人們眾說紛紜的問題。概括人們對教育的種種認識,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工具說」。即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要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人,以此推動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二是「發展說」。即認為教育主要是為了促進人的發展,其中包括德、智、體、美等多方面的和諧統一的發展。三是「生命說」。即認為教育是為了人的生命的完善,是為了人的生命體由「自在」走向「自由」和「自為」。四是「幸福說」。
  • 是什麼遊戲,讓課程中的父母終於明白教育孩子的真諦?
    引言:是什麼遊戲,讓課程中的父母終於明白教育孩子的真諦?但以前讀書的時候,家長和老師都會教育我們少去遊戲廳要好好讀書,但是如今隨著電子經濟的飛速發展,打遊戲也已經進入大學的課堂當中,遊戲打的好,照樣可以找到好工作,而且甚至可以變成遊戲競技的身份。現在很火爆的電子競技已經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的批准,成為了第99個體育項目。
  • 印度的優質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來襲,告訴你教育真諦
    導讀:印度的優質電影,告訴你教育真諦,三傻大鬧寶萊塢來襲。電影總是有著超凡的能力,讓你在別人的故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理解或真理。印度的這一部老影片,許多人都向我介紹過,最開始我根本不想看,片長看了就覺得要死,片名居然叫《三傻大鬧寶萊塢》,什麼鬼名字,直接pass掉,但是後來越來越多的人推薦,網上也越來越多的好評,我想,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麼?所以,我去看了。還好我看了,簡直就是寶藏級別的電影。喜劇的底色,穿插著生活中無可奈何的悲劇,在不經意間說出來的話都可以作為箴言記錄下來。
  • 100句關於教育的小思考,告訴我們教育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陪他一起長不大」,教育就是「給他時間胡思亂想」,教育就是」我會講道理也會給你留餘地」,教育就是「你犯了錯我不說破」,教育就是……100句教育「漫話」,短小精悍,卻耐人尋味,一起讀讀看。教育是什麼?
  • 教育的真諦與癥結 _2012博鰲論壇_網易財經
    歡迎大家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教育分論壇。我們今天教育分論壇的主題是教育的真諦與癥結。大家都知道,世界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教育,在論壇開始之前有幾位貴賓專門跟我交流,說希望和各位貴賓探尋一下教育的真諦。因為現在世界各個國家,尤其是近20年來我們對教育的投入都非常大,據不完全統計,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教育的平均投入佔GDP的比率達到5%左右。今年「兩會」上,中國的教育投入首次達到GDP的4%。
  • 沐浴名師風採 感悟教育真諦
    三天半的報告會,使我們有幸沐浴名師風採、感悟教育真諦!專家們的大智慧、大境界、大情懷、大思想為我們提供了「高觀點」的理論認識、接地氣的實踐指導和零距離的案例交流。我們深深感受到專家們既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既是奉獻的也是收穫的;既是平淡的也更是轟轟烈烈的!這次大會是一次精神洗禮,是一次陽光沐浴,更是一次心靈的碰撞。智慧交流,合影留念
  • 《墊底辣妹》:用極致化的反差刻畫教育眾生相,揭秘教育的真諦
    教育是如此複雜,仿如一種無法破解的謎思,然而卻有一部電影,用極致化的反差和衝突刻畫出世間教育眾生相,並為我們揭秘了教育的真諦。這部電影便是日本影片《墊底辣妹》。它根據真人真事《年級倒數第一的辣妹一年內偏差值提升40以上並考入慶應大學的故事》改編而成。
  • 《墊底辣妹》:用極致化的反差刻畫教育眾生相,揭秘教育的真諦
    說到教育理念,可謂形形色色。「虎爸虎媽」「直升機父母」依然流行,雞娃大軍浩浩蕩蕩,但崇尚「愛與自由」的父母也不在少數。這是家庭教育理念的一些碰撞。而在學校教育這一塊,既有眾多人信奉的「嚴師出高徒」古訓,也有「人本主義、因材施教」等現代化教育理念。教育是如此複雜,仿如一種無法破解的謎思,然而卻有一部電影,用極致化的反差和衝突刻畫出世間教育眾生相,並為我們揭秘了教育的真諦。
  • 觀屠呦呦成長之路,得教育真諦-最優質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她很好奇:這些草藥裡面到底有什麼?百思不得其解。在這些的過程中,她對中草藥產生濃厚的興趣。追夢醫學,苦心鑽研帶著這份好奇心和治病救人的夢想,1951年,她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借用這句話,我想說:最優質的教育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思想和行為,促進學習者主動學習,這也正是現在素質教育所倡導的。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古人很早就意識到環境對教育孩子的影響。《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孟子的母親多次搬家,居住的地方在公墓、鬧市和屠宰場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