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諦到底是什麼,教育不僅僅是教學

2020-12-13 大學教育加油站

筆者雖然不是公立學校的教師,自己做培訓班也有5年的時間,自己也是培訓班的一名教師。在我5年的教學生涯之中,培訓過上萬名的線下學員。在線上教學轉型之後也培訓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線上學員。比起幾十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我可能還不夠資格談論教學的真諦,所以筆者鬥膽從自身的經歷來談一談。

一:教育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小事更是一件細事

「少年強,則國強」是我們常常提起的一句話,少年如何才能強,其實和老師關係很大和少年時期的教育關係很大。所以從邏輯的角度可以發現,教育強少年才會強,少年強國家才會強。所以從這個角度教育和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教育是一件大事。當我們學習完大學《高等數學》這一個學科的時候,在回顧我們曾經學過的數學。其實我們會發現數學就是源自於一組抽象而來的數字和一個加法組成。回首往事我還記得被留校背誦99乘法表的事情。所以學習的過程中,是因為我們的老師做好了每個小事每一個細節,才會有後來的成就。

二:教育不僅僅是教學

現在的形勢之下,一生之中我們至少要經過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多個階段。當畢業離校的時候往往記憶深刻的老師只有幾名,而且在記憶裡面並不是講過的知識而是那些做人的哲理,生活的方式。很多老師就陷入了一個錯誤的教學認識,認為只要能把書本上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就可以了。那這樣的方式就打錯特錯了,按照這樣可能更多地培養出來的學生只知道成績和分數,那極有可能導致出現吳謝宇這樣的高材生做出弒母的事情了。老師在課堂中更應該去傳遞正確的積極的正能量的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具有自我獨立意識的思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會發現關注學生心理成長的老師會更加的獲得學生的喜歡,那些只教授知識的考試往往和學生毫無黏性。從這個觀點來看,教學只是過程而育人才是本質。

三:教學要融入感情

對待學生最好的狀態筆者認為應該是既要嚴格也要關愛,現在的學生生活的環境充滿了各種的誘惑比如說手機遊戲就是最大的誘惑。那麼無論是家長的家庭教育還是學校的教育都應該嚴格地去要求學生,幫助學生遠離誘惑,如果放任自流很有可能毀掉一個人。那麼如果單純地去約束,或者是無止境的批評不僅僅得不到效果還有可能讓學生產生叛逆的思想,最終形成無法管理的局面。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多對學生投入關愛,讓學生知道你對他的在乎,你對他的期望。這樣的方式往往會收穫不錯的成效,而且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關係或者是師生之間的關係。

最後筆者希望各位老師能真正地發自內心地去關注學生的成長,用最嚴謹的態度去提升自己教學質量,我們的教育行業就一定會更好。

相關焦點

  • 教育的真諦到底是什麼?
    教育的真諦是什麼?這真的是一個很深奧很值得討論的話題。大學學習教育學四年,山村支教兩年,我也不斷在思考這個問題。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這一點毋庸置疑。教育無處不在,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甚至自學,但是我覺得,無論哪一種教育,教給孩子的東西本身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學習的能力和樂觀生活的態度。我就這兩點來談談我的看法。
  • 快樂教育的真諦什麼?
    快樂教育入津已經十多個年頭,大作文十餘年來,幫助10餘萬學員解決了作文難題,用事實詮釋著「快樂」的真諦,真是「有大作文,寫作閱讀自然輕鬆」!追溯我們快樂的源泉,那一定來自於我們大作文的老師們對作文教學工作的深抓不懈。首先,我們實施教研管理的規範化。每學年開學初期,我們都會嚴格制定教研計劃,並在整個學年中按照計劃,在規定時間教研。每一次教研都有針對性,逐一分析教案教材中的重難點,切實在授課之前解決教學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 龍門學社丨堅守教育真諦,傳遞大愛力量
    龍門學社丨堅守教育真諦,傳遞大愛力量「三尺講臺站八鬥學士,學士含辛育學子;一尺課桌載千秋之夢,千萬銀絲託偉業」,龍門學社創始人鄧道勝先生,用虔誠的教育追求,生動地詮釋並踐行了這份教育情懷。投身教育這麼多年,鄧校長最大的欣慰,便是學生家長反饋「我的孩子在龍門學社,進步了多少、提高了多少、優秀了多少、成長了多少」,這種樸實的語句,卻是對龍門學社的最大認可與肯定。每當聽到家長有感而發,對鄧校長來說,這是對他最欣慰的回饋。辦學之餘,鄧校長也在不斷思索教育的意義,教育到底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辦教育?教育的價值在哪裡?
  • 我們為何要接受教育,教育的真諦是什麼
    這些話好像道出了教育的真諦,讓人們認識到真善美。但是這個命題聽起來過於美好,而且現實生活中能夠達到這種狀態的人也不多。就像在電影裡,孫悟空是在瞎掰胡扯的情況下才說出的這些話,是為了忽悠驅魔人陳玄奘。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不小心就會走這樣的路子,本來是個好東西,結果搞著搞著就歪掉了。
  • 「素質教育」的真諦是什麼?你可能誤會它了!
    80後家長對素質教育一點都不陌生,因為從80年代中後期開始,「素質教育」開始廣泛傳播在報刊媒體上。素質教育指的是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提出來之後,被拿來和國內傳統的應試教育相比較。
  • 揭秘:教育的真諦
    自古以來,我們人類對教育相關的探討就從來沒有間斷過,如「教育的定義」、「教育的本質」、「教育的真諦」、「教育的意義」等等。可是到至今,大家似乎都沒有一個較統一的認識,還是眾說紛紜。很多社會上公認的教育專家,社會學者等等都專門出書闡述過自己對教育的見解。
  • 教育的真諦
    反而陳老師的出現我更加喜歡上語文課,哪怕是表面上的平等但他的確做到了,記得最清楚的一次語文課,有一天下午他把他一篇在著名期刊發表的一篇長篇文章,讀出來分享給我們,具體細節記得是讚美某個景點的石頭什麼的,激情澎湃的思想,延伸了國家民族精神,有點模仿毛主席文章的大氣磅礴,反正他念完自己特別滿足。
  • 共同探尋教育真諦!青大附中年會上看到「真教育」
    ,線上約25萬人次點擊觀看……12月19日上午,青大附中2020年教育教學年會在天山校區舉行,本次年會以「求真知·做真人·教育唯真——以仁愛之心探尋教育真諦」為主題,採用了「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舉辦,打破時空與地域界限,實現遠程「零距離」互動交流,真正做到「大家的年會」。
  • 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才是快樂教育的真諦
    西方教育認為,積極的動力(motivation)能讓大腦興奮,這是人生快樂的真諦。快樂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充滿對知識探索的興趣和快樂。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專家」和家長卻將快樂教育簡單理解為「順其自然」——孩子做沒做作業都沒關係。
  • 教育的真諦是真誠和尊重
    教育的真諦是真誠和尊重。記住,教育最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是曉雪老師,謝謝您的關注,共同探討教育的真諦。
  • 後疫情時代,網課教育,讓我們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諦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幾乎所有正常的社會生活,教育也不例外。凡大中小學校不得不採取封校措施,以防止疫情蔓延。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的發展為疫情期間開展教育工作創造了條件,通過上網課讓學生接受教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教學工作的基本路徑。
  • 教育的真諦與癥結 _2012博鰲論壇_網易財經
    歡迎大家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教育分論壇。我們今天教育分論壇的主題是教育的真諦與癥結。大家都知道,世界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教育,在論壇開始之前有幾位貴賓專門跟我交流,說希望和各位貴賓探尋一下教育的真諦。因為現在世界各個國家,尤其是近20年來我們對教育的投入都非常大,據不完全統計,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教育的平均投入佔GDP的比率達到5%左右。今年「兩會」上,中國的教育投入首次達到GDP的4%。
  • 祝智庭教授談智慧教育:人機協同作用以優化教學過程的教育範式
    中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主任、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祝智庭在會上作了題為《智慧教育精解》的主旨報告。在報告中,祝智庭教授指出,「智慧教育的真諦就是通過構建技術融合的生態化學習環境,通過培植人機協同的數據智慧、教學智慧與文化智慧,本著『精準、個性、優化、協同、思維、創造』的原則,讓教師能夠施展高成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習者能夠獲得適宜的個性化學習服務和美好的發展體驗。」何謂人機協同的數據智慧?
  • 昌圖北山小學:在文化引領中詮釋教育教學管理真諦
    作為專門培養人、教育人的地方,學校不僅僅是一個教室、操場的概念,同時也是一個環境、文化的理念,校園文化所營造的育人氛圍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昌圖鎮北山小學注重從文化角度考量學校的發展,以動、靜態校園文化作為引領,讓師生在快樂中不斷前行。
  • 觀屠呦呦成長之路,得教育真諦-最優質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影響
    她很好奇:這些草藥裡面到底有什麼?百思不得其解。在這些的過程中,她對中草藥產生濃厚的興趣。追夢醫學,苦心鑽研帶著這份好奇心和治病救人的夢想,1951年,她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借用這句話,我想說:最優質的教育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思想和行為,促進學習者主動學習,這也正是現在素質教育所倡導的。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古人很早就意識到環境對教育孩子的影響。《三字經》裡說:「昔孟母,擇鄰處」。孟子的母親多次搬家,居住的地方在公墓、鬧市和屠宰場附近。
  • 教育的真諦是傳授知識嗎?大多數人都想錯了
    許多人認為教育只是傳授知識,甚至認為教育的真諦僅僅與此,其實教育的真諦是使更多人努力工作和愛人。弗洛伊德先生認為一個健康的人應該是努力工作和博愛的人,細細思考這就是教育所應賦予的責任,然而一些人卻認為學習知識是最終目的,顯然許多人都想錯了。
  • 100句關於教育的小思考,告訴我們教育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陪他一起長不大」,教育就是「給他時間胡思亂想」,教育就是」我會講道理也會給你留餘地」,教育就是「你犯了錯我不說破」,教育就是……100句教育「漫話」,短小精悍,卻耐人尋味,一起讀讀看。教育是什麼?
  • 探尋素質教育的真諦
    1987年4月,在義務教育教材大綱編寫的匯報會上,柳斌提出,基礎教育應該是為培養社會主義公民的素質打基礎的教育。然而,當時的理論界對於素質教育的意見並不統一,反對聲音很明顯。有人直接提出了「三問」:「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有沒有法律依據?」「素質教育是真科學還是偽科學?」
  • 149.教育的真諦在於給人以智慧(一)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這是多少年來人們眾說紛紜的問題。概括人們對教育的種種認識,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工具說」。即認為教育的目的是要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人,以此推動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二是「發展說」。即認為教育主要是為了促進人的發展,其中包括德、智、體、美等多方面的和諧統一的發展。三是「生命說」。即認為教育是為了人的生命的完善,是為了人的生命體由「自在」走向「自由」和「自為」。四是「幸福說」。
  • 幼兒園的混齡教育到底是什麼?
    是的,第二種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混齡教育。混齡教育是指將不同年齡組的兒童編在一個班級中進行遊戲、生活和學習。提出混齡教育理念的教育家蒙臺梭利指出:"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傳授給3歲兒童的,但通過5歲的兒童卻能輕而易舉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