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雖然不是公立學校的教師,自己做培訓班也有5年的時間,自己也是培訓班的一名教師。在我5年的教學生涯之中,培訓過上萬名的線下學員。在線上教學轉型之後也培訓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線上學員。比起幾十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我可能還不夠資格談論教學的真諦,所以筆者鬥膽從自身的經歷來談一談。
一:教育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小事更是一件細事
「少年強,則國強」是我們常常提起的一句話,少年如何才能強,其實和老師關係很大和少年時期的教育關係很大。所以從邏輯的角度可以發現,教育強少年才會強,少年強國家才會強。所以從這個角度教育和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教育是一件大事。當我們學習完大學《高等數學》這一個學科的時候,在回顧我們曾經學過的數學。其實我們會發現數學就是源自於一組抽象而來的數字和一個加法組成。回首往事我還記得被留校背誦99乘法表的事情。所以學習的過程中,是因為我們的老師做好了每個小事每一個細節,才會有後來的成就。
二:教育不僅僅是教學
現在的形勢之下,一生之中我們至少要經過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多個階段。當畢業離校的時候往往記憶深刻的老師只有幾名,而且在記憶裡面並不是講過的知識而是那些做人的哲理,生活的方式。很多老師就陷入了一個錯誤的教學認識,認為只要能把書本上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就可以了。那這樣的方式就打錯特錯了,按照這樣可能更多地培養出來的學生只知道成績和分數,那極有可能導致出現吳謝宇這樣的高材生做出弒母的事情了。老師在課堂中更應該去傳遞正確的積極的正能量的價值觀,幫助學生樹立具有自我獨立意識的思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會發現關注學生心理成長的老師會更加的獲得學生的喜歡,那些只教授知識的考試往往和學生毫無黏性。從這個觀點來看,教學只是過程而育人才是本質。
三:教學要融入感情
對待學生最好的狀態筆者認為應該是既要嚴格也要關愛,現在的學生生活的環境充滿了各種的誘惑比如說手機遊戲就是最大的誘惑。那麼無論是家長的家庭教育還是學校的教育都應該嚴格地去要求學生,幫助學生遠離誘惑,如果放任自流很有可能毀掉一個人。那麼如果單純地去約束,或者是無止境的批評不僅僅得不到效果還有可能讓學生產生叛逆的思想,最終形成無法管理的局面。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多對學生投入關愛,讓學生知道你對他的在乎,你對他的期望。這樣的方式往往會收穫不錯的成效,而且可以促進親子之間的關係或者是師生之間的關係。
最後筆者希望各位老師能真正地發自內心地去關注學生的成長,用最嚴謹的態度去提升自己教學質量,我們的教育行業就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