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之五--觀《東京審判》有感

2021-02-22 啟程文學

啟程文學

 投稿要求方式

公眾平臺以文結緣,以文會友。堅持弘揚主旋律,謳歌真善美,釋放正能量。

以發表小說、故事、散文、隨筆、詩詞、詩歌,評論為主的文學作品。小說可連載,作品必須是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稿件請發微信,並附作者簡介和照片。

稿件如果留用,兩周內回復,兩周內不回復,請另投。

觀《東京審判》有感

管鴻吉

東京審判,一場從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的長達兩年零六個月的審判,這是一場值得所有的中國人銘記的審判。在這場審判中,對中國,對亞洲乃至全世界犯下了累累罪行的戰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人都得到了他們應得的懲罰。近幾年,這個事件又被搬上了熒幕,今天,我便在家中觀看了這部名為《東京審判》的影片。

影片一開始,就展現了日本的橫濱和東京被原子彈轟炸後的景象,緊接著就來到了來自十一國的法官們的會議室,在這裡,影片中的第一個令人感到震撼的場景出現了,我國派出的法官梅汝璈堅持中國法官的座次應該按照受降書籤字的順序排在第二位,而不是排在英國的後面。因為這關乎著中國的尊嚴。最終,在數次的協商下,其他法官們終於只能同意按照受降書籤字順序安排座次。在這之後,法庭長與梅汝璈的一句對話,也讓我印象深刻:

「你的國家應該為有你這樣的鬥士而驕傲,」

「我不是鬥士,我是一名法官,一名中國的法官。」

就在這短短的十幾字的答語中透露出的,是這位中國的法官的錚錚鐵骨,他不僅是維護了祖國的尊嚴,更是贏得了其他人的尊敬。

第二天,遠東國際法庭對戰犯們的審判開始了。可日方的辯護律師清瀨一明卻憑著一次次詭辯和挑釁,讓罪犯們逃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庭審,使得法官們和檢察長一直都沒有理由給戰犯定罪。但是很快事情就出現了轉機。日本的陸軍省兵務局長田中隆吉來到了庭上,將以前戰犯們所不承認的「南京大屠殺」等慘案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並指認出了被告中參與過的人,氣得清瀨一郎破口大罵:「你是日本人嗎?你還是個日本人嗎?」接著,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和許多居住在南京的外籍人士也紛紛地揭露出了日本人所犯下的種種罪行,揭開了日本人醜惡、虛偽的面孔。這28名日本戰犯被判為有罪。但是,法官們卻在是否應該對這7名主要的甲級戰犯們使用死刑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分成了兩派。梅法官決定一定要對犯人們使用死刑,於是便與其他法官開始了慷慨激昂的辯論,一次又一次地勸說著他們改變觀點,把一個並不大的水杯砰然摔碎,顯示了一名中國法官的決心。

最終,投票開始了。十一名法官一次將票投入了眼前桌子上的這個投票箱。當法庭長在最後宣布結果時。所有人的心弦都緊緊地崩了起來。「反對」,「反對」,「贊成」,「贊成」「反對」,「贊成」。票數已經達到了5:5。而法庭長手中最後一票將會是決定結果的一票。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他緩緩地讀出了紙條上的內容:「贊成」---梅法官又一次勝利了。他慢慢地閉上了眼睛,如釋重負。他用對戰犯們處以絞刑的結果,告慰了中國數百萬被屠殺的同胞,讓他們的亡魂得以瞑目。這樣的結局實在大快人心,坐在屏幕前的我也不禁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提醒了中國人勿忘國恥,生動地重現了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同時,也展現了戰爭給世界所帶來的危害。身體裡流淌著中國的血液的我們,也絕對不能忘卻這場長達八年的屈辱歷史。這部影片也同樣值得銘記心頭,值得每一個中國人觀看。

管鴻吉,商都縣世紀小學六年級學生,11歲。  

投稿方式:

微信:18547155839

郵箱:2894975028@qq.com

聯繫電話:    13947408139      

18547155839

相關焦點

  • ——讀《人民法院報•正義的審判特刊》有感
    以正義的名義 ——讀《人民法院報•正義的審判特刊》有感
  • 心安之處是吾鄉——觀《我和我的家鄉》有感
    觀《我和我的家鄉》有感審判管理辦公室 盧運龍 你有多久沒回家鄉了?家鄉變成什麼樣子?你又準備為家鄉做點什麼?《我和我的家鄉》觀後感五支部 韋海豔 這部電影是由《回鄉之路》、《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神筆馬亮》五個短片組成。
  • 東京審判的詰問與反思
    本文著重從反思這場審判的角度,談三點認識。  一、德國和日本在對待侵略戰爭問題上的反省態度為何截然不同?  據澎湃網報導,「日本朝日新聞在4月份做了一個調查,調查日本社會對東京審判的了解情況。其中,表示『非常了解』東京審判的日本人佔3%,表示『有些了解』的佔30%。認為東京審判是公正審判的日本人有16%,但認為是不公正審判的竟佔32%。」
  • 東京審判如何走入西方學界
    東京審判在日本獲得了經久不衰的關注度和熱議,不誇張地說,凡是日本人都無法置身事外。作為站在被告席上的國家,東京審判是盟國對舊日本最大的一次清算和總結,東京審判也因此被視為「新日本的零點(ゼロ)」。而要擺脫「自虐史觀」,心安理得地拋棄歷史包袱,「克服東京審判是日本一切政策中最優先的政策」(北岡俊明《東京裁判はでっちあげだった》)自是題中應有之義。
  • 東京審判中國法官梅汝璈
    這次被後世稱為「東京審判」的世紀大審判自1946年5月起歷時兩年多,判決書長達1213頁,規模超過了紐倫堡審判,堪稱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審判。東京審判確認了侵略戰爭為國際法上的犯罪,將策劃、準備、發動或進行侵略戰爭者列為甲級戰犯,對國際法戰犯概念進行了重大發展。
  • 觀抗疫新聞有感
    觀抗疫新聞有感 2020年01月30日 19:18:03
  • 東京審判3,見字如人,聽法官訴說審判背後的故事
    然而東京審判有如一片浩瀚的汪洋,讓初涉其中的我有些茫然。所幸的是導演組的研究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審判研究中心的幫助,在和專家的數次交流學習後,我收穫了長長一串必讀書目和海量的視頻素材及文檔。慢慢抽絲剝繭後,我看到了方向。
  • 他全程參與了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從法律的角度認定了日本發動戰爭的侵略性和非正義性,通過審判日本主要戰犯,公開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戰爭暴行,尤其是侵華14年間所犯下的罪行。民盟盟員、百歲老人高文彬,作為17名中國代表之一,全程參與了東京審判,是目前唯一健在的東京審判歷史見證人。
  • 民國小學生作文,漸行漸遠的優雅……
    導讀簡單的說,民國時期小學生作文半文言半白話,語句簡練,情趣高雅,思想深刻,對祖國的山河、民族未來都有很深的感情,而這種感情絕不矯揉造作,真正融於細膩的筆觸間,令時人感慨萬千…… 受白話文運動的影響,自1920年起,國語課本(即白話文課本)開始在初級小學使用,然後逐漸過渡進入高級小學,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育的文白之爭從未停歇,最終在上世紀30年代初白話文課本取得了全勝
  • 【聚焦】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的重大歷史意義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刑法研究所主任朱文奇教授就紐倫堡審判及東京審判的有關問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朱文奇認為,紐倫堡審判及東京審判奠定了現代國際刑法發展的基礎,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對東京審判及後來國際刑事法庭的司法實踐,都作出了比較大的貢獻。
  • 美國記者昔日採訪的東京審判 梅汝璈之女30年翻譯中文版
    原標題:美國記者昔日採訪見證獲得詳實資料 梅汝璈之女30年翻譯中文版終於面世 講述東京審判 未述說的故事  昨天下午,作為《另一個紐倫堡:東京審判未曾述說的故事》中文版譯者,梅小侃和先生餘燕明亮相上海書城「全國新書發布廳」。當主持人介紹梅小侃是東京審判中國法官梅汝璈的女兒時,臺下掌聲響起。
  • 梅汝璈:東京審判大法官
    1946年東京審判期間,梅汝璈身著法袍。  「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帳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他是中國法律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全程參與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第一次在國際舞臺上運用法律武器捍衛了國人的尊嚴。  梅汝璈自幼聰穎好學,少年時代在江西省立模範小學讀書。因父親梅曉春家教極嚴,梅汝璈每日必須早早起床到外面拾豬糞牛糞,作為農田的肥料。每日出門拾糞時,他總要帶本英語書,一邊拾糞一邊苦讀,常常到了忘我的境界。
  • 專訪:讓東京審判的正義聲音響徹寰宇
    東京審判於1946年5月開始,1948年11月結束,對策劃、準備和發動對中國和亞洲、太平洋戰爭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進行審判。向隆萬的父親向哲濬正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中國檢察官。 近年來,有日本右翼否認東京審判的正義性與合法性,甚至妄言東京審判是「勝者的審判」。對此,向隆萬直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不過是東京審判的歷史現實條件,這場審判,擁有堅實的法理基礎。
  • 英文版東京審判判決書首次公開亮相
    原標題:英文版東京審判判決書首次公開亮相(圖)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但戰爭並沒有完全結束,在東京審判的法庭上,那些曾經發動戰爭的日本戰犯必須受到法律的制裁。作為東京審判國際檢察組成員、中國檢察組首席顧問的蘇州人倪徵噢參加了這場歷史的審判,並立下不朽功勞。
  • 東京審判後的梅汝璈
    原標題:東京審判後的梅汝璈 梅汝璈於1946年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對第一批28名日本甲級戰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1948年4月,歷時近兩年的庭審終於結束,法庭的工作進入起草判決書和定罪量刑階段。
  • ——追憶東京審判大法官梅汝璈
    直到垂暮——今年適逢東京審判七十周年,我不禁憶及70年前傲立東京的梅汝璈先生,以及我在外交部與他共事時的所見所聞。翻閱故紙,前後思量,我不由得掩卷長嘆,卻原來,那字字珠璣,正是梅先生的黃昏寫照!值此歲盡之際,故人往事恍如梅花歷經苦寒吐露暗香,不絕如縷,回味悠長。
  • 參與東京審判的梅汝璈:我是中國法官
    ———梅汝璈認識民國法學大家梅汝璈親身參與東京審判雖是梅汝璈一生的驕傲,但畢竟只是他一生中的一個不長時段的事而已。除了出席東京審判的這幾年外,在其四十多年的職業生涯裡,梅汝璈先生更是以一位傑出的法學家(特別是法學教授)的身份立身行世被遺忘數年的法官1945年9月2日,東京灣見證了20世紀最為重大的政治事件之一。在停泊於此的美國戰列艦「密蘇裡號」上,舉行了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儀式。
  • 國內首次出版 東京審判一手文獻
    在聯合國這一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制止侵略行為的國際組織於1945年成立的次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開庭對日本首要戰犯進行了國際審判。昨天,100卷《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編纂出版工程正式宣布啟動。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稱,這是國內首次公開出版研究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第一手文獻資料。
  • 高文彬:他全程參與了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從法律的角度認定了日本發動戰爭的侵略性和非正義性,通過審判日本主要戰犯,公開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戰爭暴行,尤其是侵華14年間所犯下的罪行。民盟盟員、百歲老人高文彬,作為17名中國代表之一,全程參與了東京審判,是的東京審判歷史見證人。
  • 《東京審判——為了世界和平》首發式在上海舉行
    中新社記者 湯彥俊 攝  《東京審判——為了世界和平》首發式在上海舉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5月2日電 (記者 許婧)由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紀念全面抗戰爆發八十周年《東京審判——為了世界和平》首發式暨出版座談會」2日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