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古代利用柴火作為能源,後來利用煤炭作為能源,後來又利用石油提煉汽油、柴油、煤油等作為能源,一直到今天仍然使用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上。
電能的使用,是人類劃時代的進步,原子能被人類打開利用,也是人類重大進步。
人類未來終極能源方式是什麼?是電能,還是太陽能、風能、核能、雷射能量?還是這些能源的綜合利用?
首先排除永動機、真空能量、自由能源之類。
統一場論【百度統一場論6版可以搜到】揭開了能量的本質:能量是物體相對於一個確定的觀察者在空間中【或者物體周圍空間本身】的運動程度。
相對論中提到的靜止物體具有質量,而質量和能量相當,質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統一場論指出:原因是靜止物體周圍空間輻射式、光速運動造成的。如果我們沒有認識到物體周圍空間也是在運動,就不能全面認識到能量的本質。
能量的存在需要4個條件,1是要存在物體,2是要存在空間,3是要求物體在空間中運動,或者物體周圍空間在運動,4是要有一個確定的觀察者。
這4個條件是缺一不可,缺少了一個能量就不存在。單純的空間裡沒有物體,是沒有能量的,所以,一切真空能量、自由能源都是不存在的。
能量是物體和空間至少一個在動,物體運動就可以把能量這種性質表現出來,所以,有限的物體在有限的空間,物體對外放出能量多少,可以用運動開始和運動結束來計算,有限的物體不可能無限的對外放出能量。所以,各種永動機是永遠不會成功的。人類的科技無論怎麼發達,都不會發明出永動機的,不可能利用永動機能量的。
人類只能利用自然規律,不可能改變、操縱自然規律。人類永遠利用的是能量的相互轉化,而不可能無中生有地創造出能量。
統一場論預言,人類的終極能源方式是場能。
現在的電能被廣泛使用,電能環保、方便,但是,電能一個缺點是:大規模使用電能,要連接電源線。蓄電池只能提供有限的、少量的電能。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不能拖著電線跑,所以,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直到今天仍然在使用電能。
而場能可以避免電能這個缺點。場能不需要電線,但是,作用範圍仍然是有限的。一般情況下作用範圍可以在一個星球範圍內。
場能除了具有電能的一切特點:加熱、照明、產生動力、產生聲音、產生雷射、傳遞信息等,還有電能沒有的功能:可以使物體質量減少到零而激發起來,可以使物體最高以光速運動,可以使兩個鋼體相互無阻力、無障礙的穿越對方。
統一場論破譯了場的本質,指出了場的本質就是以柱狀螺旋式運動的空間,人類認識到了場的本質,就可以製造出一種人工場。
人工場可以改變空間和時間,用人工場可以造出匯聚太陽能接收器。
這種匯聚太陽能接收器可以壓縮空間,可以在一平方米太陽能板上接受上萬平方米太陽能。
我們知道,災害天氣的動力源頭是陽光,這種匯聚太陽能接收器還可以人為的減少一個地方的太陽光照射強度,結合計算機分析,就可以強力的控制全球的天氣,避免災害天氣的出現。甚至可以說為全球裝上一個大空調。
場能被人類掌握使用,實際上不是完全代替電能,而是在很多領域使電能升級,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場能也是一種能源方式,不但可以使電能升級,也可以劇烈的影響到其他能源方式,比如,克服正電荷和正電荷之間、負電荷和負電荷之間的庫倫電力,人工場將發揮強大作用,使核聚變反應變得安全和容易。
這裡還預言一下,根據統一場論理論預言,物體運動空間範圍越小,具有能量密度越高。比如,原子核內部空間範圍比分子小,原子核運動的粒子具有的能量比分子能量高出幾個數量級。統一場論預言中子分裂出質子和電子【或者質子和電子結合成中子】所釋放的能量比核能還要高。
可以說,中子分裂、聚合的能量是自然界最強、密度最高的能源。是星際飛船的理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