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授提供配方 俗稱「喪屍藥」毒品被查獲

2020-12-17 中國青年網

「喪屍藥」毒品被查獲

  去年5月,三原警方破獲一起特大製造、販賣、運輸新型毒品案,查獲新型毒品甲卡西酮128公斤,繳獲毒資500餘萬元。此案中提供毒品配方的是西安一高校原化學教授,製造毒品的是一位曾經的化工廠長。目前涉案1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起訴至檢察機關。

  租用廠房製造「喪屍藥」

  去年5月,三原縣公安局獲知,一名陳姓南方人在三原縣大程鎮租用一公司廠房,行為詭秘。民警經秘密偵查,初步摸清這家廠房具體位置在這家公司院內2號車間,系一個涉嫌製造、買賣製毒物品的窩點。

  三原警方成立專案組,於同年5月21日對車間突擊檢查,將生產線上的陳某良、陳某華、王某峰3人現場抓獲,查繳一批化工原料,查獲甲卡西酮128公斤、半成品2000餘公升(2噸)。

  「根據網上的說法,甲卡西酮就是俗稱的『喪屍藥』,吸食後行為意識失控,如果比例過高,吸食人員會發瘋而死。」三原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副大隊長王小震介紹,經初步調查,50餘歲的陳某良之前曾是江蘇某化工廠的廠長,熟知化工產品的生產、製造,2011年曾因生產另一種製毒物品被江蘇鹽城法院判處一年零2個月有期徒刑。

  鑑於案情重大,三原縣公安局迅速將這一情況逐級上報,省公安廳禁毒總隊決定進行專案偵查,公安部將此案確定為目標毒品案。此後,專案組民警先後赴北京、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福建、上海等十幾個省市調查取證,歷時半年將此案偵破,悉數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

  毒品經多次轉售至緬甸

  據三原警方調查,2013年5月起,陳某良從陸某手中得到甲卡西酮的配方和生產工藝,夥同老鄉陳某華租用渭南市一化工廠房開始試製20餘次,並於2013年8月底批量生產甲卡西酮半成品。之後,將半成品及剩餘原料轉至三原該車間繼續生產。

  「陸某今年50餘歲,之前曾是西安某高校的化學教授,他有一套製造這種新型毒品的配方。」王小震說,二人相識後,明確分工,通過網絡或物流的方式,將這些違禁化學用品郵遞過來製造毒品。事後,相關銷售人員同樣被警方處理。

  警方表示,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21日,陳某良多次從任某、蘇某手中購買製毒化學品丙酮、鹽酸,從陸某、付某處購買溴代苯丙酮,在陳某華、趙某波、王某峰等人的協助下多次生產甲卡西酮共計1200餘公斤,其中一大部分賣給陸某,剩餘部分多次銷售給合肥的付某某。

  陸某再通過其公司員工李某,以物流發貨、銀行收款的方式賣給上海的譚某勝,譚某勝又分多次販賣給山東的王某、周某軍,河南的李某明、楊某強。付某同樣以物流發貨、銀行收款的方式販賣給周某軍,周某軍再賣給羅某紅,羅某紅偷渡到緬甸賣給緬甸老街的毒販。

  目前,涉案的17名犯罪嫌疑人已起訴至檢察機關。據悉,此案系全省破獲的第一起製造新型毒品甲卡西酮案,也是近年來全省破獲的最大的一起製販毒案。

相關焦點

  • 武漢一高校化學教授製販毒品"喪屍藥"被判無期
    由武漢海關破獲的這起特大製販毒案,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主要因為所製作毒品的危害非常大,甚至有人稱這種毒品為「喪屍藥」,而被告人張某某的身份卻是武漢某知名大學教授。海關發現個人郵包藏匿可疑粉末「喪屍藥」2014年列入我國管制這種被業內稱之為4號的亞甲二氧基甲卡西酮,在歐美俗稱「浴鹽」、「喪屍藥」,由於對人體傷害極大而受到了管制。2014年1月1日,我國也將其列入了國家管制類精神藥品目錄。而緝私人員也從分析中發現,這些郵包的背後,一定還隱藏著一個製售的團夥。
  • 第三代毒品較量:揭秘「喪屍藥」甲卡西酮
    原標題: 第三代毒品較量:揭秘「喪屍藥」甲卡西酮中國成為此類被稱為「第三代毒品」的系列新型合成毒品國際製造與流通鏈條上的重要一環,一些掌握一定化學知識的製毒者,通過改變化學配方,生產調製出與被管制毒品功效相近的「替代品」,再以線上交易、包裹郵寄等形式運往海外。製毒與禁毒開始了新一輪較量。  「絕命毒師」的實驗室  2014年11月底,武漢某高校副教授張某,打算向國外投遞兩個包裹。
  • 教授製販喪屍藥武漢絕命毒師制喪屍藥遠銷歐美被判無期
    網絡配圖教授製販喪屍藥,武漢絕命毒師制喪屍藥遠銷歐美被判無期引關注!昨日武漢市中院一審宣判高校副教授製販毒案。被告楊某被判死刑,緩刑2年;被告武漢某知名高校副教授張某被判無期;被告馮某、鮑某被判有期徒刑15年。此案毒品被稱「喪屍藥」,張某曾在7個月裡生產193公斤。
  • 哈爾濱市現「喪屍藥」:過量吸會啃咬他人
    生活報5月7日訊從山西購買恐怖毒品「喪屍藥」,利用汽車運往哈市,在哈市及周邊縣市販賣。日前,哈市禁毒支隊聯合道裡分局成功打掉一跨省販毒團夥,抓獲一名女毒梟及其手下「四大金剛」等吸販毒嫌疑人17人,其中販毒犯罪嫌疑人8人;繳獲新型毒品甲卡西酮(俗稱「喪屍藥」)7000克,冰毒(甲基苯丙胺)300克,收繳作案車輛2臺,徹底斬斷了一個山西長治到哈市的運毒通道,成功破獲一起公安部目標案件。
  • 武漢高校副教授製販「喪屍藥」 一審被判無期
    此前由武漢海關破獲這起特大製販毒案,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主要因為所製作毒品的危害非常大,甚至有人稱這種毒品為「喪屍藥」。 張某與其他兩人合夥成立武漢某化學有限公司,以研製生產醫藥中間體、塗料溶劑等為掩護,非法從事精神類藥品的生產。隨後,「亞甲二氧基甲卡西酮」成為該公司的主打產品。
  • 浙江省首例走私「喪屍藥」被判刑;毒品網絡交易向深網、暗網轉移...
    關鍵詞:新精神活性物質目前,毒品市場呈現三代毒品共存局面:傳統毒品、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質。而合成大麻素、「郵票」、氟胺酮等新精神活性物質時有查獲。隨著警方持續加大打擊,一些流入非法渠道的曲馬多、氟硝西泮(俗稱「藍精靈」)等麻醉藥品成為吸毒人員的替代品。像「曲馬多」,是一種非阿片類中樞性鎮痛藥,屬於國家管制的二類精神藥物,可以緩解癌症疼痛等各種中重度急慢性疼痛,但有一定的成癮性,正規渠道只能到醫院由醫生開具。
  • 富二代招研究生制「喪屍藥」 每公斤賣一萬(圖)
    華聲在線6月16日訊前不久美國「食臉男」因吸食一種外號「浴鹽」的毒品,在街頭啃食人臉,釀成慘案。今日,警方通報,今年3月,長沙禁毒支隊搗毀一個製造、販賣「浴鹽」的團夥,繳獲「浴鹽」650公斤。這種有「喪屍藥」之稱的新型毒品,一旦流入市場,可以讓數萬癮君子變身恐怖的「食臉男」。  據悉,這是長沙迄今為止繳毒量最大的毒品案件。
  • 男子用積分兌換的烤箱製造毒品被查獲!
    男子用積分兌換的烤箱製造毒品被查獲!,欲出售半路被查獲32020年9月帶上毒品去流浪(售賣)途中被查獲同月9日,何某聯繫胡某,帶上裝在紙箱內的7月製造的麻黃素粉末以及製毒工具,與遊某一起乘坐胡某的小車前往敘永縣某鎮
  • 追擊「喪屍藥」製造者!
    鄭某倒賣的是溴代苯丙酮,溴代苯丙酮是生產毒品甲卡西酮的重要原料。那麼,甲卡西酮又是怎樣的一種毒品呢?桓臺縣公安局禁毒民警:甲卡西酮,俗稱「喪屍藥」,吸食後能讓人興奮、狂躁,嚴重的能造成攻擊性,對社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吸食久了,會造成腦部神經損傷和死亡。
  • 全省首例走私「喪屍藥」被判刑 毒品網絡交易向深網、暗網轉移...
    去年,浙江警方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3200多起,抓獲毒品犯罪嫌疑人5400多人,繳獲各類毒品約200公斤。隨著警方持續加大打擊,一些流入非法渠道的曲馬多、氟硝西泮(俗稱「藍精靈」)等麻醉藥品成為吸毒人員的替代品。像「曲馬多」,是一種非阿片類中樞性鎮痛藥,屬於國家管制的二類精神藥物,可以緩解癌症疼痛等各種中重度急慢性疼痛,但有一定的成癮性,正規渠道只能到醫院由醫生開具。
  • 浙江破獲一起跨國走私販毒大案 涉案毒品有個驚悚的名字「喪屍藥」
    杭州檢察院 供圖 「被告人作為長期從事化工品外貿工作人員,對所經營的產品性質及所存在的法律風險應當有高於常人的認識,在有公開途徑可查詢的情況下,將新精神活性物質販賣至境外,應當認定其主觀上明知為毒品……」近日,由公安部督辦、浙江省首起走私新精神活性物質的跨國毒品大案在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該案中的毒品在業內有著驚悚的代稱——「喪屍藥」。如此惡名因何而來?
  • 四川首例新型毒品LSD案這樣被查獲
    四川首例新型毒品LSD案這樣被查獲       本報訊(記者 曾小清)6月26日,第30個「國際禁毒日」。成都海關對外公布了去年查獲的一起新型毒品LSD案件,這是四川地區首次,也是近年來全國海關首例查獲該類新型毒品案。  去年8月,成都海關在由荷蘭郵寄入境的郵包中查獲新型毒品LSD,「郵包物品薄如紙片,表面有色彩鮮亮的圖案」成都海關緝私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毒品因附著在形似郵票的紙質媒介上而得名「郵票」,X光機難以查驗。
  • 什麼是合成毒品?常見的合成毒品有哪些?
    禁毒先鋒前兩期的毒品先鋒說到:毒品種類很多,範圍很廣,分類方法也不盡相同● 從毒品的來源看,可分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 從毒品流行的時間順序看,可分為傳統毒品和新型毒品。合成毒品合成毒品是相對於傳統毒品而言的,傳統毒品主要取自於天然植物,但合成毒品是以化學合成為主的一種精神藥品,它可以直接作用在人的中樞神經,達到興奮和致幻的作用。
  • 廣西崇左警方破獲多起重特大案件 繳獲「喪屍藥」逾2243公斤
    中新網崇左12月15日電 廣西崇左市公安局副局長許勝武15日通報,崇左警方日前破獲一起非法生產製毒物品案,共繳獲毒品甲卡西酮(俗稱「喪屍藥」)2243.72公斤,以及製毒原料和設備一批。經查,該案系以福建省武平籍人員鍾某生為首的非法生產製毒物品麻黃鹼的案件,專案組輾轉福建、廣東、廣西多地共抓獲嫌疑人35名,移送起訴27人。
  • 毒品犯罪如何定罪量刑?法官教授詳解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了法官和教授,解讀黃毅清案和卡姆案的量刑情況以及常見毒品犯罪的量刑問題。容留他人吸毒罪屬於輕罪2020年7月20日,艾力卡木·阿斯克爾(藝名卡姆)容留他人吸毒一案在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法院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判處卡姆有期徒刑8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繳獲的毒品予以沒收。
  • 四川攀枝花市警方破獲一起特大製販新型毒品案 繳獲毒品41.544千克
    警方繳獲的毒品。據了解,2019年11月,東區分局銀江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一成都男子劉某懷(38歲,廣東籍)在東區秘密尋找毒品買家,稱可提供冰毒和甲卡西酮(俗稱「浴鹽」「喪屍藥」「長治筋」,是合成甲卡西酮類物質為主要成分的新型毒品,2005年被列為I類精神藥品管理,川內較少見),並可以將製毒技術傳授給攀枝花毒販,進而欲在攀枝花建立製毒工廠,以便打開西南地區的甲卡西酮銷售市場。
  • 新型毒品不斷出現 微信、網購成犯罪工具
    廣東省檢察機關在辦理毒品犯罪案件發現,除海洛因、冰毒等傳統毒品外,各種化學合成類新型毒品不斷出現並佔據越來越大的比重。同時,毒品案件的犯罪手段、方式、販賣渠道等也都開始趨向複雜化、隱蔽化、專業化。  2015年1-5月,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毒品犯罪案件9539件11660人,同比增長41.44%和36.41%。
  • 山東公布十起重特大毒品典型案件
    央廣網濟南6月21日消息(記者 劉海奎)今天(21日)上午,山東省禁毒辦發布三年禁毒人民戰爭開展以來破獲的十起重特大毒品典型案件。這些案件共摧毀製毒廠點15處,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210名,繳獲冰毒、甲卡西酮等毒品1.45噸,重點製毒原料6.32噸,各類槍枝11支、子彈26發,毒資330餘萬元,運毒車輛15部,有力打擊和震懾了毒品違法犯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