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藥」毒品被查獲
去年5月,三原警方破獲一起特大製造、販賣、運輸新型毒品案,查獲新型毒品甲卡西酮128公斤,繳獲毒資500餘萬元。此案中提供毒品配方的是西安一高校原化學教授,製造毒品的是一位曾經的化工廠長。目前涉案1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起訴至檢察機關。
租用廠房製造「喪屍藥」
去年5月,三原縣公安局獲知,一名陳姓南方人在三原縣大程鎮租用一公司廠房,行為詭秘。民警經秘密偵查,初步摸清這家廠房具體位置在這家公司院內2號車間,系一個涉嫌製造、買賣製毒物品的窩點。
三原警方成立專案組,於同年5月21日對車間突擊檢查,將生產線上的陳某良、陳某華、王某峰3人現場抓獲,查繳一批化工原料,查獲甲卡西酮128公斤、半成品2000餘公升(2噸)。
「根據網上的說法,甲卡西酮就是俗稱的『喪屍藥』,吸食後行為意識失控,如果比例過高,吸食人員會發瘋而死。」三原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副大隊長王小震介紹,經初步調查,50餘歲的陳某良之前曾是江蘇某化工廠的廠長,熟知化工產品的生產、製造,2011年曾因生產另一種製毒物品被江蘇鹽城法院判處一年零2個月有期徒刑。
鑑於案情重大,三原縣公安局迅速將這一情況逐級上報,省公安廳禁毒總隊決定進行專案偵查,公安部將此案確定為目標毒品案。此後,專案組民警先後赴北京、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福建、上海等十幾個省市調查取證,歷時半年將此案偵破,悉數抓獲犯罪嫌疑人17名。
毒品經多次轉售至緬甸
據三原警方調查,2013年5月起,陳某良從陸某手中得到甲卡西酮的配方和生產工藝,夥同老鄉陳某華租用渭南市一化工廠房開始試製20餘次,並於2013年8月底批量生產甲卡西酮半成品。之後,將半成品及剩餘原料轉至三原該車間繼續生產。
「陸某今年50餘歲,之前曾是西安某高校的化學教授,他有一套製造這種新型毒品的配方。」王小震說,二人相識後,明確分工,通過網絡或物流的方式,將這些違禁化學用品郵遞過來製造毒品。事後,相關銷售人員同樣被警方處理。
警方表示,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21日,陳某良多次從任某、蘇某手中購買製毒化學品丙酮、鹽酸,從陸某、付某處購買溴代苯丙酮,在陳某華、趙某波、王某峰等人的協助下多次生產甲卡西酮共計1200餘公斤,其中一大部分賣給陸某,剩餘部分多次銷售給合肥的付某某。
陸某再通過其公司員工李某,以物流發貨、銀行收款的方式賣給上海的譚某勝,譚某勝又分多次販賣給山東的王某、周某軍,河南的李某明、楊某強。付某同樣以物流發貨、銀行收款的方式販賣給周某軍,周某軍再賣給羅某紅,羅某紅偷渡到緬甸賣給緬甸老街的毒販。
目前,涉案的17名犯罪嫌疑人已起訴至檢察機關。據悉,此案系全省破獲的第一起製造新型毒品甲卡西酮案,也是近年來全省破獲的最大的一起製販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