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標準排名
21世紀是一個「綠色」的世紀,面臨日益嚴重的環境和資源問題,世界各國將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承諾的基礎上採取實質性行動,而食品生產將是採取行動的重點領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壓艙底的產業,對國家經濟安全、民生保障、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要注重打造農產品品牌,培育一批叫得響、信得過的綠色食品品牌。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我國綠色食品企業已有15900多家,獲證產品36000多個,綠色食品年銷售額達4600多億元,綠色食品品牌影響正在不斷擴大,受到產業界、消費市場和政府部門的廣泛關注與重視。
綠色金融是傳統金融的綠色轉型,綠色食品產業作為綠色經濟的一部分,是綠色金融重點支持的行業,部分金融機構在不斷優化金融服務的同時,一直在增加扶持綠色食品產業的力度。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發展,加快建立綠色食品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建立健全綠色食品發展的經濟體系,推動綠色食品體系安全,保障人民飲食、生命安全及食品供給產業鏈健康發展。
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歐洲對華關係促進協會支持下,由中國投資協會、華盛綠色工業基金會、中國國際綠色食品產業創新聯盟和歐洲對華關係促進協會中國委員會、福建省外經貿廳聯合主辦的,以「綠色食品與綠色金融共生共榮」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國際綠色食品與綠色金融論壇(2020)」擬定於2020年9月8-9日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舉辦,並聯合發布《2020中國食品綠色信用指數TOP50》報告。
此次論壇是由中國投資協會創新投融資專業委員會、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福建省國際文化經濟交流中心、中東歐16國國家館協辦,北京華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綠色方舟國際聯盟、北京萬家綠色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中關村巨加值科技評價研究院共同承辦的一次食品金融行業的高端峰會。
論壇擬邀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宋敬武,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原湖南省委書記王茂林, 國務院參事、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中國質量萬裡行促進會會長、原國家質檢總局總工程師劉兆彬,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歐州對華關係促進協會中國委員會主席任啟亮等嘉賓共議綠色食品與綠色金融共生共榮。
論壇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傳播綠色食品安全發展理念,圍繞如何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食品安全技術創新體系,如何應用綠色食品安全生產技術,如何推動綠色食品產業與綠色金融的融合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解讀新形勢下食品安全生產及綠色食品發展政策,交流綠色食品安全生產成果經驗,樹立綠色食品生產創新品牌,打造綠色食品「政、產、學、研、金、媒、用」資源有效對接的高端平臺。
目前,國際上類似我國綠色食品的有機食品、生態食品、自然食品生產和貿易發展十分迅速,市場容量也在迅速擴大,顯示了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強勁勢頭。從目前綠色食品的認證企業數量和產品數量可以看出,農業企業越來越重視對綠色食品的開發,每年認證綠色食品的企業數量和產品數量均保持增長態勢。
在綠色食品產業蓬勃發展的過程中,金融尤其是綠色金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積極創新各種金融產品,提高配套服務能力。
7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起草了《關於印發〈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0年版)〉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增加了《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中有關綠色農業、可持續建築、水資源節約和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的分類層級,並擴展了農業和生態保護等領域的支持項目範圍,體現國家政策傾向於綠色金融對於綠色食品行業的支持。
此次論壇主題為:綠色食品與綠色金融共生共榮。主要內容包括:食品企業法人「優質」與金融企業法人「優價」的新範式、食品產業鏈的現狀和食品安全的政策及法律法規、新形勢下的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政府綠色債券與企業綠色債券操作與政策解讀、國家「三農」政策與綠色金融助力食品產業鏈、綠色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綠色債券是食品企業規模化安全生產的金鑰匙、《2020中國食品綠色信用指數TOP50報告》發布、《中國產品環境信息聲明EPD體系規則指南》發布、綠色食品展覽會(現場+直播)。
論壇歡迎包括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國際企業、駐華代表、食品生產企業、食品流通企業、智能研究機構、環保公益機構等代表和相關人士積極諮詢、溝通與蒞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