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每當受傷後的療傷神器——紅藥水和紫藥水,塗抹一下皮膚就立馬被染成了紅色、紫色。但曾經風靡一時的紫藥水、紅藥水,現在在藥店好像越來越難買到,也沒見誰家繼續使用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沉寂」的紅藥水
紅藥水又叫紅汞,曾經被廣泛用於皮膚外傷的消毒。但是目前臨床上已經很少應用紅藥水了,特別是在大醫院裡,紅藥水幾乎成了「文物」。首先,紅藥水穿透力很弱,只有較小的抑菌作用,有機物或鹼性環境都會降低其作用,所以消毒效果並不可靠。其次,紅藥水是含有重金屬汞的有機化合物,對人體有毒。尤其不能用紅藥水去消毒那些大面積傷口,很容易造成汞中毒。
此外,汞及其無機化合物已經被WHO(世界衛生組織)歸為3類致癌物,對人體存在著一定的隱患。最後,紅藥水不能與碘酒和碘伏等含有碘的消毒劑一齊使用。這是因為紅藥水中的紅溴汞與碘相遇後,會生成碘化汞(HgI2)。碘化汞是劇毒物質,它對皮膚黏膜以及其他組織能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甚至能引起皮膚損傷,黏膜潰瘍。如果碘化汞進入人體後,還會使牙齦發炎,嚴重時可使心力衰竭,所以在傷口處不能同時使用這兩種藥物。
2.「致癌」的紫藥水
龍膽紫又稱甲紫,是一種鹼性染料,而紫藥水則是甲紫的水溶液,常用濃度為0.25%-2%,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消毒藥水。臨床上多用於表淺創面、潰瘍及皮膚感染,如小面積燒傷、溼疹、皰疹、咽喉炎、鵝口瘡等。國外有相關的動物實驗表明甲紫是一種劑量相關性的致癌物,全身性用藥可致癌!我國上世紀90年代也有文獻指出甲紫是一種潛在的致癌物,不宜用於黏膜及開放創面上。英國已經將紫藥水的使用範圍限制在局部未破損的皮膚表面,且嚴禁內服。
我國雖然沒有禁止紫藥水的臨床使用,但在使用時需注意:紫藥水不可用於化膿性的創口,因膿液可降低紫藥水的消毒效果,而紫藥水的收斂作用又可使膿液無法流出,會掩蓋病情且使感染向深部擴散;紫藥水對於眼角膜有損傷作用,使用時應避免入眼,一旦入眼,應及時用水衝洗,嚴重者應就醫;紫藥水也不宜與紅藥水、碘酒一起使用,以免藥效降低;對於嬰幼兒而言,以不用或少用紫藥水為宜,因其可引起嬰幼兒煩躁不安、哭鬧、易怒等不良反應。
3.安安有話說
目前,紅藥水、紫藥水由於本身的毒性、致癌性等問題,已經逐漸被淘汰,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如果是擦傷、撞傷等傷口淺、出血不多的情況,用消毒作用更好更安全的酒精、雙氧水和碘伏就可以。但如果是被釘子等銳利的東西刺傷,傷口比較窄、比較深,且出血量不多,這種傷口細菌不易排出,容易發生炎症,患上破傷風,此時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傷口處理。
參考資料:
1. PSM藥盾公益《紅藥水、紫藥水為啥很難買到?小碰傷該用什麼藥?》
2. SIFIC感染官微《您還在用「紅藥水」、「紫藥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