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將病情報告給了社區,他第二天就到了醫院住院

2020-12-20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3日訊(記者王剛)「回想起從1月18日的發病,到2月13日的痊癒出院,前後27天的點點滴滴,真的有太多感觸……」2月13日18時許,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46歲的武漢市民喻亮感嘆——「人生在世,真的要珍惜當下、健康第一!」

住院期間,喻亮和四川省的醫護人員合影 本人提供

喻亮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家住江漢區前進街濟生社區,是江漢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的職員。

1月18日下午,喻亮突然覺得身體有些不適,「有些發冷」。當日21時至23時許,在家的他一直低燒了2個小時。喻亮說,他平時身體一直都很好,幾乎很少感冒。19日,有些擔心的喻亮向單位請了假,然後戴著口罩去了漢口某醫院。通過CT檢查,他的左肺輕度感染,他被告知應是輕症的新冠肺炎。

1月19日至21日,喻亮連續在該醫院掛了3天的「點滴」,但身體狀況未見明顯好轉。其間的1月20日,武漢市公布了發熱門診醫療機構和定點救治醫療機構名單。

1月22日8時許,喻亮就趕到離家更近的上述名單中公布的武漢市第五人民醫院就診。醫生很快就給喻亮開了住院通知單,但因病床已滿,只能等待醫院的通知。1月22日、23日,他是在該醫院掛了兩天的「點滴」。

1月24日、25日,喻亮在家自我隔離,其間也一直是在低燒。25日10時許,感到身體很是不適的喻亮,主動打電話給了社區一位工作人員,主動報告了自己的患病情況,並申請入院接受治療。1月26日13時許,社區工作人員通知喻亮,於當日14時30分先到社區集合,然後集中前往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住院。「當時,包括我在內一共5位患病的社區居民,是被城管部門的電動車直接送到醫院的。」入住當晚的CT檢查顯示,喻亮的雙肺感染嚴重。

2月13日13時許,喻亮出院前和四川省的醫護人員合影 本人提供

剛入院的頭五天(1月26至30日),喻亮一直還是在低燒,「雖然血氧飽和度一直還比較正常,我也一直沒有吸氧,但整個人一直都是昏昏迷迷的狀態。」喻亮說,這五天裡,他一直沒有食慾,但接管他們病區的四川省醫護人員,總是一日三餐把盒飯送到床前,還叮囑他和病友們一定儘量多吃幾口。「早餐一般有一個煮雞蛋、一瓶酸奶和饅頭等;中餐和晚餐都是盒飯,每餐至少都是三個菜。想著必須要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我每餐都是強迫著自己多吃點。」

經過四川省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1月31日,喻亮退了燒。此後一直到2月13日出院,他都再未發過燒。1月31日之後,喻亮的身體狀況也是一天比一天好轉。據悉,從1月28日至2月10日,喻亮前後5次接受了核酸檢測。5次的檢測結果依次為疑似、陽性、疑似、陰性和陰性。

住院治療18天後,2月13日13時許,喻亮被批准正式出院。家人專程趕到醫院,將他接回了家。喻亮出院的時間點,正好是醫護人員交接班的時候。「看到我痊癒出院了,我的管床醫院周醫生和相熟的護士們,都十分地開心、振奮,前後有兩批共8位醫護人員上前跟我一起用手機拍了合影。」喻亮說,住院這些天,他也親眼見證和感受到兩點——這些逆行而來援助武漢的四川省醫護人員,是真的認真、負責和專業;他們的辛苦付出,也是超出常人的想像。「他們因為穿著防護服,工作期間基本都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吃的也是跟我們病人一樣的盒飯,他們真的是太了不起!」

喻亮說,他內心很心疼他們病區的醫護人員和病友們,所以在他住院的後期,他一直都是主動地幫著醫護人員,為病區的新老病友們現身說法、答疑解惑、安慰開導等。「住院期間,我一直保持著很樂觀的心態,也帶動了身邊好幾位病友,幫著他們樹立了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

【編輯:劉明 劉益謙】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門診、住院須知
    06 醫院在入口處安排預檢分檢臺,請所有來院人員配合接受體溫檢測及流行病學調查。來院前您可以提前完成如下自檢工作,截屏後將自檢結果頁面出示給醫療樓入口預檢工作人員,減少您和他人的等候時間。自檢結果當日有效。 掃碼進入自檢系統,填寫自檢信息後提交。
  • 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門診及住院管理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再發公告
    根據國家聯防聯控機制《關於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為了持續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及日常診療工作,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提供安全的診療服務,結合目前防控形勢及醫院實際,現將醫院門診、住院患者就診須知告知如下:一、請按照醫院提示從指定的出入口進出
  • 閔行醫院住院探視和陪護須知​
    閔行醫院住院探視和陪護須知為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依法防控措施,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結合目前國內疫情,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對住院探視和陪護做如下要求,請各位患者及家屬加強自我防護,理解與遵守探視和陪護各項內容
  • 山西省人民醫院:預住院「一站式」服務暖民心
    2020年6月,山西省首家預住院服務中心在山西省人民醫院成立,經過100天的運行,受益患者768人,縮短術前平均住院日4.87天,與去年同期相比降低平均住院日1.06天,床位使用率提高7.21%,床位周轉率提高2.77%,均次費用降低1128.22元,患者滿意度達98%。
  • 川普將看望住院的弟弟,有消息稱其「病情嚴重」
    根據美國ABC電視臺報導,消息人士稱,川普的弟弟羅伯特·川普目前在紐約住院,他的具體情況仍不清楚,此前有消息稱「病情嚴重」。視頻截圖白宮發言人證實了羅伯特住院的消息,稱川普之後會提供更多細節。今年6月,72歲的羅伯特曾在紐約西奈山醫院的重症監護室住院。
  • 日本又有一名輕症患者突然死亡,本來他第二天要去住院的
    由於患有糖尿病、心肌梗塞等基礎疾病,他本人及其家人都擔心會重症化,希望能夠住院接受治療。與市行政部分溝通後,14日,他抱著去住院的打算,帶上住院用品,前往縣立廣島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病人有咳嗽、倦怠感症狀,並曾患過心肌梗塞等,因此有必要住院。
  • 北京社區醫院將推廣全科醫生
    今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可以為老百姓的健康全程把脈,擺脫大醫院劃分科室之後「頭疼醫頭」的禁錮,由全科醫生來判斷籤約居民的身體狀況。同時,全科病房將避免讓病患和家屬多跑路,通過緊密醫聯體請到各科專家一起會診。記者昨日從北京市醫改辦、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獲悉,這樣的全科醫生模式將逐步在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落實推廣。
  • 24小時不下班的住院醫師:從「寶塔尖端」到「弱勢群體」
    夜間將皮鞋放在門外,第二天早晨上班時,已有專人將鞋上油打光。除了這樣的生活條件外,在協和的環境之中,「協和三寶」保證了住院醫生的學習質量,保證了一定的病床數、圖書閱覽、病案資料。在此之外,最重要的是來自高年資醫生、教授的指導和教學。當時,住院醫生很少有結婚的。每年 6 月末 7 月初,是結束住院醫生任務的時間, 也是年輕醫生選擇結婚的時間。
  • 大醫院怎麼住院就這麼難 ?
    現在很多人生了病,就認準去哪家醫院住院治療,可是往往都這樣想,就全都讓那些認為大醫院有保障的醫院,床位難求,一等就是很多天,甚至時間更長,這樣往往會導致有病沒有及時治療的,病情加重,給病人帶來危險。
  • 被遺忘的精神病人:北京安定醫院病人最長住院20年
    鬧鐘指向七點,病人坐在病床上,等待著護士到床邊去發藥。晚上八點,護士按照醫囑,最後一次發藥,吃完藥洗漱睡覺。一天結束,有的病人一天要吃六次藥。  醫生介紹說,這些精神障礙患者經過治療以後,一般病情穩定,不具有社會危害性,「不是所有的精神障礙患者都具有暴力傾向,大約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相反,長期住院,缺乏康復訓練,對病人健康狀況不利。
  • 一個普通紐約人的新冠死亡故事:輾轉三家醫院,他住院了,去世了
    他先是試著去了布魯克林附近的一家醫院,那裡的醫生告訴他,如果病情惡化再回來。幾天後,由於他的健康狀況惡化,他的家人帶他去了新澤西的一家醫院。他等了8個小時,在被告知他們還要再等7到9個小時後,這家人離開了。65歲的阿雷利亞諾最終被確診病情嚴重,需要立即入院治療時,他的身體已經被冠狀病毒破壞了。他在醫院住了5天,於4月5日死於心肺驟停。
  • 天津哪些醫院住院前必須核酸檢測?
    住院患者根據相關規定提供核酸檢測正常的報告。 天津市兒童醫院 1.嚴格落實患兒住院前進行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工作要求,對擬住院患兒及時進行標本採樣、檢測;對病情緊急或重症危重症患兒,在收住院治療的同時,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檢測。
  • 醫院雷人帳單:病人住院6天 每天吸氧72小時
    對此,劉強實在不解,他要求醫院給個說法。  糊塗帳  住院6天,每天「吸氧72小時」  劉強的父親今年88歲,3月1日16時左右因肺氣腫住進攸縣第二人民醫院內科。幾天後,父親病情仍未明顯好轉。3月7日一早,劉強幫父親轉院,並辦理了結帳手續。
  • 淄博這家醫院發布最新就診及住院須知
    嚴控宴會聚餐、走親訪友……今天,淄博市中心醫院發布最新就診及住院須知!患者及陪同人員就診必須全程正確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需配合醫務人員進行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專項流行病學史調查,並主動報告相關情況。4.醫院嚴格實行「一患一診室」,請自覺在候診區候診,在醫生叫號後進入診室就診。5.醫院在就診、繳費、取藥等容易人員聚集處設置一米線,注意保持人與人之間一米以上社交距離。
  • 名醫不是速成品 北京協和醫院這樣培訓住院醫
    因為臨床醫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一名醫學院校畢業生即使門門功課優秀,也還不是一位合格的醫生,不具備獨立診斷和處理病情的能力。  協和的住院醫師24小時負責制規定,青年醫師必須「住在醫院裡」,執行24小時值班制,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對所管患者實行「全面全程負責」(亦稱 on call,隨叫隨到)。
  • 你們醫院有住院總護士嗎?護理總值班是不是住院總護士?
    總住院醫師就是在他的住院總任期內,一天24小時總是住在醫院的醫生。要參加會診,與患者家屬溝通以及急k診手術,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還要負責全院的平會診、急會診以及所有的急診手術……雖然不懂的,不會做的都可以請二線醫生幫忙,但也不能太頻繁。
  • 醫院帳單真「雷人」: 病人住院6天 每天「吸氧72小時」
    對此,劉強實在不解,他要求醫院給個說法。  糊塗帳  住院6天,每天「吸氧72小時」  劉強的父親今年88歲,3月1日16時左右因肺氣腫住進攸縣第二人民醫院內科。幾天後,父親病情仍未明顯好轉。3月7日一早,劉強幫父親轉院,並辦理了結帳手續。
  • 北京市自今起社區醫保藥品報銷與大醫院同步
    今日起,北京市統一社區和大醫院醫保藥品報銷範圍,醫保患者到社區等基層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均可以執行大醫院的藥品報銷範圍,大醫院使用的藥品在社區都可以使用和報銷。新政2參保職工在社區就醫門診報銷達90%在醫保報銷上,北京市將進一步加大在社區就醫的傾斜力度,全力保障參保人員在社區就醫用藥需求,減輕個人醫療費負擔。據介紹,目前,本市參保職工在大醫院門診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為70%,如果參保人員到社區醫療機構就醫,門診報銷比例可達到90%。
  • 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病院患者最長住院20年 死亡是唯一離開方式
    鬧鐘指向七點,病人坐在病床上,等待著護士到床邊去發藥。晚上八點,護士按照醫囑,最後一次發藥,吃完藥洗漱睡覺。一天結束,有的病人一天要吃六次藥。  醫生介紹說,這些精神障礙患者經過治療以後,一般病情穩定,不具有社會危害性,「不是所有的精神障礙患者都具有暴力傾向,大約只有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相反,長期住院,缺乏康復訓練,對病人健康狀況不利。
  • 美國社區護理見聞
    見習當天的13:30,筆者由學校護理專業助理教授段燕老師帶領,隨醫院社區護士簡驅車15min,到一位患糖尿病8年合併視神經損害、雙目失明的患者家進行訪視。這是簡當天走訪的第五位病人,也是最後一位。經過這次家庭訪視,筆者親自體驗了美國的社區護理情況,現介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