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7月7日電(董志雯)7月5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舉行雲畢業典禮,2171名世界各地的畢業生參加了雲畢業典禮。
今年復旦管院的畢業生來自復旦大學博士、碩士(含金融碩士、國際商務碩士)、本科,復旦大學MBA項目、S3亞洲MBA項目、復旦大學IMBA項目(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合作),復旦大學EMBA項目(含復旦-臺大EMBA項目),復旦大學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項目,復旦大學-香港城市大學DBA項目、復旦大學-華盛頓大學EMBA項目、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復旦大學-香港大學IMBA項目,共2171位。
復旦管院院長陸雄文教授在畢業典禮致辭,鼓勵畢業生們成就最美好最優秀的自己。
以下為他的畢業典禮致辭:
親愛的畢業生們,尊敬的畢業生親友們,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此刻,我們正站在一個時間節點上。《世界是平的》的作者託馬斯·弗裡德曼在《紐約時報》撰文這樣說:當今世界將面臨新的紀年方法——「新元前」(即新冠肺炎元年之前)和「新元後」。我認為,新冠疫情帶來的全球危機,其嚴峻程度將遠遠超出我們最初的預想,疫情不僅打亂了整個社會經濟秩序和節奏,打亂了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節奏,也特別強烈地證明了當今時代VUCA的特徵。所謂VUCA即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
各位畢業生,身處疫情之下的VUCA時代,你們自然會多了彷徨,多了擔憂,然而從管理學院畢業的學生都負有經國濟民的擔當、成人達己的情懷。當你們準備迎接挑戰、穿越迷霧、貢獻社會的時候,我要問一句:你們準備好了嗎?我認為,在幫助別人之前,你首先要做好自己。那,如何做好你自己呢?
首先,人生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你們要堅持終身學習。
亞里斯多德曾說:求知是人類的本性。我們如今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也是時間碎片化、粉塵化的時代。每個人面臨著史無前例的知識焦慮和時間焦慮。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曾說,「知識的敵人不是無知,而是已經掌握知識的幻覺。」對知識的不斷追求是取得任何人生成就的重要前提。
學習型組織創始人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有言,「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速度更快,可能是惟一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因此,你在大學學習所發展起來的學習能力是你一輩子的競爭力。你一生職業進步、事業發展的旅程也是不斷學習新知的旅程。面對複雜速變的現實社會,所謂「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學習不僅是一種面向未來的生活方式,也是檢驗你是否依舊年輕並能保持生產活力的最佳標準。
第二,光天之下,悲憫蒼生,你們要始終懷有寬容仁愛之心。
「光天之下,至於海隅蒼蒼然生草木」。一個人,要始終有同情心、感恩心,才可稱之為人。但是這些善意通常不是天然承襲的,而是在你的成長過程中逐步學習而獲得的。雨果曾說,「天生的萬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如果說聰明是一種天性,那麼具有仁善之心,悲憫之心,則是一種特別的品質和能力。
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說,「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 寬容之外,我們還要學會愛這個世界。泰戈爾說:「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時,才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高爾基也說:「只有對人類最強烈的愛,才能激發出一種必要的力量來追尋和領會生活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可能是家人的關心、支持,可能是同事、朋友的暖心話語和真誠鼓勵,也可能是陌生人的微笑和問候……都可以讓我們重新找到生活的勇氣和前行的力量。
第三,人生有涯,知也無涯,你們要堅持探索未知,追求真理。
此次疫情讓我們更加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更加懂得了不能因無知而無畏、因愚昧而魯莽,更加懂得了客觀、理性、專業、科學的價值。
如今,你們畢業了,你們要有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勇氣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追隨真理的光芒。智慧源於知識,因此你們要堅守客觀,遵從理性,秉持專業,發展科學。勇氣,是要敢於面對不確定性做出有風險的選擇和行動。要擯棄魯莽和衝動,就要讓勇氣建立在智慧和理性之上,不困於脅迫,不囿於愚昧。
大學是知識的海洋,大學時代我們都是在知識的海洋裡自由遨遊。大學是真理的廟堂,大學時代我們一直在孜孜以求探究真理、發現真理、追隨真理。
縱觀人類進步歷程,是知識將人類帶離了無知的荒野,是勇氣將人類帶離了懦弱的深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習新知、探究真理之路始於思想自由。進一步地,遵循真理、追隨真理,可以獲得更大的自由,從而實現馬克思講的「爭取人的本質復歸」。
第四,貴者雖自貴,視之若埃塵;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你們要塑造獨立的人格,做好自己。
在這混沌而喧譁的VUCA時代,我們似乎不缺「專家」、不缺「權威」,可我們又時常迷失其中。我認為除了學習,更重要的是要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人格是指人的思想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人們既不依賴於任何外在的精神權威,也不依附於任何現實的政治力量,既不會為自己的利益去做駕馭他人的事,也不會以自己的意志去束縛其他人。
知識分子立身之本是專業和獨立。只有專業和獨立,才有可能甄別是非,理解彼此分歧。也只有尊重分歧,才有可能尋求共識。
第五,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你們要努力建立事業豐碑。
你們要做好自己,就要去證明自己。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就是自己,在把握自己與世界的良性互動中,做最好的自己。要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興趣、志向及資源稟賦,去設計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論是走哪條道路,你們都應該發揮自己的潛能,不僅獲取自己應有的收益,也要對個人、對家庭、對所在組織和社會負責,為社會提供積極的、有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並不斷運用新知識、新技術去創新管理、去引領行業、為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創造更大的福祉。
同時,我也不止一次地講過,管理學院的畢業生不能只是以創造財富來證明自己,還要靠知識傳播、思想引領來證明自己。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最後,我借用6月30日晚上,管理學院在上海黃浦江上空寫下的祝語作為結尾:祝2020畢業生前程似錦!
謝謝大家!
(責編:董志雯、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