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三十周年,在市場化的浪潮中,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逐步成長成為各個行業的商業領袖,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奇蹟。
而要成為真正的商界領袖,為同行所認同、為社會所敬仰,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看來,應該具備三大能力。
商界領袖應具備三大能力
復旦管院長期重視創業教育,在學院歷屆學生和校友中,已輸送了一批已上市的科創企業和擬上市的科創企業。在陸雄文看來,真正的商界領袖應該具備三大特點。
第一,能夠有非常深刻的對行業的洞察力,和對未來的洞見力。這種洞察力讓他能夠不斷地比別人先行一步去做出布局,包括研發、設備、市場的拓展。
第二,有情懷,有社會責任還有擔當,不僅僅解決自己企業發展的問題,也解決行業發展的方向問題。能夠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並能夠扮演一個好的社會公民的角色。
第三,有前瞻性、引領性,必然也是好的學習者,是一個持續的、終身的學習者。面向未來,學習也許是一種真正的競爭力。
科創企業面臨的兩大問題
近年來,復旦管理學院的教授們紛紛深入到科創企業中進行調查研究。
陸雄文曾帶隊走訪調研了多家科創企業,其間發現,研發和管理是目前它們正面臨的兩大問題。
科技研發上,「比如說新藥的研發需要大量的投入,有時候一個老年藥可能砸了很多錢都拿不下來,人工智慧其實也需要很多的資源投入,但是不一定能夠有理想的結果,需要學習,這是漸進積累過程。」
此外,很多科學家在早期創業的時候,比較專注科技研發,對於管理、對於商業模式建立、對於未來的發展戰略缺乏一定的思考。
陸雄文認為,管理可以幫助研發取得更高的效率、更高的成功率,「但是早期他們不是太了解這個問題,到了中後期他們很需要管理來賦能,包括對人才進行培養、對管理體系進行建議,作出諮詢方案,這方面我們深切感受到科創企業對管理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