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民園都補貼 免費學前教育未有時間表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省教育廳副廳長魏中林昨日在省人代會新聞發布會上拿著《信息時報》說:「關於公辦幼兒園的歷史問題以及出臺的新規定、幼兒園收費等問題,信息時報作了非常詳細的報導,建議記者去看一看。」念青 攝

專題統籌 薛冰 蔡民   本版撰文 記者 薛冰 梁健敏 孫婷婷 朱小勇 張玉琴 

有媒體連續報導的廣州幼兒園「投入不公」等問題引起兩會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的熱議,也引起了廣州市政府、廣東省教育廳及廣州市教育局相關領導的高度重視。

昨日,在廣州市2011年度教育系統工作會議上,廣州市副市長貢兒珍稱,廣州正制定加強學前教育發展的相關方案,政府將加大幼兒園投入,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廣州市教育局局長華同旭也表示,不光是公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也將獲得補助,從而降低入園所需費用。與此同時,在昨日省人代會舉行的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上,有多名記者關注到「幼兒園免費及幼兒園投入不公」問題。對此,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魏中林表示,關於該問題,《信息時報》在兩會上專訪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的內容已作了詳細解釋,記者們可以去看看。」

現狀

公辦園發展慢於民辦園?

三年內解決入園難入園貴

昨日,在談及廣州學前教育的狀況時,副市長貢兒珍對公辦園數量下降憂心忡忡。「目前廣州公辦園發展太慢,5年內下降至不足1/3。」

她列出幾組數據:十一五期間(2005~2010),廣州公辦園的比例發生了巨大變化,民辦園數量從807所增加到1287所;2005年民辦園在園兒童為13.3萬人,2010年增至27萬,增幅達103%;從學生比例來說,2005年民辦園學生數量佔49%,2010年增至79%,增幅達30%。5年前,廣州的公辦園和民辦園還算是「平分秋色」,然而到了去年,公辦園所佔比例下降到不足1/3。「公辦園的發展明顯慢於民辦園。」

貢兒珍表示,此前教育部已經出臺「國十條」加快學前教育。為此,廣州也在十年規劃綱要中提出明確任務,制定大力發展公辦園的措施,堅持「廣覆蓋,保基本」的原則,保障適齡兒童接受基本的、有質量的學前教育。三年內解決民眾關心的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公辦擠不上,民辦收費貴?

政府投入公辦民辦都會有

有不少廣州市民感嘆,公辦低價優質幼兒園擠不上,民辦園收費卻十分昂貴,導致家長負擔重。對此,貢兒珍表示,擴大學前公共教育資源,關鍵是加大政府對學前教育投入。要改變當前學前教育過度依賴市場、投入資金主要來自社會和家長的現狀,就要落實各級政府的責任,建立財政投入長效機制。

她透露,目前市託幼工作領導小組正在研究制定廣州學前教育投入機制問題。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本級財政將首次開始對學前教育撥款,這意味著,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多級政府投入的機制有望形成。記者查閱「國十條」,其中規定各省(區、市)的行動計劃要在明年3月底前編制完成。

廣州市教育局局長華同旭也表示,廣州將探索建立學前教育公共財政投入和激勵補償機制,探索公辦幼兒園多樣化的辦學模式。而這不光讓公辦園受惠,還將惠及民辦園。「幼兒園的投入不是只對公辦幼兒園補助,而是一視同仁,公辦和民辦幼兒園都會接受政府投入。因此孩子所讀的幼兒園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費用應當會降低。」他說。

少數公辦園佔大量經費?

調整幼兒園布局強化監管

近日,《信息時報》曾報導「廣州9所機關幼兒園佔據大量財政經費」,有網友直斥「官爺」的孩子泡在「金水」裡。如何做到學前兒童獲得教育公平,也受到廣泛關注。對此,華同旭指出,廣州首先是增加政府收入,第二步再考慮調整幼兒園布局,做到加強分類指導,強化監督管理。

廣州學前教育全自費?

幼兒園免費暫未有時間表

不少人大代表建議,廣州等發達城市可以率先試行幼兒園免費。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也表示,贊成有條件的地市學前教育可免費。那麼,年稅收超過3000億元的廣州是否可以推行呢?

貢兒珍表示,廣州下一步一定會加大學前教育投入,但是廣州教育體量很大,哪個區都說自己不夠錢用,相信改變現狀還比較困難。她解釋說,一方面,廣州12個區縣存在經濟差異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廣州外來人口很多,光是本地居民就有800多萬人,外來人口則有700多萬,要解決外來工子女在廣州免費入讀幼兒園,還需要很大的財力支撐。

她認為,廣州雖然財力很大,但是作為全國五大城市,要承擔的社會效能也很大,需要為國家作的貢獻更大,所以開支也更多。「套用萬市長的話說,『原來我認為廣州富得漏油,現在看來需要承擔的事情很多,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貢兒珍說:「一些地市出臺了幼兒園補貼計劃,可能其他地市的市民幸福感更高一些。對於這種情況,希望廣州市民可以用一個正常的心態去看待。」

華同旭也表示:「關於學前教育免費的問題,從我們的工作計劃來說,目前沒有看到實施的工作表。」

 廣州「財爺」張杰明:

大家認為好 財局就會做

如果廣州試行幼兒園免費教育,廣州的財政是否有能力支持?對此,在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廣州市財政局局長張杰明表示:「如果財力允許,我本人也同意廣州先試行。」但是對於廣州財政需要支出多少錢,張杰明表示,廣州市財政局目前還沒有測算。由於目前各方還沒有定論,還停留在大家的議論之中,因此這項工作也還沒有納入計劃。但張杰明說,財政收入都是納稅人的錢,取之於民就要用之於民,只要大家認為做什麼好,社會呼聲大,廣州市財政局就會去做。

對於廣州需要多少年可以把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範疇,張杰明不置可否,只表示大家都希望越快越好。

人大代表:

幼兒園免費財力難承受

「即使像廣州、深圳這樣的城市,財力也負擔不起幼兒園免費,但是可以發補貼和出臺鼓勵政策。」廣東省人大代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穎民接受《信息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短期來講,要在廣州市實施幼兒園全部免費不太可能。他還幫記者算了一筆帳,按照廣州市的人口、在園生保有量計算,如果實現所有幼兒園免費,僅幼兒園教師的薪水就超過100億。「按照廣州市2010年的GDP計算,你看是多少比例?佔1個百分點了。家長不要期望太高,九年義務教育,全國實施全部免費才實施幾年啊?」

雖然短期內無法實現全部免費的目標,但吳穎民表示,可以逐步向這個方向努力。「比如政府可以給幼兒園發補貼,不分公辦園民辦園。此外,廣州要儘快制定對幼兒園的鼓勵政策。」吳穎民建議,政府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是必須的,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幼兒園發展,「政府通過給土地、稅收、逐步將幼兒園及教師『民』轉『公』等方面的鼓勵,帶動社會資本,家庭再承擔一部分。」

不過,吳穎民說,也不是所有幼兒園或幼兒園教師都要轉「公」,還要看辦園的標準是否合格以及幼兒園教師是否具備幼師資格。

相關焦點

  • 幼兒教師資格證面試技巧:政府補貼民辦園促學前教育發展
    因此,中公教育就政府補貼民辦園問題做一總結和分析,以幫助考生理解和把握。 1.學前教育現存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取得了明顯發展,但仍是教育體系的薄弱環節。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特別是在中西部、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資源短缺、運轉困難、師資匱乏等問題突出。
  • 深圳幼兒園「民轉公」之後……
    位於寶安翻身的網友表示,周邊幼兒園報名都「爆」了,朋友的小孩需要積分排隊幼兒園報名,沒房子基本「沒戲」。也有家長表示,報名一家民轉公的幼兒園,招生100人,但是報名就已經有三四百名。另一位家長也表示,自己小區只有一家幼兒園,幾百人搶幾十個學位,周邊三公裡的幼兒園基本都已諮詢過,都已經招滿。
  • 烏魯木齊幼兒園今秋起免費就園
    ,其中三年的幼兒免費教育成為市民們討論的焦點。烏魯木齊市教育局相關領導通過媒體對幼兒免費教育進行詳細解讀。  節目一開始,市民馬女士就撥通熱線反映自家孩子入園是否享受免費政策的問題。「我住沙依巴克區,但是戶口在烏魯木齊縣,因為城區比較方便,孩子就近在城區幼兒園上中班,,但是沙區幼兒園卻告知我們是烏魯木齊縣的,不享受沙依巴克區的政策。」
  • 浙江紹興公辦幼兒園學前教育將實行全免費
    東方網6月1日消息:記者從浙江省紹興縣教育局獲悉,自2013年起,這個縣將全面實施免費學前教育政策。紹興縣計劃每年投入5000萬元,給予每個在園幼兒每年最高2000元的補助,公辦幼兒園實現免費入學,民辦幼兒園也享受這一補貼。  據了解,這個縣去年發布《免費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扶持學前教育。
  • 學前教育「普惠」泉城,孩子「好入園」「入好園」
    今年也是濟南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年,讓幼兒、家長切實受益,濟南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的目標帶著溫度落地。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8處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供給11月28日,槐蔭區天琅幼兒園開園,設置9個班,100名幼兒入園。
  • 在園兒童成長補貼開始申請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姚卓文)記者昨日從市教育局獲悉,2016—2017學年在園兒童健康成長補貼申請時間確定為9月19日至10月21日,在園兒童家長鬚登錄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的門戶網站填報申請,標準為每生每年1300元。
  • 天津民園體育場,舊稱民園體育場、天津英租界體育場,簡稱民園
    哈嘍,大家好,今天呢,小編帶大家去的是天津民園體育場。天津民園體育場,舊稱民園體育場、天津英租界體育場,簡稱民園,如今已被改造成市民休憩運動的主題公園。天津民園體育場,坐落於天津市和平區重慶道,屬於天津著名的國際文化旅遊景點———「五大道」地區。
  • 石家莊:補貼幼兒保教費增強百姓學前教育獲得感
    新華社石家莊11月7日電(記者王昆)記者從石家莊市教育局了解到,石家莊市補貼幼兒保教費,採取分段補貼幼兒家庭保教費資金的方式,切實減輕家庭負擔。同時,獎補優質普惠園,採取升類獎勵和優質園扶持等舉措,激勵優質民辦園加入普惠行列,增強百姓學前教育獲得感。
  • 全區126公辦園,深圳龍華超額完成公辦園和普惠園建設任務
    近年來,龍華區將公辦園建設作為深化學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打出一套「組合拳」,逐步走出了一條深具「龍華特色」的公辦園建設之路。 龍華區出臺扶持政策,對新開辦的民辦園給予每班10萬元一次性財政補貼,鼓勵企事業單位、集體、社會組織利用自有資源或符合條件的場地開辦多樣化的幼兒園;出臺普惠性幼兒園管理暫行辦法,將普惠園補助標準由市標準每班每年4萬元提高至每班每年 5萬元;出臺疫情期間幼兒園相關補貼及幫扶措施,支持民辦園共渡難關,為後續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做好準備。
  • 靜園,民園西裡,西井峪村,大港溼地公園
    民園西裡始建於1939年,這裡是古色古香與現代風格的完美結合,不定期舉辦手工創意市集,更是傳統與現代文化的結合~大港溼地公園這是一片神奇的沃土,這裡承載著渤海灣的古老記憶;這裡有黑色的石油,這裡有千鳥永遠的約定。
  • 優質普惠園,開到家門口!佛山三年將新增學前教育學位超6萬個
    今年9月,家住禪城區依雲上城的黃女士嘗到了佛山普惠園建設攻堅戰的甜頭。近年來,佛山學前教育持續發力,公辦幼兒園發展全面駛入快車道,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年底將達到50%。2019年,進一步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0%、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80%」的目標,打響學前教育「5080」建設任務攻堅戰。佛山還出臺相關文件,在規劃、用地、資金、建設等方面建章立制,為學前教育優先發展保駕護航。
  • 楊浦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園啟動大會舉行
    大會在王海蕾科長的主持下拉開了帷幕,首先由區教育局副調研員劉蘇群進行了《關於楊浦區推進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園的實施意見》的要點解讀,並宣布本溪路幼兒園教育集團和延吉幼兒園教育集團成立的決定。在接下來的集團授牌儀式中,本溪路幼兒園教育集團組成單位本溪路幼兒園、打虎山路幼兒園、民京路幼兒園、新樂幼兒園、國和一村幼兒園和滬東雙語幼稚園(民辦),以及延吉幼兒園教育集團組成單位延吉幼兒園、控江四村幼兒園、國定路幼兒園、內江新村幼兒園、民治路幼稚園、暢想藝術幼兒園(民辦)的園長,接受了教育集團授牌。
  • 深圳在園兒童健康成長補貼每人每年1500元,非深戶也有
    申請流程登錄網上申報系統進入系統1在園兒童家長鬚登錄市教育局門戶網站,在「服務學生(家長)」欄目下選擇「學前教育」,點擊「深圳市在園兒童健康成長補貼家長登入口」,進入「在園兒童信息管理系統」;或直接輸入網址:http://ertong.sz.edu.cn/,進入「深圳市學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統
  • 快來申請成長補貼!在園兒童每人可獲每年1500元
    原標題:快來申請兒童成長補貼在園兒童每人可獲每年1500元補貼,10月26日前可辦理申請深圳新聞網訊 記者昨天從教育局了解到,2018-2019學年在園兒童健康成長補貼申請與發放工作已經正式開始
  • 石家莊市新增97所普惠園 幼兒園和家庭都有補貼
    石家莊市某幼兒園  長城網訊(記者張曉明)日前,記者從石家莊市教育局獲悉,為解決學前教育供給結構性不平衡的難題,進一步擴充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資源,石家莊市在原有124所普惠園的基礎上,2019年新扶持創建97所普惠園,惠及2.6萬名幼兒家庭。
  • 浙江學前教育地方性法規施行 「上好園」不再難
    此外,農村學前教育資源的布局要充分考慮農村人口分布和流動趨勢,鄉鎮和大村應獨立建園,小村可設分園或聯合辦園,切實有效使用資源,著力保障留守兒童入園。  在景寧畲族自治縣,學前教育發展已從原先以家庭辦園為主的「保姆式」提升為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樂園式」,全縣的幼兒園通過撤、並、改等舉措,從2010年的47所整合成今年的26所,等級園比例佔88.5%。
  • 學前教育實行補貼制度 上幼兒園每年至少三百
    全市教育工作會議透露    市政府將對本市戶籍幼兒的學前教育實行補貼制度:(記者陳昕宇、李倩)昨日,記者從上周五召開的2011年佛山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繼去年佛山一中首次拿出50個招生計劃分配給全市的50所較為薄弱初中招生後,今年這一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今年全市五區的一部分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將會拿出5%~10%的計劃名額,分配到全市相對薄弱的初中,以此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 番禺新增小區全部配套公辦園 增城推動26所幼兒園「民轉公」
    「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政策由來已久,2018年初,廣州提出到2020年,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以上,公辦學位數達到50%以上。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19年,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為79.5%,離實現目標還有0.5%的距離。為達成目標,各區都在2020年發力,如天河區的10個公辦園開了新園區等。
  • 三亞加大民辦學前教育扶持 在園幼兒每生每年補400元
    南海網三亞3月4日消息(三亞新聞網記者 劉麗萍)3月4日,三亞新聞網記者從市財政局獲悉,今年三亞將加大民辦學前教育扶持,按規定給予合法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學位補貼,2014年補貼每生每年400元,並按財政學位補貼資金標準等額扣減幼兒保教費。
  • 100所轉型公辦園揭牌!龍華學前教育提質升級!
    >→龍華區公辦幼兒園建設投入超14億元百年大計:學前教育「新」發展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啟動儀式上,沙畫表演《百園誦》展示了龍華區攻堅克難建設公辦幼兒園的過程。龍華區聚焦「建、轉、租」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穩步推動百所民辦幼兒園轉型為公辦幼兒園。其中,政府產權園轉型55所,國有、集體產權園轉型26所,私企、個人產權園轉型19所。公、民辦幼兒園均衡布局後,龍華區將通過公辦幼兒園輻射帶動民辦幼兒園優化提升,促進學前教育整體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