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一場疫情的嚴重影響,導致許多人失去了工作,連生存都成問題。
很多失業的人羨慕那些在國企,在事業單位打工的人,他們身在體制內,不僅擁有鐵飯碗,而且因為疫情影響無法正常復工,但就算不上班,也有工資拿,屬於真正的「帶薪休假」。
但是,俗話說得好,當一個人擁有一切時,反而不會珍惜。那些在體制內的人,坐著說話不嫌腰疼,身在福中不知福。
比如教師這個職業,在多少人看來,不僅是鐵飯碗,而且福利待遇好,不僅假期充足,有時間照顧家庭和孩子,而且對家庭教育也很好。如果在一個家庭中,有一個人的職業是教師,那麼未來基本不用操心孩子的教育問題。
而且,教師每年都有固定的寒暑假,加起來有上百天,如果不是教高三,初三等畢業班,每周還有雙休日。
如果不是班主任,只是普通的任課教師,那麼每天基本只上幾節課,半天時間就下班了。
有的教師不僅在學校幹著公職,而且還利用業餘時間開課外補習班,這筆課外補習的收入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
前幾天,國家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再次要求,年底前要兌現「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平均工資水平」。
在發布會上,教育部宣布已經對七個省份開展督查,並要求在7月底前完成整改。
從去年底至今,教育部至少三次明確表示要給教師漲工資了。其實,在《教師法》中,一直有這樣一條明確的規定,但許多地方礙於經濟發展水平有限,很難兌現這一政策。
作為老師本身來講,他們是教育工作者,是人們眼中的園丁,對於漲工資肯定是非常贊同的,畢竟不管哪個行業,沒有誰不希望自己拿高工資。
尤其是經過這次疫情的沉重打擊,讓許多本就貧窮的家庭雪上加霜,所以,給教師加工資,對於從事教師行業的人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可就在這幾天,一位48歲,來自深圳鹽田中學的知名特級教師熊芳芳向她所在的學校提出辭職申請。
在這個入職離職都早已司空見慣的當下,為什麼一位體制內的知名特級教師的辭職會引發全網關注?
從年齡上看,48歲的熊芳芳並不是一位年輕教師,她給學校寫了一份辭職報告。
關於辭職原因,她是這樣說的:不願一生被人安排。
熊芳芳老師有31年教齡,算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按照55歲的法定退休年齡來算,她還有七年就可以光榮退休了。
和其他行業不同,教師退休後,每個月還可以按時領取一筆可觀的退休金,而且在漫長的從業生涯中,由於教育過一批又一批學生,這些學生將來畢業走向社會有出息了,作為老師也驕傲,說不定還可以得到學生的獎勵。正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但熊芳芳老師並沒有選擇一直做到退休,而是選擇在教師行業剛要提工資的這個節骨眼上辭職。她的辭職離職是:想將剩下的7年賞賜給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生命無法重來,不願一生被人安排。
短短114字的辭職理由中,「不願一生被人安排」七字,成為全網議論的焦點。面對看起來既舒適、待遇又不錯的教師工作,熊芳芳在幹了31年後,突然想放棄了。
在看似浪漫詩意的辭職理由背後,其實隱藏著熊芳芳老師從骨子裡散發出來的一種不屈精神。
2015年,河南省實驗中學的一名有10年教齡的女心理教師曾經寫過的一封火遍網絡,史上唯一最具情懷的辭職信:辭職的理由僅有10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這封火遍網絡的辭職信,後來被該校的校長回復了,校長不僅給這位老師放假,而且還給她免費參加在外地舉辦的交流活動。
也許校長覺得這位老師的浪漫請辭是一種任性,是一種壓抑,所以批准她去看世界散散心,但沒有批准她辭職。
然而,熊芳芳老師的辭職卻是浪漫中帶著理性,因為很少有人在一個單位幹了30多年後突然要離職,除非是不可抗拒的原因。
她的辭職報告在網絡曝光後,各種不同的聲音鋪天蓋地而來,有人支持她,有人羨慕她,有人祝福她,也有人笑她傻,甚至謾罵她不負責,不配當老師,還有人準備一直關注她,看她辭職後多久會後悔。
據資料顯示,熊芳芳是深圳市鹽田高級中學的一位語文老師,還是一位「特級教師」。
先不說這位熊老師的教學成就,她能在體制內工作31年後,還想著「為自己而活」,這本身就值得佩服。
現在很多人,不是為名利而活,就是為別人而活,自己的人生已經不能自己做主,不知道這是一種責任,還是一種悲哀?
能在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的一所高級中學當教師,能力絕不會差,而且工資待遇自然也不會低,據說熊芳芳老師的年薪達到50萬。
根據深圳高級中學教師工資標準,剛入職的新教師年薪可達20—30萬。何況熊芳芳已是任教31年的資深教師,工資肯定高。
此時,熊芳芳老師能為自己而活,扔掉手中捧了31年的「鐵飯碗」,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氣。
隨著熊芳芳老師的辭職走紅網絡,有網友批判她,說她在炒作,是假辭職,因為財務自由了,不愁生活,只不過從體制內跳到體制外,辭職去課外機構上課,只是為了賺更多錢。
關於熊芳芳老師的辭職,我想她是經過一番思考後才做出的決定,而不是一時衝動,也不是為了去其他地方賺更多錢。
導致熊芳芳老師在即將退休的年齡選擇辭職,主要有3個重要原因。
01不想一直受到體制內工作的打壓
作為教語文的老師,熊芳芳老師還愛好文學作品,出版過許多關於語文的教學著作,從她出版的這些著作的名稱看,她已經將自己任教的語文學科融入生命中。
這位熊老師,不僅是教師,還是一名感性的作家,而且教書方法獨特,深受學生喜愛。
熊芳芳老師辭職的做法,在很多人的看來,是一種很傻的行為。要知道擁有31年教齡的資深教師,不僅工資高,就算7年後退休了,還能得到一筆豐厚的退休金。只要不出現意外,這筆退休金足夠她舒適地過完下半輩子。
但就像熊芳芳老師在自己的辭職報告中說的那樣,她辭職沒有別的原因,只想利用剩下的7年,為自己而活,不想再呆在體制內,被人安排,被人使喚,被人指手畫腳。
可能體制外的打工者並不知道體制內的工作如何,其實體制內的工作並不是朝九晚五,一周雙休,享受各種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輕鬆美好。
尤其是教師這份曾經在無數人眼裡是高大上,培養國家棟梁的職業已經變成一份徘徊在生存邊緣的寒酸工作。
這段時間,一位中學男老師在假期裡送外賣補貼家用的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雖然現在這位在假期裡送外賣補貼家用的老師已經迫於壓力辭去了兼職工作。
但這不由得讓人深思,現在教師的工資是不是太低了?才會出現這麼多做兼職的老師。雖然不同性質的教師工資不同,但總體上看,教師行業的工資並不像外界傳言那樣穩定輕鬆,還月入過萬。
熊芳芳老師雖然是資深教師,不差錢,但她也是體制內工作者,尤其是在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當教師,本身也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
不管是公辦還是私營學校,每一位教師在校任教都有績效考核,即是每天要上多少節課,要跟進多少個班級,要和校董會匯報工作成果。還要不定期參加各種培訓會議,還要備課,上課,批改學生作業。
尤其是體制內的教師,平時的教學任務更是繁重,而且除了完成這些教學上的任務意外,還要處理學校和個人的關係,處理個人與學生的關係,並不是想像的那樣簡單,只是上上課,然後拿高薪。
敢於從體制裡走出來,而且是僅剩下7年就可以退休了,這樣的舉動預示著她厭倦了體制內阿諛奉承,爾虞我詐的工作環境,只是這些,她不便對外透露罷了。
從熊芳芳老師對外顯露出的性格看,她已經厭倦了體制內工作,她希望能脫離體制,去真正為自己而工作,而不是一輩子當教師,一直幹到退休。
即便退休後,她還屬於體制內的人,會在生活上繼續受到體制的約束,她除了能拿到豐厚的退休金以外,一無所有。
02看不慣教育界的弊端,想打破傳統,跳出來單幹
熊芳芳老師辭職後,曾經說過自己的下一站:獨立教師,文化公司。天南海北,走著活。她雖然沒說要單幹,但「獨立」這個字眼還是透露出她內心的真實想法。
從熊芳芳老師的任教經歷看,她無疑是具有強大的個人IP,完全具備獨立教師的單幹條件和能力。話說回來,即使熊芳芳老師真想單幹,也是自己的選擇,和任何人無關,更沒有做錯什麼。
對於這種質疑的聲音,熊芳芳老師在和朋友聊天時,說了自己的看法。對於別人的質疑她不辯解,質疑她的人不會懂,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很多東西不是錢能夠買到的,譬如自由,譬如眼界。
在熊芳芳老師長達31年的從教生涯,她見過了太多的職場是非,也見證了無數學校的發展或者沒落。
從熊芳芳老師發表的言論能看到,她有個性、有思想、會思辨、不逐流。
對於網上一些關於她的聲音,她不在乎;而她在乎的,也敢於直言。
然而,雖然教育行業表面看上去百花齊放,前途一片大好,其實裡面藏著很多貓膩。
我有許多朋友也在當老師,我平時會和他們聊天,得知教師這個行業存在許多弊端,首先是教師的工資起點雖然比較高,但升職速度和空間很有限。
一名普通教師如果要加工資,必須獲得更高職稱,而且主要依靠多上公開課、發表論文、參加課程競賽等等。這些都是比較消耗時間和精力的。而最重要的是,評職稱還需要有名額,說白了,就是退休一個高級教師,才能再評一個高級教師,下面的以此類推。
所以,很多達到要求的老師,評選職稱也未必能上一級,除非你多投入,在評職稱的時候才能多加點分,把別的競爭者比下去。但是,參考工資上升的幅度,但這種性價比不高。
其次就是升職空間的問題,一名優秀教師的行政能力不一定行,你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很多優秀教師,直到退休也只是一名普通教師。
至於為什麼有的教師轉崗當了主任、副校長、校長等職務,這並不是光努力教書就能夠達成的。
因為做行政和做教學,本身就是兩回事。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學校在對外招人時,會將招聘教師和招聘辦公行政人員分開。
許多學校都有一個明文規定,不許本校老師在校外私自開設培訓班招生,否則抓到輕則會被記過,重則會被開除。
可以看出,一旦正式開學後,學校的老師應該是受到一定的約束,不可能隨便在網上開設什麼名師課程。
從資料看,熊芳芳不僅是名師,還是微寫作的創始人,她還開設了網絡課程,如果學校知道,一定也不允許熊芳芳在外獨自搞培訓。
所以,熊芳芳老師不想再繼續呆在這樣一個教育行業裡,耗完自己剩餘的7年教育職場生涯,她看不慣這種弊端,想跳出來單幹。
03即使拿再多的錢,也是替人打工,還不如用後半輩子為自己打工
其實,熊芳芳老師的辭職原因,在她的辭職報告中已經說明了。她的辭職是不願一生被人安排,希望以後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走。
有句話說得好,只有告別過去,才能創造未來。唯有放下眼前的,你才能邁開步子繼續前行。雖然很多人都知道,但很多人都做不到。
然而,熊芳芳老師不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瀟灑。她不是新人教師,她的辭職不是一種任性。
對學校而言,熊老師的辭職,讓該校從此損失了一位資深的優秀教師;對學生而言,熊老師的辭職,讓他們從此看不到充滿詩情畫意的講課方式。
但正如熊老師所言,她已經教書31年,已經在教育行業賣命31年,試問人生有幾個31年,更別說身為女人的熊老師,青春一晃而過,最終得到的,除了足夠的退休金以外,空有一身疲憊。
這些,都是熊老師自身擁有足夠的勇氣,讓她扔掉了陳舊的鐵飯碗,未來將活得更像自己。作為外人,沒人知道熊老師在31年的從教生涯經歷了怎樣的波瀾,但每個人都有權利為自己的生活做主。
雖然辭職了,但熊老師並不是馬上離開學校,而是會將她的學生帶完本學期。幾年前,那個想去看看世界的河南老師火了,在今年的520,正是甜蜜溫馨的日子,熊芳芳老師辭職了。
中年人辭職,是一件很正常的人,畢竟人到中年,家庭和事業都有了,如果日子不是過得特別苦,一般人不願意再替別人打工,畢竟拿再多的錢,也難逃打工的命運。
熊老師的做法,在外人看來是不被理解的,但又是符合她心靈的做法。鐵飯碗雖然還是鐵飯碗,但捧著它的人,性質已經變了。
如果您喜歡本期內容,請記得收藏、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本文系百家號平臺原創首發,圖片來源網絡,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