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成績為什麼不理想?我們需要找找原因
有很多的高中學生都會說,自己雖然很想把數學學好,可無論怎麼用功,數學成績就是沒有辦法提高。這是因為什麼呢?我們需要找找原因。
一、學習數學做不到積極主動
高中數學的學習與初中數學的學習是有本質的區別的,如果高中學生還像小學生那樣學習時處處依賴家長,依賴老師,沒有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那麼學習成績的不理想就已經註定了。這一點,體現在哪裡呢?學習沒有計劃,課前預習不充分,課堂學習沒有效果,因為聽不懂,又因為不會聽,需要掌握的知識沒有過關。
二、學習數學的方法不理想
課堂學習是高中數學的主陣地。高中學生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把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把握準確,對於數學概念需要做到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掌握正確的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但是,有些高中學生,因為各種原因在數學課堂上沒有做到投入地聽課,在學習時只重視做學習筆記,不關注理解和分析,課上完了就上完了,時間過去了,學習沒有收穫,問題沒有解決。課後也不會及時鞏固知識,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脈絡,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似懂非懂,課後作業的效果差強人意。
三、忽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有些學習成績不理想的高中學生,往往會忽略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但是卻對大題和難題情有獨鍾。實際的學習效果了,肯定是非常不好。沒有收穫的題海戰,只會白白地耗費精氣神。沒有有效的練習鞏固基礎知識,沒有紮實的練習形成基本能力,考試時不是計算出錯就是思維卡殼。
無論什麼時候的學習,都是基礎是最重要的,沒有基礎的學習怪題、難題像是空中樓閣。有的同學這樣的心理: 練習一下難題, 要是高考時剛好有一道相同的題型,那我不就提高了競爭力了嗎?
但是學習時本末倒置,丟掉了教材中的基礎知識,忽略數學學習的基本能力,而將大量的時間浪費在超綱的題目上,會影響學習的信心 。大題都是不容易解答的,如果長時間感覺自己所有的題都沒有辦法解答出來,就會覺得自己的高考沒希望了,這樣是會得不償失的。
高中數學學習,重視數學基礎知識和數學基本技能是很重要的。學習數學都是由易到難,從最簡單、最基礎的知識一步一步學好,逐步增加知識總量與知識難度的。只有在基礎打紮實了,才能保證自己的後續的學習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