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過節,這些東西少不了,你們又了解多少呢

2020-12-19 小廚愛食尚

導讀:說到每一個節日或者是婚喪喜慶,在潮汕地區,最累的當屬潮汕婦女,要做各種各樣的粿,各種甜品糕類,做完了還要去各種拜拜;但是現在好多都可以上街買到了,今天就為介紹下我們潮汕地區各個節日的粿和糕等甜食。

大家好。我是小廚愛食尚。

「蜜食」其實就是潮汕一些地區傳統嫁女禮餅。潮汕乃至閩南,包括福建部分地方,都有類似的風俗,不同的是所送禮餅的數量、大小、形制和種類。廣府地區古舊也有送四色綾酥嫁女餅的風俗。甜食是從古至今均代表幸福的東西,糕餅也象徵富實的好意頭。所以,送這類東西,很是符合喜慶的氛圍。

不但嫁娶,一些節慶、儀式,潮汕人也都有應節、專用的糕餅。最出名的就是清明前後的銅鑼餅、硬殼餅和「米糖皮」。銅鑼餅又叫「桶底餅」,形似銅鑼,一掌大小,粘著白色的粉末。好的銅鑼餅,是用價格不菲的赤菜熬製做成的,口感綿實。赤菜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所以小孩出水痘時可以吃銅鑼餅下火去痘。硬殼餅因為餅皮厚且硬而得名,其實大名應該為「龍文餅」。

據說初為福建龍文縣,也即現福建省漳州市龍文區所制。硬殼餅的餡是用烏糖、薯粉等糅合的,味道和日本的銅鑼燒很類似。從福建傳入的餅還不止這一種,清明節前後上市的還有一種餅叫「莆田酵」,。這種餅是烘焙的,表皮既酥又香。米糖皮的內餡有顆粒狀的白糖,咬起來沙沙響,我不是很喜歡。這幾種餅都是拜祖掃墓時的常用祭品。大家族參與拜祭的人丁眾多,分祭品時往往就是按照各家參加人員多少各分若干塊餅作為代替,分的餅一般是硬殼餅,所以有「算丁分餅」的說法。

硬殼餅

中秋時有月糕和扇糕。月糕、扇糕很是特別,和常見的那種帶餡月餅完全不同,是用糕粉做的,純白色的一整塊,硬中帶綿,可以掰著吃。月糕有盤子大小,不足一指厚,有的中間還印著一個「月」字,點上個紅點。扇糕則有兩指高,是帶弧度的一個方塊,形如扇面。有的扇糕會和上芝麻粉做成灰色的,或者頂多內裡夾上一點白糖和芝麻,但月糕都是純白色的。可能月糕代表了月亮,中秋的月亮自然是又圓又白的。

月糕

這是只有過年期間才上市售賣的,平底鍋塗了朥油,將帶蔥花的小餅煎得金黃。現在很多「鹹餅糖蔥」都是用豆油煎的,不夠香,而且油乎乎的,糖蔥一包上就軟了,影響口感。糖蔥也就是拔絲糖段,是先準備好的,需要師傅將專門的糖漿一次次拉長「拔」出來,形成疏鬆多孔的長條,再分成小段裝好備用。手藝好的師傅,拔出來的糖酥、脆,入口即化,沒有糖渣。因為只在春節期間上市,所以很多人買來作為拜年時贈送長輩尤其是上了年紀老人的禮物。

蔥花小餅(鹹餅)
糖蔥

有些糕餅是常年供應的。比如分甜、鹹兩種口味的綠豆餅,小條狀的油炸麵食「鐵釘條」,灰色塊狀的芝麻糕,用麵皮夾著芝麻和糖捲起來的「軟膏卷」,以及鹽硝餅等等。說到送禮,以往賣甜食、餅的夥計,都有一手包裝的手藝,可以用一張毛邊紙將大大小小、不規則糖和餅包紮成方正的盒子形狀,再用紅紙包做封皮,蓋上帶店鋪名號的印章,很是整潔大方。餅一般是十個一筒,用紅紙捲起來包裝。現在基本都是用塑料盒或者塑膠袋包裝的了。肉餅也是常年有的,餡裡有白豬肉、瓜碧(冬瓜肉做成的糖料)、芝麻花生等。

芝麻糕

還有一些糕餅則是有特殊用途的,比如祭祖、拜神佛,以及葬禮、拜祭時所用的各類糖塔、壽桃等等。糖塔是用帶紅顏料的糖用模具澆築出來的,形狀就是一座寶塔,一般都是一尺左右高。壽桃是個統稱,包括各類用面做的桃、柿、石榴等等,講究的壽桃擺件要佔整整一張桌子,有盤有果,有枝有葉,各種水果配件點綴其中。因為是供神拜祭所用的,各類瓜果顏色有紅有綠,很是好看,分別的位置和數量也有講究。

壽桃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有什麼介紹的不好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謝謝!你們家鄉的各個節日又有什麼傳統的美食?喜歡就多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在農村過年,子女們給父母多少過節費比較合適?
    其實在農村,並沒有說子女給父母過節費的習俗,只有嫁出去的女兒,過年回家探親的時候,才會給父母包個紅包。只不過現在子女越來越孝順了,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不易,因為長時間和父母分離,所以想給父母一些費用,以表達子女對他們的關心。關於過節費給多少合適?
  • 外嫁女帶全家回娘家過年,帶幾十塊的東西,作為兒媳怎麼想
    在南方,外嫁女兒過年的時候,一般都在婆家過,不會也不允許外嫁女兒回娘家過年。為什麼呢?南方的人比較迷信,認為外嫁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回娘家過年會給娘家的兄弟帶來不好的運氣。所以,在南方,外嫁女兒家幾乎不回娘家過年的。我呢,天南地北的,也去過不少地方,對這些問題看得比較開。家婆有三個女兒,跟我家比較近,時不時會過來吃飯,偶爾過節會買些東西過來。反正,來了就招待,吃吃飯也沒什麼。買不買東西也隨她們,我不介意這些。
  • 農村最好吃的5種油炸小吃,過年過節必備!最後1個看著就眼饞!
    咱們農村人不僅會做小吃,而且還十分擅長做油炸食物,許多的小吃都是十分好吃的,說到油炸食物,大家最愛吃的是什麼呢,今天就來說說咱們農村最流行的五道油炸食物,據說是過年過節必備的。油炸小麻花,這也是咱們農村人的最愛了,尤其是家裡有小孩子的家庭,都喜歡做一些小麻花來哄孩子開心呢,這些小麻花的味道很特別,估計也就只有咱們農村的小孩子有口福了吧,一般人是吃不到的,歲數歐式油炸的,但是這種小麻花一點兒也不油膩,是最適合小孩兒吃的東西了,咱們農村的小孩子估計都愛吃這個油炸食物呢,過年過節更是不可少!
  • 俺是山東人,膠東半島的過年習俗,你了解多少?
    這天每家每戶都要包餃子,在鍋臺後面貼上「灶碼頭」,據傳說,這一天灶神會上天庭報告每家每戶這一年做了多少好事壞事,所以通常「灶碼頭」上就有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齣鍋的餃子首先要供養灶神。大年初一拜年,原則上沒出五服的同性長輩,每家每戶都要拜年拜年是重頭戲,如果有誰家沒有拜年就是少了「禮」是要得罪人的,老一輩的禮節是只要是長輩晚輩都要磕頭。
  • 回農村老家過年,年前什麼東西最愛漲價呢?主要都有哪些?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回農村老家過年,年前什麼東西最愛漲價呢?主要都有哪些?春節作為我們最大的一個節日,也是一個消費的節日,春節前後的消費開支,確實是不小的數目,尤其是在春季前夕,很多我們常見的東西都會「自熱而然」的會抬一抬身子,漲一下價格,有的還算可以接受,有的這就是顯得有點趁火打劫了,都有哪些主要看到的會在春節前夕漲價呢?
  • 過年發壓歲錢成了難題:給少了沒面子,給多了又心疼,多少是好?
    年三十已到,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當地有沒有這樣一個習俗:大年三十的晚上,父母會給子女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面,說法一,為了平安,說法二,壓歲,不讓歲數往上增,永葆年輕的意思。4、比較親的就給一百,有時候五十,疏的給二十,其他不給。5、小孩的壓歲錢不能給得過多,一是增加大人的經濟負擔,二是讓孩子養成多給錢就樂,給少就不樂意,對孩子的成長不利。6、現在越來越不想過年了,光壓歲錢就讓人頭疼,現在我們這給100已經拿不出手了。
  • 臨近春節,農村過年「必不可少」的3樣東西,哪怕再漲價都要買!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臨近春節,農村過年「必不可少」的3樣東西,哪怕再漲價都要買!#記憶中的年味#時光荏苒,不知不覺地2019年已經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溜走了。
  • 過年給孩子多少壓歲錢合適?多了自己覺得虧,少了又拿不出手
    文|話梅的媽媽(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即將迎來新的一年,想必,家家戶戶早已經在忙碌春節時所需要的東西,不僅要準備年夜飯、貼春聯、買新衣服,最重要的還是要準備紅包,如今,過年的氣氛雖然已經沒有以前那樣濃鬱,但是 ,大家對於收紅包還是很熱衷的
  • 大家過年過節,都會給爸媽一些紅包嗎?給多少合適?
    我們鼓勵各位發表自己的問題,再靠別的過來人的回答來解答這些疑問,儘量幫助到求助的朋友。  好了,經過昨日採集  |有事第 1493 期問題 |  紅領君你好,我有個事想麻煩你問一下大家。我在澳洲工作2年了,我是一個很獨立的人,基本大學後兩年的學費沒讓爸媽出過,都是自己做項目賺的錢。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過年,甚至討厭過年?
    這到底苦在哪累在哪呢?下面咱就來一一說說這過年的各種累!我覺得這過年第一累,那得當屬「回家之累」。這買票是第一道程序,只是這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票難求。一張回家的車票,不知累倒了多少俠女好漢吶!甭管你平常擱單位,多麼的桀驁不馴,說一不二,碰到春運那都得英雄氣短兒女情長起來!
  • 「父母在,不遠遊」,能到底的又有多少呢?其實後半句才是精髓
    「父母在,不遠遊」,相信大家對這句話都非常熟悉,其實從字面來理解,也非常簡單,就是父母還在世的時候,不出遠門。說到這裡很多人就覺得奇怪了,不出遠門,不去大城市哪裡有發展?我們要知道這句話出自古代,那個時候你要離家上千公裡甚至更遠的地方,可能一個月都到不了家,書信來往也需要時間,如果家裡出了什麼事等知道的時候已經晚了,更別說趕回來了,但也不是說真的就不能出遠門,要知道這句後面還有一句,就是遊必有方。
  • 過年過節,家中必備5種「吉祥果」,好看又好吃,送禮也合適!
    導語:過年過節,家中必備5種「吉祥果」,好看又好吃,送禮也合適!水果是我們一年四季都非常愛吃的食物,水果的汁水豐富,口感酸酸甜甜,沒有人能拒絕如此可口的美味。水果的種類豐富,不同的水果口感和口味都不同,但是共同點都是以甜味為主,吃個水果整個人的心情都變好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小編有一樣的感覺呢?
  • 過年回農村,這3種人別走太近,另2樣東西不要借,這些你贊同嗎?
    導語:過年回農村,這3種人別走太近,另2樣東西不要借,這些你贊同嗎?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會接觸到形形色色,各種各樣不同的人。這也不單單是指在農村生活的人,只是相對農村人來說,其實和小編一樣在農村出來的人,本來底子就薄。
  • 婆婆發過年紅包,兒子:「憑啥給兒媳發6.6元?以後過節不回了」
    現在我的家庭還算是比較美滿的,畢竟沒有和婆婆住在一塊,少了不少婆媳矛盾。雖然我沒有和婆婆在一塊住,但其實婆婆從一開始就已經看我不順眼了,因為在婆婆看來,我是配不上他兒子。原因很簡單,我是的學歷只是個中職畢業,而丈夫是本科大學畢業出來,再加上我家是鎮上的小戶人家,而婆婆是城裡的大戶人家,多少有點看不起人。
  • 丈夫偷偷給父母500塊錢過年,妻子:你哥一分沒給,憑什麼你要給
    年輕人要贍養老人,過年給父母一些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小編每逢過年過節都會給長輩一個紅包,爺爺奶奶、父母,紅包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一份心意。孝敬老人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應該的。男人單身的時候孝順父母問題不大,有的男人娶了老婆之後就變了,孝順父母變得縮手縮腳,生怕被妻子發現埋怨。
  • 「就地過年」的這些英語知識,你都了解嗎?
    大多時候,「過年、過節」的「過」,在英語中會稱為 Celebrate,有時也用 Observe 表示;兩者都主要用作及物動詞、後面直接跟節日的名稱,例如:To celebrate/observe the Spring Festival.
  • 新年送禮購物清單來啦,完美治癒過年送禮糾結症患者
    一般過年最多送孩子的就是丹麥曲奇,奶味十足,上篇絕地君就說到了,可是沒有給大家找一款適合送禮的,這款深藍色禮盒配上紅色的蛋卷小禮盒就非常適合送禮,量要比之前絕地君給大家推薦的大一些,都是同一品牌啦,裡面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只是這個多了小禮盒哦,小朋友會更喜歡呢。
  • 過年啦該給領導送禮了,老油條總結送禮的三個原則,簡單實用!
    有朋友求助說,過年啦,想和領導維繫好情感,送了現金被退回來了,但是禮物留下了,問領導是什麼意思?過年過節的送禮更多得是一種表達心意。如果你是在培養感情的階段,是千萬不能送現金的,送現金相當於行賄,人家不知道你什麼心態,沒事你送錢幹嘛?送錢會讓人覺得你有所求。如果你有說我沒有所求,我就想給你送點錢。沒有所求,送錢恰恰最可怕!
  • 我的茂名特色年糕艾餈(籺),過年過節必備美食
    籺,相信對我們粵西茂名人來說是一種情懷,我們茂名人從小吃到大的一種美食,過年過節肯定會做,分別有,煮湯籺,綠豆餡籺,灰水籺,韭菜籺,艾餈籺……。以前的生活沒有現在的好,只有過年和冬至的時候才會做,所以對我們來說不只是一種美食,是一種情懷和回憶,雖然說就是一些糯米粉包著裡面的餡,我對一下,我們這些過來人來說,想吃又很難吃到的一種珍貴的零食,每年到了春節期間,就會提前一天泡糯米,第二天就拿去打成粉,回家就煮粉,包籺。
  • 怎樣打破「過節胖三斤」的魔咒
    年貨裡面最大的一部分往往就是食物,什麼大魚大肉,什麼高熱量、高油脂的堅果,還有一些糖果,這些都是過年必備的食品。好吃歸好吃,問題是容易長肉。加上節日期間聚會多、聚餐多,一不小心就會吃多。  就這樣,春節過完,該上學的上學,該上班的上班。這時一張張圓圓的臉,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正所謂辛辛苦苦減肥大半年,過完春節又回到了從前……那麼,過年怎麼吃才能在保證解饞的前提下不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