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看過來,3分鐘看懂「3+2+1」下選科組合優勢,收藏

2020-09-07 中小學心理教育

最近有很多學生和家長對選科問題的諮詢,小對於「3+1+2」選科組合進行分析,幫助大家了解各個組合的優劣勢和適合人群。第一期分析「物化X」組合,家長和學生可詳細閱讀!



「物化生」選科組合

專業覆蓋率:96.22%

科目關聯度:該組合為傳統的純理科組合,科目之間的學習關聯度較高,一般理科特別強的考生會做此選擇。

學科學習難度:物理、化學都屬於理科類比較難的科目,生物的學習難度雖然低於這兩者,但是同樣也需要考生具有超高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這種組合的學習難度較大。

一、「物化生」組合適合什麼考生

1、理科的邏輯思維能力大幅度優於文科水平;

2、目標基於985/211工程類院校的學生們;

3、大學不考慮學習哲學、歷史類專業。

從已經公布的數據看,選擇該組合的考生人數較多,而且多為優等生,競爭壓力較大,如果成績一般的考生選擇這個組合,很明顯會處於競爭的劣勢。

二、專業覆蓋

根據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發布的2021專業選科要求來看,物化生選科的專業覆蓋率極高,位居前三。

物化生組合的可選專業較多,專業覆蓋率達95%以上,不能選擇的專業基本為哲學類、歷史類專業。除此之外,其他所有專業,該選科組合的學生未來都可報考。

可選科目列舉:工科類的熱門專業、計算機類、經管類、醫學也在選擇之列。

限選科目:由於法學門類下的政治學類、民族學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公安學類,要求再選科目中必須有政治,因此該選考科目組合不能報考以上專業類。

提示:如果家長不打算讓孩子未來報考公安警校的話。考慮學科的相關性,選擇物化生組合比物化政更科學。



「物化地」選科組合

專業覆蓋率:95.84%

(數據測算來源於部分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考生選考數據,供參考)

科目關聯度:地理又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物化地的組合方式背誦內容較少,符合理科學習「少背誦、多理解」的特點,該組合的學習科目之間關聯度較高。

學科學習難度:綜合來說,物化地組合的學習極注重理科思維,學習難度較大。

一、「物化地」組合適合什麼考生

1、理科的邏輯思維能力突出、成績優秀的考生;

2、目標基於985/211工程類院校的學生們

3、善於獨立研究、思考問題的學生。

4、對於自然科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目標基於各大高校的科研課題(考研方向)。

從整體看,雖然理科優等生較多,競爭壓力較大,但選物化地組合較物化生組合來說,既避免了與學霸們」廝殺「,又能發揮理科思維優勢,是新高考選科的受益者。

選擇。



「物化政」選科組合分析

一、專業覆蓋率:96.58%

(數據測算來源於部分第三批高考改革8省市2021屆考生選考平均值,供參考)

科目關聯度:物理和化學都屬於理科類學科,政治注重知識記憶和理解,三個學科之間的關聯度不高,學科領域跨度較大。

學科學習難度:物理和化學都屬於理工類科目,物理的學習難度較高,知識之間的聯繫緊密,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化學的學習難度在物理和生物之間,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求考生具有較高記憶能力還能夠充分理解,政治屬於文科學科,偏記憶性的知識較多,但是又比較貼合生活和時政熱點,所以政治想要得高分還是比較難的。

競爭壓力:這種組合專業選擇面廣,專業覆蓋率高,同時政治科目的加入也為未來發展提供幫助,有利於考生考研和公務員。這種組合選擇人數較多,有一定的競爭壓力。

該組合最大特點是學習難度大、學科跨度大,競爭激烈,但卻是考研和考公務員的最佳組合,理科類考生選擇該組合,對未來有較大的幫助。

二、「物化政」組合適合什麼考生

1、適合理科成績非常好的考生,且有較強的自信心的考生;

2、具備文理科素養,綜合素質較為均衡的考生;

3、政治科目較為突出,擅長背誦兼具較好的文科思維能力,文理科思維可以自由轉化的考生;

3、職業規劃清晰有明確的目標,未來有考研打算,或者有意向報考公務員這類職業的考生。

三、「物化政」專業覆蓋

1、理工類、醫學類專業基本都能報考,包含非常熱門的人工智慧、大數據,計算機類、機械類、化工類、電力電氣等等。

2、適合報考公務員的專業推薦:計算機類、語言文學類、法學類、工商管理類、金融經濟類等等。

3、適合考研的熱門專業推薦:材料類、土木建築類、財經類、醫藥類、語言文學類等等。



「物生地」選科組合

一、專業覆蓋率:92%左右

(數據測算來源於部分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2021屆考生選考數據,供參考.)

科目關聯度:地理和生物的文理界限劃定並不是十分的明顯,生物學有很多知識點需要較高的記憶力,地理也需要一定的理解力,物理就是典型的理科思維,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科目之間有一定的關聯度。

科目學習難度: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和化學相比,地理和生物的難度還是要低一些的,選擇此組合的考生基本上是以物理作為專業選擇的定向,以地理和生物作為得分的重要方式。

二、「物生地」組合適合什麼考生

1、物理成績不錯,理科思維較好

2、有往醫科方向深造想法的考生

3、目標理工類專業考生,物理成績不錯,但化學成績不佳

選擇物生地和物生政的考生大多是考慮「實力+興趣」的群體,需要擅長物理學科,會基於學習興趣和未來專業、職業方向進行選擇。

但從目前各省選科數據來看,生物、地理的選科人數較多,在賦分制的前提下,中等生選擇這一組合不佔優勢,不利於考生在高水平層次競爭。

三、專業覆蓋

根據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發布的2021專業選科要求來看,物生地選科的專業覆蓋率達92%左右,不能選擇的專業基本為歷史類、語言類、政治學類專業。除此外,絕大部分專業均可報考。

可選科目列舉:大部分理科類專業,醫學、生物相關的專業,水利水電、測繪類專業均可選擇。

限選科目: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學、外國語言文學等


堅持每天整理各科學習資料和學習資訊,喜歡就多多關注吧!

word列印版資料:1、點擊頭像進入主頁並關注,2、點擊私信發「1」即可

相關焦點

  • 高考新模式「3+2+1」,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高考新模式3+1+2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12種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物理、歷史最終還是分道揚鑣了……那麼面對新高考「3+1+2」該怎樣選科?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都需要了解,畢竟選科將直接關係同學的高考難易程度。
  • 3+1+2選科模式下12種選科組合下優劣淺談
    老程大事 金榜生涯規劃 一提到高考改革,對於3+1+2的選科模式家長是一臉茫然!但是時間不等人,很多學校為了方便管理,往往在開學兩個月內就要求作出選科決定,還有些學校對於選科的12種組合只允許選擇其中的幾種!
  • 新高考3+1+2,高中生選科參考這5大指標,讓你選出最佳科目
    導語: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選科要參考的5個指標,你參考了幾個? 高中生都清楚,我國傳統的高考模式是文理分科的模式,高中生只有兩種選擇。
  • 新高考「3+1+2」:高中生該如何選科?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什麼是「3+1+2」?「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滿分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均為100分。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 新高考「3+1+2」:高中生該如何選科?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動,第三批八省市採取「3+1+2」的選科模式。什麼是「3+1+2」?「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滿分為100分。「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均為100分。那2021屆各省選科情況如何,有哪些現象出現?
  • 新高考3+1+2模式下,你孩子該如何選科?不同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那麼面對新高考「3+1+2」該怎樣選科?新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都需要了解,畢竟選科將直接關係孩子的高考難易程度。什麼是「3+1+2」?「3+1+2」各科選考數據以下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各科選考數據,從整體來看各省選科佔比相對比較均衡,最受歡迎的科目是生物
  • 新高考3+1+2模式,12種組合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3」其中,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1」在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中,考生在物理或歷史中所選擇的1門科目,滿分為100分,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2」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選擇的2門科目,每科滿分均為100
  • 3+1+2高考選科最佳組合推薦
    【導讀】隨著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3+1+2選科模式甚囂塵上,該模式下,物理、歷史分道揚鑣。那麼,學生選課過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則?有哪些組合是值得推薦的?今天,小助給大家普及下。   新高考選科中的3、1、2分別指什麼?
  • 2019高中生如何選科?哪三門最有優勢?6選3聰明的人都這麼組合!
    對於2019級高中生來說新高考改革可謂是一股清流,但是也面臨著不會選?不知道怎麼選?的問題,既想讓自己的孩子根據愛好選擇,也想自己選擇的科目在高考中更有優勢!為了高考拼了那麼今天就為各位家長排憂解難:現在各地高考改革分為這麼幾種形式:3+3/3+1+2(待定)
  • 「3+1+2」模式下12種選科組合優劣勢分析及選科建議
    1月1日正式開啟考生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這意味著高考不分文理科啦!而選科將直接關係到孩子高考的難易程度以及大學志願填報。新高考下考生的總分滿分為750分,按以下方式計算。
  • 提前了解: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收藏
    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02「3+1+2」模式下的12種選科組合組合:物化政可選專業:超過96%組合優勢/劣勢:專業選擇面廣,利於將來考研和考公務員分析及建議
  • 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新高考已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提前開啟, 今年起又有部分省市開始實行 「3+1+2」模式 。 2020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可以於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學期高一年級起實施新課程、使用新教材。 下面介紹下 「3+1+2」模式: 在「3+1+2」模式下,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 高考秘笈|新高考3+1+2模式,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高曉生
    上期我們說了2021年湖南新高考專業選考科目要求,今天我們來了解在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從2021年開始,高考總成績的組成科目由「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3+1+2」。以人為本、學其所好、考其所長,高考不分文理科,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孩子偏科的痛點! 高考新模式3+1+2
  • 新高考選科3+1+2模式詳解,12種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考生可選擇填報不超過3所院校,每所院校可選擇一個專業志願。報考52.38萬人,同比增長1.1萬人。共錄取考生439485人(含應用型本科對口升學、高職院校分類考試、面向中職畢業生擴招等),較上年增錄12349人,加上五年一貫制和高職三二分段錄取21576人,綜合錄取率達到84.2%,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 高考「3+1+2」,選科組合物化政,將來高考和發展,有何利弊得失?
    @沉澱阿建 答友專門行文提出了修改,已經確定是「3+1+2」。這種高考新模式,是專屬江蘇等八省市的高考改革模式,其中的「3」指統考科目語數英,每科滿分150,以原始卷面分計入高考總分;「1」是確定偏文或者偏理,在物理和歷史兩科中選擇其一,滿分100分,以原始卷面分計入高考總分;「2」只能在化生政地四科中選擇其二,卷面滿分各100分,轉換成等級賦分後計入高考總分。
  • 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怎麼選科?12種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關於新高考改革的選科趨勢,很多即將實行新高考選科模式的同學還存在很多疑問,今天向學霸進軍這篇文章從3+1+2模式再來詳細談一談。 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即通常所說的「3+1+2」模式。
  • 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在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可選擇的組合共有12種。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小編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目前,全國共有14個省市實施了高考綜合改革,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科目的選擇,在「3+2+1」的新高考模式下,為了幫助大家解決選科難題,小編對12種各組合的優劣勢及各學科對應專業做以下分析,供各位考生和家長參考。
  • 新高考「3+1+2」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這些要素一定要注意!
    從2021年開始,高中生將進入新高考改革,不再區分文理科,而是採用「3+1+2」的模式。 新高考模式下,孩子到底應該如何選科呢?一起來看看吧! 「3+1+2」是什麼?
  • 「新高考」模式,理科優勢明顯,但也有弊端,高中生該如何選科?
    如今有近14個省份,宣布在2021年開始實行「新高考」模式,也就是高考實行3+3或者是3+1+2模式。但是對於新高考模式的實行,很多高中生為此也感到非常的焦慮,特別是文科生極為嚴重,因為他們會在選科上發生困難,畢竟理科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能夠報考的專業比較多。而3+1+2模式的3肯定是數學、語文和英語,這個定律一直是不變的,1則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科目,由此可見,新高考模式還是能分得清文科和理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