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個大學廣告老師心碎的聲音

2021-02-15 數字兵法


我真的知道心碎的滋味!

 

無疑,昨天對我來說,是受挫和失敗的一天。刷了學院的臉,刷了自己的臉,把一家不算最好但也絕不差的,本土4A可以排前三的廣告公司忽悠來,針對畢業生、三年級的學生做一次專業講座兼專場招聘。

 

結果是,用人單位來了一位CEO,來了一位Director,還來了三個人力專門來收簡歷,而我們學院,來了14個人,其中只有7個是畢業班的。好了,你們已經知道我的臉被打得「啪啪啪」「啪啪啪」了。

 

我當然是一肚子委屈,一肚子苦水。但我不想說關於學生的問題,而是想聊聊我作為一個教廣告的老師,該怎麼看待這樣的事。(學生的帳,我們最後再算)

 

我常跟我授課的對象強調過,廣告主千萬不能想當然,自己認為了不起、能打動消費者的點,消費者未必在乎。好吧,這次我就犯錯了。之前我組織過講座,同樣也沒有要求「強制」來聽,因為我覺得「強制」毫無意義,「刷卡」也是形式,所以沒有找過輔導員幫我「抓壯丁」,當然效果也可想而知。吃過一次虧,這次我想當然地認為:宣講、招聘,這樣的事情總是跟你們利益相關了吧,不用強制應該也會來很多人,你們總得找工作吧?320個畢業生,就算考研考公出國去掉一半,160,再加上已經在實習的就算一半,那還有80人,怎麼著也能來個60人左右……於是我too young too naive 地借了100人的教室(哈哈哈哈哈哈哈,太TM逗了,我怎麼這麼搞笑),結果就是來了7個畢業生,剩下7個是大三來尋覓實習機會的。這件事再一次告訴我,也告訴你們,「你認為的客戶的利益不一定真的是客戶的利益」。或者說「客戶的利益需要更具體、更明確,才能打動他們。」顯然,這次宣講的「廣告傳播」是失敗的。

 

昨晚,我回家後跟太座聊起這事,太座犀利地點出說,「你有做過調研麼,就借100人的教室?」說真的,我當然想過,但回過頭來看,顯然我有點盲目樂觀了,樂觀到了放棄用簡單又靠譜的方法了解「市場」。如果之前做一個調研,知道會學生的行蹤、想法,可以有很多補救措施,比如換個小教室,比如換個時間……所以,我想強調的第二點就是,企劃當中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市調,了解市場有多大,了解客戶的需求是什麼,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沒有調研的企劃活動,真的是盲人摸象。好了,我自己的臉已經被打腫了(loser x2)。

 

第三個,關於信息的包裝。這次活動的通知內容,其實信息很全很準確,誰,什麼時間,在哪裡,有什麼議程都說清楚了(好吧,我以前學新聞的),但顯然沒有對這些有效信息進行包裝。我之前跟學生上課的時候也提過,如果一件產品有10個特點,那麼不用10個特點都說出來,只需要抓住客戶他們最關心的那一個,放大,再放大,就好了。顯然,我也沒有做到(loser x3 )。既沒有抓住客戶的痛點,也沒有在文案上花工夫,不痛不癢的「官方通知」,客戶對此早已麻木。

 

從廣告實務的角度分析,我覺得這次活動,活脫脫是一個翻面教材,要引以為戒。

接下來算一算學生的帳。一共來了14個學生,一半遲到,還有早退。

於是乎,我決定:

1.以後我每節課都要點名,形式以上課下課拍合影的方式進行,期末舉行「大家來找茬」的遊戲。

2.遲到2次等同於1次曠課處理。

3.絕不給有不良記錄的學生推薦實習和工作,不良記錄包括遲到、曠課、以及其他我認定的不靠譜行為。

 

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是用專業方法反思的契機。

 


 

 

我的反應:

 

冬日暖陽,聽完這個故事,我心裡拔涼拔涼的。

 

我覺得大學廣告教育,甚至所有的大學教育。問題的癥結,可能是生產邏輯與教育邏輯的衝突。

 

當你進入一家廣告公司,你需要的是快速進入工業化生產的流水線作業環節,一切的工作都指向一個目的,如何快速高效生產出有爆點的內容。你可能會成為一個文案、美術、媒體、客戶等一部分,你每天需要做的就是一個螺絲釘。

 

反觀大學四年,它的邏輯是一種通識教育,社科、藝術、人文、體育、專業基礎、專業選修等等構建了一個龐大的教學體系,它的目的也很簡單,德才兼備,身心修養,亦或者是思維方式、理論素養等這些看起來很難被量化的東西。

 

其實我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是「大學—社會—再大學」。

第一個階段,一年左右的大學培養,基礎的人文與專業教育,

第二個階段,一年左右的社會實踐,理解生產邏輯的真諦,

第三個階段,兩年的大學回爐教育,明確大學與社會的不同,找到自己奮鬥的方向,你會把大學的所有架構解構,然後去重新設計自己的知識體系。然後,澎湃的動力和學習的熱情會由內向外的湧出。


相關焦點

  • ins「超深度」文案:你假裝什麼都聽不到,包括我心碎的聲音
    愛一個人沒有回應,與其乞討愛情,不如驕傲的走開。 2.If you can't always be nice to me, then don't give me hope. 如果不能一直對我好,那就不要再給我希望了。
  • 沒想到,「心碎」的時候不會有聲音,但真的會痛到無法呼吸
    提到心碎兩個字,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心碎的聲音嗎?其實心碎的時候,可能聽不到聲音,但真的會很疼。這句話可不是玩笑,因為臨床中真的有一種疾病叫做心碎綜合症。前一陣子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心內科就發生了這樣一個病例,在聽到親人去世之後,一名女士就覺得心痛得非常厲害,無法忍受,甚至已經嚴重到影響自己的呼吸了,每一次呼吸都感覺到異常疼痛。經過醫生診斷,原來問題沒那麼簡單,就是傳說中的心碎綜合症。
  • 螞蟻上市被暫停,原因只有一個!暫停背後,是很多富豪心碎的聲音
    對創業的人來說,都有一個上市的夢想。因為上市代表著造富神話的開始。如果有人對上市打造富豪的能力表示懷疑,螞蟻集團將是最好的反駁的例子。如果問這些年中國富豪誰最出名,無疑是馬雲。到了今天,馬雲早已退休,但是胡潤研究發布的《2020中國百富榜》馬雲仍然是首富,足見馬雲的實力有多強。馬雲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自然離不開阿里巴巴。
  • 長沙401公交車廣告聲音達90分貝
    紅網長沙1月6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成婧)市民來電:家住長沙恆大名都小區的王女士反映,從中華嶺村到長沙火車站的公交401區間線,每天重複播放某地產公司的廣告,分貝特別大,廣告對白又沒有營養。但到火車站的線路僅此一趟,每天上下班途中都非常難受,希望能有一個清淨的乘車環境。
  • 聽聲音就知道長相!神乎其技!
    、體重和身高都相仿的年輕女性,王英梅僅憑藉聽她們的聲音,就判斷出三位的相貌,成功率高達百分之百! 《挑戰不可能》四川大學教授王英梅挑戰聽音識人 15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在四川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獨家對話王英梅老師,她揭秘了自己是如何get聽聲識人的「神技」,她坦言自己的成功率並非百分之百,「不過我狀態好的時候,能夠全部辨認準確。」
  • 聽!是「家」的聲音!
    「砰」 聲音來源:黑板 聽到時的心情:五顆星 評價:老師敲黑板的聲音仿佛帶著一種魔力你懂我,我懂你,這是老師和同學們無聲的默契。
  • 那是你沒聽過她的這首歌,聽前奏就心碎了
    那是你沒聽過她的這首歌,聽前奏就心碎了   最近幾年不僅娛樂圈湧現了不少新生力量,在網絡上也興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網紅人物,而如果要提道音樂界的網紅那就一定要說一說雙笙,雖然她是個零零後但聲音裡卻蘊含著許多故事,唱的古風歌曲也常常會讓人有一種心碎的感覺。
  • 聽,這是「浙傳聲音」的力量!
    大賽分廣告類、紀錄片類、影視類和動漫類四個比賽組別,各有五組參賽隊入圍決賽,他們分別用不同的創意、不同的風格展現了公益短片《相見在武漢》、電影《盜夢空間》等片段,將聲音與畫面完全融合,以精彩的表演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饕餮「聲」宴,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 什麼是心碎?聽情感專家告訴你如何修復
    什麼是心碎?   「Essentially, it is a state of devastating emotional loss,」 explains behavioural psychologist and relationship coach, Jo Hemmings.
  • 王承暉:聽,那是天使的聲音
    聽不懂課,默不了單詞,加了括號的計算題不會做,四首詩歌放在一起默不來……她總比別人慢很多個節拍。你急得頭髮都豎起來了,她不緊不慢雲淡風輕微微一笑很傾城地看著你,讓你心中的煙霏雲斂一下子煙消雲散,天高日晶。清晨,她像一隻快樂的蝴蝶,拖著一個拉竿書包,輕快地飛進學校。傍晚,她帶著一身的疲憊,笑意盈盈,歡蹦亂跳,輕捷地奔出學校。
  • 《一輩子活在夏天》——我只記住了vivo的廣告和吳青峰溫柔的聲音
    昨天吳青峰更微博啦,雖然只是一條廣告微博,我依然毫不猶豫地點進去了。根據我日常刷他微博的經驗來看,他的廣告微博也是挺好看的。點開視頻,女主出現,嗯青春片,還蠻好看的。再看,這不是應勤嗎?感覺他演的又是一個我不喜歡的角色。總的看下來,這個微電影就是用插敘的手法講述了三批人的成長,先講他們長大後的不如意,插入高中時期勇敢追夢的他們,這些事情都發生在夏天,以夏天為主題,追夢為思想,突出vivio記錄美好的夏天。不得不說,vivo這波廣告做得挺好,我看完微電影就記住了它。
  • 高一作文:留只耳朵聽自己的聲音
    當你處於一個密集而喧囂的環境,四周人聲鼎沸,車水馬龍,你會發現你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即使你魅賣力大喊,試圖從千百個聲音中聽到自己的歇斯底裡,但無濟於事。無形的大口吞噬著你所有的一切,於是你開始慌亂,你聽著大多數人的聲音,漸漸開始以為那就是自己的聲音,你沉默的按部就班,安分的循規蹈矩,於是你成為了一個平庸的大人。
  • 生悶氣一個月,心臟氣成一個球——心碎症候群
    李大娘跟老伴生氣一個月了,倆人兒互不搭理,看著對方都覺得煩,這天早晨,李大娘覺得胸悶得不得了,實在喘不過氣來,才喊了老伴過來,老伴見她憋穿得厲害,難受得不行,也顧不得其它了,趕緊給孩子打電話,一大家子人把李大娘送到醫院。到了醫院,一做心電圖,大夫說「病情重,可能是心梗!」
  • 廣告配音的聲音指向有哪幾種?
    在網絡上我們經常看到廣告配音,配音類型五花八門,形式也各不相同。廣告配音往往要在極短時間內傳遞很多信息,因此聲音指向十分突出。經分析,大致可分為以下五種。廣告配音應該熱情耐心,具有新意,給人春風撲面、耳目一新的感覺。(2)催化。當產品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為了提高消費者指名購買率,他們由猶疑到抉擇。這時候的廣告目標主要表現在以堅守、說服為目的。此時的廣告配音應該是具有個性,更加煽情。(3)張揚。(4)整體。
  • 90後金獅國際廣告影片金獎配音演員王晨曦:用聲音翻開人生答案書
    即使過了數天,王晨曦對於獲得金獅國際廣告影片獎配音金獎的感受依然很深刻。和一眾配音界的前輩站一起時,她覺得自己好像是年齡最小的一個。
  • 陝西老師說:兩年了把娃管成了仇人,你說多心碎
    ,和家長的聊天記錄裡除了說事情經過,還說了一句,兩年了她把娃管成了仇人,你說多心碎! 比如這個老師,如果她說的屬實,那麼從正面來說她想讓學生守紀律,上課睡覺這種事老師肯定是看不下去的,她想要馬上糾正,從規範上來說沒什麼問題。上課總有個規矩吧,你聽沒聽我不知道,躺那兒算什麼?交警執勤能歪戴帽子嗎?醫生看病能躺著看嗎?
  • 中國好聲音主題曲英文歌賞析,表達對於愛情破碎的掙扎和心碎
    充滿了憤怒、復仇、心碎、自我反省的情緒,讓人清晰的感受到阿黛爾對於愛情破碎的掙扎和心碎。《Rolling in the Deep》的節奏偏快並強調鼓聲的作用,阿黛爾的聲音作為緩衝力,將此曲延展成充滿質感的節奏布魯斯。阿黛爾憑藉歌詞「這份愛的狂熱讓我走出了自我陰影」道出了整首歌曲的意義。歡迎大家留言點讚。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詩詞10首,字斟句酌間,是否聽到心碎的聲音?
    但300餘年的宋朝歷史,卻讓我們記住了一個名字——李清照。如清月照拂大地,李清照,以一份才氣、一份詩情、一份清骨,裝點了文學的大觀園。下面為大家摘錄10首李清照的詩詞,在這位千古第一才女的字斟句酌間,是否聽到了心碎的聲音。
  • 公交車怪象:只播廣告不報站 聲音刺耳乘客坐過站
    公交車怪象:只播廣告不報站 聲音刺耳乘客坐過站   「在市區乘坐公交車很『犯暈』,原本從地圖上確定了目的地,但有時候坐上車後看不清站名表,也聽不到報站。」到清遠工作不到一個月的小張說,上公交車就緊張地看著窗外,生怕自己坐過站。  記者體驗:205路公交車不報站  12日下午4時,記者在清遠新城區炒沙村登上205路公交車,發現該車行駛數路站,都未聽到報站提示。
  • 考研培訓機構的老師比大學老師講的更好?這是一個偽命題
    很多同學在聽完輔導班的老師講課後,都有一種感覺,感覺輔導班的老師講得好像比學校老師講得更管用。難道真的是輔導班的老師比學校老師講得更好嗎?首先明確的來講,這絕對不是事實。可以負責任地講,大學教師絕對要比輔導班的老師的水平要高得多。那為什麼大家有這樣的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