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現處於防控關鍵期,也是流感高發季節。日前,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權威估計新冠肺炎病亡率超流感10倍,日常做好防控很關鍵。
我們周圍的很多人,將新冠肺炎與普通感冒、流感分不清楚,看似症狀大致相同,其實有著細微的差別。
(圖片來源:果殼網)
1
症狀差異
新冠肺炎:發燒和咳嗽,同時可能伴有疲倦、身體酸痛、喉嚨痛、頭痛和呼吸急促,有少量病人會流鼻涕或腹瀉。
普通感冒:打噴嚏、身體酸痛、流鼻涕和喉嚨痛。
流感:發燒、感到疲憊、咳嗽、身體酸痛和頭痛,發病快。
2
傳播差異
傳播速度:流感高於新冠肺炎
傳播時間:流感在出現症狀後3~5天,新冠肺炎症狀出現前24h~48h
傳染力:新冠肺炎強於流感
易感人群:流感主要為兒童、孕婦、老年人、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者和免疫系統存在問題者;新冠肺炎為老年人和患有其他疾病者面臨較高的人群。
病亡率:新冠肺炎病亡率超流感10倍。
3
敲黑板,畫重點
如何做好居家防控?
遠離病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很重要,嚴格關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勤洗手、勤消毒、多通風、多運動,保持室內環境整潔,增強身體抵抗力。
1
養成良好習慣
初春天氣多變,一定要按時增減衣物,防止著涼。每天早睡早起,不要熬夜貪晚。防止過度勞累和夜間活動導致免疫能力下降。
2
合理膳食平衡營養
尤其是兒童和老人要加強營養,以提高免疫力。中青年人根據不同的情況,清淡飲食,多喝溫開水。
3
加強體育鍛鍊
防疫期間活動都比較少,所以針對不同人群可以進行不同的室內運動,比如說太極拳、八段錦、廣播體操和瑜伽等,這都是易於掌握且較為有效的鍛鍊方式。
4
注重室內環境衛生
我們每天所吸入體內的空氣大約在20kg,相當於一天攝入營養物質的10倍。68%的疾病是與室內空氣汙染有關的,80~90%人群的抵抗力是居住環境密不可分。
疫情防控期間,增強自身免疫力的同時不忘關注居家環境健康,勤通風、多消毒,避免給自己和家人造成二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