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報見習記者孫笑天 圖/本報記者胡偉鳴 楊濤
前天晚上,黃陂長樂園陵園花壇葬區裡突然搭起了一個帳篷,一位老婆婆住在裡面,這驚動了陵園的工作人員。經過詢問得知,婆婆叫任莉華,今年69歲,家住漢口火車站附近。原來婆婆的老伴葬在這裡,前天是兩人復婚十周年紀念日。
昨天早上,天下著小雨,武漢晚報記者前往陵園找到了任莉華,她正在老伴的墳前祭奠。
前夫病重毅然赴疆照料
1965年,19歲的任莉華從原湖北省戲曲學校畢業後前往新疆支邊。1971年,經好友介紹,她認識了大她8歲的上海知青金嘉隆,不久兩人結婚,育有一子。
金嘉隆性格內向,不善表達,同時還是個工作狂,任莉華一個人操持了所有家務。1979年,任莉華終於忍受不了,提出離婚。就這樣,這段婚姻結束了。
1991年,任莉華帶著兒子回到武漢,她四處打工。2000年的一天早上,在北京打工的任莉華住在出租屋裡,突然聽到了敲門聲,她開門一看,發現兒子哭著站在門外,「媽媽,爸爸腎衰竭,住院一個月了。」
任莉華回憶,她當時有點猶豫,不知道該不該管。兒子的話打動了她,「你不幫爸爸,我不會埋怨,但我要管,那是我的親爹。」
任莉華當即決定要和兒子一起承擔,第二天她就打了4600元錢到新疆,接著她和兒子趕去新疆,開始照料患病的前夫。
任莉華回憶,當時做出的決定,更多依靠的是兒子這個親情的紐帶,讓愛情得以延續。
患難見真情兩人復婚
2000年底,任莉華開始為金嘉隆的病奔波。輾轉武漢、北京、新疆三地,金嘉隆的病情時好時壞,為此任莉華和兒子把所有的錢都花了進去。
「那時老伴只能吃稀飯和麵條。」任莉華回憶,為了保證營養,她買了豬肝、肉絲、青菜等煮進稀飯和麵條裡。榨水果汁,搗軟蘋果餵老伴,而她自己只捨得吃一點點鹹菜。
然而更讓人痛心的是,2004年金嘉隆檢查出肝硬化腹水。任莉華說,那時他對我特別依賴,他的肚子很鼓,我不時會摸摸他的肚子,問他好點嗎。他都會說:「舒服,好。」
「金嘉隆特別不會表達感情,2005年,我們的一個朋友突然向我提出希望我們倆能夠復婚。」任莉華說,「其實是他的意思,他自己不說。」
「離婚後我未嫁他未娶,我當時就答應了。」任莉華的臉上突然洋溢出幸福的微笑,「復婚那天很冷,我們從民政局出來,門口有個烤蛋糕的,金嘉隆很開心地說,這蛋糕看著真好。我給他買了三個,他直接手抓著就吃了兩個。」
想在墳前跟老伴道個歉
2006年3月,金嘉隆不堪病痛折磨離世,任莉華和兒子回到武漢。給金嘉隆治病花了30多萬,任莉華和兒子花光了所有的錢,還欠了7萬元外債。
為了還錢,60歲的任莉華打幾份工,30多歲的兒子也一直都沒有結婚。就這樣一點一點兩人將欠債還清,兩年前兒子也結婚了,家裡的生活變得好起來。
任莉華經常回想過去,她覺得老伴生病完全是因為離婚導致,「一個男人沒有家庭的溫暖,生活很不規律,都是我的錯,當時年輕不懂事。」
今年4月,任莉華萌生了一個想法,她要跟老伴好好說說家裡的變化,也為當年離婚的事跟老伴道歉。5月份,她就在網上買了一個旅遊帳篷,但69歲的她還在忙著做銷售工作,一直沒有成行。
前天,是兩人復婚十周年紀念日,任莉華下午4點多就提前下班,帶了帳篷、被子、一盤橘子、一盤蘋果和一小瓶酒,搭車前往陵園,她要好好陪陪老伴。
陵園工作人員陪護始終
前晚7點,長樂園陵園保安張師傅發現了任莉華的帳篷,他上前詢問得知情況後,立即告訴了值班經理徐先生。工作人員都被任莉華的故事所感動。
晚上山裡很冷,大家擔心一個老人孤身在山裡不安全,勸任莉華回家,但她堅決不肯。無奈之下,工作人員給她送來一床被子和暖瓶,並派人在周邊看護。
昨天凌晨,山上越發冷,幾名工作人員不停勸說,任莉華不忍眾人陪伴自己,同意離開。一位女員工讓出自己的宿舍給任莉華睡。昨天上午,終於完成心願的任莉華坐著陵園派的車回家。
連結
任莉華曾在2005年被新疆媒體評為「感動新疆年度人物」。本報曾兩次報導她過去的事跡:2009年7月30日刊發《女子離婚20年傾家蕩產救前夫,花甲之年打工還債》;2014年4月3日刊發《支邊女知青負債7萬為前夫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