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89歲老人作詩300首紀念去世老伴(圖)

2020-12-11 央視網

成都一89歲老人作詩300首紀念去世老伴(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0日 12:26 來源:

    來源:成都晚報

   

 徐崇援老人

    家住成都工農院街的徐崇援大爺剛剛過了89歲生日。3年前,與他相伴64年的恩愛老伴因病去世,3年來,徐大爺將對妻子的無限懷念化作筆下一闕闕詩詞,獻給天堂的妻,雖然雙目失明,他仍然能在紙上摸索寫下內心悲歌。

    相伴64載 病魔拆散恩愛夫妻

    上個世紀30年代,家在崇州的徐大爺正是年輕氣盛的帥小夥,還在念高中時,他便與同班同學陳鳴崗互生情意。家在成都的陳鳴崗比徐大爺小3歲,長得十分甜美、溫柔,不求富貴,踏踏實實做人。兩人在1943年於成都結婚。當時的徐大爺在銀行工作,收入不錯,硬是沒讓陳婆婆工作過。解放後,徐大爺離開銀行從事會計工作,陳婆婆也找了份工作。結婚60多年來,除了每天上班時間見不著以外,夫妻兩人幾乎沒有分開過,不論外出做什麼事情,兩人都要相攜在一起,也從不爭吵,甚至連互相賭氣的時間都少得很。

    2003年12月,身體一直不好的陳婆婆被再次送進醫院。之前的每次入院,徐大爺都要跟著去,但這次,他料想到老伴也許不久就要和自己永別,因悲傷過度倒床不起。家人怕徐大爺受打擊,沒有允許徐大爺到醫院裡去。9天後陳婆婆去世。

    吟詩洩痛 雙目失明仍要寫

    從老伴住院開始,徐大爺便寫下許多詩詞「說」給老伴聽,直至安葬老伴之後。寫悼念亡妻的詩詞,便成了徐大爺餘下生命中最大的精神支柱。恰在此時,悲傷過度的徐大爺雙目失明了,只有一絲光感。

    每每夜深人靜,徐大爺有滿腹話要化作詩詞「說」給亡妻,卻因眼睛看不見,悲傷之極躺在床上扑打床板,大喘粗氣。

    每逢白天,徐大爺便拿出自己的本子來到客廳,將窗戶打開,房間內亮堂了許多。徐大爺跪在窗臺前的沙發上,以窗臺當桌子,趴在窗臺上,將內心醞釀好的詩句記錄在本子上。他的雙眼僅能看清眼前有一個白色的本子,依稀有輪廓,他用筆找準首字的位置,憑靠幾十年的寫字記憶,將知心話一一道出。字與字之間的位置如何把握,如何保持一行字的平穩,他都要慢慢摸索,其間還不能打岔,一旦鬆手,他便找不到自己剛才所寫字在何處。

    寫到90歲 與老伴相約到老

    陳婆婆生前在80歲大壽時,曾半開玩笑地埋怨徐大爺一生愛寫詩,寫了1000多首詩,崇州的天主堂雞片或剛播的電視劇都可以寫進詩詞裡,卻不寫一本詩集送給老婆。徐大爺抱歉地笑笑。2005年12月,徐大爺和陳婆婆的又一個結婚紀念日到來的時候,也是陳婆婆去世兩周年,徐大爺將這兩年內所寫的150餘首詩輯錄出來,自費印成詩集,在扉頁上寫下:「謹以此冊紀念鳴崗吾妻逝世兩周年」。此後至今,徐大爺對陳婆婆的思念沒有減一分,寫給老伴的詩又增加了一倍。到如今,他共有約300首詩詞寫給亡妻,準備到90歲封筆,屆時再印製成冊,送給親朋,也便於保存。

    在徐大爺看來,從古至今只有陸遊在75歲仍以「沈園」為詩以念亡妻,自己在85歲之後仍能頻頻寫詩悼念亡妻,可謂前無古人,天堂的妻也該是幸運的。他與陳婆婆有一個無聲的約定:每年結婚紀念日都要親自去崇州陳婆婆的墳前看望,「只要我走得動,我就不能放棄,否則老伴會掛念我。」

    女兒眼中:父母好恩愛

    徐大爺的二女兒徐儀如今也已退休在家,談起父母的恩愛,她有太多的細節:母親生前很漂亮,性格又好,與人談話時娓娓道來,輕言細語,心地善良。父親因此愛母親愛得非常痴情:本來說好去爬山,母親不想去,父親就馬上放棄;父親年輕時有出國的機會,考慮到母親可能會不習慣,就放棄了;父母老後,父親每天幾次給母親量血壓,作詳細記錄……

    徐儀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父親便血,身體十分虛弱,醫生都告之家屬讓準備後事,父親拒絕住院,後來兒女們才知道,父親是怕母親在家孤獨。(向勤 馮石)

    徐崇援老人悼亡妻詩詞節選:

    「將行未去意遲遲,偎守床邊狀若痴。病痛逼人醫院去,從茲生死兩難知。」(寫作心境:老伴病重入院,不能同往醫院的徐大爺在家以歌代哭、吟詩洩痛)

    「六十年來永不離,夢中攜手共西歸;醒來方悟身猶在,未作冥鴛比翼飛」(寫作心境:老伴撒手人寰,噩耗傳來,徐大爺五內如焚,欲哭無淚。睡意朦朧中似與賢妻相攜而去,醒來孤燈隻影,不勝悽寂)

    「孤身衾冷,伊人已杳,寒暄誰問?黃泉有知否?感衷唯生甚!每念前情心欲碎,體將枯,只多情淚。今生已緣盡,痛無來生配!」(寫作心境:與老伴的結婚紀念日是12月25日,老伴去世後每年的這個日子,徐大爺都要遠赴崇州,到老伴的墳前拜祭)

    「誰言生死兩茫茫?真愛難分陰與陽。戀我生時戀君死,年年歲歲不相望!」(寫作心境:家中到處擺放著老伴的照片、與老伴的合影,老伴慈祥的笑容每天與徐大爺對視)

    「目盲停寫詩,泉下恐妻思。『當是妾夫老,已臨才盡時』!」(寫作心境:徐大爺失明後,仍不肯停止為天堂的老伴寫詩詞,繼續安慰亡妻在天之靈。)

責編:尹強

相關焦點

  • 兩名77歲老人收集整理成都童謠百餘首
    原標題:兩名77歲老人 收集整理成都童謠百餘首   ……   童謠百餘首   兩位77歲老人 收集整理了兩個月   拉開窗簾,端好小板凳,戴上老花鏡,執筆。就這樣,77歲的馬穠華有時候一坐就是一天。「這裡敞亮,老了眼睛不好使了欸。」馬穠華說。
  • 91歲老人趕集,只為89歲老伴一句話:想吃脆瓜了
    攝影師在一處擺滿了農具的攤位前,看到兩位耄耋老人在坐著聊天。這位大爺姓寧,今年88歲,地攤上擺的農具都是他親手打造的,他說,自己從18歲開始學鐵匠,已經幹了70年了,現在年齡大了,基本上不打了,偶爾閒的無聊的時候,活動活動筋骨,提前鐵錘敲打幾個簡單的農具,太大太複雜的幹不動了,體力跟不上了。這些農具有鋤頭、撅頭、鐮刀、瓜鏟、斧頭、耙子等十幾個品種,都是寧大爺親手打造的。
  • 兩名77歲老人收集整理成都童謠百餘首 你聽過哪首?
    ……  童謠百餘首  兩位77歲老人 收集整理了兩個月  拉開窗簾,端好小板凳,戴上老花鏡,執筆。就這樣,77歲的馬穠華有時候一坐就是一天。「這裡敞亮,老了眼睛不好使了欸。」馬穠華說。馬穠華的老伴趙忠義對記者說道。  今年七月底,歷時兩個月,兩人收集成都童謠百餘首,命名為《1940~1950年代川西壩子童謠集錦》。
  • 84歲太婆掏出把毛瑟駁殼槍 驚呆成都民警(圖)
    84歲太婆掏出把毛瑟駁殼槍 驚呆成都民警(圖) 2016-01-26 14:10:41槍上的鋼印清晰可見  本月24日上午,因接警稱甘孜州邛崍幹休所一住戶家中有槍,邛崍市公安局9名警力荷槍實彈趕到現場,結果,家中一位84歲的老人掏出了一把如今在電視劇裡才能看到的毛瑟駁殼手槍
  • 93歲黃埔老人去世 90歲仍蹬三輪車賣蛋烘糕(圖)
    90歲還賣蛋烘糕的那個黃埔老人走了  曾參加黃埔軍校第十七期學員培訓的鄒增輝去世,享年93歲;錦江黃埔同學會聯絡組送花圈祭奠  前天晚上7點多,成都蓮桂南路9號大院的鄒增輝老人因年老體邁、身體衰竭去世,享年93歲。
  • 兩個月,77歲老人收集整理成都童謠百餘首,你聽過哪首?
    也許是電視機前的小板凳,亦或是對電子產品屏幕的目不轉睛……馬穠華和朱慧蘭的童年卻是在幽深的小巷子裡跳著皮繩,耳邊圍繞的是無數老成都童謠。  兩個年近八旬的成都老人,尋尋覓覓。從記憶深處尋覓,從同伴口中尋覓,從故紙堆中尋覓……歷時兩個月,把川西壩子(成都平原)1940~1950年代流傳的童謠收集整理百餘首,從嬰孩學語到飲食文化,從催眠兒歌到生活樂趣,「今天的孩子們知道這些嗎?
  • 60歲老人嘆息:老伴去世後我表明再婚,孩子們都說「不害臊」
    是啊,都說養兒為防老,可生活中不贍養老人的例子還少嗎?人一老就顯得無用,成了兒女們的累贅,加上他們工作忙家庭瑣事多,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盡到養老的義務。 而最後能一直陪伴自己的,還是兩鬢斑白的伴侶,其實他/她才是最親近的人。 有些夫妻很幸運,他們一路披荊斬棘,最後得到了上天的垂愛,攜手相伴共同走入了垂暮之年。
  • 「老伴一去,子女們都嫌棄我」60歲老人的遭遇讓人心酸又無奈
    文|秘籍君經常聽身邊一些老人感慨:人老了不可怕,老而無用才可怕。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鄰居劉阿姨,今年60歲了,前段時間老伴突發疾病去世了。自從老伴走後,她天天無精打採,坐著發呆。而一兒一女都成家了,平時工作都很忙,根本沒空來看她。後來,劉阿姨挨個兒打電話,讓子女回家看她。兒子說太忙來不了,女兒來了,嫌她天天不收拾家裡,穿衣打扮也不講究,甚至還說她「作」,一點都不體諒子女上班辛苦。而兒子,擔心一直不看望媽媽不合適,就把她接過去同住。結果去了沒一周,兒子兒媳就發火了,說她天天就知道坐著等吃飯,不做家務也不帶娃,連個生活費都不出。
  • 老伴去世後,另一半真的會很難過嗎?聽聽三位70歲老人的真實想法
    而另一半,為了家庭和孩子的完整性,選擇隱忍,這一忍就是半輩子,所以另一半去世後,留下的那個人真的會難過嗎?這個問題每個人回答都不同,那些平時感情很好的夫妻,留下的那個人肯定痛徹心扉,但如果夫妻倆平時的感情就很緊張,那留下的那個人自然也不會多難過了。有幸採訪了三位70歲老人,他們在失去另一半時是怎樣的真實感受?
  • 老伴去世了,到底該不該再找個老伴?網友:看了評論心理拔涼!
    老伴去世了,到底該不該再找個老伴?網友:這麼多年我只碰見一個伯伯,妻子病了,他一直陪床照顧,妻子去世以後,他50多,很多給他介紹的他都不要。還是一個他妻子的朋友勸他,他才說,你們都是好心,我知道,但是我總覺得她還在,我在家裡還能聽見她的聲音。也許以後會找吧,現在真不行。
  • 66歲退休金高的老人為什麼很難找到老伴?真實原因讓人退避三舍
    66歲老劉老師又開始處對象了,村莊上的人聽了之後,只是一笑了之,不再過多關注他找對象的事了。老劉老師的妻子在他55歲那年因車禍去世,他頓時成了孤家寡人。雖然天天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但內心的孤獨是誰也解決不了的,於是老劉老師開始尋覓那個合適自己的人。時至11年,卻仍然沒能如願。
  • 老伴去世40年,80歲大爺穿著樸素,天天住漂亮別墅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在安徽皖西南山區有一位老人,他穿著樸素,身上的衣服上還有不少灰塵,他經常騎著三輪車往返於村鎮之間的水泥路,一般人以為他住的是破舊的老房子,然而,熟悉他的村民都說老人居住的條件不一般,村裡沒幾位老人比得上。
  • 老伴去世後,男人會過多久娶新歡?三位老人說出了大實話
    可是有時候兩人的緣分卻並不長久,一方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就去世了。那麼留下的一方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他們會過多久娶新歡呢?我們來看看三位老大爺的答案:高大爺,68歲。老伴去世一年後,我就娶了現在的老伴,因為太孤獨,我又不會照顧自己,為這事還和孩子們鬧了矛盾。
  • 一位70歲老人坦言:老伴去世後,我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
    導讀我今年已經70歲了,我的老伴是在一年前去世的,我原本以為沒有他在我的身邊,我應該會孤獨寂寞的,沒有想到的是我竟然覺得格外輕鬆了,後來我想想,這都是有原因的。01我和老伴是家人安排相親認識的,我們就見了一面,家裡人都說好,也沒有徵求我們意見,就讓我們結婚了,那個年代的人都是這樣的。幸好我們在結婚之後相處了一段時間,還是有了一些感情的,加上我是一個比較傳統的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生活就這樣過著。
  • 89歲老頑童 自學英語俄語劈腿翻槓樣樣行(圖)
    他雖然即將年滿89歲,但以年輕人的眼光來看,卻是一位標準的潮人:不但自學英語和俄語,還會翻譯朝鮮文;沒學過體操,劈叉上樹翻槓樣樣行。  養老院的老頑童  昨日下午,重慶晚報記者來到福樂園老年公寓。院長徐文芳介紹,周述濓來院已兩年多,在全院百多位老人中,他的年紀不是最大的,雖然聽力有所下降,背有一點馱,眼睛有輕微白內障,但體力和精力卻是最好的,平時很少生病,身體非常硬朗。「老人家曾經當過兵,雖然一把年紀了,但不像一般老年人那樣喜歡安靜,反而像一個老頑童,老是在院裡翻來翻去,不是吊樹空翻就是劈叉。」
  • 103歲老人的長壽秘訣:常年喝井水洗冷水澡(圖)
    103歲老人的長壽秘訣:常年喝井水洗冷水澡(圖) xm.fjsen.com 2011-10-05 11:19   來源:廈門商報    我來說兩句 袁曉敏 攝商報記者 | 袁曉敏 實 習 生 | 蔡惠君廈門網-廈門商報訊 百歲老人最喜歡喝冰涼的井水,一年四季堅持洗冷水澡。昨日,在新店鎮爐前村,記者見到魏天注老人時,他正安詳地坐在屋子裡大門邊的木質椅上。
  • 八旬老人為老伴寫情歌 找專業譜曲人作曲給老伴驚喜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走到了耄耋之年,銀髮蓋頭……」這是81歲的侯老伯寫給老伴兒的情歌《老倆口》的歌詞。  侯老伯今年81歲,老伴77歲,兩老口家住貴陽市威清路社區的一個小區,是小區一對出了名的恩愛老夫妻。下樓梯時,老人牽著老伴兒的手,散步時,老人還牽著老伴兒的手,甚至買菜時,兩個蒼老的身影依然緊緊連在一起,令很多年輕人心生羨慕。
  • 7旬老人譜曲300首用音樂「唱」起古詩詞(圖)
    (原標題:7旬老人譜曲300首用音樂「唱」起古詩詞(圖))
  • 神童少女父親回應女兒日作詩2000首,作詩其實是「比打字速度...
    號稱一天能「作詞300首、詩2000首、寫15000字小說」,其寫作詩詞的「效率」,引發輿論質疑。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16歲「神童少女」之父:作詩其實是「比打字速度」】#神童少女父親回應女兒日作詩2000首# 14日開始,一張印有岑某某簡介的圖片引發關注。號稱一天能「作詞300首、詩2000首、寫15000字小說」,其寫作詩詞的「效率」,引發輿論質疑。
  • 趁著七夕,95歲老人如此趕了一回時髦……老伴樂開了花
    近日,福壽園(廈門)懷祥禮儀服務有限公司之福壽康寧社工站開展了一場主題為「福壽三囑進社區 情暖篔簹 讓愛留在老城區」公益婚紗攝影活動,為篔簹街道的一裡社區和四裡社區的7對爺爺奶奶拍攝了唯美婚紗照,記錄他們真實的愛情,提前為陪老人獻上七夕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