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送快遞被批「有病」,折射教育功利化

2020-09-12 在榆林網

近期,網絡上一則「博士送快遞」的信息引起筆者關注。延邊大學歷史系博士譚超,畢業後並沒有在高校、社科院任職,而是穿梭於快遞堆裡,奔波於大街小巷,幹起了快遞員,這一幹就是8年時間。譚超的老師知道他幹快遞員後,指責他腦子有病,高學歷的人去搶低學歷的工作。有網友評論道,譚超讀博士擠佔了多少社會教育資源,畢業後送快遞,浪費學歷;也有網友鄙視道,博士送快遞,「白瞎了」,博士現在怎麼就這麼不值錢……

研究生、名校本科畢業生選擇送外賣、送快遞……這些社會認為普通職業的消息,在網絡上層出不窮。除了上文提到的「博士送快遞」,還有「哈佛博士到街道辦任職」、「7萬研究生送外賣」……以至於「讀書無用論」在網絡上甚囂塵上。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封建文人對於讀書的美好追求。書念得好,通過科舉考試金榜題名,化繭成蝶、光宗耀祖。興於唐,盛於宋的達官貴人「榜下擇婿」之風,十年寒窗,一朝得第,等待讀書人的,不只是錦繡前程,還有如花美眷,讀書好真的就意味著娶嬌妻。也難怪範進中舉後,喜極而瘋的癲狂,讓後世人啼笑皆非,範進喜的不僅是多年夢想成真,更是隨之而來的榮華富貴。

「學而優則仕」,這種觀念在國人頭腦裡可謂根深蒂固,一輩傳一輩,流傳至今。認為「高學歷、名校學歷」這些標籤,就應該和網際網路、金融、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等當今熱門單位、熱門行業聯繫起來,收入高,還倍兒有面。教育正在被功利化,家庭對教育投入產出的直接算計,往往都是拿孩子能考上什麼樣的大學,畢業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過上什麼樣的生活來衡量。以至於,部分民眾被「博士的高學歷」和「快遞行業的低門檻」倒掛,屏蔽了理性認知,才偏頗地得出「博士不值錢」、「讀書無用論」的結論。

「肉有五花三層,人分三六九等」,大多數人嘴上說著職業無貴賤,「大材並非小用,小舞臺也有大精彩」、「把小事幹到極致,也能成為主角」,其實心裡都裝著鄙視鏈。一聽到「博士送快遞、送外賣」的消息,就心有餘悸,無非是怕自己「十年寒窗」苦讀,沒有實現階層跨越,最後也落得和成績差的同學去送快遞、送外賣……

筆者從中看到的更多是,普通大眾的焦慮心態和期待另一個層面的公平。當社會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的時候。無論公務員、白領還是藍領,無論市民還是農民,只要自食其力,都能受到尊重,都有幸福的權利,都不用擔心無權無勢,自己的人生、權益會被無端「偷走」……那個時候教育也許才能真正回歸本質。(文/江婷婷)

相關焦點

  • 解放日報:志願"功利化"折射出什麼
    當前位置| 評論首頁 >> 正文 解放日報:志願"功利化"折射出什麼 2010年7月
  • 初三月考分班折射教育功利化
    近日,陝西西安市有不少家長撥打新聞熱線反映西電中學初三年級根據成績分班,對此,該校一位負責老師回應,「這是分層教育,請大家理解。」(11月20日《華商報》)分層教學,原本是指在學生知識技能、興趣愛好、發展潛力及智力因素存在明顯差異的情況下,教師依據學生具體情況與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地進行分層次教學,實現「一個學生都不能被落下、被拋棄」的教育目標。
  • 博士生8年送出80萬件快遞 自創編號法:「老師說我腦子有病」
    學霸博士送快遞8年:只要能給社會創造價值都是好博士,時長約1分6秒 導讀 你博士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一個送快遞的嗎?不好好做學問在弄什麼呢? 蔑視你,你完了!
  • 博士生送快遞!很多人說浪費學歷?他懟回去了……
    堆成小山的快遞,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匆匆忙忙來領取包裹的學生……如果不是刻意觀察,很多客人不會發現,煙臺大學綜合商店一角的快遞網點,跟別處有些微不同。34歲的譚超,是延邊大學歷史系博士生,送了八年快遞。
  • 歷史學博士生送快遞8年,你怎麼看?
    34歲的譚超是延邊大學歷史學博士研究生,8年前,為了考研當起了快遞小哥,一不小心,他成為了千萬快遞小哥中的一員,而且一幹就是8年,但是這一事件被大家所熟知之後,就在網絡上激起千層浪,成為輿論關注和爭論的焦點。
  • 高校「迎新」標語背後 去功利化的祈求
    就拿上述兩幅「迎新」標語來說,前者之所以獲得好評,因為它讓人看到學校樹人之志;後者對高富帥的所謂「糞土」態度,卻恰恰折射出功利化標尺在該校的權重。   近年來,隨著一些一夜暴富者不太陽光的發家史時有曝光,天道酬勤等原本頗具勵志色彩的健康詞語,不知不覺中被蒙上了灰暗的陰影,對勞動致富的信仰,在某些語境下逐漸被投機取巧所取代。
  • 211博士送快遞,碩士做家政,家長還有必要大力投資孩子的教育嗎
    這種陪伴是高質量的陪伴,更多是以教育為主,所以,也可以說是一種老師的身份。」211院校博士生送快遞譚超是延邊大學歷史系博士生,目前在山東某大學一個快遞代理點擔任負責人,每天5點起床,晚上12點休息。當這個消息被大家知道以後,很多網友都說他浪費資源,「搶低學歷的飯碗」。
  • 博士送快遞每天300件,有知識就是好,到底是誰正在搶你的飯碗
    年我終於考上了母校的中國少數民族史碩士研究生專業於是我又制定了博士的目標學業是我的興趣 一生的追求快遞是我養家餬口的職業對職業我有天生的敬畏心從最初每天送10多個件的一名快遞哥到日派件1000多件的網店老闆從步行送件到擁有一輛摩託車
  • 教育觀察: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
    教育觀察: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教育觀察: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報告顯示:「班主任工作時間長、教學任務重、非教育教學性事務幹擾大,減負願望強烈。」從各地實地調查來看,這個結果不僅限於語文、藝術類的班主任群體,也是整個教師群體的寫照。不少教師反映,正是讓教師自主權受限的管理、對教師過度功利化的評價等原因,加重了教師負擔,將教育推到急功近利的漩渦之中。目前,各地對教師的考核評價主要以量化為主,容易加重教師負擔。
  • 「雷人標語」折射功利化教育理念
    張剛  功利化的教育理念根本經不起實踐的檢驗  近年來,每到高考臨近,總有一些「雷人」的勵志標語出現在中學校園。某地一所高中近日就掛出了「就算撞得頭破血流,也要衝進一本線大樓」「扛得住給我扛,扛不住,給我死扛」等標語,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 學校教育「應試化」,家庭教育「功利化」,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哪個更重要? 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性格品行有直接影響。在成長、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的人格、習慣和價值觀就會產生偏差,而學校教育相對來說,其實是家庭教育的補充和完善。
  • 教育評論: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
    教育評論:改革過度功利化的評價方式勢在必行報告顯示:「班主任工作時間長、教學任務重、非教育教學性事務幹擾大,減負願望強烈。」從各地實地調查來看,這個結果不僅限於語文、藝術類的班主任群體,也是整個教師群體的寫照。不少教師反映,正是讓教師自主權受限的管理、對教師過度功利化的評價等原因,加重了教師負擔,將教育推到急功近利的漩渦之中。
  • 重慶市民怒批百世快遞員速度慢,每天都在幹什麼,一天送一件嗎?
    據了解,重慶市民怒批百世快遞員速度慢,每天都在幹什麼,一天送一件嗎。真可笑,我就不明白了,快遞那麼牛逼,為啥就他最慢,郵遞員每天都在幹什麼,一年送一件嗎?曾先生稱,最討厭的就是百世快遞,放到快遞點也不給發信息,有時都不知道發過來快遞了,放到快遞點一個多月都不給打電話聯繫。快遞其實路途中不慢,但我不懂的是,為什麼到了我的城市一定要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才給我派送。最牛逼的宅急送了解下,當年差點收購快遞,現在都沒名氣了還活著。
  • 李學勤:功利化是現在教育最大的問題
    不能僅僅憑主觀去做學問,沒有方法是不行的,方法勝於知識,有了方法知識都可以學。我覺得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必須教學生怎麼做人、怎麼做學問、怎樣運用知識。因為知識本身不起作用,是要人來運用的,知識通過人來起作用,是人的知識。
  • 貴陽市民怒批中通快遞員,我出了快遞費,你必須給我送貨上門
    據了解,貴陽市民怒批中通快遞員,我出了快遞費,你必須給我送貨上門,閒錢少別幹快遞,不送上門就投訴幾拒收,一次200,一天一次挺好的,差評過多久會被炒魷魚。也許,一個快遞都沒有。我這裡快遞提前打電話,可以送上門,在天津。哪個快遞不是這樣。
  • 原來在臺灣,「煎鍋貼」、「送快遞」也能「服兵役」!
    這項兵役新規應用範圍包括:這些都太官方了,其實你可以理解為,「煎鍋貼」、「送快遞」、「端盤子」……都屬於適用產業範圍。這項兵役新規已被劃分為替代役的一種,有臺灣「內政部役政署」官網截圖為證↓說白了,就是在「四海遊龍」煎個鍋貼、在「7-11」當個收銀員、在「瓦城泰國料理」端個盤子、在「黑貓宅急便」送個快遞......都可以替代服役。2016年11月24日,「四海遊龍」申請替代役獲準後,大喇喇地在官網貼出公告「役起逐夢、役圓夢想」。
  • 江蘇全省推廣稅務發票快遞送
    江蘇全省推廣稅務發票快遞送 本報訊全省首個江蘇國稅發票區域集中配送中心近日在鹽城建立,實現發票業務「線上快捷申請、訂單式智能處理、自動發放列印、集中物流配送」,「不見面」模式讓納稅人從變化中體驗到各種便捷。
  • 西安圓通快遞員怒批顧客,下班了外出順道取快遞,不行麼
    西安圓通快遞員怒批顧客,下班了外出了順道取快遞,不行麼。市民郭女士痛批,我花錢找圓通快遞就是讓你送貨上門的,經過我的同意你可以放快遞櫃。未經我同意,擅自放快遞櫃的,第一次我會和你溝通,讓你送貨。如果你還不送貨,我直接投訴你。第二次仍然未經我同意放快遞櫃的,直接投訴,沒什麼好說的。
  • 「與升學脫鉤」能否讓競賽去功利化
    但競賽功利化亂象仍然存在,加重了學生、家長的壓力和負擔,需要予以重視。對此,近年來,教育部、各地教育部門不斷研究細化治理方案,進一步清理和規範中小學生競賽活動。  一直以來,社會上不乏給競賽「降溫」、給學生減負的號召、呼籲、勸導,但實際效果不大。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附著競賽之上的「好處」並未完全被剝離。競賽去功利化是當務之急。《辦法》要求「競賽成績不作為入學加分依據」,無疑直擊要害。
  • 西安顧客怒批中通快遞員,快遞送到家是個偽命題,就要投訴你
    據了解,西安顧客怒批中通快遞員,快遞送到家是個偽命題,就要投訴你,不能為了你一直勾勾搭搭等你。放在驛站你可以有時間再去拿。寄件需要讓快遞員先看看訂單詳情?菜鳥驛站退貨都會拍照片的,誰規定,退貨方式,必須按快遞員的方式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