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草根翻譯」都清晰記得,「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600多名譯者在譯言網參與翻譯抗震救災資料,短短一周裡完成10萬字翻譯量,最終整理出版了《地震安全手冊》
「草根翻譯」網上在行動
北京時間凌晨兩三點,是JuliaD在網上最活躍最忙碌的時候,此刻,和中國相差13個時區的美國正好是午後。如果僅僅看JuliaD在譯言網空間裡的信息:148篇譯作,英國衛報、美國大選、金融危機三個專欄的譯者,《老外看啥》、《每日小抄》兩個版的版主,你無法想像,坐在電腦前的是一位年輕的家庭主婦。
「我現在是陪老公在美國讀書,沒有上班。大部分時間在家當『宅女』。」平常除了做一些家務,其他時間,JuliaD都在電腦前將國外一些資訊翻譯後放到網上共享。《每日小抄》是從2008年10月底開始,主要介紹一些主流西方媒體的當天新聞,讓中國人了解老外都在看啥。
目前,越來越多像JuliaD這樣的「草根翻譯」在網際網路上行動著:他們翻譯外文精華發布到專門的blog(如blog中文翻譯、圖林中文譯站、教育中文翻譯……)或者社區網站如譯言網;他們大部分是業餘譯者,也有專業的翻譯家;他們沒有報酬,完全憑個人興趣和喜好做翻譯,譯文內容共享;他們往往都有自己的職業,翻譯只是利用業餘時間做的「無報酬兼職」……這樣一群人在不同的時空裡做著一樣的事——打破網際網路上的語言障礙,發現、翻譯、推薦中文之外的網際網路精華。
「web2.0使得網絡成為釋放人們智慧和知識的平臺,每個人的智慧都呈現在公眾面前,知識有可能進入全民生產的狀態,即整個社會的知識生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喻國明說道。他認為,全民參與文化傳播,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一種發展模式。網絡釋放的民間智慧,使整個社會的智慧表達更加豐富,內容傳播更加多元。
據統計,目前,網際網路上英文信息佔據80%,除去其他語言,中文信息微不足道。相對於中國數量龐大且持續增長的網民來說,如何跨越語言鴻溝獲取有效信息?如何打破地域界限形成全球化的文化交流?這已不僅僅是專業翻譯人士要解決的問題,需要更多非專業翻譯人員參與進來。網絡在線翻譯由此應運而生。
作為目前中文網際網路上日更新量最大的翻譯網站,譯言網就聚合了這樣一批「草根翻譯」。據譯言網負責內容合作的張文武介紹,現有6萬註冊用戶活動在譯言網,每天更新內容100篇左右,頁面點擊率持續在每日十幾萬。「譯者來自世界各地,翻譯內容涵蓋各個領域,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娛樂等。」在這裡,你可以第一時間讀到歐巴馬就職演講的譯文,也可以看到每日更新的《衛報圖說24小時》,甚至還有健康美食等資訊。
「專業翻譯家往往關注的是比較重要的、大眾化的東西,而邊緣化、個性化的內容就需要『草根翻譯』來填滿。」喻國明說。對於看不懂英文的中國人,這無疑是給他們新搭了一座通向世界的橋。
中文網際網路上的「草根翻譯」,大多是「80後」,個性張揚,樂於共享或者說「曬」自己。網絡社區正好給了他們一個彰顯自己的平臺,成了一個理想的聚集地。
「小貓」之前是雜誌社的編輯兼翻譯,最近剛辭職,專心在網上做翻譯。「在譯言網算起來有兩年了。出於對音樂的喜愛,翻譯了許多與音樂相關的東西,之後還翻譯了D.H.勞倫斯的作品。」對於「小貓」來說,最有意義的是翻譯出版了一本美國暢銷小說《愛與其他不可能的追求》,這是她參與翻譯出版的第一本文學著作。
英文翻譯本來就是一種枯燥的事情,更何況在毫無報酬的情況下。對於譯者無條件的付出,喻國明教授認為,從價值角度來考慮,一個人價值的體現不僅僅是貨幣回報,當他的知識為大家所共用,也是對他個人價值的一種承認和鼓勵。
的確如此,網絡社區互動讓更多的人意識到自己的價值。在譯言網看完《紅樓夢》第三十二回林黛玉的喜、驚、悲、嘆中譯英版本後,所有人肯定都會驚訝於王世傑的年齡。王世傑老人今年75歲,原是東華大學自動化系的教授,因工作需要英譯技術資料,「被逼」學英語。他還曾英譯過《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溫家寶2008年答記者問》、《嶽陽樓記》、《秋聲賦》以及若干篇朱自清散文。
「外文翻譯是我這一生對未知領域的最後一次攻克目標,這一次跨行跨得最遠,這可能是我為大家服務的最後一站。」對於老人來說,翻譯已不僅僅是興趣,更重要的是自我的體現。正如譯文產量居高不下的譯者pestwave所說,「這裡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集散地,我們都是對世界抱有美好理想的人。」
很多「草根翻譯」都清晰記得「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600多名譯者在譯言網參與翻譯抗震救災資料,短短一周裡他們完成了10萬字翻譯量,最終由地震出版社整理出版了《地震安全手冊》。如今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際,譯言網又推出「悼念逝者,激勵生者」活動,邀請每一位譯者加入地震紀念協作翻譯,以最簡樸的方式來紀念那次災難。
譯言網上有一個專門的協作翻譯平臺,它把不同地方、不同語種的人聚集在一起,通過協作共同完成同一個翻譯項目。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協作翻譯除了地震周年祭,還有「譯愛在行動」——甲型H1N1流感協作翻譯項目,主要翻譯關於甲型H1N1流感基礎知識和最新消息。
但是這種民間自發的共享互助熱情,究竟能持續多久,誰也無從知道,畢竟,一個網站要持續生存,最終還是離不開商業運營。只有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才能支撐起理想。如果我們希望能在網上源源不斷享受中文信息之外的人類智慧,需要的不僅僅是一批又一批熱情的「草根翻譯」,也許首先更需要打造一方肥沃田地,用來承載這些「草根翻譯」們美麗的夢想。
實習生 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