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要多少,才算足夠呢?

2020-12-17 時尚穿搭派

進入大學之後,絕大多數同學就讀的大學,都會距離家比較遠,有些甚至還會跨省,乃至跨域大半個中國。所以,上了大學之後,同學們自然也就不能像以前那樣,經常回家。大多數時候,還是只能住在宿舍,在學校裡進行自己的大學生活。

如此一來,大家自然就要面對一個問題:

作為一個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要多少,才算足夠呢?

這個問題,從家長和孩子乃至老師的眼裡分別來看,肯定是不一樣的。在家長和老師看來,學生進入大學之後,主要的任務仍然是學習。最多的花銷,也就是一日三餐,偶爾買幾件衣服,再買一些學習用品,也就夠了。

但在學生眼中,則大不一樣。進入大學後,我們開始獨立生活,從小到大第一次脫離父母的管束,獨自決定自己的生活。學生需要有自己的娛樂,需要有自己的交際,有些談戀愛的,額外的花銷肯定還要更多一些。如果家長還是只按照最基本的生活費來算,肯定是不夠的。

那麼,一個大學生,到底一個月需要花多少錢呢?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算一算這筆帳。

1.日常飲食

除了少數的民辦高校以外,大多數公立高等院校,在餐飲食堂這一塊,都會享受國家的補貼。所以在價格上,往往會比外面的市場價要便宜一些。總得來說,一葷一素加主食,大致會在8—10元左右。這裡我們取平均值,按九塊錢計算,晚餐和午餐,每一餐都是九塊錢。至於早餐,一方面早上大家剛剛起床,食慾不會太好,另一方面早餐的價格,往往會比正餐更加便宜。在高校內,一般學生5元錢吃一頓早餐,絕對可以吃飽。這樣加起來的話,一個月按三十天算,就是690元。這裡我們取整,算700元。

2.零食及通訊費用的開銷

零食方面,剛剛獨立生活的大學生,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錢,自然不可能完全杜絕零食。每天吃完飯買一瓶飲料,或者晚上沒吃飽,睡覺之前吃點零食,吃點水果,都是有可能的。一個月的零食費用,我們按150元計算。

在通信費用上,我們按話費50元,網費30元計算。

合計230元。

3.日常正常的交際活動費用

上了大學之後,學生也逐漸有了自己的交際圈,需要有自己的交際活動。同寢室每隔一段時間,出去一塊吃頓飯;或者去市內附近的一些景點活動,都是需要經費的。這裡,我們按每個月200元的活動經費來算。

以上三點,都是保持一個學生在學校正常的基礎開銷,還沒有包括談戀愛之後的額外費用,沒有買衣服的費用。單單這三部分,加在一起,就已經達到了1130元。如果想添置一些手機電腦之類的大件,則更是一筆非常大的開銷。

至於購買衣服之類的東西,則要取決於學生所在城市的消費水平。如北上廣深之類的城市,生活費用肯定要高;而一些普通的地級市,消費水平則相對低一些。而且,隨著這些年網絡越來越發達,年輕人也越發喜歡網購。很多學生的衣服,也都是從網上買到的。這種情況下,費用就不單單要取決於所在城市的消費水平,更要取決於學生家庭的生活環境。

總體來說,當下大學生活當中,一個普通學生,每個月給1500元的基礎生活費,應該是比較恰當的。當然,這個價格,要隨著學生所在城市變化。如果學校是位於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生活費可以略微上調一些,2000元左右,也是很正常的。

算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朋友,應該都已經心裡有數。對於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也都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不過,很多學生朋友看到這裡後,可能就要抱怨起來,覺得兩千元左右的生活費,根本就不夠生活正常開銷的!

那麼,這其中的巨大差別,究竟產生自哪裡呢?答案,其實就在很多大學生的不理性消費當中。

很多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並沒有過任何理財經驗。在家生活的時候,家長雖然也會給一些零用錢,但往往數量較少。進入大學階段後,父母往往會按月發放生活費,這就會讓很多人忽然有一種錯覺,誤以為自己很有錢了。

於是,很多大學生上了大學之後,在消費上開始沒有節制。男生可能會去買一些高檔的電子產品,女生則可能會去買一些高檔品牌的衣服和化妝品。這些東西,都是明顯超出了學生能承受的範圍,但是對於沒有任何理財經驗的學生來說,卻往往抵擋不住此類誘惑。

如果遇上消費欲特別強,家裡又不會給予充足的生活費的時候,有些大學生,便會鋌而走險,陷入一些網貸的圈套,繼而無法自拔。

作為家長,在給予孩子一定保證的生活費用時,更要提前教給孩子一個完善的理財觀念,讓孩子對錢有一個概念。要明白,什麼是自己承受範圍內的消費,什麼是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消費。比如說,購買一些太過奢侈的衣服和化妝品,去一些消費很高的營業性場所消費,談戀愛消費絲毫沒有節制……這些,都是不理性消費的例子,都是超出學生承受範圍的。

最好的辦法是,家長算清孩子正常的生活費用,給予孩子正常的生活保障。至於超出正常範圍外的消費,家長一方面,要給孩子樹立起正確的金錢觀念,要讓孩子不會做出胡亂消費的事情。另一方面,家長也要鼓勵孩子,自己去賺取那些超出了家長所能提供保障的金錢。

在大學階段,課業往往並不是特別繁忙,學生也有充足的時間,去做自己的事情。賺錢的路子,也不止一條。比如,好好學習拿獎學金,或者利用課餘時間去做兼職,都是能獲得一些報酬的方法。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為了自己的消費欲望,去努力奮鬥。這樣的話,不但能讓孩子體會到家長賺錢的不宜,從而理性消費。最重要的是,能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金錢觀,為以後良好的人生打下基礎。

相關焦點

  • 70%大學生稱生活費不夠花,你覺得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
    網友也紛紛給出了回覆:根據人民日報官博對「大學生活費多少夠花」這一問題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19.5%表示每月生活費可以在1000元以內,62.8%表示每月生活費需要在1000-2000元,每月生活費在2000-3000元的佔10.9%,更多的佔6.7%。有一種痛叫做,書到用時方恨少,錢到月底不夠花,那麼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究竟多少合適?
  • 大學生一個月有多少生活費?
    大學生關心什麼?關心學習、關心社交、關心各種活動,還有生活費這個大重點,更別提學費了。那麼讀大學到底要花費多少錢?   生活費要多少?
  • 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合適?
    大學生一個月三千元生活費會不夠用嗎?或者說大學生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算夠用?像這樣的話題底下的回答總是五花八門,畢竟一萬個人眼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過法。
  • 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5000不夠花?這三個標準,家長應該需要了解
    今年九月份開學的時候,將會有數百萬的準大學生遠離家鄉,來到陌生的地方讀書。而且大家都是學生,還沒有參加工作,所以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生活費大多都是父母給的。那麼就有一個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大學生一個月向父母要多少生活費才算合適呢?生活費給多了是一種浪費,家庭條件不允許,生活費給少了,日常開銷不夠花。
  • 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多少合適?大一新生好好看看
    父母一個月給5000塊錢生活費還有嫌少的,而有的家庭一個月1000塊錢都拿不出來,孩子照樣咬牙堅持讀完四年大學。為什麼同樣是大學生,同樣是上大學,差別會如此之大呢?那些抱怨父母給的生活費少的大學生真應該好好看看,一個月花三千四千五千的錢都花哪去了?
  • 普通家庭的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多少才合適?800綽綽有餘
    畢竟終於可以遠離父母的掌控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了,而要說到大學,那麼就不得不說另一個問題,就是大學生活費的問題,因為上了大學以後我們的每個月生活費就要自己分配了,終於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普通家庭的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多少才合適?
  • 大學生一個月有多少生活費?答案居然是
    成年那天,我爸把我叫到了客廳,很凝重地和我商量大學生活費的事。「800夠嗎?」「正常大學生的生活費好像不止800。」「那就1200吧。」確定了每個月的生活費是1200後,我有些恍惚,拿到更多錢的快樂不復存在,餘留下來的是沉甸甸,說不清道不明的壓力。而被這種無形壓力籠罩著的,不止我一個人.
  • 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1500塊錢一個月夠嗎?
    馬上就到了大一新生開學的日子,從高中步入大學,充滿了迷茫與未知,家長在欣喜的同時給孩子準備了入學的物品,但是大學與高中不同,很多家長不知道一個月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擔心孩子離家千裡吃不好穿不好,但是一次性給孩子特別多的錢又不太放心,不給錢怕孩子去校園貸款,所以大學每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呢?
  • 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我們來算一算帳
    很多大一新生現在都面臨一個苦惱的問題,就是大學期間每個月準備多少生活費才是最合適的呢?大概什麼樣的生活費區間才能保證每個月的生活費不多不少?今天三元高考就給大家算上一筆帳,看看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多少合適,一起來看看吧!
  • 大一新生給多少生活費才算合適?
    ,生活費卻是因人而異,每個同學都不一樣。家長們既想讓孩子學會節約,又不希望孩子受委屈,那麼大學生每個月生活費給多少合適呢? 最近,一份中國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出爐,將各個省大學生月均生活費統計了出來。據統計,北京 最高,每月將近3000,讓不少人汗顏!這只是平均水平,實際個體應該可能有高有低。但均值都3000,對於很多普通家庭,也是一份不小的壓力。
  • 大學生生活費大約多少合適,4500一個月夠用嗎,答案令人心酸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一大批大一新生帶著家長殷切的希望,踏進了大學的校門,開始了自己新的求學之路,由於許多人都是第一次當大學生的家長,也不知道該給孩子一個月多少零花錢,給多了怕孩子亂花,給少了怕孩子不夠用,在學校過得不好,為此更是憂心不已。
  • 大一萌新看過來,真實採訪事件告訴你,生活費要多少才算夠?
    大一萌新看過來,真實採訪事件告訴你,生活費要多少才算夠?嗯哼!馬上就要到九月份開學的日子了,就會有很多的高中應屆畢業生即將踏入大學的殿堂。孩子上大學對於每一個家庭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在孩子沒上大學之前家長們會擔心孩子能不能考得上大學。
  • 高校生活費調查:大學生一個月要花多少錢?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6日電 隨著各大高校陸續迎來開學季,大學生的「開學裝備」和消費水平再次成為輿論熱話題。近年來,伴隨著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大學生的日常開銷也隨之水漲船高。動輒上萬元的電子設備、每月上千元的生活費,讓不少家長感慨「壓力山大」。上大學一個月多少生活費才夠花?不同地域間的學生有何區別?
  • 女大學生向父母要4千生活費遭拒,委屈嗎?大學生每個月給多少錢
    家長們無疑是開心的,孩子上大學了,但是家長們也有新的憂慮,就是到底每個月應該給孩子多少錢的生活費呢?在去年,有一位女大學生發帖質疑,媽媽給的生活費太少。每個月2000不夠花,要求每個月給4500塊錢,這樣才能更好的生活。
  • 9月1號即將到來,開學後大學生每個月多少生活費才合適呢?
    馬上就9月1號開學了。很多孩子即將離開家鄉,去大學校園。大學是美好的,每個上大學的孩子都有一個夢想,開開心心的,對未來充滿著希望。但是,很多家長朋友開始苦惱了。因為他們不清楚,每個月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才合適呢?
  •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800,多嗎?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800塊,父母還每天打電話罵我花錢多,我該輟學嗎?,父母每個月只給800塊錢生活費,還總罵他花錢多,他感覺自己很委屈。大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該多少才算夠呢?其實,不同地區,不同區域都不一樣,就像我大學的時候,500塊錢是完全可以吃飽的。記得,以前上大學的時候,爺爺每個月給我生活費只有500塊錢。對於高物價的廈門來說,500塊錢吃飯完全是夠的,因為,學校食堂的飯菜很便宜,葷菜兩個3塊錢,素菜1.5,所以,一頓10塊錢可以吃得很飽。
  •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多少錢合適?
    去年帶某大專院校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其中有一項任務就是讓學生們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項是規劃自己的生活費。結果,收上來後發現學生們填寫的生活費差距比較大,有些寫的每個月生活費七八千,有些寫的七八百。
  • 大學生每個月需要多少生活費?家長每月給1500多了還是少了?
    對於在外省上學的同學來說除了學費,那自然還要涉及到一個生活費的問題,那麼作為家長每個月應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在討論每個月應該給多少生活費之前,先插一句題外話,對於剛考上的大學生憑藉錄取通知書可以購買半價車票
  • 在大學,一個月生活費多少合適呢?合理規劃自己的消費
    當然,這其中家長也要參與一部分,比如費用問題。除了基本的學費之外,大多數學生日常的生活費是需要家長提供的,同時也有部分同學會自己兼職來賺取生活費。對於一個大一新生來說,可能對自己在大學的消費觀還沒有形成。那麼,在大學生活中,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大概是什麼情況呢?
  • 不知道大學生生活費一個月要多少?一個公式幫你解決!
    據我所知,就算是歐美發達國家大部分家庭也都是每個月或每年給生活費的,而不是網上流傳的歐美國家的孩子18歲家長就不管了,這種不負責任的新聞不知道是誰寫的!當然生活費不是奢侈費,也不能讓大學生養成揮霍無度的習慣,被消費主義洗腦,這也是要抵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