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飛機要關閉手機是眾所周知的一個規定,但是最近有網友在微博上說,坐飛機沒必要關手機,「事實上沒有任何有力證據證明手機、電腦等會干擾飛機飛行,都是在精神高度緊張狀態下搞出來的規定吧。」一時間引起了不少網友對坐飛機要不要關機的討論。
正方說,手機開機會對飛行產生幹擾,所以要關機;但反方說,在空中,手機根本就沒信號,到現在沒有證據證明開機會對飛行產生幹擾。坐飛機到底能不能開機呢?好奇實驗室的記者也想弄明白這個問題。
乘客:
開啟飛行模式為何還要關機?
「有次坐飛機,我忘了將手機關機,飛到一半才發現,空姐趕緊過來讓我把手機關掉,態度還非常強硬。」楊女士告訴記者,她有次坐飛機去成都旅行,不常坐飛機的她忘了將手機關閉,結果遭到空姐的呵斥。
王朦在一家地產企業工作,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在全國各地飛來飛去。「我見過不少乘客因為手機關機問題和空姐發生爭執的。」王朦說,有一次,一位乘客開著飛行模式聽音樂,被空姐發現後,空姐請他關閉手機,可是那位乘客卻說,「我開著飛行模式,沒有問題的。」
可是空姐說,「不行,我們有規定,必須關閉手機,即使開著飛行模式也不行。」但是那位乘客對空姐的說辭並不理睬,繼續開著手機,最後在乘務長和機上其他乘客的勸說下,那位乘客才關機。
「其實,我也很納悶,既然手機有飛行模式,為何啟用了飛行模式仍然要關機呢?」王朦向記者提出了她的疑惑。
業內人士:
以防萬一 關機是萬全之策
坐飛機應不應該關機?為何啟用飛行模式仍然被要求關機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內某航空公司許先生。
「航空信號用的是118MHz頻段,而國內GSM手機用的是900MHz左右頻段,WiFi信號頻率更高,它們相差這麼大,理論上是不能干擾到一起的。」許先生說,實際上手機採用的是跳頻脈衝的方式發射信號,所以會產生許多不同頻率的次生電波。儘管這些次生電波很微弱,但機載通訊設備靈敏性非常高,「在不能確定是否有明顯危害的情況下,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關閉手機是最佳選擇。」
許先生告訴記者,坐飛機關機是民航局的規定,許先生給記者看了民航局令第195號《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其中第121.573條關於可攜式電子設備的禁用和限制中這樣規定:從飛機為開始飛行而關閉艙門時刻起,至結束飛行打開艙門時刻止,飛機上的乘員不得開啟和使用,合格證持有人也不得允許其開啟和使用與航空器正常飛行無關的主動發射無線電信號的可攜式電子設備。行動電話在這些禁用設備中名列第一。
許先生告訴記者,雖然在飛機上能否使用手機內業也在爭論,「手機發射的無線電波可能會對地空通訊產生幹擾,可到目前為止沒有確實的證據能夠證明,但是一架載著上百人的飛機,我們寧願做到萬無一失,以防萬一。」
開啟飛行模式也不行嗎?
現在大部分的手機都有飛行模式,啟用飛行模式後,手機關閉通信功能,不能接打電話發簡訊,與基站沒有信號聯繫,為何也不被允許呢?
許先生告訴記者,飛行模式是廠商一廂情願的做法,其效果並不穩定,並沒有得到航空部門的認可。「坐飛機還是關機吧,也許一臺、兩臺手機不會產生影響,那幾十臺、上百臺同時開著,一起搜索信號,結果會怎樣呢?」
據了解,飛機上禁止使用手機,是FCC(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在1991年實施的一項規定,理由是手機發射的無線電波,可能會干擾地空通訊。這個規定被公眾廣泛接受,但在民航業內,對此卻存在大量的爭議。美國波音公司,以及探索頻道等多方部門,通過各種手段,做了大量實驗。但是直到現在,他們也沒有找到證據,證明手機能夠對地空通訊產生任何值得一提的影響。但同時,他們也不能證明沒有影響,因此,儘管FCC屢次搖擺不定,還是維持了原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