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XX的飛機即將起飛,請關閉所有電子設備。這位乘客,請您配合一下。」「不對啊乘務員,我的手機可是有飛行模式的呀,開飛行模式不就好了,為什麼非要我關機啊!」「抱歉,需要關閉的也包括有飛行模式的手機……」飛行模式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它不僅讓乘務員頭疼,讓乘客們也納悶呢?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飛機在起降期間,為了防止手機信號對飛機的幹擾,會要求乘客關閉手機。在《民用航空飛行標準管理條例》中有規定,不得在按儀表飛行規則飛行或實施公共航空運輸飛行的航空器內使用主動發射電磁信號、可能感染航空器電子系統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在起飛、著落等關鍵階段要關閉所有可攜式電子設備。
什麼是飛行模式?飛行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在乘坐飛機時開啟的一種情景模式,這種模式在開啟之後手機就會自動斷絕信號,這樣飛機在發出電波的時候就不受影響。為什麼飛機上不能使用飛行模式?因為飛機在起飛、飛行以及降落的整個過程中對信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旦信號受到幹擾,就會對飛機的飛行造成很大的影響。而手機的信號和飛機的電波信號極其相似,會影響飛機正常接收信號。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飛行模式啟動以後,智慧型手機就會斷網,電話打不進來、簡訊也發不進來。但是用戶還可以看時間、看下載下來的書、文件,玩單機遊戲等。說白了,飛行模式下的智慧型手機還是一臺沒聯網的可攜式電腦,還是有很多用處的。而且,當將飛行模式切換回一般模式時,可以迅速聯網,電話和簡訊也迅速恢復正常。甚至iPhone X的人臉識別功能在飛行模式下也可以使用。以上這些都是手機關機再開機所不能比的。
事實上,國外對這方面都是比較寬鬆的,很多國家並不要求乘客關機,只是要求起飛降落時不要使用就可以了,另外,近幾年來,我國也有放鬆的跡象,今年10月出臺的新規中,民航局解除飛機手機禁令,決定權交由航空公司,將允許航空公司為主體對可攜式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並制定相應的管理和使用政策。也就是說,以後我們或許也可以在飛機上正常使用手機了,但是這還要看航空公司的回應和它們各自的評估時間,估計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實際上人們也很早就意識到,即便開啟飛行模式,空姐依然會堅持讓你關閉手機,所以大部分人不會因為想要在飛機上使用手機而去開啟飛行模式,而是他們發現開啟飛行模式之後自己就不用關手機卻能夠避免電話、簡訊的幹擾,所以他們才會使用飛行模式。
大家現在用的手機,無論是國外的品牌還是國內的品牌,其實都是品牌手機。在手機行業已經成為紅海的今天,小牌子的手機難以生存下去了。但是早些年卻並非如此,尤其是功能機階段,中國的手機行業可是百花齊放的。那時候的手機品牌之繁雜,讓人眼花繚亂。你走進一家手機店,除了諾基亞等少數如雷貫耳的大廠,其他的幾乎都是從未聽過的小牌子。而且不像現在手機設計的越來越像了,那個時候的手機外觀可是差異極大的,有帶觸控筆的,有帶天線能看電視的,有帶USB甚至網絡接口的……群魔亂舞的那個年代,手機的品質也是參差不齊,相關的監管也更加困難,以至於像「飛行模式」這種行業標準的東西,有些廠家都只是做了個圖標而已,開與沒開沒什麼兩樣。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出問題,不少民航客機乾脆一刀切,直接關機,飛行模式不允許使用。其次,即使是那些高端大牌的飛行模式,也很難說就完全沒問題,某些專家認為,即使是飛行模式的手機,同樣可能會影響並幹擾駕駛艙與地面塔臺的通訊系統,造成安全隱患。按照我們中國人的性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飛機安全無小事,謹慎點準沒錯。
也就是說,飛行模式逐漸從原來應對飛機上的禁令,變成了為了避免打擾或者避免耗電而開啟飛行模式。如果說二十年前一個手機取消飛行模式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不痛不癢,那麼現在如果說一部手機沒有飛行模式,估計有些人就會很難受了。但是這種情況隨著技術的發展,航空公司、通信運營商及研究機構對飛機上使用手機的安全問題進行了大量的提升,美國已於2013年解禁機上電子設備的使用,歐洲也於2014年放鬆管制。在這種趨勢下,我國的東方航空、海南航空也在今年的1月18日允許空中手機的使用,只需要開啟「飛行模式」,關閉移動通信功能即可。可以說「飛行模式」真正成為了飛行的時候使用的模式了。而且關機還可以降低對人體輻射。目前絕大多數人都喜歡每天晚上睡覺錢玩手機瀏覽資訊,但是往往都會把手機放在枕頭邊或者觸手可及的地方,哪怕充電亦是如此,這時手機就會對人體產生相當大的輻射,而開啟飛行模式則會最大程度的減少手機的輻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