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缺鈣缺鉀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其實,長期缺乏礦物質「鎂」也是造成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人體缺少「鎂」,容易造成骨質疏鬆、情緒躁動、記憶衰退等症狀。那飲食中如何注意,才能「鎂」煩惱呢?
很多女性,因為怕胖不敢吃高油脂的堅果,當然,也有不少人,雖然明白多吃蔬果的重要性,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果蔬攝入不足,營養豐富的糙米、全麥類食物也不吃。這種挑食偏食的飲食習慣,可能會讓你缺乏對人體相當重要但卻往往被忽略的礦物質「鎂」!
鎂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礦物質元素
礦物質「鎂」對人體至關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功能多樣。專家指出,鎂主要是在小腸被吸收,體內70%的鎂主要用於建構牙齒、骨頭的骨質;剩下的30%則會投入體內多項生化反應,比如提供糖類、參與脂肪代謝、參與DNA跟蛋白質合成,同時,鎂還具有調節神經細胞與肌肉收縮的功能。
我們都知道,離開「鎂」,植物的葉子會由綠變黃。那麼,人體呢?作為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鎂在細胞內的含量僅次於鉀,幾乎參與了人體代謝的全部過程。如果缺鎂,人體就無法發揮正常的代謝功能,腦部、神經系統、肌肉等重要組織的能量來源就會受影響,甚至導致「骨質疏鬆」纏身。
如果無來由地出現以下幾個表現,就要注意了,你的身體可能缺「鎂」了
骨質疏鬆
雖然說,吃鈣片、喝牛奶可以補鈣,曬太陽、運動,能夠預防骨質疏鬆,但是,如果飲食方面不注意,飲食中「鎂」攝入不足,就會讓你的骨質迅速流失。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副甲狀腺素」。專家指出,副甲狀腺素和調控體內的鈣離子濃度有關,身體缺「鎂」會抑制「副甲狀腺素」分泌,降低腸道吸收鈣質的能力。而身體為了維持一定的血鈣濃度,就會將骨頭中的鈣游離至血液中,長期以往,就會出現骨質疏鬆的症狀。
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
身體是否能夠把吃進去的食物轉換為人體需要的能量來利用和儲存,這也和鎂有關。鎂主要參與三大營養素(糖類、脂肪、蛋白質)的代謝、合成,當體內鎂含量不足,供應身體的能量也容易不足,這時就極易出現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
情緒躁動、睡不安穩
缺鎂還會影響情緒和睡眠。鎂與身體的神經傳導有關,當體內的鎂含量不足,就容易導致興奮、躁動的情緒出現;而且身體缺鎂時,腦細胞也容易因為視覺接收過度訊息刺激,而導致晚上不易入睡或者睡不安穩。
肌肉痙攣
鎂還跟肌肉的放鬆、收縮有關。經常發生肌肉痙攣、抽筋的人,很可能是體內的鎂含量不足。
缺鎂對健康危害大,要怎麼吃才能保證攝入量?
對於一般人來說,礦物質鎂就在身邊。含鎂較多的食物主要有深綠色蔬菜、全谷根莖類、堅果種子等食物,一般人只要飲食均衡,就不會出現缺鎂的狀況。但是,如果你不愛吃青菜也不吃全谷、堅果類食物,並且,經常大魚大肉的話,就非常容易造成鎂攝取量不足,同時,還會造成其他營養素攝取不足。
另外,過多的酒精、食鹽和高蛋白食物也會消耗體內的鎂,因此,長期酗酒、長期腹瀉和營養吸收不良、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的人,都是缺鎂的高危人群。
日常飲食中,應該堅持多用糙米和穀物代替部分精米白面,每餐還要保證深綠色蔬菜的攝入量。同時,在上下午時間,也可以隨手準備一些堅果、新鮮水果及時補充能量。相信,只要按照均衡飲食的概念,身體絕對「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