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畢達教育美國留學】整理髮布的畢達學員分享會內容。【畢達教育美國留學】堅持每周邀請全球各地區名校學員分享申請、就讀、求職等經驗,敬請關注。
畢達學員背景
嶽同學,復旦大學,應用數學
錄取學校與項目
耶魯大學:Master of Public Health in Biostatistics
哥倫比亞大學:MA in Statistics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M.S in Biostatistics
分享實錄
1、為什麼選擇UCLA
主持人:師兄當初同時拿到了包括耶魯、哥大等院校的統計或生物統計錄取,為什麼會選擇UCLA呢?
嶽師兄:因為我比較喜歡矽谷,以後想再矽谷工作,所以感覺到加州會方便一些。而且UCLA的綜合排名也沒有比耶魯哥大差,所以就來了。
2、項目基本介紹
主持人:麻煩師兄介紹一下這個項目,包括項目的學習長度、培養方向、學習模塊,你覺得這個項目適合哪些人去讀?
嶽師兄:UCLA的Biostatistics是六個學期的,相當於大概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有大概10門專業必修課和幾門選修課,選修課修和統計或者生統有關的課都行。然後master的課程對數學的要求都不高,所以挺適合不喜歡數學證明但是又想做統計方向的人的。然後系裡老師做的東西方向也很多,有做計算的有做survival analysis的,也有做consulting的,應該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吧。
主持人:在師兄看來,這個項目的學習內容等跟國內有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嶽師兄:我在國內的時候學的是數學,很理論。Biostatistics的課就比較應用了,理論證明方面要求不高,但是會有一些project什麼的。
然後我們專業現在人還不多,所以一個課上學生不多,教授就基本可以認識每個學生吧。教授也都很nice發郵件都會回得很有耐心的那種。
3、學習節奏與課程難度
主持人:這個項目學習節奏如何?課程整體難度大嗎?主要是哪些方面?
嶽師兄:如果就完成master的要求的話還是不難的,如果在來之前就學過統計推斷那本書的話會很輕鬆。
但是作業比較多,不用寫論文什麼的,所以對英語要求不是那麼高。聽得懂老師上課就行。
主持人:那還是不錯的,很多申請人會擔心語言跟不上什麼的。
嶽師兄:那倒不會吧。感覺public health其它專業比如EHSEPI什麼的會對語言要求比較高,要看很多論文寫很多論文。
4、教學模式與師資力量
主持人:項目的教學模式是怎麼樣的?項目的師資力量如何?師兄剛才說人數比較少,與老師溝通還是很多的,對吧?
嶽師兄:教學模式就和國內大學差不多吧,選修課和必修課修夠了就可以。第二年會有一個prelim考試,考過了才可以畢業。老師不是很多,但是本來項目人也不是很多。因為我找老師比較勤,所以溝通比較多。
主持人:這些老師在專業領域知名度怎麼樣呢?
嶽師兄:有一兩個老師知名度還是蠻高的,其他的老師可能就比較一般了,畢竟專業並不高。
5、班級情況
主持人:那師兄所在班級有多少人?其中大陸學生有多少呢?class profile怎麼樣?感覺身邊的同學怎麼樣?
嶽師兄:我們班有20個人,5個大陸學生,4個master,一個phd。身邊的同學有一個北理工的,兩個北大的,一個浙大的和一個Rochester大學的。感覺大家都很努力吧。
主持人:那學生一般也都是數學或者統計出身嗎?
嶽師兄:嗯,有一個同學是環境科學的,所以學起來會稍微吃力一些。有好的數理背景可以輕鬆很多。但是也不是必須的吧,因為我們還有mph track,如果不想學稍微理論一些的課可以去mph。
主持人:師兄目前track與MPH在課程設置上有哪些的區別呢?
嶽師兄:我們級的中國學生沒有去mph的,所以我不太了解mph的課具體有哪些。如果想知道的話可以去UCLA Biostatistics官網的current student找handbook,裡面有寫。
6、就業資源與就業情況
主持人:師兄所在項目就業資源如何?學院會提供什麼就業方面的幫助?
嶽師兄:就業方面的我就找過intern,感覺學院並不會提供什麼幫助,主要就是參加學校的career air或者找學長內推。而我們系實習的人不是很多,所以內推機會也不是很多吧。
主持人:師兄是否了解項目往屆大陸學生留在那邊的人數多嗎?最後都去了什麼企業或單位?回大陸的同學都是去哪裡的呢?
嶽師兄:我們專業招的中國學生不是特別多,上一屆只有一個,上上屆兩個,然後之前零零散散還有一兩個,然後上屆的那個學長留下來讀博了。上上屆的兩個學姐都回國工作了,在上海的藥企。還有一兩個在讀phd的學長學姐。但是感覺現在招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了,我們這屆有5個,下一屆知道要來的也已經有5個了。
主持人:項目在擴招?
嶽師兄:感覺是吧,最起碼中國人招的多了。也可能是之前國內不知道Biostatistics這個專業,所以申請的人少吧。
7、能否融入當地
主持人:那師兄感覺是否能夠融入當地?目前最大的難處是什麼?
嶽師兄:UCLA中國人很多,所以就不太有動力去融入美國人的圈子吧。難處就是語言差異和文化差異吧,不能理解互相的梗。做作業一起討論什麼的還是挺自然的。
8、TIPS
主持人:對於你所在的學校,有什麼你特別想跟大家分享的嗎?
嶽師兄:就感覺UCLA還是挺安全的,沒有網上說的那麼危險。我經常12點1點走路回家都沒什麼事。不過USC那裡確實有點危險。
然後UCLA的師資很強,即便來了Biostatistics也可以去上其他系的課聽厲害的教授講課什麼的。而且雖然intern不好找但是據學姐說fulltime還是能找到的,畢竟加州這裡資源多一些。
9、如何規劃時間
主持人:接下來也麻煩師兄分享下自己的申請經驗,在整個申請準備過程中(從考試複習到申請完成),你是如何規劃的呢?
嶽師兄:具體的時間點我可能記不太清楚了。但是我應該是早早就考完了託福,然後考了兩次GRE。寫文書的話比較積極吧一直在催我的老師幫我改。
10、UCLA生物統計看重什麼素質
主持人:文書肯定是要足夠個性化和針對性,那師兄認為UCLA生物統計看重申請者什麼?哪些是必不可少的素質?
嶽師兄:我只問我我的導師系裡招phd的要求,就是要修夠一年的linear algebra,成績要夠好,然後最好還上過real analysis。然後GRE平均成績就可以託福平均成績就可以。推薦信比較重要,因為我們系有一個在中國讀本科的老師,所以對國內情況也比較了解。
主持人:恩,除了量化背景,學校也會通過科研或者實習來考核申請人,那師兄之前是否有相關的實踐經歷,能說一下這些對你申請和現在讀書有什麼幫助嗎?
嶽師兄:簡歷裡面的科研或者實習我不太確定對申請有什麼幫助,因為我的導師沒有和我說過。但應該就是多多益善實習的話大公司更好吧。我當時在諮詢公司實習,感覺對現在的學習沒有什麼幫助。
11、如何看待專排與綜排
主持人:那作為過來人,師兄是如何看待項目質量(專業排名)和學校名氣(綜合排名)之間的選擇呢?
嶽師兄:我覺得如果以後打算回國工作的話,肯定綜合排名比較重要;如果想在美國工作的話,地理位置比較重要,綜合排名比較重要;想讀完phd然後工作的也是地理位置比較重要;如果想做學術的話就找個好老師比較重要。不過如果是CMU那種雖然地理位置不好但是專業很強的,就另當別論了。
12、給師弟師妹的建議
主持人:對於即將申請或者即將留學的同學,你有什麼建議給他們嗎?
嶽師兄:就如果還有提高gpa的可能的話,把gpa刷的高一些。如果gpa已經不太好提升了,就做些實習或者research充實一下簡歷。然後多看些統計方面introduction的書,讓ps專業一些顯得學過不少東西。如果有時間的話考個GRE math的sub,應該也會有幫助吧。
主持人:那師兄讀完碩士後接下來怎麼計劃的呢?
嶽師兄:我會繼續讀PHD吧,現在在和兩個導師一起做research。因為Biostatistics phd比較好找工作。美國的藥廠招Biostatistics的基本都會從phd裡面招intern也是招phd的比較多,如果在國內藥廠的話master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