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很多人要去體檢,其中繞不開的就是「空腹」要做的很多體檢項目。那麼怎樣才算「空腹」呢?空腹是指多長時間不吃東西?
(網絡配圖)
空腹到底要「空」多久?
空腹一般是指8~14小時不吃東西。
(網絡配圖)
很多血液檢查都要求病人「空腹」,這是因為在普通進餐後,血甘油三酯將增高50%,血糖增高15%,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及血鉀增加15%。如果空腹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人體已經處於輕度飢餓狀態。在飢餓狀態下,血液中多種成分會發生改變,從而影響檢查結果。
空腹抽血,能不能喝水?
體檢的時候空腹抽血,是要求前一晚的晚餐後到第二天早晨採血間隔8小時以上,假如要在早上8點體檢,在抽血前一天晚上6點左右就該吃飯了,晚上8點後不再進食。晚餐要清淡,不喝酒、咖啡或者濃茶,好好休息。第二天早上心緒平穩地到醫院抽血,然後再吃早餐。
(網絡配圖)
一般來說,最好在早上7∶30~8∶30空腹抽血,因為人的代謝在一天之中是波動的,太早或太晚都會受到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使檢測值失真或偏離既有的參考範圍而呈現異常狀態。
空腹抽血前可以喝少量的水(50~100毫升),也可以喝少量水服藥。不能喝飲料、茶、咖啡等,免得影響體檢結果。
還有這些「空腹」體檢項目
1.呼氣試驗
呼氣試驗用於檢測胃裡有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在檢查前4小時完全不能喝水、進食,否則藥物不能與胃黏膜充分結合,會影響檢查結果。
(網絡配圖)
2.超聲項目
超聲檢查膽囊必須空腹。經過一晚的空腹,膽囊儲存了滿滿一袋膽汁,呈現充盈狀態,此時最適合做檢查。
(網絡配圖)
超聲檢查胰腺也必須空腹。進食後,食物和空氣會干擾和損耗聲波,腸蠕動也會變得更活躍,使本來就隱藏得很深的胰腺完全看不清楚。
3.生化檢查
血糖、血脂等指標在進食後會自然升高,肝功能、胰島素等一些指標也會因進食而波動。空腹既可以避免食物裡的成分和代謝對結果的幹擾,又可以保證在同一標準下進行比較。
4.影像學檢查
包括增強CT、增強核磁共振在內的一部分檢查。由於需要注射造影劑,進食後會引發噁心、嘔吐,甚至有窒息風險,也需要空腹。
(網絡配圖)
本文來源:大眾科普
統籌策劃:文成鋒(微信13673365366)
原標題:《體檢要怎麼空腹才算「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