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科普賦能2.0版「科普實驗室」點亮千所村小智慧之光

2020-09-03 中國科技網

「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再次亮相科技活動周

——雲端科普賦能2.0版「科普實驗室」點亮千所村小智慧之光

2020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暨北京科技周啟動式8月23日在北京舉辦。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和平安公益基金會發起的「AI不孤讀——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連續兩年亮相全國科技活動周,今年作為線上雲展廳「科普實驗室」重要內容與大家見面。

「雲展廳」(http://scitechweekvr.people.com.cn)

圓青少年科技夢,讓AI不孤讀

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是科技創新的「土壤」,是國家競爭優勢的基礎。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平安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向有條件的農村小學捐贈科技課程、教材、教具,開展校長、教師培訓,支持學校開展科技教育活動,最終提升農村小學生科技素養水平。

該計劃2019年1月1日開始籌備;2019年5月19日,項目科普實驗室AI公益助學行動亮相全國科技活動周,並首次對外發布覆蓋全國1000所鄉村小學的「AI不孤讀——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2019年6月18日,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在北京正式啟動!

「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關鍵在人才,而科技教育是人才培養的一個基礎。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注重科技課程的設計、教材教具的研發、教師隊伍的培養,我認為非常好,這是一個系統性的科教建設工程。」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創會會長顧秀蓮說。

「國家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唯有大力發展高素質人才才能在國際立於不敗之地。2019年我們啟動了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培養愛科技、學科技的好習慣。」平安董事長馬明哲說道。

項目課程採用了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院長顧建軍教授領銜規劃主導編寫的「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教材」和配套實驗包,教材與實驗包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捐贈給項目學校。

2019年,「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在全國1000所貧困地區的鄉村小學落地,受益學生超過30萬人,線上線下培訓校長和老師1萬餘人次。

2019年11月6日,「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 首次亮相國際平臺——第三屆全球青年創新集訓營。項目組帶來了圍繞SDG可持續發展目標設計的學生作品「我的村莊」,由6位小朋友和2位公益學校老師組成的代表上臺與VIP嘉賓進行了分享。嘉士伯集團&嘉士伯基金會董事長、Unleash秘書處主席弗萊明•貝森巴赫評價道:「I am very impressed by these 『young』 Chinese talent!」

這是國際友人對「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的讚揚與肯定,也說明「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是長期可行的育人計劃!

通過一年的發展,「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在鄉村校的科技教育發展中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成績。

河南汝陽縣外國語小學首次將科學實驗操作納入期末考試,從行動上重視鄉村孩子科技素養的提升。從制定方案,到準備實驗器材,隨機抽取考試內容,老師們無一不進行了精心的準備,以確保考試順利進行。

內蒙古根河市阿龍山小學舉辦了第一屆校園科技節,活動充分展現了學生在科技素養大革新中,孩子們獲取科學知識的無限可能。學校根據各年級孩子的年齡開展了「科技小製作、創新小發明、科學幻想畫、科普手抄報、科普知識競賽」等內容豐富的科學探索活動。

2020年1月5日,深圳前海港灣學校與廣西百色靖西市第三小學結對成「城鄉互助手拉手」學校。兩校自結對以來,開展了許多交流活動。2020年春季學期,深圳前海港灣學校開展了豐富的線上示範課程展示、線上教師交流活動,廣西百色靖西第三小學的教師每周一下午定期學習線上課程,並與深圳前海港灣學校進行線上交流討論。

海南五指山市第一小學的師生們,利用當地優越的地理環境開展了「保護野生蜜蜂,守護生態平衡,從我做起」的倡議。學生們通過實地調查、收集證據、整理有關數據、走訪人工養殖蜜蜂工廠和林業部門、村民,全面深入了解野生蜜蜂的生活困境,並通過線上線下的教育宣傳推廣活動,喚醒人們保護野生蜜蜂的意識,共同踐行生態責任。培養了學生「生命科學」、「行為與社會」等領域的內容,感受到了科學探究的魅力和樂趣,增強了社會責任感。獲得第32屆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協主席獎,第32屆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第32屆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輔導員創新成果獎競賽項目二等獎。

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落戶千所項目校中海拔最高的——西藏那曲嘉黎鎮明園中心小學,學校利用項目提供的教材及實驗包,彌補了高原地區科技教育資源的不足,為孩子們帶來了科技之光,讓科技夢想在高原鄉村少年中展翅放飛。

陝西銅川金華山小學打造農業科學實踐基地,利用校園現有資源,開展科學素養實踐活動。通過一學期師生們的辛勤勞動,精心培育,不但收穫了豐碩的果實,也通過勞動實踐重塑了勞動精神、培養了吃苦耐勞和獨立自主的精神,增強了勞動意識,享受了勞動帶來的的收穫愉悅。

線下轉線上,「身臨其境」學科技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全國人民的生活。但「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沒有停下「腳步」——面向廣大中小學生發起「為你加油,未來有我」抗擊疫情主題一分鐘視頻徵集活動。全國各地的小朋友踴躍參與、開動腦筋,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北京中學小學部二年級的餘卓逸在電視裡看到一線醫護人員因為穿著防護服,經常工作八個小時都不能喝水,心裡特別難受:「我為他們設計了一套能喝水的防護服,防護服裡有一個水袋,能裝一到兩斤水,還有一根連接的吸管,醫護人員一低頭就能喝到水。」

活動自2月11日發起以來,共收到繪畫和視頻作品上萬份,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微博上為小朋友們的作品點讚,中國國際電視臺還播放了小朋友的優秀作品。 

受疫情影響,「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及時調整方案,推出了「系列情景大師課」,將線下培訓、授課等內容通過在線直播的方式向項目校師生持續輸出。大師課圍繞生命科學、農業科技、航空航天、智能製造、人工智慧等前沿領域,通過專家、科技大咖生動的情景科普內容講解,讓孩子們足不出戶就能雲遊重點實驗基地、中科院所、科技展館、動植物園、生態保護區等,開闊眼界、學習知識,激發學習科學的興趣和熱情。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當天,「系列情景大師課」帶領項目校的學生和老師一起探火!在北京演播室,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研究員楊宇光,全方位解讀「天問一號」;同時,2700公裡外文昌航天發射現場的航天科普專家、《太空探索》雜誌前主編田如森教授為大家講述「中國航天夢背後的故事」;另外,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測控系統總師李海濤、北京天文館名譽館長朱進和未來事務管理局創始人姬少亭,通過場外連線方式探討了與「天問一號」和火星探測相關的科學、科普問題。

自7月6日開課以來,「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系列情景大師課」受到了項目校老師和學生的一致好評:「孩子們愛不愛一個課程,從他們的眼神和表情就知道。你看看他們,他們是熱愛科學的!」河南省汝陽縣北街小學李宏克校長深有感觸地說道。

城鄉「手拉手」共圓鄉村少年科技夢

2020年,為將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推進我國教育均衡、優質、和諧發展,「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項目組特發起城鄉「手拉手」學校結對活動的倡議,期待全國範圍內在科技特色發展領域走在前頭的學校能對鄉村學校進行幫扶,在合作互助過程中能促進雙方相互交流、共享教育資源,實現共同進步。也呼籲社會各界其他力量參與其中,共促鄉村學校科技素養教育的提升與發展,共圓鄉村少年科技夢。

相關焦點

  • 以科學精神點亮學生智慧之光
    爭取到各方面的支持,學校科普中心每年定時間、定班級、定人員,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校園科技館、天象館、昆蟲館、健康教育園地、小氣象站、實驗室,到市氣象局、安徽工業大學的氣象科技館、一流的數理實驗室等,進行現場教學。    科學專家引進課堂。每年至少兩次邀請專家來校,進行創新素養、智慧財產權等講座,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學科課堂引進科普。
  • 活動| 點亮科學之光——蕪湖路街道開展青少年自製水果發電科普...
    活動 | 點亮科學之光——蕪湖路街道開展青少年自製水果發電科普實驗活動 2020-11-30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看數字賦能城鄉發展
    創新中心負責人高春蓉介紹,他們將力爭打造國家級智慧醫療創新中心,形成開放的智慧醫療創新產業生態鏈,賦能全國智慧醫療產業。10年來,杭州餘杭區一直致力於將未來科技城打造成我省數字經濟產業高地。「當下,數字經濟和生命健康產業正加速融合發展,必然成為未來發展的產業前沿。」餘杭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
  • 科普盛宴來襲智慧點亮生活 我省全國科普日邀您一起走進科技世界
    指揮機器人踢足球,親手製作火箭模型,戴上VR眼鏡暢遊神秘的海底世界,觀看無人機、科普劇表演……15日,在哈爾濱啟幕的2018年黑龍江·哈爾濱全國科普日暨金秋科普月活動現場,一場以「創新引領時代,智慧點亮生活」為主題的形式多樣、互動參與性強的科普盛宴吸引了社區居民、青少年及科普志願者等近萬人參加。
  • 讓智慧之光在雲端閃耀——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大力推進人工智慧...
    這標誌著天華學院運用新科技,以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全校的新起點,猶如一顆新星在雲端初現光華。即將踏上訪學之路的兩位工學院副院長呂博、樊江玲難掩激動的心情,她們表示,發展以人工智慧為龍頭的「新工科」,對工學院培養面向「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的應用型人才至關重要,她們非常珍惜此次「拜師學藝」的機會,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帶動全院中青年教師實現工科專業的全面轉型。寄夢雲端,成事何論難易?
  • 良業科技集團董事長梁毅:科技之光點亮點亮美好生活
    在以「科技創新推進旅遊集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演講環節,良業科技集團董事長梁毅帶來了《科技之光,點亮生活》的主題演講。良業科技集團是一家致力於用光講述好中國故事的科技公司,憑藉其科技實力成為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官方獨家供應商,並於今年推出了《塘河夜話沉浸式水上遊》《夜上黃鶴樓》《南京喜事》等多部作品,獲得了廣大遊客的歡迎,也受到了業界同行的關注。
  • 科普點亮生活 趣味小遊戲陪居民過中秋
    紅網時刻長沙9月15日訊(通訊員 楊青娥 記者 胡芳)9月14日,全國科普日啟動,恰逢中秋佳節,長沙市雨花區「科普進社區」主題學雷鋒志願服務系列活動——「科普點亮生活,共慶綠色中秋」主題活動在楓樹岸社區圓夢廣場舉行。歌舞、快板、太極拳、三句半……居民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輪番上場,大家歡聚一堂,共慶中秋。
  • 娃「偏食」不愛讀科普,看我如何扭轉乾坤(含0-9歲科普書推薦)
    其實也是得益於我對Non-Fiction的重視,千媽雖然是語文學霸(高考距滿分就5分之差,請允許我小傲嬌一把),但還是很喜歡讀科普社科類書籍,非文青理性思維多半就這麼培養起來的。(話說現在大語文也往思辨走,科普讀得少語文都搞不好啦)正因為有這些親身經歷,所以千尋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有意識地引她「科普入門」。
  • 中國平安發力智慧教育 面向全國1000所村小啟動"科技素養提升計劃...
    我們也希望將自身的科技優勢與教育深度融合,賦能鄉村教育,彌合城鄉教育差距,以推動科教扶貧事業,助力國家脫貧攻堅。"  據了解,"AI不孤讀-科技素養提升計劃"是落實中國平安"三村智慧扶貧工程"的重要行動之一。
  • 「北下關科學實驗室」推動社區科普 新方式服務居民生活
    是什麼導致了暴雨和山洪等自然災害……請帶著這些疑惑前去北下關科學實驗室一探究竟。北下關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雷玉梅帶領轄區學生到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學習調研。科普是智民強國之策,社區科普則是提高國民素質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
  • 植生生態所開展「實驗室開放日」系列科普活動
    5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四屆公眾科學日、「國際植物日」到來之際,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10個課題組面向上海市中小學生開放,開展「實驗室開放日」系列科普活動。近百名中小學生和家長前往植生生態所各個實驗室參觀,參與開放的實驗室開展各具特色的科學知識講解及實驗操作體驗活動。
  • 河南新鄉醫學院護理學院:千鄉萬村環保科普行動四年行
    邀請當地環保局領導,與村委會幹部結合,召集黨員、村民,開展《農村環保科普知識》講座,現場環保知識互動解說,講述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等環保知識。並結合該村環境衛生狀況,同村民們共同討論制定相應的治理對策,並與村民一起來改善本村環境狀況。 第三階段:針對村中不同人群,開展不同的活動,來宣傳環保知識,使這些知識能被村民掌握並應用。
  • 師大學子為夢啟航,齊聚雲端科普宣教
    8月3日,安徽師範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化」夢之源科普課堂主題團隊正式開始了線上科普課堂實踐活動的第一節課,本次活動以「愛心成就夢想,『化'夢圓於雲端」為主題,在嗶哩嗶哩直播平臺面向八年級升九年級的學生開展線上化學科普課堂,藉助網際網路的優勢,帶領學生初步了解化學,走進化學世界。
  • 貴州高校科普資源開放惠民
    在貴州民族大學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來自省內的50餘名中小學生開啟了一趟體驗科學探索之旅。航模飛機、機器人、VR眼鏡、3D印表機,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們在參與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在互動和實驗中了解背後的科學原理。「航模飛機真酷!我們自己可以製作嗎?」
  • 一場科普盛宴 全民參與共享
    300餘名家長和小朋友走進南開大學校園實驗室參加科技周活動。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外還設置了主題展覽,分為「天津市第34屆科技周和天津市科普微視頻大賽主視覺展區」「天津市優秀科普圖書展區」「防震減災科普展區」「首善河西創新之城展區」。通過以上四部分展區,面向廣大群眾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全民參與科學普及、共享科學魅力的熱情。科技周期間,天津市將舉辦一系列的科普活動。
  • 科普展演 精彩綻放——合肥市蜀麓小學「校園科普展演秀」活動巡禮
    以科技為主題的系列活動競相展開:黑板報設計大賽、現場樹葉畫大賽、科普手抄報大賽、科幻畫大賽、珠行萬裡大賽、風火輪大賽、專家講座、社區科普活動共享、校園科普展演秀,異彩紛呈的活動為每一個孩子都搭建了展示的舞臺,「科學點亮智慧之光,快樂陪伴兒童成長」,科技之光在這裡閃耀,科技之美在這裡登場!
  • 喵快訊丨智慧喵進入上海市科協科普資源庫!
    小喵老師又和大家見面啦,最近智慧喵發生了哪些事件呢,我們一起來帶大家回顧一下。上海市科協科普資源庫,智慧喵入庫了!為了響應號召,對接「科普資源庫」。上海智慧喵科學活動中心入庫了。8月7日下午,玉昆一村居委會為社區青少年們開展了松江區2020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斜拉橋」親子課程。
  • 《饑荒》聯機版冷知識科普 冷知識一覽
    導 讀 《饑荒》聯機版中一些冷知識大家都知道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饑荒》聯機版冷知識科普,一起來看看吧
  • 嶽陽市科技館:「科普之夏」開啟智慧之旅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餘佳敏 實習生 湯雙澤)進入暑假,市科技館推出「科普之夏」系列活動,帶領青少年朋友開啟智慧之旅,激發科技創新意識。上午10點,市科技館的輔導員正在為孩子們講解趣味科普現象。學生劉佳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用繩子拉的,椅子能上升的那個。
  • 青少年智慧教育科普基地-科普研學,新的學習方式
    青少年智慧教育科普基地-湖南省智慧教育裝備展示體驗中心科普研學展區:多功能會議廳 課程特色:通過大屏VR全景介紹展示體驗中心整棟先進的教育裝備;通過視頻/圖片介紹國內外先進的相關裝備; 課程目標:快速了解先進教育裝備;激發體驗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