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福氣的人,走到哪裡,都有好運氣跟著他,真正有福氣的人,走到哪裡,都會很受人歡迎,真正有福氣的人,一定家庭美滿,事業順利,那麼,真正有福氣的人,一定會做這四件事。
第一,關愛他人,用真誠的愛心,關心別人。
《了凡四訓》中這樣說,何謂愛敬存心?君子與小人,就形跡觀,常易相混,惟一點存心處,則善惡懸絕,判然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所存之心,只是愛人敬人之心。蓋人有親疏貴賤,有智愚賢不肖;萬品不齊,皆吾同胞,皆吾一體,孰非當敬愛者?愛敬眾人,即是愛敬聖賢;能通眾人之志,即是通聖賢之志。何者?聖賢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愛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為聖賢而安之也。
不要把聖賢人,想得多麼高多麼遠,其實,聖賢人可以就在你的身邊。當你存著一顆,關愛他人的心時,你也是聖賢人了。愛眾人,就是愛聖賢人,聖賢就是愛大家的人。那麼,真正做到愛別人的人,會得到更多的尊敬和關懷。有智慧的人知道,愛別人,才是真的愛自己,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有福氣的人,都是在生活中,關心別人,在團體中想著大家的利益,這樣的人,就會成為這個團體中的領導者。所以,想自己也福氣多多,就多去關愛別人吧!
第二,慈悲的心。
通過自己的積德行善,改變命運成功的袁了凡先生,是這樣說的:何謂愛惜物命?凡人之所以為人者,惟此惻隱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積德者積此。周禮,「孟春之月,犧牲毋用牝。」孟子謂君子遠庖廚,所以全吾惻隱之心也。故前輩有四不食之戒,謂聞殺不食,見殺不食,自養者不食,專為我殺者不食。學者未能斷肉,且當從此戒之。
想要多積福的人,都會愛惜物命的。不去傷害其他的生命,前一段,有一則新聞說,給一頭將要送去屠殺的牛,注水100多斤,那頭牛流著眼淚,跪下求注水的人,十分的可憐。生命的美好,不是你經歷過什麼,而是為了這個國家,為了社會上的其他人,其他生命,做過什麼?千萬別說,我怎麼如此倒黴,遇到了什麼不順心的事情,那都是以前做過的事情,結的果。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三思啊,想想如果是自己,願意接受生命受到傷害嗎?如果不願意,就不要去傷害其他的生命了啊!
第三,謙虛的心態。
有這樣一個故事,當年了凡先生去考試,看到同學中丁敬宇,年齡最小,做事極其謙虛,別人當時問了凡先生:『你怎麼看我們這次參加考試的人?了凡先生回答:『只有丁敬宇因為謙卑當有福報。賢兄您觀察我們這十個人,有沒有另外一個人規規矩矩,不敢先人像敬宇一樣的?又恭恭敬敬小心謙畏像敬宇一樣的?受到屈辱不吭聲,聽到誹謗不辯解像敬宇一樣的?一個人能做到著這個程度,天地鬼神都會護持保佑,怎麼能不發達?到了發榜,丁敬宇果不其然考中。
千萬不要因為,得到了一個成績就驕傲自滿,以為都是自己的能力,要知道父母的培養,老師的教育,大家的幫助,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心存感恩,就不會驕傲,保持謙虛的心,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第四,改正自己的一言一行。
宅心仁厚的人心地善良,對他人寬容,對自己的利益不放在心上,「予以多,取宜少」,願意幫助他人,不計較回報;人性豐厚的人,有情感、有人情,看見別人痛苦忍不住要伸出援助之手;這些比較厚道的人,未來福分會比較多;反之,刻薄、斤斤計較的人會招致禍患,將來生活坎坷、逆境問題痛苦多。有智慧的人懂得了判斷的方法,福禍的預測就這麼簡單。
當下的順境源於以前的善行,更要延續寬厚仁愛的美德;而處於逆境時不要怨天尤人,要時時反省自我是否還有可提升的空間。所以不去說讓別人傷心難過的話,多說讚嘆的話,鼓勵的話,多做包容別人的事,理解別人的事,好好孝順父母,福報就會越來越厚。用仁愛之心來關愛他人,用謙虛的心來做人,多行善積德,相信,大家都會成為福報大的人!祝願你一切順利,六時吉祥!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請轉發,利益更多人!
無限感恩您!祝一切如意!